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而悦己-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有些为难地问:“不知王公子从何人手上购得此花?那人又是如何说的?”

    “此花是从一花商手中求来,他说这便是出自银李园的洛阳锦,又称二乔牡丹,可是有什么问题么?”王颂庭也注意到她面色似乎有些不对。

    “王公子,你恐怕是被骗了,这不是洛阳锦,而是一种叫做上阳春的芍药。”

    洛阳锦与上阳春名字相似,形貌也相似,然而一个是花中之王,一个却是花中之相,并且,洛阳锦在大邺已经炒到一株十万两的天价,而上阳春也就几千两而已。想到这里,顾昭看向王颂庭的眼神不禁变得微妙起来,这么轻易就被骗了,这人怕不是个傻子吧?

    虽然心里已经肯定了,但她还是不敢把话说死了,又补充了一句,“顾昭才疏学浅,兴许是眼里不足,王公子可以再请人看看。”

    王颂庭面色如常,一点也不为那十万两担心,朝顾昭拱了拱手,真心实意地谢道:“不必了,能请顾小姐前来掌眼,在下便是相信顾小姐的。多谢顾小姐了。舍妹听说顾小姐要来,已经在飞花轩备好了午宴,不知顾小姐可否赏脸?”

    被王颂庭一番话说得身心舒畅的顾昭自然是答应了。她这个人有个小毛病,就喜欢别人夸她,而且必须是要能让她感受到诚意的夸赞。

    她觉得王颂庭这个人吧,可能脑子有点儿不像外面传言的那么好使,不过就冲他这么会说话的份上,顾昭还是非常欣赏他的。

    两人在路上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夸赞后,终于到了王颂庭所说的飞花轩。其实就是王府湖心一个亭子,不过这个亭子比起顾家的和光亭就略有些精致了,是一座撮角亭子,檐角往外翻飞,苍红的亭柱直直挺立,檐间挂着一块匾,四周的围栏也漆成红色,正中央的桌凳是木质的,隐隐泛着光泽。

    见两人过来,王嫣笑着招呼两人坐下。

    “早听闻顾家小姐姿容妍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顾昭也当做上巳节对望那回事没发生过,同样含笑回她,“比之王小姐,顾昭还是自愧弗如。”

第三十三章() 
和顾昭想象的不同,她以为王嫣留她用饭是别有用心,她也做好了面对剑拔弩张的气氛的准备,可是王嫣却没有提到任何能够让她产生遐想的人或事,只问了她平素看什么书,有没有什么喜好,都是挑不出错的场面话。

    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

    最后王颂庭提出要送顾昭,被她婉言谢绝了。

    人走了之后,王嫣也不装了,脸上的笑意渐渐沉下去,“我在上巳节见到她的时候就对她很有好感,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她似感叹似恍然般道,“我们,我是说我,谢芳菲,旁人提到我们可以用以夸赞的话,随便套到别人家的小姐身上也不会出错。

    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人,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成日里学习礼仪,女红,书画。可是顾昭不是,她和我们所有人都不一样。”她一直是骄傲的,只是刚刚与顾昭交谈下来,却有点羡慕她。

    她又想到年末宫宴上的光景,那时候顾昭讽刺李家小姐,她也是在场的,并且还隔的不远。她曾经想过,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这于她而言,实在是太出格了。

    顾昭就好像从来没有这些顾虑。

    而她做的这些事情对大家来说,不过是小女孩间的打闹,也不会上升到很高的程度。

    “因为你女儿欺负了我女儿,所以我就要给你找不痛快”,这种事情只有上不得台面的人才会做,聪明的人都知道避重就轻。因为在利益驱使下,大家都明白有些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阿嫣,无需妄自菲薄,你已经很好了。”

    王颂庭觉得,其实不是顾昭和所有人都不一样,而是,所有人都不是她。

    王嫣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想起来什么似的,问,“哥哥那株芍药给她看过了?她怎么说的?”

    提起这茬,王颂庭点头道,“看过了,她认出来了。”

    “那哥哥接下来岂不是就有理由进一步接触她了?”王嫣垂眸,也不知道放任事态如此发展下去究竟是好是坏。她知道哥哥一向会算计,但也没想过有一天哥哥会把这算计用在女子身上。

    王颂庭笑了笑,没说话。

    **********

    顾昭回到家里,便把这回事抛到脑后了。

    她在想苏宴的事,她想去西北,但也知道短时间内是不行的,很快就要到她的生辰宴了,她还走不了。

    “你说什么?你想去江南?”花厅的梨木桌上摆着插了几枝杏花的美人觚,顾氏坐在桌边,人面花枝相交映,便是皱着眉,也是活生生一副美人春色图。

    她挥退丫鬟,道,“好端端地怎么生出了这样的想法?莫非是王都里过得不开心么?”

    顾昭蹲在顾氏面前,脸贴上她的手背,蹭了蹭,道,“没有,女儿在王都里挺开心的,只是我想外祖母了。小时候我是由外祖母一手带大了,去年您和爹带着哥哥去了江南,我却是因为身体抱恙没去成,心里想起来,总是有些遗憾。”

    顾氏想了想,也是这个理。但又想到苏宴,忍不住促狭道,“你若是这样去了江南,那丞相那边怎么办?就不怕你的心上人在你不在的这段时间被人勾走了?”

    “是我的别人想争也争不走,不是我的我想留也留不下。娘,我虽然追着丞相跑,可心里边是敞亮的。”何况她这次虽然说是要去江南,可这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实际上她还是奔着苏宴去的。

    一想到王都里可能没几个人知道苏宴去了西北,顾昭心里竟生出些隐秘的欣喜。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不想去探究。

    顾氏伸出涂了蔻丹的指甲戳了戳她的脑门,“这事我做不得主,你还是去和你爹爹商量吧。”潜意思就是如果能说动顾勋,那她这边便是过了。她又道,“早知你往这边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书房里等着你了”

    顾昭听懂了母亲的意思,完全没想父亲找自己会有什么事,先欢欢喜喜地应了声好,随后便起身往书房去了。

    顾勋的书房在步月苑小竹林那边,比较僻静,一般没什么人来往。顾昭到的时候恰巧遇上哥哥顾瑜,心知恐怕和前些天的事情有关,糯糯地唤了声,“哥哥,这么巧呀?”

    顾瑜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在她可怜巴巴的眼神的注视下勉强点了点头。

    “今天唤你们来是为着前几天的事,本来不应该教昭儿知晓,但我们顾家没那么多讲究。为了图个方便,所以就把你们兄妹一起叫过来了。”顾勋先解释了一番,然后将自己这几天的考虑结果说出来,“我觉得就目前来看,昭儿的提议于顾家而言,是最好的一条路。”

    顾瑜好像早就意料到了,毫不意外地点头。顾昭没有说话,她正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直至这一刻,她才真正觉得自己重活一世是有用的。

    “朝堂之事女儿不懂,一切但凭父兄做主。不过今日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爹能应允。”心头一桩大患了却,顾昭也没忘记心里另外的事。

    ********

    王都三月已是暮春,西北之地却尚值严寒。漏夜的风拍打在深巷中每一户人家的门窗上,夜色是凝重的蓝,连带着空中的月色星光都变得黯淡下来,打更人敲梆子的声音早已远去,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青石板砌成的巷道上却响起了车轮碌碌的声音。

    没过多久,马车在一座小院前停下,有带刀的男子从车板上跳下来,然后叩响了大门。

    一会儿,从门内传来疲惫的声音:“谁啊?”

    “打搅了,我们是卖药材的商贩,行经此地,眼下更深露重,不知可否请贵主人行个方便,收留我家老爷一晚?”

    “卖什么药材的?”

    “当归。”

    下一刻,院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门后男子年轻的脸。

    带刀男子与他对视一眼,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然后大步流星走到马车旁,道:“爷,下车吧。”

第三十四章() 
回府后的第二天顾昭就收到了王颂庭送来的四方农事集注,王家的下人说这是他们家主的谢礼。

    顾昭忍不住咋舌,不过是替他辨出了那盆上阳春而已。第一世家就是不一样,随手送出的谢礼就是前朝孤本,她推辞了一番后,想着哥哥可能会喜欢,于是转头便遣人送到了哥哥顾瑜手上。

    顾瑜见识可比顾昭广多了,心眼更比顾昭多,四方农事集注这本书,一般人可能只会觉得珍贵,可是搁顾瑜这里,却恰如东风。

    他虽然还要在翰林院熬几年资历,可是现在已经在为自己的后来做打算了。最近他正在钻研一些地方上的卷宗,发现基本上做出了一番成绩的地方官员都是从当地农务上下手。

    不过想来也是,毕竟俗话说得好“农为天下之本务”。

    只是越深入到后面,顾瑜就越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浅薄。这个时候四方农事集注的出现,于他而言无异于是久旱逢甘霖。

    只是,怎么会这么巧呢?

    他脑海里猛地闪过一个念头,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只是他琢磨着琢磨着却又觉得,好像这事儿也不是不可能。

    大拇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农事集注的书脊,顾瑜陷入了沉默。

    顾昭可不知道哥哥想了这么多,她最近挺忙的,明日要参加宋太傅家那位小姐的及笄礼,接下来要准备自己的生辰宴,剩下十几天里还得收拾下江南去要带的物什——有些东西她的丫鬟们是不知道的。

    正在这时,荔辛前来问她明日要穿什么样式的衣裙。

    顾昭想了想,“挑颜色素净一点的吧,总之别喧宾夺主就好。”她和那位宋小姐没什么交集,印象里只记得她似乎是和她父亲宋太傅一样,是个有点呆的姑娘。

    荔辛应了声喏,携着枝夷下去研究明日应该为姑娘准备什么样的首饰衣裳了。

    第二天一早,顾昭尚在迷糊时就被荔辛枝夷两人叫了起来,两人得了姜氏的吩咐,要好好捯饬捯饬她。

    荔辛为顾昭梳了发髻后,枝夷便开始在她脸上敷了薄薄一层粉,又用青雀头黛仔细为她描了眉,取了胭脂在她双颊轻轻扫了扫,最后荔辛端详着铜镜里明艳动人的顾昭,皱了皱眉,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

    还是枝夷聪敏,捧了盛着口脂的碧镂牙筩到顾昭面前,“姑娘抹点口脂吧,这样看起来气色会好些。”

    顾昭强打起精神,指尖蘸了蘸口脂,均匀抹在唇上。

    两人又伺候顾昭换了身杏红的襦裙,外面搭一件月白的缠枝纹褙子,随后便拥着她往淳安堂取了。

    按照国公府的规矩,每逢初一十五一家人是要到淳安堂陪老夫人用膳的。

    之前府里只有祖孙两人时,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顾老夫人吩咐了下面吃食之类一切从简,现在人多起来,桌上的菜式也多了起来。

    只是姜氏心里记挂着宋家小姐的及笄礼,只匆匆用了些莲子紫米粥与海棠酥,便用眼神催促着顾昭与顾瑜。

    被她这样如狼似虎的眼神瞧着,顾瑜顾昭兄妹俩无奈地对视一眼,纷纷放下碗筷,言道自己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