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场上战术该怎么运用是一回事,但是在训练的时候该怎么练还是怎么练,不能去做因噎废食的事情。李子元为了加快部队的战斗力形成,不断的加大和调整部队的训练强度。特别是对连排班三级干部的训练尤其是严格,从机枪的使用到部队的敌前展开都要训练。

    李子元让何三亮去当这个干部训练教员,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在新兵训练上,为了保证训练力度,李子元还从本身就不多的子弹之中,抽出来一半的弹药,保证新兵训练使用。只是这么一来,部队的弹药储备就更加做襟见肘。

    甚至可以说,抽调出这些训练弹药之后,李子元所部已经无储备弹药。但李子元知道这么做是必须的,否则新兵连枪都没有开过,上了战场可怎么办?有些东西该付出就要付出,这个时候不是扣扣索索的时候。

    至于那两挺有问题的机枪,李子元留下了那挺捷克式机枪。至于那挺供弹系统有问题的机枪,则被他送到了军区修械所看看能不能修好。如果实在是修不好,李子元打算与其他部队换点弹药用。

    只是李子元在抓紧时间训练部队,但除了之前日军发动的空前大扫荡之外,另外一场巨大的灾难也席卷了整个晋东南。自壶北大部分地区春季以来就干旱少雨,到入夏以来更是几乎滴雨未下的极端天气,最终引发了一场严重的旱灾。

    在整个潞东军分区辖区内,除了北面的情况好一些,七月份下了几场透雨之外。整个潞东军分区南部和东部,几乎可以说是滴雨未下。整个壶北东部山区到处都是干枯的溪流,从田地到山坡到处都是一片干枯、荒芜的景象。

    到夏收时节,小麦的产量只有往年的几成。而到了十月,整个太行根据地南部大旱已经形成。大旱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同时也引发了部队粮食的供应不足。在还要节省出部分口粮接济灾民的情况之下,部队的体能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好在对整个潞东军分区来说,北面的灾情要小的多。刚刚结束反扫荡作战,身上血衣都没有来得及更换的部队,又根据上级的命令配合老百姓进行了抢种和补种。并组织了一定的小开荒,抢种一些产量大,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以缓解眼下的粮食困局。

    而且早在马永成带队先返回壶北的时候,李子元就让两个人在返回之后,告诉刘雁来与常娟,同时并组织地方的民兵和各区武装,想办法开垦一些荒地,抢种一些生长周期短、耐旱的作物。

    这批作物收获后,再加上上级从受灾相对轻的多的北面,调来了一批粮食,李子元所部才没有断顿,但也只是没有断顿而已。五月末发起的这次大扫荡,对整个太行根据地破坏是惊人的。大批粮食和物资被抢,畜力损失的情况更为不轻。

    在梁德那个叛徒的指引之下,整个潞东军分区储备粮食,超过三分之一被毁。而作为梁德长期工作的地方,壶北境内的粮食储备损失就更大了。日伪又加深了对其控制区的控制,造成了整个潞东军分区极度困难的局面。

    而随之而来的旱灾,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本就已经吃力的粮食供应。就算上级调拨过来一部分粮食,可李子元的处境还是相当艰难。瓜糊饭中的粮食越来越少,荤腥更是根本基本看不到。

    到了十一月随着此次受灾最重,也是此次席卷整个华北大旱的中心区河南的难民,也大量涌入灾情较轻一些的晋东南地区就食,粮食的问题就更加的紧张。整个晋东南境内,到处都是从河南逃出来的难民。

    日军为了减轻自身的粮食压力,更为了在某些方面取得主动权,动用大批的日伪军兵力将涌入日占区的灾民,大部分都驱赶到了八路军的根据地和重庆方面控制区。到十月末,整个潞东境内已经涌入数万的难民。

    看着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难民,以及因为自身也出现粮食困境,引起部队自身营养严重不足导致的体力下降,已经无法维持部队的训练强度,让李子元显得忧心忡忡。他多次想要深入情况好的多的壶北西部地带搞一些粮食,却都因为日伪军封锁严密而无功而返。

    尽管刘雁来与常娟也想尽办法,试图给部队多弄一些粮食和给养,以至少保持部队的体力。但作为之前是日军扫荡损失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此次晋东南主要大旱地区的壶北东部山区,实在是太困难了。

    老百姓自身也出现严重粮荒的情况之下,已经基本上不可能在弄出更多的粮食。上级尽管减免了壶北的公粮,可问题还是很严重。除非能够重新打开壶北西部地区的局面,否则东部山区地带的潜力基本上已经挖尽。

    潞东军分区所辖的几个县,除了几个县北面条件好一些之外,其余的几个县情况也都差不多。灾情较轻的几个县老百姓,尽管也做了最大的努力。可毕竟粮食产量是有限的,能调剂出来一部分已经是勉强了。

    眼下太行山已经进入冬季,就是想开荒种一些生长期短的作物,或是采摘野菜替代粮食,也已经是不可能的。尽管李子元已经从部队自身,眼下也已经不多的口粮之中,又挤出一部分来接济灾民,但这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为眼下已经是团级干部的李子元,按照规定可以吃中灶。但他一次也没有吃过,同时也不让部队其他的干部吃。除了伤病员可以享受多一些粮食的伙食标准之外,其余的战士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为了增强部队的体力,李子元苦心搞来一些经费,让人去北面的地方买了一批羊。羊这玩意不挑食,什么草都能吃。羊肉虽说膻味重了一些,可毕竟算是肉类,营养也相当的丰富,可以保证部队日渐下降的体力。

    李子元安排每个连,每天都要抽出几个人来天天出去放羊。至于猪是养不起的,野菜人吃都不够,那里还有多余的东西喂猪?他把分区送给自己的那匹马,也派人送回分区去换了一批地瓜。

    可粮食问题,依旧还是摆在李子元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就算能够勉强熬过这个冬天,可明年开春怎么办?那可真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才是最让他头疼的问题。买来的这些羊,就算在怎么节省,也吃不到开春以后。

    为了买这些羊,部队那点老底都掏空了。吃光了想要再买,可就是没有钱了。缺少粮食,单吃野菜部队的体力怎么保证。如果保证不了最基本的体力,其他的东西就更没有办法保证了。粮食和部队的营养,让李子元明显有些压力大。

    这还不是全部的问题,还有其他的东西,特别是盐也相当的匮乏。日军对壶北东部山区的严格封锁,使得根据地内的食盐出现了相当的紧张。人长期不吃盐不仅没有力气,得夜盲症的危险也很大。

    每次与刘雁来见面的时候,李子元发现这个眼下承受着远比自己,还大压力的年轻县委书记都在迅速的苍老着。看着这个家伙的苍老速度,李子元也只能摇头不语,这个时候地方干部是最难的。

    当刘雁来再一次来到李子元指挥部的时候,让李子元都差一点认不出来,这个年轻的县委书记。这次常娟没有来,只是刘雁来自己过来的。而在见到李子元之后,刘雁来第一个反应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脸上一筹莫展的刘雁来,看着面前的李子元,却是抬起头来犹豫了一下道:“老李,有两个情报和你说一下。一个是鹤田沼楠被日军调走,至于调到那个方面不清楚。不过这个即阴毒,又狠辣的对手调走,你的压力可是减轻了不少。”

    “从地委传来的情报来看,此次日军高层对他连续的失误和失败极度不满。上个月这个家伙被调离三十六师团,至于调往那个方向还是退役,这就超出咱们情报网的能力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家伙是调走了。”

    “第二个,就是日军从壶北的日占区征集了一批粮食,大概有五六万石的样子。准备装上火车经白晋铁路运往太原,供应正太路沿线的日军。如果能够搞到这批粮食,明年开春青黄不接的问题,就基本上可以解决了。我这个县委书记,也就可以松了一口气。”

第三百二十章 隐患() 
说到这里,刘雁来看了看李子元,才继续道:“如果能搞到这批粮食,至少不用在绞尽脑汁想办法,保证你的部队粮食供应了。有了这几万石粮食在手,你老兄也不用整天愁眉苦脸了。”

    “老兄,你不是说明年的旱情还要严重吗?只有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啊。怎么样,咱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将这批粮食搞到手?到时候,咱们两个对半分。鬼子不吃粗粮这一点你是清楚的,所以这批运往太原的粮食,除了少部分之外都是细粮。”

    “存放在长治城内的粮食,咱们是没有办法去攻破设防坚固的长治城。可鬼子通过铁路运输的粮食,咱们得想想办法吧。鬼子在那边大吃大喝,咱们在这里饿肚子,你老兄能看下去吗?”

    “你现在手中的部队,可不是当初的一个营,足足是五个连的团级建制部队。老曾新组建的壶北县大队,现在的情况比你这里还糟糕,眼下远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要不然,我也不会跑到你这里来撞木钟。”

    听完刘雁来提供的这两份情报,此时同样被粮食问题搞的焦头烂额,已经顾不上鹤田沼楠那个死对头死活的李子元,对第二个情报可是相当感兴趣。低头沉思了一下后道:“好,就这么干。”

    “这样,咱们两个分工合作。你弄到火车途径壶北的准确时间,同时做好民工动员的准备。这批粮食如果到手的话,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转移。你老兄这句话说的对,凭啥鬼子在那边大鱼大肉的,咱们在这里连瓜糊饭都吃不饱?”

    “眼下咱们的处境这么困难,粮食如此的吃紧,凭啥还将这些宝贵的粮食,去喂这些两条腿的畜生?抢老百姓的粮食这种事,我李子元不能去做。可抢这些小鬼子从咱们手中抢去的粮食,我李子元绝对不含糊。”

    “不过你老兄要记住,这份情报一定要准确,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咱们部队现在的元气,还远未能恢复,绝对禁不起什么折腾。你小子要是没有搞清楚状况,我贸然行动的话,那可就是要我的命。”

    “还有,你在进入壶北的河南难民中想办法摸摸底子,看看能不能找到会玩*或是当过矿工的。我现在极度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打铁路没有*太费事了。还有,我需要眼下壶北境内伪军的所有情报。”

    李子元点头之后,刘雁来丝毫没有犹豫的点了点头:“行,情报方面和民工的问题,我去想办法解决。你的那个要求也不高,我想整个壶北境内这几万难民之中,只要耐心寻找应该没有问题。实在不行,老子就去长治、太原给你找。”

    刘雁来的态度,反倒是把李子元给僵住了。看着态度坚定地刘雁来,李子元摸了摸下巴后道:“那就这么定了,你去搞情报,剩下的事情我来弄。不过,你也要有一个心理准备,我会着手提前一些布置。”

    对于李子元的回答,刘雁来点了点头后,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你给我挑几个身手最好的人,在给他们配上好枪和一些子弹。我得想办法把梁德给搞掉,这个家伙在上次扫荡中,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