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而悦己-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腹嬷嬷识趣地退下。

    “不是让你好好歇着,又来看我这个老婆子作甚?”

    “我不累,想多陪着外祖母。”顾昭上榻坐着,将半个身子偎进季氏怀中。

    季氏闻言,眼里闪起泪花,叹道,“这么多年,我们囡囡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了。”

    顾昭朝她怀里拱了拱,“我还是外祖母的囡囡。”

    “三位舅舅对您可还好?外祖母,要是他们胆敢欺负您,您就同我说,我一定帮您出气。”顾昭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季氏。

    季氏眼里染上笑意,“你呀这话,你娘从前也时常对我说。”

    她大手轻轻抚着外孙女乌黑油亮的长发,想到几十年前的旧事。

    她那时候嫁给老侯爷,三年无所出,婆母便遣了媒人去给侯爷纳了两房良妾——何氏与洪氏。后来何氏生了姜修,姜均,洪氏生了姜察,接着她才是生了佩茹。

    大概能得到的多了,人就开始变得贪心起来,何氏洪氏整日里开始计较吃穿用度,恨不得把所有好的都攥在手里。她又惯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与侯爷的夫妻之情也渐渐在那些寡淡无味的年岁里消磨了去。空有其名,却无其实。

    后来她在侯府里的境遇却是因为女儿发生了转变。女儿和她一点都不像,素来争强好胜,无论对上谁,从来没有吃过亏。何氏洪氏尝到苦头之后,再也不敢来招惹她们母女。

    再后来,婆母年纪大了不管事了,侯爷成日里花天酒地。眼见着女儿竟然就这样护着她撑起了整个安和侯府,季氏不可谓不心酸。

    她有时也会想,如果她当时能硬气一点,凡事都尽力去争,佩茹是不是就不会这么辛苦了?说到底,是她这个当娘的带累了女儿。

    “娘在国公府也时常念着您呢。您还没告诉我,在这侯府到底过得舒不舒心。我今日可是看到了,那姜雪姜楠都不是让人省心的孩子,幼女如此,何况大人?”

    “是不大省心。可是到了我这个份上,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有些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无论如何,这安和侯府,日后还不是要交待到他们手里。再说,虽然你娘已然嫁人,但这余威尚在,她又时常回来,光是想着你娘,他们就不敢对我做什么。”季氏笑道。

    三个庶子都不是什么有大才能的人,何氏洪氏这些年你来我往地斗着,但忌惮着佩茹,根本不敢闹到她面前来。毕竟年纪大了,从前年轻的时候都知道惜命,更遑论现在。

    “我娘从前在侯府很威风吗?”顾昭眼睛亮了起来。在王都里她娘整天只知道出去约着别人家的夫人打马吊,一逮到她不是念叨这就是念叨那,她对娘亲从前的事只是一知半解,这还是老爹喝醉了酒无意间说漏嘴的。

    季氏“哈哈”笑了起来,“可威风了,侯府里从那时候留到现在的老人,一提起你娘不是吓得打哆嗦就是竖起大拇指夸赞。大家对她,可是又敬又怕。”

    “为什么?”

    “你娘”季氏说不下去了,她先前还在想何氏洪氏如今年纪大了,她又何尝不是呢?年纪大的人,提不得这些陈年旧事,一提起来,就像是伤筋动骨一样。

    “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你可还记得从前济觉寺里给你做斋饭的师父?”

    顾昭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过去,她点点头,“哪儿能忘记啊?不光没忘记他,连他取笑过我的话我也记得清清楚楚呢!”

    “他现在可是济觉寺的住持了!你见着他,记得要尊敬些,莫要像幼时那样没大没小的了。”季氏提点道,又想起顾昭献宝似的为她从王都带来的佛串,抿唇笑了笑,“说起来你们当真是有缘,你总是大师父大师父地叫着人家,可知他法号是什么?”

    “是什么?”顾昭还没从巨大的冲击里回过神来,听见外祖母这样问,顺着她的话接下去。

    “檀释。”

    顾昭惊讶地张大嘴巴,季氏伸手抬起她的下巴,“这么吃惊?不觉得很巧吗?”

    “我巧,当真是巧。”顾昭觉得这时候说什么都没办法表达出她的心情了,她怎么也想不到当年那个笑呵呵任她扯着胡子的烧菜师父,转眼竟然就成了闻名遐迩的得道高僧。前些日子尚在王都时,她还听说那位檀释上人拒绝了陛下想邀他进宫的请求,当时她还感慨了一句现在竟然真的有这样不慕名利的人。

    没想到,这人竟然还是旧识。

    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下起来淅淅沥沥的小雨,从雨里来的风带着料峭春寒往屋子里吹,窗户纸“沙沙”作响,顾昭起身想找东西去将窗纸镇着,这时候却又听见敲门声,她看向季氏。

    季氏点头。

    她这才去开门,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小丫鬟,见是她开门,先行了个礼,才道,“表小姐好,大少夫人已经在正厅备好膳了,差奴婢来请老夫人和您过去。”

    顾昭“嗯”了一声,“你先下去吧,我与外祖母待会儿就来。”说完,她转身去搀季氏。

    祖孙俩慢慢朝正厅走去。

第四十二章() 
江南四月多雨。

    昨天下午淅淅沥沥落了一场;晚上又下了一阵。

    早晨起来;空气里氤氲着积了一晚上的湿气;仿佛人在外面走一遭;回屋里后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此时天刚破晓;街镇上还没有什么人。但郊外却已经热闹起来;光着膀子的农夫扛着锄头;头戴布巾的妇女提着竹篮走在山脚下的田间阡陌中,准备开始一整天的劳作。

    山间有看不清的人影晃动着,大家都知道;那是山上寺庙里的小师父,每早要到十里外的井里挑水回寺。

    此山名月门山,山上有寺;叫济觉寺。

    走进寺中;入目便是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诸天神佛;香雾缭绕;沉闷的木鱼声和诵经声不曾断绝。

    济觉寺后院里有一座单独的房舍;那是方丈室。

    “十数年前;我受过你父亲的恩惠。当年我曾说过;如有一日,有人持信物上门;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去帮助他。没想到等了十几年,才等到你。”檀释为面前人斟了杯茶;轻轻推到他面前;“你带来的人我已经让弟子带下去安排好了,至于那位染了风寒的小兄弟,寺中的药僧也正在为他医治,你大可不必忧心。”

    “多谢上人。”

    檀释摆手,“我未助你,何来谢之一说?今日种种果报,不过是结了从前因缘罢了。”

    那男子听闻,颔首一笑,道,“是。”

    远处木鱼梆声敲响,三五成群的小沙弥与面容方正严肃的师长皆往斋堂走去。檀释看着纱窗外的绰绰人影,“不如同我一道去用些斋饭?”

    这时候安和侯府里的主子也都聚在正厅,正用着膳。

    “大姑姑小姑姑都要回来么?”席上,姜雪急急扒了两口饭,停下筷子,因为听见母亲说的话,惊呼道。

    李氏看了眼女儿,点了点头,没说话。

    姜雪眼睛一转,又看见姜楠已经吃好,“大堂姐你想两位姑姑回来吗?”

    她这一开口,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姜楠身上。

    她涨红着脸,缓缓道,“都是一家人,自然是想的。”

    姜雪“哦”了一声,终于闭嘴。

    但只一会儿,她转眼看着顾昭碗里的汤都没有浅一点,又问道,“表姑可是吃不下我们府里的膳食?也是,平素用惯了山珍海味,对清粥小菜哪里还提的起兴趣?”

    姜月伸手轻轻掐了掐她的胳膊,“哪儿这么多话!”

    人家用不用得惯是别人的事,与她有什么干系!一直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也不嫌口干!

    姜月一直觉得自己妹妹不讨喜,到这个点才发现,她何止是不讨喜,还没眼色。

    昨天她与祖母隔得近,表姑献礼时她可是听得清清楚楚,人家有一个当皇后的姑姑呢!

    当时几位婶娘叔叔心里都想着事,肯定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否则不可能在听到时脸色一变不变。

    她昨晚本想给父母提一嘴,后来却忘了这茬。

    现在只希望妹妹不要再给自家拖后腿。二叔三叔家里铁定还不知道这事,她也不想让他们知道,巴不得他们两家将表姑得罪透了才好,这样他们才更有机会讨好人家。

    顾昭在姜雪问话时轻飘飘瞥了她一眼,后来连眼角余光都不曾分给她一星半点。

    人活着可不是为了和这些不相干的人事计较。

    她的确不怎么动筷,只偶尔为季氏布菜。昨晚他们一同用了饭,她已经知悉了外祖母的饮食习惯,从一开席便忙着为季氏盛汤,夹菜,添饭,倒是让一贯伺候着季氏嬷嬷没了用武之地。

    季氏一开始还让她自己用些,又问她是不是吃不惯,顾昭摇头,说自己没什么胃口。其实她只是想多在外祖母跟前敬些孝道。

    “你那院子可还喜欢?里面的陈设都是我吩咐人按照你的喜好布置的,但总疑心旁人没法尽心尽力地办事。”季氏用绢帕拭了拭唇角,转头看向顾昭问道。

    顾昭含笑点头,“很喜欢。劳外祖母费心了。”

    李氏听得不舒心,老夫人这话说的哪里是旁人,只差没指名道姓了。然而她也只能低下头,终究是没胆子甩脸色。

    ***********

    杏雨院。

    用过早膳后,众人便都散了。李氏挥退下人,一个人在屋子里生闷气,看着桌上的描金勾花瓷瓶,费了好大的力才克制住自己想要摔碎的心。侯府里人多眼杂,她今日摔了瓷瓶,说不定明日打扫的丫头就将这事传遍了整个侯府,到时候还是他们大房被人看笑话!

    “吱呀——”门突然被打来,她头也不抬地怒斥道,“平日里教给你们的规矩都被吃到肚子里了是吗?我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我屋里,连门都不用敲了!是不是早就盼着我那一天倒台!现在连面子功夫都不愿做了!”

    “母亲。”姜月皱了皱眉,唤道。

    听见女儿的声音,李氏这才发现原来进来的人不是下人。但刚刚才发了一通火,脸上的怒气还有些收不住,她硬邦邦地问,“你来干什么?”

    “母亲为何总把眼光局限在这小小的侯府?”她不是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生气,相反她非常清楚,正因如此才觉得没必要。

    “您有时间生气,不如多想想其他的事情。”

    “有什么好想的!你现如今翅膀硬了,瞧不起侯府了?那你倒是把本事拿出来,往高处嫁啊!”说起来这事她就觉得更生气了,眼看长女已经十五岁了,这亲事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她心上。

    可说完她就后悔了。老夫人偏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她也不是头一次知道,往些年姜佩茹几次回来的时候,老夫人也都是这样的表现。她不该把从老夫人那里受的气撒到女儿身上的。

    她心虚地啜了口茶,等着女儿和她闹起来。谁知姜月却道,“就算是要往高处嫁,那也要看看是哪里的高处!”她眸子里带上自得之色,“宁为凤尾,不为鸡首,母亲,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李氏狐疑地端详她,问道,“你什么意思?我知道你一向有主意,只是你可注意些吧,万一哪天栽了,有你哭的!”话虽这样说,她对女儿却是自信的。她膝下一儿两女,最让她满意的就是大女儿了。

    姜雪这才把自己的来意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