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里面。但对于李子元来说,只要减轻了对壶北东部山区的破坏,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过李子元知道,旅长要调自己回主力工作,肯定也已经与师长商量过,并取得了师长的同意。否则以旅长的为人,不会在这个时候草率行事的。即便是司令员是他的老部下,但旅长也不会这么不尊重别人的意见。

    虽说这个时候调动,不像几十年内之后那么费事,更没有像几十年后那么复杂,要,履行那么多的手续。但也基本上要一些手续的,至少要上级点头,政治部门开具一些手续。旅长要人,至少师长或是政委点头了。

    但李子元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留在壶北。他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已经是将近两年。虽然艰苦了一些,可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于他来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再说这里的干部和环境都熟悉了,自己也可以充分的施展。

    李子元决定留在壶北,旅长也没有强求他,只是带着一丝遗憾走了。在旅长走后,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对视一眼之后,看着李子元道:“下一步的工作你有什么想法没有?我们两个研究了一下,想要调你回分区工作,分区现在也缺少像你这样的干部。”

    说实在的,对于分区司令员和政委来说,要是说打仗上,李子元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头脑灵活、关键的时候也敢干。开辟地方武装工作,越是艰难的地方,也越是需要这种敢打、敢干的军事干部。

    至少在眼下的潞东军分区所属部队之中,像李子元这样的干部还是无法替代的。在李子元没有到任之前,壶北境内的军事斗争工作,一直都处在劣势的情况之下。李子元到任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在壶北境内硬生生的折腾出一片天地来。

    不仅牢牢控制住了壶北东部山区,将壶北东部山区建设成了稳固的根据地,还在原来被日伪军牢牢控制的,壶北西部产粮区打开了空间。之前旅长提出调人来,两个人还都有些担心李子元会点头。

    但李子元这个干部优点固然很多,可缺点一样太过于明显。其他的东西先不说,就这个总是好剑走偏锋的做法,让两个人很是有些经常性的心惊肉跳。前次打冈崎支队,这次反扫荡作战虽说都战功赫赫,可这做法也是对他上级心脏承受力的一个严峻考验。

    这次军分区乃至太行根据地反扫荡战斗,进行的如此顺利。日军发动的秋季大扫荡,结束的如此之快,李子元当说首功。可他的这个不管上级有什么部署,也想方设法的将主力给拽进来的做法,也让这二位着实承受着一定的压力。

    在战后军区那位一向以严厉著称的政委,很是敲打了这二位一顿。师长兼司令员虽说没有说什么,但也多少有些不满意。副总指挥更很是有些生气,批评他们听不进下级的意见。让这二位着实的替李子元,背了一个很大的黑锅。

第二百五十五章 误会() 
实际上李子元搞出这么一手,是根据战局的变化自己下的决心。因为没有电台,分区与壶北之间交通联系,又被日军封锁线给切断,根本就来不及上报。两个人直到李子元在平川镇外围打那一战,才大致判断出李子元想要干什么。

    可还没有等司令员和参谋长,在同样应对日军扫荡和蚕食的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好好琢磨一下李子元真正的意图,李子元那边却是已经打响了。主力部队也趁着这个战机,对壶北东部山区之敌展开围歼。

    李子元玩的这一手先斩后奏,搞的军分区很被动。司令员和政委两个军政主官,在上级的批评面前可谓是有苦难言。用政委的话来说,这次的黑锅背的虽说很值得,改变了整个分区面对日军蚕食战术的被动局面。

    可这上级的板子打下来,两个人也不能总替那个家伙去背吧。这个家伙这胆子也太大了,该收敛一些了。当年调他过来的时候,王诚就说起过自己的这个老部下。胆大、心细、肯学,但做事还是有些年轻气盛。现在看,可不单单是年轻气盛而已。

    在李子元养伤阶段,两个人研究一下,决定将李子元调到分区主力团担任副团长,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一点。眼下主力整编,抽调部分主力地方化,分区部队一下子扩编到了两个团。

    而两个主力团长一个奉调到其他的分区,一个刚升为分区副司令员。眼下分区军事干部数量还有些不足,调李子元到分区主力团担任副团长。即是对他此次战功的表彰,也有将这个让自己心惊肉跳的家伙,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的意味。

    反正这个团根据上级的要求,分区已经预定部署在壶北境内,为太行根据地看住西南大门。调李子元任副团长,也算是加强这个团的战斗力。而且在团长还暂时由分区副司令兼任的情况之下,李子元实际上是军事主官。

    眼下各级部队的团一级干部,任命权都在军区。即便是作为两个团都编入潞东军分区,但团一级的干部任命权还是在军区。将李子元调到副团长的职务上,也是军分区能提拔的最高位置了。

    虽说对于李子元这个任命,上级还没有批准。但司令员和政委,还是决定先让李子元上任。至于其他的,等到上级批复之后再做决定。这倒不是先斩后奏,是两个团军事主官都还没有定下来,分区那位副司令迟迟上不了任。

    对于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的决定,李子元却并未接受。尽管他也明白上级的意图,但李子元的态度很坚决,宁为鸡头不为牛尾。要么就当正职,要么还留在壶北独立营当他的营长。而且李子元自认为自己的资历还有些不足,当副团长还有些难以服众。

    不过虽说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对他的答复,没有直接给予回答。但在出院之后,李子元还来不及回部队看一眼,就接到了去眼下正在晋东南根据地的抗大总校学习的命令,据说这是兼任军区政委的师政委亲自下达的命令。

    用政委的话来说,该给好好给这个家伙上上组织教育课,以免这个家伙总是擅自主张。军队是一个整体,就算分散活动,但也要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来执行。放出去并不意味着脱离上级的指挥,成了自由活动的山大王,任何人都不能成为断了线的风筝。

    李子元这次的确立了大功,但并不能成为他反客为主的借口。这次是总部和上级反应足够迅速,在最短的时间察觉到了整个敌情的变化,并快速做出了新的部署。要不然壶北境内之前已经打开的局面,很有可能会毁于一旦。

    用政委的话来说,这小子能打仗,也能打好仗,可也不是一般的能惹事。这到壶北上任这将近两年,这小子搞出了多少动静?人才是要爱惜,但该敲打的时候也得敲打一下。随着日军大规模的推行所谓的治安整肃计划,眼下敌后根据地逐步进入最困难的时期。

    像李子元这样的军事干部要用来挑大梁,可在放他出去之前也得敲打一下,省的这个家伙给他们竹竿子,他就敢把天捅了一个窟窿。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需要加强各级干部的纪律性。

    在这件事情上,政委一言九鼎。再加上师长也认为李子元是到了该敲打一顿的时候了,同时去抗大进修,对提升李子元的个人军事素养也有一定好处。两大巨头这么一碰,就算分区不想在这个时候放人也不成了。

    无奈之下的李子元接到命令之后,只能在出院之后,打起背包去了先去报到。还能怎么办,抗大来接他的人,就在军区医院外面等着,他就算想先回部队看看,在去抗大报到都没有机会。到了抗大李子元才知道,自己被分入了抗大的上级科学习。

    原本抗大已经迁往条件略好一些的邢台地区,但李子元这一仗打完,晋东南被动局面有了一定的改观。所以兼任抗大副校长的总部政治部副主任,决定抗大又迁回了黎城境内开展教学。抗大迁回来的时候,正好李子元伤愈出院。

    要是抗大真的迁往冀南的邢台,军区两大巨头无论再想敲打李子元,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让他去进修。但抗大继续留在黎城教学,与壶北就隔了一道山梁,这无疑让师长和政委很是放心。壶北那边一旦有情况,随时可以让李子元返回。

    按照政委的意思是,抗大结业之后还要让李子元去北方局党校进修一下。他已经与北方局那边打好招呼,安排李子元在里面插个班。而这一切是眼下在抗大派来的警卫排长监督之下,只能打起背包老实的去抗大报到的李子元不知道的了。

    看着身边带着两个荷枪实弹警卫战士的抗大警卫连一个排长,李子元可谓郁闷之极。自己是去进修的,又不是去劳改的。这怎么抗大还派出人员来押着自己去?自己又不会逃跑,至于这样吗?

    可李子元不知道,这是军区政委专门给抗大打的招呼。知道这小子不是一个安分主的政委,生怕这小子找各种理由不去抗大报到。所以特别要求抗大来一个得力干部,去军区总医院接一下他。

    只是抗大接电话的人可能理解上有些错误,将得力干部理解为需要押送。所以派了一个警卫排长带着两名战士,前来接抗大新生李子元。这个警卫排长还纳闷,怎么犯了错误的人不送保卫部门,怎么还送到抗大来了?

    接到李子元的时候,这个警卫排长担心李子元是什么重要的犯人。虽说没有直接捆人,但不由分说先把李子元的枪给下了。不过一下子从李子元身上下了三支枪,也把这个警卫排长给下了一跳。

    原本对于要将自己缴械的这个家伙,李子元差点没有自己动手。要不是军区总医院院长和政委拦着,李子元差点把缴自己械的那家伙揍成孙子。别看这个家伙带来两名战士,要是真论擒拿格斗,李子元还真的不在乎。

    不过院长和政委无论怎么劝说,那个有些一根筋的警卫排长,却是死活不肯同意将武器交还给李子元。就是一个态度,没有得到他上级的指示,他不会把枪还给李子元的。在有理也说不清,总医院又接到军区电话询问李子元出发没有,李子元只能懊恼的上路。

    直到李子元到了抗大,才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到了抗大之后,教育长狠狠地批评了那个警卫排长之后,又将武器发还给了李子元。在误会解释清楚之后,李子元也顺水推舟,将那支西班牙雪茄手枪送给了抗大教育长。

    那支西班牙雪茄手枪倒不算什么好枪,不过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纪念品。李子元很大方,那位抗大教育长倒也痛快的收下了。前方回来的干部,手中的好枪数量不少。抗大的教育长现在虽说转行搞教育,可毕竟也是军人出身,对于好枪同样有着爱好。

    其实他倒是更喜欢李子元的那支德国原厂二十响,到抗大进修的营团级干部多了去了。身上佩戴的驳壳枪也是种类繁多,快慢机也不在少数。可大多数还都是西班牙造一类的大陆货,像李子元这支二十响这么好的枪,尤其是还是德国原厂造的可并不多见。

    只是李子元不愿意忍痛割爱,他作为上级也不好意思强人所难。更何况他也知道,李子元是从前方来的干部,学业完成之后还要返回前方。这在前边浴血厮杀,有支好枪关键时刻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教育长没有人强人所难,李子元也全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