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九福每日必定要来走一走问一问,还未下雪的时候还得下地看一看,农庄上头的人一开始有些担心,后来见他说话和气,只是做事情仔细了一些,不要踩到他的忌讳都不会发火,一个个的倒是敢说话了。

    转了一圈从农庄回来时间也已经不早了,赵九福回到衙门处理了一些琐事,临近年关,他们工部反倒是空闲起来,也是,冬日农闲,他们也闲得很。

    等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日头都还没下山,赵九福不免感慨自己现在的日子轻松,这可比什么九九六简单多了,只怕一直到明年春忙才会忙一些。

    这一日的小雪一直没停,赵九福进院子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头几乎没有雪,想必是下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过来清扫一次,不然的话不会这么干净。

    他一进门正巧看见严玉华在跟两个丫鬟说话,屋子里头放着一个炭盆,上头还摆着几颗板栗子,这会儿正散发着香味。

    “呦,这还烤栗子吃了?”赵九福带着几分惊喜说道,他从小就爱吃烤栗子烤红薯这些东西,现在红薯还远在他乡是不用想了,烤栗子因为麻烦寻常也很少见。

    严玉华起身帮他放好披风,才笑着说道:“专程给夫君烤的,你尝尝看味道好不好。”

    赵九福走过去剥了一颗,却没塞进自己的嘴巴反倒是给了严玉华,严玉华也不推辞一口吃了,旁边的两个丫鬟面面相觑,都露出笑容来,纷纷走出屋子免得打搅了他们相处。

    等她吃了,赵九福才给自己剥了几颗吃起来,不得不说这时候原生态的板栗味道就是好,里头粉嫩嫩甜丝丝的,吃起来喷香的很。

    等赵九福吃了几颗,严玉华又端来一杯茶递到他手中,笑着说道:“剩下的待会儿再吃,现在吃太多晚饭也得吃不下了。”

    赵九福也就放下了板栗开始喝茶,这茶也不是普通的绿茶,而是严玉华带着丫鬟亲自用水果制成的水果茶,大概是为了照顾他的口味,这水果茶并不甜反倒是偏酸。

    不得不说喝了这茶解腻的很,也不会跟绿茶似的大傍晚的喝晚上就睡不好。

    赵九福喝得长叹一声,暗道自己自从有了娘子之后,这生活水平确实是蹭蹭蹭的往上涨,别的不说,一日三餐就比老娘在的时候还要讲究,他几乎都怕自己要吃成一个大胖子了。

    临近年关,严玉华见他有空便说了一些年礼的事情,如今他们已经成家这年礼就得讲究起来,大头自然是陈家村那边,不说赵九福的亲爹亲娘在那边,哥哥嫂嫂侄子侄女甚至是启蒙恩师也都在那边,光是要送回去的年礼就不少。

    赵九福听的耳晕,反正严玉华说得每一样他都觉得合适,便直接说道:“交给你我放心的很,若是银子不够的话与我说,我这边还有一些。”

    赵九福的俸禄实在是不多,但冰敬炭敬加在一起一年也有二百多两,这其实不算是很少了,当然,这其中也有他是京官的缘故,要是在偏远地区可没有这许多。

    严玉华是知道家里头情况的,赵九福但凡是拿到俸禄就会交到她的手中,平日里除了去衙门嫌少出门应酬的,家里头的人情往来也不多,所以赵九福的俸禄虽然少,但因为家里头人也少的缘故,其实还是将将够用的:“够用了,年礼哪里用的了那么多。”

    当然,严玉华其实并不在意这一二百两的银子,事实上她的嫁妆总额能超过十万两,其中大部分都是她去世的亲娘留下来的嫁妆,小部分是严老夫人补贴的和各房添妆的,最后才是严家公中所出的。

    而她嫁妆里头的大头其实是不动产,她娘留给她的几个农庄和铺子,这些东西都是能钱生钱的,如今快到年底庄头们也都送了银子过来,有一些还带了庄子里头的农特产,今日她用来做腊八粥的材料一半都是从庄子里头出的。

    这般一来,若是算上严玉华嫁妆的话,其实赵家是收入多支出少,赵九福一直没有过问过,只是偶尔问一问严玉华会不会缺钱花。

    成家之后,他倒是从系统兑换过两次金元宝,主要还是知道自己的俸禄不够多,将金元宝换成银子放着,也让家里头娘子安心一些,只是后来他一看,自己换出来的银子一直没动过,可见自家娘子勤俭持家,一年到头竟是没花多少钱。

    不过这次是他们成亲之后的第一个年,赵九福想着两人不能回家,往家里头送的礼物也得丰厚一些,之后往严家也得送年礼,所以才多问了几句。

    严玉华一一回答,最后还笑道:“知道了夫君,您只管忙衙门的事情,家里头的事情有我呢,只是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封印?”

    赵九福是看过旧历的,便回答:“按理来说是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初九,上元节前后还能有三日,不过具体还得看陛下的意思。”

    封印虽然是惯例,但每年还是会根据皇帝的想法有所不同,恰好今年还未定下来,不知道皇帝具体是个什么意思,不过大体相差不会很大。

    严玉华听了心中有数,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家常话,正好摆饭却听见敲门的声音,青竹过去一应,却见是孙光宗喜气洋洋的站在门口。

    赵九福连忙出去相见,这仔细一问才知道,竟是他嘱咐孙家帮忙运送的粮种已经到了!

    ※※※※※※※※※※※※※※※※※※※※

    孙家冒头一下

准备() 
赵九福是在答应大皇子之后就开始寻找粮种的;其中最能用的人脉自然还是孙家;如今陈家村种着的旱稻种子就是他们运回来的。

    在孙耀祖落难之后赵九福还愿意伸手帮忙;现在不过是帮忙运一些粮种过来;朝廷还是给钱的;孙家自然不会拒绝,甚至是尽心尽力的去寻找了。

    秋收之后原本就是收粮的好时节,孙老爷子知道大孙子的事情之后,对此事十分看重;甚至还特意派出了几个管事专门负责,他们这次走得更远;回来的这才晚了一些。

    赵九福恨不得现在就亲眼去看看粮种,不过那些粮种已经直接运送到了庄子上,他现在想看就得在城外过夜了;只得先把这个心思先按住。

    只是这一夜赵九福都睡得不太踏实;连严玉华都察觉到他的辗转反侧;第二天天一亮赵九福就急匆匆的出门了,直接就往庄子上赶过去。

    刘老头昨日收到了粮种,就想着赵九福估计就得过来,一大早就在门口等着呢,果然,算算城门开了之后不久他就看见了马车的身影。

    如今两人也算是熟悉了,刘老头对着着赵九福的时候也放松了一些;笑着说道:“赵大人;粮种已经送来了;银钱也给了条子,孙家那边去工部结账就是,送到的粮种我让人收起来放到了库房里头,大人要不要现在去看一眼。”

    赵九福毫不犹豫的说道:“那就走吧,看一眼也放心。”

    孙家送回来的粮种有不少种类,因为他这一次特别的要求,那些口味上好却产粮不佳的一样都没有,反倒是盯着能长,能产粮的找。

    陈家村那种旱稻也在,另外还有一种旱稻据说是西南传进来的,还是孙家人从少数民族手中换取到的,这种稻子看着颗粒细小,但据说什么地都能长,并且早熟,生长期也较少。

    刘老头原本不看好这些粮种,在他看来那种饱满圆润的粮种才是最好的,这样子细长的肯定不中用,但听赵九福提起这种旱稻早熟,并你且差不多五十余日就能收获,刘老头也是种过地的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这种稻子的好处。

    “这,这若真的如此的话,一年岂不是能种两季的稻子?”这时候水稻小麦的种植都受到的环境天气的影响较大,南方温暖的地方最多也就是两熟,北方通常一年只能种一季,一来是粮种的限制,毕竟一季种下去适宜的时间就那么多,等成熟就差不离了。

    赵九福看着粮种心中熨烫,很快嘱咐道:“让人看好粮种,等到温度上来了就开始育种,到时候按照我的办法来,将庄子上的土地分成三大块,一块精耕细作,一块就按照平常百姓能有的条件来,最后一块用边边角角贫瘠的土地,看看这些粮种的产量到底如何。”

    刘老头一一记下来了,只是现在外头天寒地冻的,赵九福就算是心再热也没办法让积雪化开,只能嘱咐再嘱咐之后就离开了,在走之前他又去了一趟铁匠和木匠那边,但这会儿两人都没捣鼓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赵九福只能暂且勉励了几句。

    天气越来越冷,临近除夕的时候还下了一场大雪,京城附近倒是还好,这些年还算风调雨顺,百姓们的日子暂且过得去,民间虽然有茅草屋被压塌的,但总归没有出大事。

    百姓们的辛苦,京城里头的贵人是感受不到的,越是靠近年关,京城反倒是越发的热闹,家家户户都出门办年货,整一个看起来喜气洋洋。

    赵家的这些是都是严玉华负责的,老赵家那边年礼之类的早就已经送出去了,剩下的只等年节过来的时候再送也是一样。

    虽说家里头人口少,但要准备的东西却一点也不少,赵九福偶尔看到也忍不住感慨,原来古代过一个年还得有这么多的讲究,以前在陈家村的时候简直就是糊弄着过。

    严玉华愿意按照习俗来捣鼓,赵九福虽然不插手但也愿意配合,一家人倒是也还算和和美美,不像有的人家意见不合,大过年的还得吵几架。

    这一年的封印时间果然没变,赵九福一直忙到除夕才回到家中,这一封印就得到年初十才开衙,这十天的时间衙门也是停摆的状态。

    家里头只有两个主人,赵九福看着也有几分冷清,但喊了孙光宗也不来,索性就把青竹蕙兰几个都喊上了,大家伙儿一起过年也算热闹。

    卢嬷嬷心里头觉得这般不合规矩,却被严玉华劝住了:“不过是大年夜这一日,也让大家伙儿高兴高兴吧,今天晚上不用讲规矩。”

    赵九福就在旁边说道:“可不是吗,咱家就这么几个人还分好几桌,大家伙儿吃饭都冷冷清清的,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还不如一起热闹热闹。”

    卢嬷嬷只得答应了,不过心里头还是在犯嘀咕,暗暗想着之后要敲打那两个丫头一回,别因为老爷夫人都和善就忘了分寸。

    其实卢嬷嬷也想多了,严玉华自己心里头明白着呢,若不是大年夜他们两个对着吃太冷清,也不会想到这样的法子来。

    京城这边过年也有吃饺子的习俗,赵九福这辈子还没怎么吃过饺子,听了倒是来了兴趣,还让刘嫂子将饺子馅儿和皮拿到大堂里头来,让他们也一块儿包着玩。

    事实证明赵九福的心是好的,但这辈子他显然没点亮厨神技能,包饺子包的馅料百出,各种各样的丑样子,一看就知道下了锅肯定露馅的。

    严玉华看着他捣鼓微微一笑,眼睛里是她自己都没发觉的温柔,她虽然也嫌少包饺子,但手艺却比赵九福好多了,当然,最后大部分饺子还是刘嫂子和几个丫鬟包的。

    赵九福浪费了一盘子的馅料,总算是勉强包出几个可以吃的来,他笑盈盈的让人煮了,等吃的时候专程将自己包的挑出来,这个倒是不难,反正最丑的肯定是他做的。

    赵九福将饺子放到严玉华的碟子里,笑着说道:“娘子,尝尝为夫的手艺。”

    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