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更鼓·桃娘传-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算远,赵光义把营帐安札好之后,等着后续的军队陆续到达也还需时日,赵光义索性打马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赶到了云湾村。小木屋还在,只是落了许多尘土,赵光义用袖子抹了抹桌上的灰尘,在那里坐着发了一天的呆。直到日落西山,才出了木屋,迎头遇上村里戴家的下人,看着赵光义惊喜地问道:“先生回来了?”顿了顿又道,“夫人也回来了吗?”

    赵光义勾了勾唇,没有吭声,大步向村外走去。落日把他的影子,勾得有些落寞的长。

    李重进的起兵没有坚持很长时间,加上赵匡胤十月也来到了扬州御驾亲征,大宋士气鼓舞,很快就攻进了扬州城。十一月,城破,李重进兵败,举家自焚。

    赵匡胤御驾亲征的这一个多月,对李璟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扬州就在长江以北,紧紧挨着长江,而金陵就在长江之南,隔着一道江,李璟怎能坐得安稳?不时派人暗暗打探着边境的消息,稍有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

    当初唐和周划江为界,长江以北是后周,长江以南是唐,赵匡胤夺了后周的天下,这么快就到扬州御驾亲征。李璟生怕他顺道过了江打到金陵,那他可真的无力应对。好容易煎熬着赵匡胤带兵又回到了汴梁,李璟这才长舒一口气。却也不住地后怕,好在这次赵匡胤没什么动作,但金陵作为都城的位置实在不妥。和大宋就一江之隔,万一大宋有什么异心,根本没有缓冲的地带。李璟终于下定决心,准备迁都。

    春节后,李璟下诏,立六皇子李从嘉为太子,留守金陵监国。而李璟带着诸臣,逆江而上,到了洪州南昌府。正式将南昌府定为南唐的国都。祁正修虽是闲职,终究也是朝臣,随着李璟一起到了南昌府。

    花月坊仍在金陵,没有搬迁。小桃不知道祁正修这一走,要分别多久。虽然有难过,有不舍,却也没有往昔那种撕心裂肺般地揪扯。小桃向红姑告了一天的假,去到祁正修的府邸帮他打点着行装。

    祁公子喜欢的五福镇的纸,歙砚徽墨,小桃都一一收拾好,随口笑道:“公子喜欢雨天,听说南昌府的雨,比金陵的还要多,还要大。”

    祁正修的心里悠悠一荡,她还记得他喜欢什么,不由伸手覆上了小桃的手,俯下身子离小桃很近,呼吸声都在小桃的耳边清晰,温声道:“别急,过一阵子,南都安顿好了,花月坊也会搬去。”

    小桃一怔,垂下眸子低声道:“我不急。”这倒是说的真话。还记得上次祁正修不辞而别,小桃只觉得像剜了心,可这次同样是分别,小桃倒只是酸酸的,并没有那份撕扯的痛,终究是自己长大了。

第115章 军情临危订婚约 免陷污淖入幕宾(5)() 
只是那话低低说出来,有几分旖旎的味道。祁正修的心怦怦跳了几下,抬手抚上了小桃的头发,微微闭上眼,俯下唇覆上了小桃的,却在刚碰到小桃的瞬间,小桃忽地把头偏了过去,想起什么似的对祁正修笑道:“对了,公子,差点忘了一件事。”

    祁正修睁开眼,小桃抿唇笑道:“公子这一走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万一我身上的桃花颜色浅了,就没法出去跳舞了。不如公子把颜料给我,待颜色浅时我自己去描补一番。”

    祁正修转身从架子上取下一个盒子,又拿出一支细细的笔,没有说话,只是轻轻解开了小桃的衣襟,露出那片原本是刺青的地方,用笔蘸着颜料,又把那片桃花细细地描好。

    小桃没有动,任由祁正修细致地在自己身上点画。而小桃,则细致地看着祁正修,不知何时,祁公子能让她这么心安,能让她这么自如。从前的害羞,腼腆,心如鹿撞,都倏然而逝了。甚至刚才躲开祁公子的吻,都可以自如而不尴尬。可是,为什么要躲呢?她是喜欢祁公子的啊。她有些迷茫。

    祁正修画好了,把笔和颜料收了起来,淡淡笑道:“颜色淡的时候,我就会回来,给你描补。”说完看着小桃柔声问道,“今晚留下来吗?”

    小桃的脸有些僵,看了看桌上,在想着说辞:“公子,我,晚上”

    没等她说完,祁正修已勾唇笑道:“逗你的,晚上我就要出发了。”顿了顿又道,“不早了,你回去吧。”

    小桃暗暗松了口气,和祁正修告辞后回到了花月坊。

    祁正修看着小桃的背影,脸上的笑容隐了下去,吩咐着下人:“把东西装到车上,明早辰时出发。”

    对六皇子立为太子,小桃既高兴又纠结。高兴的是窅娘的日子越来越富贵了,纠结的是六皇子的身份越高,见窅娘就越难。这次回金陵都没能见到窅娘,只能通过祁公子传些物件给她。以后只怕就更难。

    而对李从嘉做太子,大宋的反应却很意外地热情。和当初后周极力反对李弘冀登基不同,这次大宋要遣使臣到金陵恭贺。

    李弘冀在后周抑或赵匡胤的眼里,都是个难对付的硬骨头。但李从嘉则不同,这位皇子从出身的那天就罩着重瞳异象的光环,听说为人清雅,谦恭有礼。但是这么多年来,除了大兴土木礼佛参禅,就是那传遍天下的小调辞赋,或者是和他那位周娥皇夫人一唱一和的闲情逸致。

    赵匡胤武将出身,不懂他那些调调,在赵匡胤这里,李从嘉的所有行动都能总结为一个词“窝囊”。这样的人做南唐的太子或者皇帝,可比那个李弘冀强太多了,好控制,易操纵。

    因此赵匡胤特派了使臣穆参带了自己亲手写的函件及厚礼前去金陵。赵光义听闻此事,心里不由一动,第二天在宫中给杜太后问安后,便顺道去了赵匡胤的书房拜见。闲聊之余,谈到派使臣出使唐,赵光义直截了当说道:“出使唐,除了恭贺,顺便探看一番布防情形,才不枉一行。皇兄若是信得过,臣弟愿意效劳。”

    赵光义的这番话提醒了赵匡胤,派些人顺便看看金陵的布防也好。只不过赵光义毛遂自荐为的什么,赵匡胤心里明白。赵匡胤点点头:“好,那就辛苦你了。”

    待到临出发的前一天,赵匡胤特意在宫里备了家宴给赵光义送行。除了杜太后,四弟赵光美也约了来。杜太后看了看家宴上赵匡胤的妻妾子女,连早婚的赵光美也带了妻子,只有赵光义形单影只,格外地凄凉。

    杜太后听闻符雪婵在赵光义纳了李月娥后,疯癫得更厉害了。只是李月娥是李英的女儿,哪里容得下她再次放肆。符雪婵也就罢了,那新纳的李月娥她见过,又漂亮性格又好,光义还是不中意吗?都这么久了,也没半分子嗣的消息。家宴进行过半,杜太后趁旁人不注意,私下问着赵光义:“月娥呢?身子还好吗?”

    赵光义把手中的酒杯旋了旋,一口喝尽,扬唇笑了笑道:“应该还好吧。”

    “应该?”杜太后一愣,“她是你的人,你不知道?”

    赵光义又倒了一盏酒,道:“儿臣忙于军务,家里的事,没怎么上心。”

    杜太后一急,把赵光义手里的酒按下:“你都多大了,还不上心?匡胤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都多大了?雪婵你不喜欢,可月娥是你自己要纳的,难道也不喜欢?”

    赵光义的神情黯了黯,他都不喜欢,可是能怎么办?喜欢的娶不了,娶了的不喜欢。真是冤孽。

    杜太后看赵光义伤怀,神情也缓了缓道:“这么久都没子嗣,是你的身子不好,还是月娥的身子不好?要不要找太医去瞧瞧?”

    赵光义皱了皱眉,把杜太后按下的酒杯用力扯了过来:“谁也没有不好。”说完继续一杯一杯喝着。

    杜太后心里发疼,却也无可奈何。都是作孽啊。早知道光义这么念及旧情,当初就不该把那个官妓撵走,又或者,至少该把那个孩子留下来就好了。想起那个孩子,想起小桃临走时笃定的那句“那个孩子,是廷宜的”,杜太后的心口更加疼得厉害,造孽啊,光义的第一个孩子。

    赵光义心知第二天要出发,喝了几杯便停住了口。但是今天的酒好像格外烈些,赵光义有些头发晕,刚要起身又跌坐了下去。赵匡胤看到吩咐着宫女:“赶快扶到内室歇着去。”

    赵光义被宫女扶起来走到了内室,头晕得厉害,便先躺在床上准备歇一会,却是脑袋刚挨上了枕头,就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杜太后有些担心:“找太医来制些醒酒的汤药,明天还要出门,这么醒来会头疼的。”

    赵匡胤笑道:“母后不用担心。光义身子好,这么几盅酒奈何不了他。今天就让他歇在这里,明天一早出发,免得夜里行走中了风寒。”

    杜太后想想也好,众人又吃喝了一阵,便各自回去。杜太后临走前一再嘱咐赵匡胤一定要夜里安顿好赵光义,记得给他备好明天路上的东西。赵匡胤一一答应。

    赵光义一觉醒来,眼前的帘幔红得发紫,透着缕缕的阳光,上面的金线还在熠熠闪光。赵光义腾地起身,一把把帘幔扯开,屋子里已经四处都是刺眼的阳光,赵光义不由皱起眉头,大声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陛下呢?”

    门外怯怯走进来一个宫女,垂着眸子道:“现在是巳时,陛下还在早朝。”

    赵光义急忙披上外袍,匆匆系好带子便大步向外走去,却险些和迎面来的赵匡胤撞上,赵匡胤朗声笑道:“终于起床了。”

    赵光义顾不得和他寒暄,拱手问道:“使臣在哪里?该出发去南唐了。”

    “好了。”赵匡胤轻轻拍着赵光义的肩道,“使臣已经早就出发了。现在应该到了唐的地界,只怕离金陵也不远了。”看赵光义的脸色瞬间变得青白,赵匡胤笑道,“你昨晚贪杯了,寅时叫你起来,怎么也喊不醒。所以只好让慕容延钊代你去了,查看金陵的布防。误不了事,别担心。”

    赵光义的身子微微晃了一晃,紧紧盯着赵匡胤的脸,神色清冷。赵匡胤摸了摸自己的脸,朗声笑道:“不去就不去吧。如今你也不必事事辛苦,能让别人代劳的,我也不忍让你费心”赵光义没有等赵匡胤说完,已经铁青着脸大步向前走去。

    赵匡胤看着赵光义离去的身影,脸上的笑容卸了下去。那个官妓又开始兴风作浪了,听说在金陵又是出演又是接客,不就是想勾引赵光义过去吗?她想做什么?赵匡胤如今的心性和以往有些不同。没有坐到这个位子上时,虽然渴望,虽然向往,但每天心是坦然的。可自从坐到了这个位子,每天患得患失,反而比从前焦躁了许多。许多以前没有的疑虑,忐忑,如今都有了。连他以前最信任的赵光义,如今也怕,怕他手握兵权心生不轨,也怕他知道自己曾经弄死一个孽种而对他生了二心。所以,他不会让他去唐地。

第116章 假死遁世成软肋 杯酒释权换利益(1)() 
大宋使臣和慕容延钊去了金陵,太子李从嘉自是盛情款待,不仅回赠了国礼,更是每日珍馐佳宴,丝竹歌舞,尽显其能。

    大宋使臣直叹服:“以前只听说唐人歌舞奇绝,却想不出来有多惊艳。如今是真看到了。”

    李从嘉只是淡笑:“过奖。”

    慕容延钊却不屑地说道:“不过,太子似乎还有珍藏保留。早听闻花月坊里有位舞姬,姿容不俗,跳起舞来,能让人心旷神怡。太子却不舍得请出来给我们一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