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更鼓·桃娘传-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小桃对一旁的下人说道:“去问问大人们,有没有要退银子的。”下人应声走了下去,从每一个人的身边经过,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开口提退银子的事。方才是惊诧于小桃的舞蹈,而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些不自在。一群女人,尤其是一群可以说身份最为低贱的女人,都在为百姓出力,他们又有何脸面提退银子的事?只是这事除了劈头带给他们震惊之外,也有不少疑惑。

    散场之后,难免有人会打听着银子是否真的给了府尹,是否真的用于沥盐。但也的确有人亲眼看到银子被封了起来送到了南昌府尹的官邸,连夜运到了路安镇。而南昌府尹的官邸第二天就贴出了告示,写明了哪些人捐赠了多少银子,都将载存在府志的卷宗里,日后将免除赋税、劳役等。

    这一番举动,便实打实地印证了兰裳阁的群芳宴实则是义演筹款沥盐。前来观看的人更多了,甚至二百一位已经满员,观看后仍然有人打赏银子。

    三天的演出,一共筹集了二十万两银子,有南昌本地的,也有附近城镇的,甚至也有人没有看上演出也捐了银子。全部运到了路安镇用于沥盐。

    第三天结束,祁正修在悦祥茶楼喝完了最后一盅茶,准备结账离去。店主不由问道:“公子怎么不进去看?”看眼前这人的来头和气度,绝不是付不起二百两银子的人。可是自从十六开始,三天了,每天就只在戌时过来,点一壶茶,在这个靠窗的位置看着里面的演出。可问题是,悦祥茶楼虽然很近,除了能最后看到怀袖姑娘的舞,别人的节目也看不到啊。

    祁正修淡淡一笑,付了茶钱后,一身白衣翩然离去。这个位置,离那三层的桃花台最近。万一她失足滑了下去,这里可以最快地腾跃过去接上她。祁正修回头望了望守在演出台楼外的青羽卫,打马远去。

    有人把这事上报给了李煜,李煜久久没有说话。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呢?李煜下旨将小桃晋为正三品司舞。除了赐鱼袋,还赐了晋封的金册,这是南唐前所未有的殊荣,金册更是第一人。除此之外,还赏赐了一件宫廷御制的桃红色丝绸襦裙,南唐建国来从未有过的殊荣。

    几个月后,路安镇的沥盐见得了成效,南昌府的百姓户户领到了新盐。市井里都流传着怀袖姑娘和兰裳阁筹钱沥盐的传说,传说里她们容貌倾国,心地善良。而怀袖姑娘颈下的那支桃花更为世人津津乐道。老百姓对心存感激的人,最是不吝啬他们的赞美。在他们的传言里,有着鲜红桃花胎记的小桃就是桃仙的化身,什么怀袖的他们记不住,都喊她桃娘。李煜赐封后,有人更尊敬亲切地唤她桃娘娘,反正是宫里来的。

    还有文人雅客戏称当时南唐的两大舞姬,北方有窅娘,南方有桃娘。窅娘是皇上的没法惦记,但桃娘就不同了。兰裳阁的客人越来越多,许多人慕名而去。也有人不惜千金,只求小桃一幅字的。只是大家都是仰慕,却也没人敢动非分的念头。一来小桃的威望是明摆着,不仅是皇上御赐,百姓也都交口称赞;二来南昌府尹和小桃经过沥盐的事以后,交往也不少,甚至府尹家席,小桃都是座上宾。在南昌府的地界,没人敢动小桃的歪念头。

    有次兰裳阁的人出去买东西,回来带给小桃一幅四联的年画,笑着道:“姑娘,你看看这是谁?”

    小桃拿过来看了看,每一联都画了一个女子,体态轻盈,相貌端庄美丽,都是在跳舞的姿态。共同点是每个女子的脖颈下都有一枝桃花。明摆着画的是她,小桃的心不由悠悠一荡,笑道:“画的比我都好看。”

    旁边的人笑道:“如今不少人家都喜欢买了姑娘的画像贴在家里呢,都说有姑娘这样又貌美又心善的贵人保佑着,家宅都安宁。”

    小桃不由勾唇笑了。她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就能得到百姓这么大的回馈。官妓是个卑微的身份,是官员的玩物,能够自保已经不易。小桃从没想过,自己能在官妓这条道路上走出这么柳暗花明的一村,不仅得到御赐封赏,还能解一方之困。是自己把官妓看低了。不经历也永远体会不到,人可以这么活着,被很多人需要,被很多人感激。这是小桃从没尝过的滋味,很开心,甚至有一点点小自豪。

    小桃想到了云湾村,那里的人应该也缺盐。由于盐是政府专营,小桃特意去找南昌府尹当面请求。府尹自然不会驳了小桃,命人去路安镇的盐池将新盐装了一车,找人暗暗给云湾村送去。

    之所以不能明着送,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盐是由朝廷统一配给着。云湾村不归南昌府管辖,便不能由南昌府越过朝廷,直接馈赠或是买卖盐。送盐的几个衙役都穿着便装,没有穿官服,只说是桃姑娘送的。在云湾村说怀袖,没人知道是谁,但说到桃姑娘,便没人不知道。

    衙役从云湾村回来,给小桃带了一串樟木珠子,只说是一位族长托他们带给小桃的。小桃看着珠子,怔了一下,放到鼻子下闻了闻,很浓的香味。云湾村里树木很多,樟树、桃树、柳树但是樟树在云湾村里的地位很神圣,是村里的“神树”,不能随意砍伐。村头一棵据说千年的樟树更被绑上了许多红绸,谁家有什么心愿,都会在樟树上系一条红绸,跪着对樟树许愿。可如今,却砍了樟树做了串珠子给了小桃。这是十分珍贵的心意,虽无言,也早胜过千言万语。

    小桃顿时明白了云湾村如今一定也非常缺盐,否则不会砍了神圣的樟树来感谢她,小桃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把樟木珠串放到了箱子底。她舍不得戴,也不能戴。从云湾村走出来的她,无法心安理得戴着神木的串。

    北方有窅娘,南方有桃娘的名气,不仅在南唐盛行,也传到了吴越,传到了大宋,甚至传到了赵光义的耳朵里。

第126章 窅娘代舞马脚露 江心换人旧情复(1)() 
当初赵光义交了兵权,选择做开封府尹。赵匡胤原以为一个府尹,兴不起什么风浪。但他小觑了赵光义的本事。赵光义从坐上开封府尹开始,便开始广泛结交各路人物。有朝廷中的,也有不少虽然暂时没有功名,但是有谋虑有本事的人。其中的能人贤才,在赵光义的周旋下,进入朝廷为官。一时赵光义府中幕僚能人辈出,人才济济。有精通人情官吏的宋琪,能言善辩的程羽,文武兼备的贾琰、姚恕等人。

    开封府俨然成了个候补朝廷,各种朝中大事,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开封府里已经有了几种应对措施。而赵匡胤也惊讶地发现,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上朝的时候,赵光义的排位虽然在宰相之后,但是宰相的提议会遭到朝中众大臣的驳斥,赵光义的提议却很少有人反驳,反而是各种附和之声。

    赵匡胤发了慌,武斗他还在行,这耍脑子的文斗他不行。更何况如今他是一国之君,凡事总要注意形象和影响。在朝堂上即便打压赵光义也要有理有据,可他却偏偏从赵光义的提议中找不出什么缝隙漏洞。这让他苦恼又无奈。

    乾德二年,赵匡胤把原后周的宰相王溥、范质换成了赵普。如今朝中,也只有赵普有能力和赵光义抗衡。于是朝廷里便形成了以赵普和赵光义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斗得乐此不疲。这下赵匡胤松了口气,坐山观虎斗得悠哉。还不时帮着赵普打压一下赵光义。有这么互相斗争的两派,赵匡胤这个皇帝反而轻松了,不同意哪派,只需要附和另一派就好,再也不必像从前那样绞尽脑汁想说辞。

    赵光义第一次听到桃娘的名字,是府中幕僚聊起大宋减了对南唐军盐的事时,有人提起的。桃娘两个字让赵光义的心莫名地跳突了一下,不由让那人细细说说桃娘的事。

    于是那人便把怀袖姑娘如何跳舞募集银子去沥盐的事说了一番,叹道:“南唐还有这等刚烈有志的女子,还很有头脑。”

    赵光义不禁问道:“她不就是那个李煜赐了封号的官妓怀袖吗?为什么叫桃娘?”

    那人回道:“桃娘是老百姓给她的称呼,也有叫桃娘娘的。据说是因为她喜欢在自己身上画朵桃花。这也常见,妓馆那些姑娘都喜欢冠个花名,在身上描画。”

    赵光义的眉头蹙了起来,从描述中,他看不到一点小桃的影子。他的桃宜,没有这么能干,也没有这么聪明。她只是个有些娇俏,有些柔弱,又有些倔强的丫头。更何况,她已经死了。想到这里,赵光义的心又开始绞疼。可是想起这个叫桃娘又会跳舞的女人,赵光义的心里有种莫名的滋味,不见见,终究是不甘心的。可南昌府离开封路途遥远,偷偷去还要越过国界,很难不被赵匡胤发现。赵光义问道:“怎样才能见见这个桃娘?”

    其中一个幕僚说道:“年后不久就是陛下的寿辰,到时南唐一定会派使臣带着寿礼过来。提前和陛下提起南唐有个舞姬跳得一身绝世好舞,让南唐一并把桃娘带来跳舞献寿,想来陛下不会反对,李煜更不敢不从。”赵光义微微点头。

    春节后,李煜接到赵匡胤的国书,都是些冠冕堂皇问候国祚之辞,除了国书外,还有一封手札,便是要南唐闻名遐迩的怀袖姑娘前去大宋献舞贺寿。李煜看着这封手札,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赵匡胤素来对歌舞之事从不上心,如今突然提出这个要求实在怪异。而且指名要怀袖,怀袖就是小桃,小桃曾在开封待过,无论和赵匡胤还是赵光义都很熟悉。如果让小桃去,那么当年小桃假死是欺君大罪;可派别人去顶替,万一被人戳穿,也是欺君之罪。这可如何是好?更何况小桃的舞技,谁能模仿得来?或者第三条路,小桃不去,找个借口,病了?死了?这也太巧了,都不足信。

    李煜把教坊的总掌事叫来,询问有没有舞技能和怀袖姑娘不相上下的。掌事直摇头:“怀袖姑娘在高台上凌波微波的本领,微臣实在没有再见过能和匹敌的。如果说还有”掌事住了嘴。还有一个人便是窅娘,可是他怎么敢说。

    李煜已经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挥手让他下去。让窅娘代替小桃吗?也很冒险。想了几天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李煜看着侍寝的窅娘,一阵失神。

    窅娘看了看李煜,跪了下来:“陛下如果有什么愁事,可以告诉窅娘,窅娘愿意分担一二。”

    李煜笑得澄澈:“没有。”

    窅娘顿了顿,大着胆子又问:“是不是为了小桃去大宋献舞祝寿的事?”

    李煜的眉头蹙了起来,声音也有些冷:“你怎么知道?”

    窅娘垂下眸子道:“陛下无须知道我怎么知道。窅娘只愿意为陛下分忧。小桃的舞,我也会。更何况在高台上跳舞,我也是惯了的。只要到时遮着面,也就无伤大雅了。”

    李煜没有说话,表情几分凝重。窅娘徐徐道:“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小桃自然断不能去大宋。别的舞姬,没有能在高台舞的,到时大宋皇帝怪罪下来,不知道又是怎样的翻天覆地。妾身只在宫里舞过,除了大唐的重臣、皇亲,没有其他人见过,大宋的使臣也不曾见过。所以陛下大可不用担忧。”窅娘一边担心小桃,一边担心李煜,只恨不得自己能去替小桃解了南唐的危难。因此她没有敢说她入宫以前,其实是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