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九福在心底鄙视了一下这位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越来越熟的缘故,这个男人在他面前是越来越放得开了,有时候甚至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被老师折腾的苦恼是没办法跟人分享的,在县学其他的生员看来,赵九福这就是走了大运了,顾训导谁不知道出生好,就连孔教谕和县太爷都对他客客气气去,他能够收下赵九福做入室弟子,那还不是走了好运。

    这样的日子痛并快乐着,很快就到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日也是赵炳生大婚之喜的日子,赵九福早早的收拾好了出发,在去赵家的路上还遇到了同样去参加婚礼的胡明河。

    赵炳生在县学的人缘也还算不错,至少普通生员这一派是愿意卖他面子的,这一日大部分人都向县学请了假,前来参加赵炳生的婚礼。

    大家出发的时间都差不多,走的路也相同,于是赵九福一路上不但遇到了胡明河,还遇到了另外两位同窗,四个人一起走倒是不显得寂寞。

    他们来得早,赵家这边却起的更早,赵九福等人到地方的时候只看见赵家灯火通明,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派喜庆的场面。

    “你们可算来了。”赵炳生已经换上了喜服,眉宇之间的愁闷也散去,似乎真的因为大婚而高兴着,眉眼都带着几分别样的神采。

    在穿越之前,赵九福一直觉得古代人成亲是穿大红衣裳,胸前还得挂一朵大红花,但来到这里之后他才知道并不是,至少大周朝不是这样的。

    大周朝婚服与前朝有些类似,有功名的学子和及品官子孙可假穿九品幞头公服,其余庶民新郎身穿皂色圆领衫、两个角往上折而后交叉固定的幞头,新娘自然是冠子、霞帔、大袖衫,颜色是青色,是的,就是传说中的红男绿女的辣眼睛搭配。

    赵炳生是秀才,也算够格假穿九品幞头公服,所以这会儿他确实是一身大红色彩显得喜气洋洋,他笑着拉着众人进屋,赵家人更是客客气气的来招待。

    赵九福一直觉得他娘能生,家里头兄弟多,等到了这边的赵家才知道什么是小巫见大巫,赵炳生出生的赵家是村里头的大户,扎根许多代的本地人,不说堂兄弟表兄弟,亲兄弟站出来都有一排,这绝对不是夸张的说法。

    不过看得出来,赵炳生绝对也是家里头最受宠的儿子,他排行老三,上头有两个哥哥,下头有两个弟弟,不上不下的居然最被重视。

    两个赵家的情况确实是十分相似,赵家除了赵炳生也没有人正经读过书,看得出来他家的情况还不如老赵家,毕竟老赵头还有来钱的木匠手艺,家里头还有一栋青石大屋子。

    赵九福与几位同窗略坐了一会儿,赵家就越发的热闹了,不只是赵炳生的兄弟姐妹到场了,就连七大姨八大姑都过来了。

    很快赵九福就知道他们为什么过来了,一个个都往他们几个身边凑,打听他们有没有定亲,有几个甚至差点当场就拉着女儿侄女过来。

    幸好迎亲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赵九福忙不迭的跟上了出发的队伍,离开那群人的围攻之后才跟胡明河对视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一个苦笑。

    趁着大家伙儿不注意,胡明河靠在他耳边说了一句:“真受不了,为什么到了哪儿都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过年的时候也是,那些姑婆大姨差点没把我吃了。”

    赵九福闷声一笑,别说胡明河了,就算他也是如此,到了舅舅家都得被人盘问许久。胡明河正好是适婚年龄,又中了秀才,家里头条件还十分不错,这样品行良好的小伙子自然是不少人心目中最适合的女婿人选。

    赵家距离未来亲家的距离可不近,除了新郎官有一头老马可以骑之外,其余人都得走着过去,赵九福不觉得有什么,其余的几个同窗却显然有些吃不消的样子。

    幸好距离还不算太远,很快他们就看到了李家的大门,赵炳生未来妻子姓李,是戴河镇一位大商人的幼女,说是大商人,其实也就是在戴河镇还有一些能力罢了。

    在念催妆诗的时候,赵九福还看到了孙光宗的影子,想到孙家跟李家同是商人,大约也是有来往的,心中倒是也不奇怪,毕竟之前孙光宗就提起过这事儿,他得代表孙家过来喝喜酒,所以不能去赵家的事情。

热闹() 
赵九福的几个哥哥成亲都早;唯一一个赵老四是在外地成的亲;回家之后虽然办了喜酒;却没有这种正统的婚礼流程;所以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完完整整的参与整一个婚礼。

    不得不说一开始赵九福是兴致勃勃的,光是催妆诗都出了好几首;听的李家人纷纷都说是才子;最后好歹踩着吉时的点将新娘子接到了。

    只是来来去去的走,又得应付许多人的搭话,等再一次回到赵家的时候赵九福已经累惨了;他还好一些还算正常;胡明河已经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家伙趴在赵九福肩头休息,口中直道:“原来这陪着人接新娘子也是个力气活。”

    赵九福啼笑皆非,幸好他们只用迎亲,后头帮新郎挡酒的活儿他们自家兄弟就能干,不然真的累得趴下不可。

    他们围观了拜堂成亲的画面,最后还在闹洞房的时候看到了新娘子一眼,这年头的化妆技术十分落后,赵九福从人群之后垫着脚尖张望了一眼;只觉得那姑娘年纪不大;样貌应该还算清秀,不过一直低着头不看人。

    这一天的热闹闹到了很晚,赵家原本想留他们多住一日;赵九福和几个同窗却都不肯;赵家的屋子有限;兄弟姐妹又多,为他们几个腾出房间来不容易。

    赵九福回到家已经很晚了,老赵头和老陈氏却还未睡觉,看见他平安回来才松了口气问道:“怎么样,酒席热不热闹?”

    赵九福笑着回答:“挺热闹的,我还看见新娘子了,爹,娘,你们也快睡吧,我收拾一下也就去歇着了。”

    老赵头点了点头,夫妻俩到了屋子里头,倒是不免说起未来的事情:“也不知道将来我们阿福会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阿福这么出息,媳妇可不能随意了。”

    虽然这一日闹得晚了,但习惯早早起床的赵九福依旧到点就醒了,他照常习俗上学,到了县学却见赵炳生居然也在,甚至已经开始练字了。

    赵九福奇怪的问道:“炳生?你怎么今天就过来上学了,不是说请了五天的假吗?”

    成亲是大事儿,县学的管理虽然严格,但也绝对不会按着学生不让回家结婚,一般请个三五天的时间肯定是有的,毕竟新媳妇过门三天还得回娘家呢。

    赵炳生写字的动作微微一顿,写完一个字才抬头说道:“在家待着也是待着,读书也不清净,还不如来上学,等回门的时候再请假就是了。”

    赵九福听着这话有些奇怪,将心比心,若是他娶了新媳妇,不管婚前喜不喜欢吧,婚后总得先培养一下感情吧,不然人家姑娘孤零零的一个人嫁进来肯定不习惯。

    心里头这么想,赵九福口中也说道:“炳生,读书是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了媳妇呀,再说了也不差这么几日,若是先生讲到什么之前没说过的,我肯定会记下来给你看的。”

    赵炳生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也不接这个话茬,转而说道:“今年又是院试之年,咱们县学里头说不准会多出许多新学弟来,阿福你这个第一名可觉得有压力?”

    赵九福见他不愿意多说,自然也善解人意的没有追问,转而笑道:“这有什么压力,若是有学弟比我出色,我自然只有更高兴的。”

    赵炳生不乐意说,但过了几日赵九福还是知道了他不休婚假反倒是急着上学的原因,这一日许久不见的孙光宗来找他,说是找到了不同的粮种,两人就一块儿去了孙家。

    赵九福先是去拜见了孙家老爷子,因为当年胡秀才的交情,后来他又跟孙光宗成了同窗,孙老爷子十分喜欢赵九福,每次见他总得给一个见面礼。

    赵九福倒不是贪图这个见面礼,而是觉得毕竟是长辈,孙老爷子又是个值得尊敬的智者,偶尔他过来找孙光宗的时候,特别乐意跟老爷子说说话,听听他的意见。

    为此孙光宗还有几分吃味,一边走一边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我爷爷的亲孙子,每次看见你比看见我还高兴,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总这么投缘。”

    其实不只是孙老爷子,赵九福的老人缘十分不错,就是万事不管的孔教谕对他也有几分另眼相看的意思在,这让孙光宗十分惊奇。

    赵九福哈哈一笑,也不介意他带着酸味的话,反倒是说道:“你羡慕嫉妒也没用,谁让我长得可爱讨人喜欢呢。”

    孙光宗忽然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问道:“你什么时候脸皮变得这么厚了?”

    赵九福微微挑眉:“大约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孙光宗乐了,伸手就要去捏他的脸颊:“听说你最近胖了不少脸颊很好捏,让哥哥我捏一个看看,也算报答我辛辛苦苦的帮你找粮种。”

    两个人嬉笑着闹到了房门口,赵九福一走进屋子就看见那突兀的几个粗麻布袋子,孙光宗的屋子不说金碧辉煌,但也看得出孙家的富贵,越发衬托的那几个布袋子格格不入。

    赵九福却像是看见金子似的,快步走过去打开了布袋子,里头果然是一袋一袋的粮种,他对稻子的认识不多,但依稀也看得出来几个袋子里头的粮种有些不同。

    赵九福忍不住伸手抓出一把谷子来仔细看,又闻了闻味道,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外行人,他只能看得出这些谷子还不错,至少都是饱满的。

    孙光宗就在旁边笑话他:“我说你行不行啊,这谷子好不好你能看出来吗?”

    赵九福也不害臊,直接承认了:“看不出来,你能吗?”

    孙光宗跨步走到旁边坐下,喝了一口茶才慢慢说道:“我也不会,但我手底下有会的人呀,送来的那个掌柜的说了,这谷子里头有味道特别好的,也有比较好种的,我索性给记下来了,喏,就在旁边的桌上。”

    赵九福这才注意到旁边桌上的那个本子,拿起来一看果然仔仔细细的记录着这些稻种的由来,区别,以及口味?上头的文字他很熟悉,一看就知道出自孙光宗的手笔,赵九福看着心中有些感动,不过是自己的一声嘱托,孙光宗却花费了不少时间来做。

    赵九福并未急着翻看那本书,反倒是放下后走到孙光宗的身边,伸手敲了一下他的肩头说道:“谢谢你,光宗。”

    孙光宗被他郑重其事的感激吓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不过是举手之劳,我就是吩咐一句的事情,再说了,这些粮种你可是给了我钱的,说不准还是我赚了。”

    赵九福也没有继续客气,哈哈笑道:“你这举手之劳可帮了我大忙了,送佛送到西,我就索性脸皮厚点,请你待会儿再派一辆牛车送我回去。”

    孙光宗自然又是一口答应,口中还说道:“我就喜欢你这么爽快,不像有些人口中不说,心里头却有芥蒂,平白无故的伤感情。”

    赵九福微微一愣,看了他一眼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光宗,我一直想问你跟炳生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这次他成亲你都没来,”

    孙光宗眉头微微一动,侧过头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