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主力部队都上去阻援了。

    战斗力强的主力部队,只要能赶到的现在都在阻援之中。周边部队唯一能够使用的,也就是这支就在这附近活动,掩护老百姓进行反扫荡的地方独立营了。反正李子元正面的日军实力和兵力都不强,此战又是以抢救李子元掩护的非战斗人员为主。

    这支独立营所属的军分区领导在手忙脚乱的情况之下,就将这个原本在此次战斗之中,并无任务的新编成独立营给抓了壮丁。将他们给派了出来,负责接应那些非战斗人员。他们所属的军分区领导,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用这支部队参战。

    只不过眼下这个独立营,却很不恰巧的在关键的时刻,赶到了关键的一个节点上。再加上遇到李子元这个不按照常理出牌,换了别人在这个时候早就撤退了。只有他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想着虎口拔牙的家伙。

    无奈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的这个独立营,搞出这种情况也就不意外了。李子元埋怨他们军分区领导,却是有些埋怨错了。只是埋怨归埋怨,但问题出了也得想办法去解决,只在这里抱怨是没有用的。

    李子元清楚在这种地形的限制之下,眼下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就算攻上去恐怕也会伤亡余烬。停止攻击之后李子元拎着望远镜,爬上了附近的一个更高一些的山头,举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小山头后,心中略微有了一点数。

    快速的下山之后,李子元将何三亮叫了过来。指着山背后道:“老何你挑十个咱们的战士,咱们手中还有多少日式*都带上。我在正面发动佯攻牵制住日军,你带着这十个人绕道山背后的断崖处。将*拉着火后,停顿三秒钟后都给老子都上去。”

    “十多米的高度,就是一个娘们也把*扔上去了。还有将咱们手中的那挺轻机枪,放到侧翼的山头雨裂沟的那一侧,给老子死死的压制住山上的火力。山上的日军如果在发起反冲锋,就给老子拦腰打。告诉机枪手不要舍不得子弹,老子今天砸锅卖铁了。”

    接到命令的何三亮,听着隘口那边的炮声后,没有任何的迟疑。将*全部的收集到一起,带着十名战士向山后运动过去。相对于援军赶到之前,李子元的部队眼下*倒是足够用了。

    因为援军已经赶到,他没有必要再做最坏的打算。在临下山的时候,让马永成将发给那些非战斗人员,留在最关键时侯使用的*,统统的都给收了回来。除了补充给援军几十枚之外,自己也留下了几十枚。这个时候,他手中的*数量到还算是充足。

    看着何三亮的背影,李子元又看了看山上还在顽抗的日军,嘴角不由的露出一丝冷笑:“老子今天不把你们都给炸成死猪,老子以后就不姓李,跟你们这群猪一个姓,也他妈的改名叫猪股。”

    不过虽说有了一定的办法,但有些事情李子元该做还是要做的。他将部队以班为建制,采取了轮番突击的战术。在哪里遭遇到日军火力阻击,就地利用地形还击。一点点的尽可能将山上的日军,向山顶上挤压。

    为了防止山上的突击部队,再一次重新上演之前遭遇到日军反击就向下撤的事情,李子元拎着快慢机就站在山脚下面督战。尽管李子元什么都没有说,但就在那里一站,就让山上的战士感觉到压力倍增。无论山上的日军阻击在猛烈,但不管新兵还是老兵,没有一个人敢再撤退。

    在何三亮向着山后运动的期间了,李子元使用新的战术办法,在山上日军眼皮子底下,牢牢的安插下了几枚钉子,并成功的将山上的日军目光都吸引了过去。身后有断崖,正面自然成了唯一的进攻路线。对于山上的猪股中尉来说,李子元埋下的钉子才是最关键的。

    当第一枚钉子安插下来之后,猪股中尉就感觉到不妙。甚至还组织了十几人,想要趁着攻上来的部队立足未稳的时候,一口气将他们在赶回山下。但是李子元部署在侧翼的那挺轻机枪,却让猪股中尉的多次反击无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八路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站稳。

    而就在猪股中尉的目光,被站稳脚跟之后尽管缓慢,但却稳扎稳打的向上推进的八路军,给吸引过去的时候。此时已经运动到山背后,最佳位置的何三亮,带着十名战士快速的抵达断崖下面。

    将*拔出来拉开保险后,在石头上狠狠的撞击一下停顿了几秒钟后,将*丢上了断崖。虽说从下往上丢*,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但不过十余米高的断崖,也很难挡得住在这方面专门下过苦功的八路。

    何三亮将十名战士分为两个小组,两个小组交替轮番投掷*。一个小组投掷*的时候,另外一个小组拔掉保险栓等待停顿。以保证落到山顶上的*,并不会因为投掷空隙而中断。

    当几十枚*全部在断崖上爆炸之后,山上原来打的即准又狠的步枪火力,几乎全部都被打哑。早在第一枚*炸响的时候,就已经不顾山上还在射击的步枪,冲上半山腰与前边成为钉子部队汇合的李子元。

    立即抓住日军火力中断的机会,没有管这阵子*爆炸究竟杀伤了多少日军,带着部队一鼓作气直接冲上了山顶上。反正他真正的目的,也并未指望这些*能够杀伤多少。只要能够打断山上日军的火力,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不过李子元显然有些低估了几十枚*,集中爆炸对这么一个不大山头杀伤力。几十枚*爆炸的威力,对于这个不大的山顶来说虽说比不上炮弹,但是对于这么一个几乎无什么遮挡物的小山头,杀伤力已经是足够了。

    当李子元冲上山顶的时候,山上已经没有能够站的起来的人。除了几名日军伤员之外,到处都是被炸的七零八落日军尸体。日军制式*,虽说因为使用撞击式引信有些不靠谱,但这杀伤力可远远超过根据地自己制造的,更加不靠谱的*。

    面对有些意外的结局,李子元也没有客气,直接给了那几个还在试图挣扎的伤员补上几枪之后,命令身边的部队快速打扫战场。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打扫的,就是将日军身上的武器和弹药全部收走,同时给每个还有气的日军在给补上一枪。

    其实*主要是靠破片和爆炸冲击波杀伤,此时的山上要说被当场炸死的日军,也不算是太少。毕竟几十枚*在这么大点的地方爆炸,又是威力远超过*的日军制式*,杀伤力还算是可以的。

    可除了那些处在*命中核心区当场被炸死,以及两个被爆炸的冲击波,从山顶上给炸到断崖下摔死的倒霉蛋之外。总归还是被炸伤的伤员,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李子元要斩草除根,也就意味着一下子要除掉二十多个日军重伤员。

    这个做法,对于有着严格俘虏纪律的八路军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无论什么样的部队,都不允许出现这种屠杀伤员的做法。很多战士从一入伍,受的就是这种教育。李子元这个做法,除了何三亮明白他的用意之外,几乎是无人支持他。

第三百章 你也别太苛刻了() 
李子元没有理会认为他这么做,是严重违反战场纪律的其余干部战士。他的态度极其强硬,凡是还在喘气的日军都要补上一枪。也就是说,李子元这么做,是想要将山顶上的这支日军挺进队,彻底的给抹掉。

    面对李子元强硬的态度,下面的战士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去执行。毕竟李子元是军事主官,这里他的职务最高。在战场上严格服从命令,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尽管异议非常大,但李子元的这道命令最终还是被执行了。

    马永成虽说也不理解,但作为教导员在这件事情上,更应该有决策权力,甚至更应该提出反对意见的他。在李子元处理俘虏日军伤员的时候,却是极其罕见的保持了沉默。马永成选择沉默的这个态度,表明了与李子元共同进退。

    只是按照八路军的军纪以及军政主官的分工,在这件事情马永成即未阻拦,更没有表示反对的这个做法。一旦被捅上去,上级如果追击下来,作为教导员这么一个政工主官的他,无疑将会承担比李子元更大的责任,也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教导员是做什么的,是一级作战部队的政工主官。他需要做工作的不仅仅是下面的干部和战士,还有对自己同级军事主官的监督。一旦军事主官严重违反纪律,那么他在场而没有制止的话,那么就意味着他严重的失职,甚至可能会导致他的前途尽毁。

    这个道理马永成明白,可他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尽管他并不赞同李子元的这个做法,可他知道在这个需要同舟共济的时候,作为军事主官身上承受着更大压力的李子元,需要的不是纷争与争吵,需要更多的是他这个政治主官的支持。

    同时马永成也明白李子元,之所以冒着违反纪律,甚至足够断送自己前程的风险,还要坚持这么做的原因所在。不支持并不代表他不理解,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决定,与李子元一同承担这个风险。那怕在这方面,自己作为政治主官有可能要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马永成表现出与李子元共同进退,那边李子元却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该怎么办。就在战士打扫战场的时候,李子元则看着隘口那边不断炸响的炮弹以及密集的枪声,转身喊过自己的警卫员,让他马上过去看看那边的非战斗人员撤走没有。

    等到接到全部的非战斗人员,此时已经撤离的消息。李子元马上带人利用日军炮火平息的短暂瞬间,冲过日军炮火封锁线赶到了隘口处。指挥自己的部队,接替下那个以新兵为主的增援部队,让他们马上利用炮火的间隙撤离。

    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李子元只能带着自己身边,仅剩的老骨头顶上去。眼下的确到了该撤退的时候,但是在战场上撤退,尤其是在身后还有绝对优势日军,很有可能会死咬着不放的情况之下,往往比进攻还要重要。

    这支新部队进攻战斗打成这个样子,眼下撤退的时候李子元根本就不敢指望他们,能够做到利用地形交替掩护撤离。他可不敢冒着这支部队一窝蜂撤退,到时候面对日军追击无任何还手之力的风险,到时候别自己还得在转身回来掩护他们。

    而自己眼下手中这点实力,要是依托有利地形也许还可以顶上一阵子。要是在运动之中遇敌,自己根本就没有较量的本钱,那怕就是想要突围都没有那个能力。看着身边眼下仅剩的这几十人,李子元最终还是选择了让兄弟部队先撤。

    那个对自己部队现状很了解的营长,在李子元要求他先撤退的时候,倒也没有任何的含糊。他将原来交给李子元的两个排也留下之后,带着其他的部队利用日军炮火停顿不长的时间,带着李子元转交过来缴获的武器和装备,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撤离隘口处。

    看着增援部队走远,李子元带着部队继续在隘口处,依托有利地形阻击日军足足一个小时之后,等到天逐渐黑下来之后才边打边撤。在撤离隘口处之后,李子元没有走那边的隘口,离开这个山间的盆地而是直接带着部队上了山。

    李子元在接手隘口的防御之后才发现,日军增援过来的兵力足足有上千日军,还有二百多伪军。要不是隘口地形狭窄,对于防守相当的有利。就双方兵力和火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