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慧剑斩情丝-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素姬道:“关中柳氏?那也算是名门望族,只是看这士子的模样,却不像是世家子。”她淡淡道,“既然是璇玑亲自选中的,便让他到殿前来见驾吧。”

    杨璇玑的脸微微一红,起身又拜,轻声说道:“儿臣暂且回避一下。”

    坐在对首的杨玲珑掩唇一笑:“皇妹害羞什么。将来若是入了洞房,难道也要隔着帘子说话?”

    杨真真亦面露不悦之色:“玲珑说得极是。璇玑,你身为帝姬,怎可如此畏手畏脚?平日里要多向你皇姐学学,莫失了皇家的体面。”

    杨璇玑低头称诺,轻咬着下唇坐下,她的脸微微发烧,低垂着头,双手相握,颇有些窘态。杨玲珑冲她微微一笑,眼底却颇有得意之色。

    待歌舞声乐渐止,刘太后赐了赏,舞姬们谢恩退下。司仪太监走到殿前宣甲子科第十七名柳梦龙上殿。蓝衫书生显然是吃了一惊,站起身时竟被凳脚一绊,险些摔倒。杨真真面色一沉,太后刘素姬却温言问道:“柳爱卿可是关中柳氏的本家?”

    柳梦龙自从与何晏之在隋州别后,北上京都倒也平安无事。只是到了燕京之后,颇费了些周折。他一路递交名帖,结果处处碰壁,眼见着科考将近,却没有拿到朝中举荐。正在心灰意懒之际,恰又绝处逢生,他托了曾经相熟的一个贡生,找到了右司承府三少奶奶的陪嫁柳氏,那柳嬷嬷原是他的同乡,可巧这梁府的三少奶奶梁柳氏也是出身关中柳氏,乃是嫡支长房的女儿,若论起亲疏,倒与柳梦龙沾着一点点亲故。梁柳氏也是个爱才的,看了柳梦龙的拜帖,便举荐给了自家的公爹梁孟甫,不过举手之劳,却总算是给了柳梦龙一份举荐。

    说来也是柳梦龙命中交了大运,春闱三场竟是场场高中,名次虽然靠后,却一路进了殿试。他随着众人面见天颜,平生之中,从未见过这样大的场面,手脚都不知道放在何处。偏生皇帝这次是要选女婿,一是看相貌,二是看是否婚配,三是看是否出生高门,其余的倒是靠后。柳梦龙虽然落魄,好歹也算是关中柳氏之后,又长得清秀白净,尚未婚配,便被皇帝划入了备选之列。于是,竟殿试高中,成了新科的进士,还受邀参加今日的宫宴。

    仿佛是做了一场大梦,柳梦龙颇有些浑浑噩噩地叩首行礼,好半天才听懂刘太后的问话,他为人甚为老实,自然实话实说道:“启禀太后娘娘,微臣并非柳氏本宗,乃是出生旁支。”

    刘太后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又笑着问道:“爱卿家中还有甚么人么?”

    柳梦龙答道:“微臣乃家中长子,家父早已过世,家中唯有偏亲,还有幼妹待字闺中,再无旁人。”

    刘太后点了点头,朝大院君一笑:“家世倒是清白。南图觉得如何?”

    刘南图道:“既然是璇玑自己看中的,臣没有什么异议。”他看向杨真真,“这柳梦龙既然出身名门,又是新科的进士,想必人品才学都配得上帝姬。我看此人相貌不俗,没有那些贵豪纨绔的浮夸之气,也算是难得。”

    杨真真却是端坐不语,一口一口地抿着茶。刘太后颇有些不悦道:“皇帝方才说要哀家做主。哀家真的做了主,皇帝倒反而不高兴了。”

    杨真真道:“母后见罪。朕不是这个意思。”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蓝衫书生身上,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半晌。柳梦龙只觉得皇帝的目光如电,仿佛是要将自己的骨殖都剥开来审视一番,背心渐渐沁出汗来,一颗心兀自跳个不停,在大殿上的每一刻仿佛都成了折磨。

    杨真真喃喃道:“此子虽非寒门,却只是一介白丁,如今倒是一跃跳了龙门。”

    刘太后道:“皇帝又错了。璇玑嫁了他,便是柳家之妇,自然与皇家没有关系了。”

    杨真真淡淡一笑,垂眸道:“母后说的极是。”她转过脸看着杨璇玑,“皇儿,你可愿意?”

    杨璇玑起身行礼,低声道:“皇祖母教导得是。女子出嫁从夫,儿臣自然是嫁侯随侯,嫁隶随隶。”

    杨真真颔首说了声“好”,她起身走下御座,缓步来到柳梦龙的面前。柳梦龙跪在地上,汗涔涔而下,只觉得一种极淡的熏香环绕自己的四周,明黄的龙袍近在咫尺,上面所绣的金龙在大殿的烛光下闪着幽微的光芒,他不敢抬头,皇帝本来与他而言,只是遥不可及的梦幻一般的存在。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哪一个读书人没有做过“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呢?而如今梦想仿佛已经成真,琼林赴宴、光耀门楣,更没有想到的是,天子垂青,竟要择他为婿。只是,此时此刻,柳梦龙心中除了惶惑不安,竟没有一丝一毫的高兴。闵柔帝姬只是一个看不真切的影子,却即将要成为他的妻子,他一介书生,着实是三生有幸。混混沌沌之中,他听到皇帝冰冷的声音说道:“柳梦龙,听旨。”

    柳梦龙一个激灵,慌忙俯身叩首,只听皇帝继续说道:“朕将闵柔帝姬许配于你,择日完婚。”柳梦龙犹似在梦中,还未开口,却不知是哪个在身后喊了一声“恭喜皇上,皇上圣明”,霎时,殿中所有的人闻声跪倒,山呼万岁,齐声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柳梦龙如梦初醒,随之叩首谢恩。

    众人又给太后道贺,给大院君道贺,一时间,溢美之词充斥于耳,无不是锦上添花的阿谀奉承。刘太后仿佛极为高兴,又一连赏了许多朝中重臣。贺喜声中,右司承梁孟甫出列,朗声道:“启禀陛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今日闵柔帝姬出阁,当召回皇长子,为帝姬送嫁。”

    此言一出,殿中霎时安静了下来。岷王杨玲珑目不转睛地看着梁孟甫,冷声道:“梁大人,杨琼乃是被逐的罪人,如何能重回燕京?”

    梁孟甫道:“今日太后大寿,天下骨肉无不团聚。帝姬出嫁,按礼制,当由长兄送嫁。宣皇长子入京乃是彰显陛下的仁德,亦更显皇家的兄妹情深。否则,只怕于礼不合,被世人诟病,让皇室蒙羞。”

    杨真真沉吟道:“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她微微一笑,“不错,理当由长兄送嫁。”

    刘太后面色一沉:“皇帝,只是戴罪之身,岂可入宫?”

    杨真真道:“璇玑出嫁,自然大赦天下。况且长兄送嫁,乃天经地义之事。召子修回宫而已,母后难道不想孙儿么?”

    刘太后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面上的怒意未消,道:“皇帝,你今日是真心给哀家来贺寿的么?”

    杨真真的唇边泛起一丝冷笑:“母后觉得呢?今日朕为母后贺寿,不免想到自己的儿女。念我出腹之子,岂有不怜惜之意?朕意已决,还望母后不要再插手朝堂之事。”

80。偷生() 
夜晚的禁城笼罩在薄薄的雨雾之中。

    杨璇玑走得很急; 她的衣裙被雨丝所沁; 湿漉漉地搭在身上; 鬓发贴在两腮; 脸上是胭脂被雨水晕开的痕迹。这里是禁城杂役所居的偏院。此刻已近子时; 回廊里空空荡荡; 偶尔才有一两个低品级的值守内监如泥塑木雕一般立在回廊之下守夜; 见到杨璇玑也只是恭恭敬敬地行礼。

    杨璇玑只是低垂着头、拢着手; 疾步穿行在画梁雕栋之间。夜晚的风凉得刺骨,却不及她身上几乎凝固的血液中透着的森然寒意。她的鞋袜都已经湿了; 脚趾冻得有些麻木,每走一步,都让她有一种行走在刀锋上的错觉。眼前的路; 冗长、乏味,却又布满了荆棘; 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跌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她终于走到了一处隐蔽的院落。年久失修的围墙处处都是斑驳的墙灰,以及破败的瓦砾。坑坑洼洼的石子路蜿蜒而曲折,只是两旁的灌木却被人修剪得整整齐齐,地上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知名的小花在寒风中摇曳; 虽然是断壁颓垣; 却别有一番风姿。

    小院的门紧闭着; 朱红的门漆已经大片大片地剥落,门环锈迹斑斑; 左边的那只已经断裂; 只剩下了一个残环。杨璇玑怔怔地在院门前站了片刻; 小雨越下越密,她的头发完全湿了,滴滴答答地往下滴水。她微微闭目,深吸了一口气,伸手去推院门,却发现门已经上了锁。

    杨璇玑愣了愣,才想到现在已经是子夜时分,院里的人应该已经睡下了。她轻轻敲了几下门,侧耳倾听,果然,不一会儿,院子里便传来了“吱呀——”的开门声。她听到脚步声渐渐靠近,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一颗心也随之剧烈地跳动起来。

    那个人已经来到了院门边。脚步声停了下来,杨璇玑又轻叩了两下门环,终于,门的另一边传来了一个沙哑而低沉的声音——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太监的声音:“门外是谁啊?”

    杨璇玑微微哽咽,轻声道:“是我。”她顿了顿,“是璇玑来了。”

    然而,门的那一端却没了声音。那人仿佛是一动不动地站着,既不开门,也不走。杨璇玑又扣了两下门环,转头看了看身后,颇有些焦急地压低声音道:“开门呀。”她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低声道,“父亲,你为什么不开门?”

    那人没有回答,稍时,传来了衣袍间窸窸窣窣的摩擦声,以及额头碰触地面的撞击声。杨璇玑大惊,急忙亦跪倒在地,低声惊呼道:“父亲!你这是做甚么?”

    那人缓声道:“殿下折煞老奴了。”他的声音低哑而恳切,“老奴只是杂役局中做苦力的下等太监,并不是殿下的父亲。帝姬要时时刻刻记着,您的父亲,永远只能是大院君大人。”他的声音微微有些发颤,夹杂着些许的哽咽,“殿下,这里是宫中杂役栖息之地,甚为不祥,还请殿下速速离开罢。”

    杨璇玑捂住嘴,眼中淌下泪来,她把头靠着那腐朽的木门上,低声说道:“母上已为女儿指婚。上巳节之后,便是我的婚期。”她的眼泪一滴一滴落在衣裙上,“母上为女儿选的夫婿,是此次春闱的新科进士,乃是关中柳氏的旁支。”

    那人静静地听着,良久,隔着院门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却隐隐有些激动,“老奴祝帝姬与驸马相敬如宾,永结同心。”

    杨璇玑哽咽道:“三月后,新科进士都将赴任。若驸马外迁,女儿便要随夫婿同赴任上。”她抬起手拍打着木门,“此去关中千里远,或许,此生再难回京。父亲,你难道真的不愿再见女儿一面吗?”

    然而,门内的那人却始终不发一言,雨越下越大,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杨璇玑呆呆地站着,雨水迷蒙了她的双眼,寒意沁入骨髓。终于,她双膝跪地,在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头,沉声道:“女儿拜别父亲。”言毕,缓缓站起,如幽魂一般转身离去。

    ******

    紫漪有些焦灼地在廊下踱着步。她持着一盏宫灯,不时朝那半掩的院门外张望着。雨水滴落在石阶上,溅起些许水花,却仿若滴在她的心里,叫她心神不宁。

    隐约中,她似乎听到有轻轻的脚步声从门外不远处传来,只是这脚步深深浅浅,步伐似乎是踉踉跄跄。紫漪提着灯走进雨中,推开院门,果然见到杨璇玑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外,整个人如同水里捞出来的一般,摇摇欲坠。紫漪上前扶住她,压低声音道:“帝姬,你怎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