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李子元将他收容的那部分非战斗人员接走,留下的部队也更加的精干和灵活。对于他来说虽说承担了最困难的任务,可李子元也解决了他最头疼的问题。不过在分手的时候,这位李子元的老上级,看着李子元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李子元的包袱究竟有多重,他还是知道的。他更知道,就算自己背走了大部分的日伪军。可眼下整个太行根据地内,到处都是日伪军。李子元眼下的情况,再无法快速机动的前蹄之下,难道不会与日伪军遭遇。

    一旦与日军打一个遭遇战,带着这些人的结果就不好说了。而且以李子元目前的情况,不仅是日军眼中的一块肥肉,恐怕就是遇到伪军,也会成为那些家伙眼中的肥肉。老上级眼中浓浓的担忧,李子元看了出来。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两个人以最快的速度商议了后续方案,李子元也没有多停留一分钟。接过老上级移交的一百多非战斗人员之后,带着突出来的何三亮所部离开了这个小山村。不过在离开之前,李子元来到了被何三亮掩护冲出来的老乡这里,询问了一下有没有正在哺乳期的妇女。

    虽说这件事让李子元这样一个大老爷们问,这多少有些尴尬。可问题是李子元也没有办法,那边还有一个刚出生没奶,只能以米汤暂时喂养的孩子。几次都饿的哇哇直哭,他的母亲只能将干瘪的奶头塞到孩子嘴里面,以堵住孩子的哭声。

    听到李子元的询问,被何三亮抢救出来的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没有明白怎么一回事。就在李子元得不到答案,很是烦躁的直抓头皮的时候。一个青年妇女站了出来道:“首长,俺正在哺乳期,俺跟着你去看看吧。”

    见到总算有人站了出来,李子元二话没说,带着这个青年妇女急忙赶到了自己隐蔽地。等到了隐蔽地,那个青年妇女接过已经饿的奄奄一息的孩子后。也顾不得什么了,直接接过孩子解开衣服给孩子喂奶。

    一个只会饿了哭,吃饱了就睡的婴儿,有的吃自然就闭上了嘴。看着总算吃上奶的孩子,李子元心中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从自己兜里面翻出来几块钱的边区币,递到孩子母亲的手里面后离开这里。

    回到了马永成身边后李子元凑了一些弹药,又从自己部队中抽调了一挺机枪,让人给那边送过去后。打开一张地图手指在地图上不断的游动。良久,对着身边的几个干部道:“告诉部队,马上做好出发的准备。”

    “王昌奉带着一连开路,老何的二连断后掩护、收容。其余的人,两翼展开保护非战斗人员。剩下的机枪给一连和二连平均分配,所有的部队*的保险盖都拧开,步枪都上好刺刀,子弹也要上膛。行军序列间隔为一百五十米,沿途不许与任何的部队联络。”

    “咱们要在明早之前,进入辽县与涉县交界处并力争渡过漳河。从周边的情况来看,只要咱们渡过漳河,也就意味着大致安全了。不过日军此次扫荡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咱们现在还摸不清楚。所以,还是要做好长时间作战的准备。”

    “行军期间老规矩,不许吸烟、不许喧哗。我、老马和老曾三个人,也分成三个梯队。老曾跟随一连行动,老马带着二连负责收容掉队人员。我带着其余的部队,掩护队伍中的非战斗人员以及居中策应。”

    李子元干净利落的布置完毕,所有的人也没有表示任何的反对意见。李子元这边话音落下,那边所有的干部都行动了起来。在临出发之前,李子元来到了那个准妈妈的身边,看了看担架和负责抬她的几个后勤人员。

    就在李子元准备离开这里的时候,身后那个刚给孩子喂完奶的青年妇女,喊住了他:“首长,带俺一起走吧,反正俺也没有家人了。俺丈夫也是队伍上的人,现在跟着队伍转移到那里去也不知道。”

    “前几天俺家的村子所有的人,都被鬼子给屠杀了。刚两个月的孩子,连同公婆也都没有逃出来。俺临时回趟娘家,才逃过了一劫。俺现在也无处可去,大姐又一点奶也没有,俺正好可以帮着带孩子。”

    听到这个青年妇女的这番话,李子元没有犹豫直接点头。反正已经带了这么多非战斗人员,也不差她这么一个人。再说自己也不能到处给那个孩子,去找哺乳期妇女吧。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自己去哪儿能保证都找到合适的人?

    那个孩子再饿下去,恐怕也就保不住了。先不说如果这个孩子没有了,自己之前的心血就白费了不说。这个孩子是烈士的后代,自己无论如何也得为那个尚未见过面的战友,保住这么一条根。

    见到李子元点头,那边的产妇犹豫了一下后道:“李营长,要不我和孩子留下来吧。我带着孩子和这位妹子,去她们那个村子掩蔽起来就是了。我和孩子在跟着队伍走下去,就太拖累同志们了。”

    对于这位新妈妈的话,李子元尽管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大姐,你不要再说别的了。我说过带着你们娘俩一起冲出去,就绝对不会食言的。大家都是同志,这个孩子也是革命的后代,你以后也不要再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了。”

    说完这番话后,李子元头也不回的走回队伍之中。其实那个产妇刚说的时候,李子元还是多少有些动心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跟着部队在这荒山野地中奔波、行军、作战,本就不是一回事。

    先不说这个孩子会不会因为大哭而暴露目标,单就孩子自己也跟着折腾不起。也许一场微不足道的小雨,就足以要了这个孩子的命。而且孩子的母亲还在月子之中,要是无法休养好,也许会造成终身的疾病。

第二百八十七章 又被咬上了() 
将娘俩先留下来,等形势好转一些再来接人,对于李子元来说的确是一个眼下最好的选择。至少这个自己千辛万苦保住的孩子,不会因为跟着自己行军、作战送命,也更有利于她们母子的休养和调理。

    但那个村庄的现状,以及日军眼下在太行根据地的焦土政策,让李子元犹豫也就在一瞬间。一个带着孩子的产妇,一旦遇到日军的突袭,那后果可想而知。至于身份很好辨认,就算身上不穿军装。一头与乡村妇女差别明显的短发,也足以证明她的身份是什么了。

    日伪捕捉根据地的女干部,短发向来都是一个识别标志。如果不知道孩子的父亲已经牺牲的消息,李子元也许会同意他们留下。但眼下李子元却还是坚定的决定带着他们走,烈士留下的这条根,他说什么也得保住。

    在这件事情上,李子元表现了异乎寻常的固执。如果不是两个人还是第一次见面,如果眼下是几十年后那个八卦舆论满天飞,一个人肉搜索就能把你扒得连裤衩都不剩的时代。恐怕很多人都会以为,他才是这个孩子的亲生父亲。

    没有同意那个新妈妈在一次提出留下的要求,李子元更没有搭理某些人,还是认为应该将这对母子留下来的议论。带着这些老弱病残,抬着那个产妇还有新生儿,向着西南方向摸索着前进。

    李子元不是首长,只不过是一个营级干部。他收拢的掉队人员之中,旅一级的有三四个,团一级的就有十几个。如果在平时,这些人都是他的上级。而营一级的人员数量就更多了,那十几个新华社的记者,都是营级干部。

    但这支既无战斗力,但级别却是很高的老弱病残组成的队伍。却在李子元的强势*之下,在整个行动期间都严格的服从李子元的命令,没有人给李子元在指挥上,带来任何的干扰。眼下李子元成了这些人的主心骨,外加最信任的一个人。

    李子元的一个瞪眼,就将身后这么一批干部的议论给弄的鸦雀无声,这一点恐怕就连师长都做不到。倒不是他有意识的狐假虎威,而是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令行禁止,这一点现在对于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他不希望眼下带着的这十几个旅团级干部,一大批跟自己同级的营级干部,在突围的时候指手划脚,给自己增添太多的麻烦。尽管这里的干部,没有一个是军事干部。动作快、经验丰富的军事干部,早就都突出去了。

    剩下都是一群没有什么战斗经验的机关、后勤干部,或是一些在党校学习的政工干部,再不就是新华社和冀南银行,或是在北方局学习的地方干部。级别虽说都不低,可基本上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主。李子元最怕这些人,在自己下决心的时候指手划脚。

    所以,他宁愿得罪一些人,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来。好在这些人虽说级别高,但是在眼下也知道自己的弱点。包括那位被何三亮从日军战俘营里面,抢出来的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在内,没有人出来干涉李子元的指挥。

    不过李子元与他的老上级,虽说达成了君子协定。但并不意味着日军方面,会放松对他们这支小部队的追击。李子元那位老上级带着的都是作战部队,这样的目标对于一贯好大喜功的日军来说,自然是好事一件。

    此次日军对太行山的大扫荡,能捕捉到与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的机会并不多。不是被地方武装牵着在太行山内武装行军,就是跟本抓不到踪影。日军出动的兵力虽说,但对于他们出动的兵力来说,太行山区还是太大了。

    这次居然一支八路的主力自己送上门来,这对于日军来说简直就是狂喜。李子元那位老上级带着的部队虽说只有一个加强营,但从战术动作和火力配置来看,一看就是八路军主力部队。

    这无疑让跟随鹤田沼楠行动的那个日军大队长,相当的欣喜若狂。直接向师团部做出了自己捕捉到了八路军主力部队,正在全力围歼之中的报告。对于鹤田沼楠不与这股八路纠缠,去追击李子元所部的建议,有些不是太理会。

    应该说他的那个老上级,还是严格履行了君子协议。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与周边一个不满编制的日军激战,并周旋了整整大半个下午,将日军主力引向了十字岭西北方向的深山老林之中。

    但在追击李子元老上级的时候,拿着那个见到八路军主力欣喜若狂,几乎不理会鹤田沼楠命令的大队长毫无办法,以及明白师团长让他见机行事命令意思的鹤田沼楠,只能兵分两路。

    除了将野战部队都投入到追击李子元老上级,满足那个大队长建功立业想法,以及师团长给第一军交待之外。自己则亲自指挥早就撤下来的挺进队,向着李子元撤退的方向一路上追击了下来。

    当然已经晚了很大一拍的鹤田沼楠并不知道,此时李子元究竟撤向了那里。可这个家伙的嗅觉,不能不说相当的敏锐。李子元向着东南方向一路撤退,他就好像一条警犬一样,基本准确的判断出了李子元撤退的方向。

    鹤田沼楠认为李子元携带着这么多非战斗人员,唯一的摆脱方式除了撤入深山老林之外,就是寻找他们的上级机关或是主力部队。而此时根据周边扫荡日军传来的情报来看,他认为李子元最有可能撤离的方向,那就是涉县的漳河南岸一线。

    其实李子元撤退的方向,其实如果细心一些并不是难以判断。李子元无论向那个方向撤退,归根结底的目标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