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看着小狗一心依赖的样子,赵九福又有些下不了手了,他犹豫了一番先给小狗喂了一段时间的灵泉,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被起名为大黄的小狗越发的黏他。

    等大黄似乎适应了灵泉水之后,赵九福才给他服用了一份长寿丹稀释后的药液,这一日他把大黄挪到了自己的房中仔细观察。

    幸好大黄只是美美的睡了一觉,一觉醒来精神抖擞,看着似乎眼睛都明亮了许多,但像是赵九福那时候那种热血沸腾却没有出现,可见长寿丹还是有用,但效果确实是减弱了。

四哥回乡() 
赵老四站在船头的位置;恨不得垫着脚尖往前头看;算算时间距离他离开戴河镇已经有五个月有余;原本在京城陪着弟弟的时候还不觉得;这会儿越是靠近家乡,心中就越是想念;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家里头。

    正在这个时候,船家走了过来,笑盈盈的说道:“赵老爷;船头风大,您在船舱里头坐着就是,等到了地方我再让人帮你搬行李下去。”

    赵老四心知肚明这船家这般的客气;不过是看在他有一个当官的弟弟份上,不过他倒是也领了这份好意,客气说道:“谢谢船家了;不过连日里坐船也觉得憋闷,还不如在船头痛快;你放心吧;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船家听了这话才略安心一些,口中又说道:“不是小老儿照顾不周就好;赵老爷若是有个一二;可不得让远在京城的赵大人担心吗。”

    提起赵九福;这船家的话越发多了;接着说道:“哎;咱们新亭府也是鸿运当头;要不怎么就除了赵大人这么一位文曲星状元郎,要我说赵大人那就是。。。。。。”

    船家这一开始夸赞就听不起来,那千花百样的夸奖听的赵老四都耳朵发热,虽然他也觉得弟弟十分出色,但在船家的口中弟弟那就不是凡人,是神仙了。

    一开始上船的时候,赵老四还挺喜欢跟船家聊天的,谁不喜欢被人奉承呢,尤其是被夸奖的人还是他最喜欢的弟弟,但现在赵老四却开始觉得有些腻味和无奈。

    幸亏新亭府很快就要到了,到了这儿赵老四就会下船走陆路,到时候就用不着跟船家应酬,不得不说这么长时间来每天被变着花样儿夸,赵老四都有些受不了了。

    等到了地方,船家果然十分殷勤的派人送赵老四下船,虽说是给了船资的,对于这一点赵老四倒是也心中感激,毕竟他带着的东西可不少。

    之前他们三人一块儿上京赶考,三个人的东西也就装了一辆马车,如今回程他一个人带着的东西一辆车几乎都要塞不下了。

    这里头有赵九福专程在京城买的东西,说是要运回去给爹娘哥嫂,也有一路上他看着觉得新奇的,决定带回去给家里头尝尝鲜。

    而最最重要的东西,赵老四是绝对不肯放在马车里头的,他身上有一个藏在衣服里头的内兜,那是出门之前温柔特意给他缝制的。

    如今这个内兜里头除了盘缠之外,还放着几个白玉做成的瓶子,不说里头的东西,光是那白玉就不是凡品,赵老四一路上是小心又小心的保护着。

    从新亭府到戴河镇就不远了,赵老四虽然归心似箭,倒是也不能没日没夜的赶路,毕竟他还带着许多东西呢,虽说这边的治安不错,但走夜路总是容易遇到鬼。

    再有一个,赵老四知道自己在京城耽误了一段时间,这会儿捷报估计早就送到陈家村了,他也不急着回家报喜,反倒是比一开始的时候从容了一些。

    赵老四没打算在戴河镇停留,直接从城外就绕路往陈家村走,谁知道没走多久就看见赵老大正驾着车往这边来,看见他就高兴的叫了起来:“老四,你可算是回来了。”

    赵老四一瞧见来人也高兴,两兄弟互相拍了拍肩膀,赵老四才问道:“大哥,这时候你怎么往这边走,是家里头有啥事儿吗?”

    这时候都快要下午了,村里人赶集一般都是起大清早,下午没事不会出远门,所以赵老四才会这般来问。

    赵老大却笑着说道:“嗨,这不是想着你也该回来了,爹娘一直不放心,我琢磨着反正事情也不多,每天就出来走一趟看看,这不就接上了。”

    几个兄弟里头,赵老大不是最出色的,但他这个大哥当的十分诚恳,兄弟里头但凡是有事儿他都会搭把手,对爹娘也孝顺的很,这话倒是真像是他会说的。

    赵老四哈哈一笑,说道:“大哥来的正好,我车上东西多,走路也分外的慢,要不放一些在你车上吧,这样咱们俩一会儿就会到家了。”

    兄弟俩说干就干,赵老大还说赵老四一路累着了,一开始都不想让他动手,两人分好了东西往陈家村走,赵老大又说道:“阿福高中状元的事情衙门早就有人送了捷报回来,当时可把爹娘高兴的,当天就开了祠堂祭了祖先,十里八乡的人都过来庆贺。”

    说到这里,赵老大又提了一句:“不过爹娘都记着阿福说过的话,若是有人送来太贵重的礼物便没有收下,不贵重的就都留下了,将来当做人情来走动。”

    赵老四点了点头,他爹娘向来疼爱阿福,又是一直有分寸的人,自然不会做对他不利的事情,要担心的还是其他几房有些拎不清的,不过想必爹娘也有打算。

    赵老大零零碎碎的说了许多家中事,不过他到底是男人,说的也都是大面上的事情,最后临了问道:“老四,你回来就回来了,怎么还带着了这么多东西?”

    赵老四只是笑道:“待会儿你就知道了,咱们快些走,等见了爹娘我一道儿说。”

    等到了村口,赵老大忽然说道:“咱们悄摸的进去,先别让人看到了。”

    赵老四一听就明白了,阿福中了状元这么大的事情,虽说如今大家都知道了,但若是看见他回来难免上来问东问西,倒是让他们一家人不能好好说话。

    正好这时候正是晚饭时分,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头吃饭呢,赵家俩兄弟小心翼翼的驾着车往里头走,等到了赵家那一带就不用担心了,这边住着的就是赵家几兄弟,没旁人了。

    正在这时候赵老三家的门开了,只见赵老三端着饭碗出来,看见两辆马车顿时忍不住叫出声来:“大哥,老四!”

    赵老大连忙嘘了一声,喊道:“快吃饭,吃完了过来说话。”

    赵老三哪里还顾得上说话,进屋里头把饭碗撂下就直接往老屋走,屋子里头的几个人也听见了动静,纷纷放下饭碗跟了上去。

    赵老大一看,就喊了一句:“你去把老二也叫来吧。”

    赵老三有些不乐意,推了一把儿子说道:“去那头看看二伯在不在家,在的话喊他过来,不在的话就算了。”

    自从赵老二在城里头弄了铺子,生意确实是蒸蒸日上,如今他有一个状元的弟弟,自然不会有人跟他过不去,几年下来倒是积攒了一些家业,将当初丁家的宅子买了回来。

    如今赵老二虽然还是住在村里头,但时不时一家人会住在城里,随着时间过去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自从赵九福去了京城,赵老二回来的越发少了。

    赵顺昌也不乐意去,但在他家他爹的话就是王法,虽然他心里头急着听四叔说话,但还是乖乖的往另一边跑,心中埋怨二伯为啥住的那么远。

    幸亏陈家村也不算大,赵顺昌往那边跑了一趟回来,赵老四等人刚把东西全都搬到家里头,正在喝茶吃饭歇力气呢。

    赵顺昌松了口气,暗自高兴没错过听故事的好机会。

    他进门后不久,只看见赵老二也气喘吁吁的进来了,他手里头还抱着赵丁顺,后头跟着赵牡丹和丁氏,倒是没看见老丁氏,大约是觉得自己过来不好没来。

    一会儿功夫除了外嫁的女儿人都到齐了,这会儿老赵家的大院子都站的满满当当,不得不说当初老赵头分家的决定十分明智,不然就算是屋子足够住,这么多人一直生活在一起也得有矛盾,断然不会跟现在似的和和睦睦。

    老赵头看了看来人,敲了一下自己的烟杆子说道:“好了,都到了,老四你慢慢吃,吃完了就跟我说道说道京城的事儿。”

    赵老四却知道他们都急着听,三俩口吃完抹了抹嘴,伸手将自家儿子抱在怀里头,这才开始说起来,他是从上京赶考的事情开始说的,专挑着有趣的事情说。

    对于一直留在陈家村,连戴河镇都没有离开过的赵家人而言,赵老四的话就跟说书似的,尤其是其中出现的主人公还是他们家最有出息的赵九福,这听的就更加入神了。

    等说到赵九福会试的时候遇到了疫病,老陈氏忍不住捂住了胸口,连声叫道:“这,这可如何是好,咱们阿福没事吧?”

    结果还是赵老大连忙安慰:“那铁定不会有事儿,阿福后头还得高中状元呢。”

    赵老四也点了点头,又跳过这一块接着说,一直说到赵九福高中状元跨马游街,屋子里头不管大人小孩都欢喜起来,几个还在读书的孩子更是心生向往。

    就是赵老四讲到这里,都忍不住捏了捏儿子的小脸,笑着说道:“阿安,以后好好读书,跟你小叔学习,将来也给你娘挣一个诰命回来。”

    赵顺安用力的点了点小脑袋,抬头说道:“爹,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孝顺你跟娘,也孝顺爷爷奶奶。”

    赵老四狠狠亲了一口儿子,温柔在一旁也露出盈动的眼神来,其余人却催着赵老四赶紧继续说,一直说到赵九福通过朝考进了翰林院,当了正六品的大官。

    赵家人其实并不知道正六品有多大,但他们知道知县是正七品的官员,赵九福一朝考中状元,这品级可是比知县还高了两级。

    老赵头的烟杆儿都听的差点忘了,他忍不住说道:“怪不得,怪不得,那时候捷报还是县太爷亲自送上门来的,这县太爷说话做事特别的客气,原来是因为这样。”

    老陈氏也满心欢喜,一直等到赵老四全部说完,才有人问道:“他四叔,你大包小包带回来那么多东西,那是阿福给咱们家捎带的吧?”

    ※※※※※※※※※※※※※※※※※※※※

    这是一笔带过老家情况的一章

见者有份() 
不用说;会这么直截了当问出口的人只有邓氏;邓氏正用一双三角眼盯着那大包小包的位置看;一副恨不得扑过去打开来看的样子。

    赵老三都嫌弃自家婆娘丢人;皱了皱眉好歹没在大好的气氛下骂人,只是把人一把扯到了身后;邓氏撇了撇嘴不敢再说,显然也是有些怕赵老三的。

    赵老四见有人问起,索性就去把那些包袱一一打开;笑着说道:“也不全是,一些是我的行礼,一些是阿福托我一块儿带回来的。”

    赵老四将自己的一个小包袱拉开;才把剩下的堆到中间的桌上,笑着说道:“这些是阿福孝敬爹娘的,这些是给大哥家的;这些是给二哥家的,这些是给三哥家的;这些是给我家的。趁着大家伙儿都在;今天就带回去吧。”

    赵九福准备的东西不少,不说多贵重;但尽量是每个人都照顾到了;大部分都是京城那边时兴的东西;至少看起来十分新鲜。

    老赵头咳嗽了一声;皱眉说道:“怎么还给家里头带这么多东西;阿福好不容易考中了状元;在京城那边当官的开销也大,他还小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