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军装,先让咱们的人马上都换上。这样即解决了咱们一部分的负担,又解决了咱们眼下最大的困境。奶奶的,有了这批军装在手,还让兄弟们继续穿着热死人的棉衣,兄弟们还不得骂死你我这两个军政主官?”

    说到这里,李子元又沉思了一下后,对着马永成道:“老马,你马上带人清点一下缴获的武器和弹药。弹药除了那些咱们没有火炮的炮弹之外,其余的还是要尽可能的带走。至于武器你清点一下,捷克式机枪都给部下发下去。”

    “轻机枪按照每个班一挺配备,重机枪挑出四挺来加强给重机枪连。那些苏制轻重机枪弹药就那么多,咱们手里面又没有库存。打光了不好补充,就不要下发给部队了。多余的武器,步枪将枪栓全部卸下来,轻重机枪也都拆开掩埋。”

    “迫击炮和缴获的那几门火炮,除了留下一门克虏伯山炮和炮弹交给周同之外,其余的也全部埋起来,二十毫米小炮咱们带走一门。将大车上的马卸下来改为驮马,大车则全部砸掉。大车目标太大,运力也没有增加多少。”

    “被鬼子炮兵炸掉那些火炮,留下的牵引马匹都可以该做驮马吗。还有药品,就是多余的弹药不要,那些缴获的药品也得全部都给带走。多余的武器卸掉撞针和枪栓,让那些俘虏扛着。”

    “奶奶的,这帮家伙当伪军还真他妈的卖力。咱们自从东渡黄河,进入敌后战场以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过这么顽强的伪军。既然这帮家伙给鬼子都那么卖力气,那咱们也就别客气,好好的压榨一下他们的体力。”

    看了看天色,李子元道:“老何那边,估计这个时候也要完事了,你马上集合部队马上转移。军装和掩埋武器的事情,等到了安全地点之后再说。这里距离壶关和陵川县城太近了,这边枪炮声这么密集,其他方向的鬼子就是傻子,现在也应该反应过来了。”

    李子元说完自己的意见,马永成马上就去执行。将缴获的武器,给其余还没有配发武器的被俘人员,每个人都发了下去一支步枪外加四十发子弹。原来使用村田步枪的人,这次也都给换上了中正式和捷克造步枪。

    不过这近六百条枪发下去之后,从西窑沟抢出来的武器,反倒是只剩下了三百条步枪,负担无疑一下子小了许多。即便加上这一战缴获的日伪军部分武器,负担也一下子减轻了不少。除了那三门火炮还有些费事之外,其余的东西相比倒不是什么太大困难了。

    而且日军虽说抢先炸掉了绝大部分的火炮,但是牵引这些火炮的马匹,却是没有来得及打死。日军投入战场的都是重山炮和野炮,这些火炮可不是九二步兵炮,分量大需要的牵引的马匹也就多。这些马改为驮马,也算是解决了运力的不足。

    抢出来的这批武器,在清点之后步枪数量只有千余支,反倒是轻重机枪数量的不少,这倒是有些让李子元搞不明白。虽说好几年没有和中央军接触过,但在他的印象里面,中央军一向都是财大气粗的主。

第四百五十一章 转移() 
在李子元的印象之中,与当时的晋绥军相比,中央军的轻重武器质量要好的多。至少中正式步枪,可比晋造步枪的质量好太多,更何况那些进口的比利时、捷克货?自己在东渡黄河后,接触过的这些中央军。一个师,步枪的数量至少在四千支左右。

    当时自己即便当了排长,却因为部队本身就武器不足,背着的还是一支川造的老套筒枪。他到现在还记得,在当时部队与中央军一个旅相遇的时候。看着这个旅一水的中正式和捷克式步枪,捷克式和比利时轻机枪,几十挺二十四重机枪,当时兄弟们羡慕的目光。

    人家随便一个师下属旅的轻重机枪数量,都远超过自己所在的一二九师。更何况当年自己所在的一二九师武器装备,大部分都是质量很差川造,甚至很多老套筒一类的步枪,因为使用年限过长,膛线都快要磨平了。跟人家的进口货,以及正规兵工厂产的没有办法相比。

    怎么这次连同储备的物资库都落到了日军手中,连同被缴获的武器加在一起才这么一点步枪。就算被日军打垮的部队,武器没有都落到日军手中。可在加上储备的备用武器,也不应该就这么一点。这可与对当年李子元印象中的,那支财大气粗的中央军可没有办法比。

    后来问那个少尉才知道,随着部队数量的不断扩编,以及战场上极大的战损。再加上进口的原材料与武器来源不畅,以及自身能军工生产能力过于薄弱。每年生产的武器数量,只能满足最低的需要。

    眼下别说是杂牌军,即便是中央军也是一样的困难,编制内的武器数量下降不止一个档次。原来自己有补充渠道的杂牌军,现在绝大部分也都只能靠中央军给补充。这样一来,部队每次战损之后的补充缺口就更大了。

    即便是二十七军这样的中央军精锐,补充也一样的困难和不足,装备的数量一再压缩。更何况他们的补充,还要通过敌占区从河南运过来就更困难。虽说是林县方面三个军中装备最好的一个,但现在也一样很困难。

    他们现在一个师,即便是主力师才两千多支步枪。重机枪从原来的营属重机枪连,现在已经改为团属。即便是主力师,重机枪的数量也下降了一半。轻机枪的数量也有很大的下滑,除了个别的主力部队之外,已经无法配发到每个步兵班。

    能做到一个步兵排两挺,就可以说相当的不错了。同时去年在反扫荡作战之中,这个因为作为留在敌后中央军标志,而一向被日军重点打击的二十七军损失很大,更一步的加剧了武器数量不足。

    眼下全军除了迫击炮数量,满足部队的编制所需之外。轻重机枪的数量,已经早就今非昔比了。就是步枪的数量,也不仅一再下滑不说。补充的步枪也从原来的比利时和捷克造步枪,换成了现在的国造中正式步枪。

    再加上突围出去的部分部队,携带出去的部分武器。还有流失没有被日军发现的武器,这个数量应该差不多。这一千多条步枪,除了他所在的预八师原来装备的部分之外。应该还有一部分是今年开春运来的补充武器,但是数量不够超过三百条。

    这些补充的武器和弹药,还是年初连同一个补充团从一战区接回来的。这批武器中的轻重机枪,用来补充装备的缺口。步枪暂时作为储备,等到补充团分发部队之后在补充给各师。因为就这么一点补充,几个师长都盯着。

    军部的长官也有些不太好办,所以也就没有立即发下去。结果这一战,这些费尽心思运过来的武器和补充弹药,因为防线垮的太快了,几乎全部落到了日军手中。还有库存的那批军装,是他们军全部的备用军服。

    听完这个少尉的解释,李子元才有些释疑。不过对于他来说,原来财大气粗的中央军,也混成了这个样子,虽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可对于他来说,最多也就唏嘘或是感叹一下而已,至于别的东西倒也没有什么。

    原本李子元还想问问他们不是有美援吗?可最后一想他一个少尉排长,哪能知道那些上层才知道的事情,也就打消了自己刨根问底的想法。这个排长能知道这些东西,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再多恐怕也就问不出来什么了。

    反正对于他来说,这些武器既然落到自己手中,如果再交回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留在自己手中,比日军转交给伪军不是更好?日军一向以缴获重庆方面的武器,配发并装备伪军。与其在经过一道手续,还不如自己直接拿来用。

    管他那,到了自己手中就是自己的了。大家都是打鬼子的,这些通过鬼子的手在转交给自己的武器,也就算是他们支援八路军了。这些中国人自己制造用来打鬼子的武器,在自己手中肯定是不会浪费的。

    只是在说完这批武器的来历的后,这个也知道这批武器,面前这位八路的长官,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换回去的少尉,尽管微微有些迟疑。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将心中的话说出来。

    看着这批被发放回自己部队武器,发了好大一阵子的呆,才最终摇了摇头回到了自己人那边去了。只是他在离开的时候手多少有些哆嗦,不知道是对这些有去无回的武器肉疼还是心疼。

    虽说现在这些枪都给发了回来,可他也知道这些武器,人家只是暂时给这些被俘人员发下来的。要是自己和这些人想要离开,这位眼下面容很和善的八路长官,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带走一支枪、一发子弹的。

    看看他们打扫战场时候的干净,这个少尉就知道了。别说日伪军身上的武器和弹药,就是被击毙日伪军身上的皮带、水壶、钢盔、弹药盒,这些他在原来部队向来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甚至就连日军的皮鞋都给扒下来,就差把衣服都扒下来了。

    就连尸体上的鞋子都要的这位长官,这么多他们更需要的武器装备还能还回去?那才是真正的有鬼了。其实这个排长不知道,李子元要的可不单单是武器,还有他手下的那些新兵,李子元也压根就没有打算放回去。

    而就在李子元与马永成这边谈处理后事的时候,那边何三亮不仅已经完成了战斗,还带着两个日军俘虏赶了回来。在何三亮返回之后,李子元丝毫没有犹豫的,押着俘虏扛着缴获的物资,就地从西窑沟一路向北,又折回了十里岭一线。

    对于李子元来说,这个时候向南或是向北转移,都暂时还不是时候。而进入长治境内的预案,在这么多的物资没有处理完毕之前,也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带着这么多的东西,他没有办法进行机动作战。

    这一战连同在西窑沟,完整俘虏的伪辎重部队,再加上战场上俘虏的,总计近千名的伪军俘虏,不用来充当劳动力,难道让自己的部队去扛着吗?至于解救出来的那七八百林县方面被俘人员,李子元也丝毫没有客气的全部编入自己的部队。

    至于何时让他们回去,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对于李子元来说,在三营暂时还不知道去向的情况之下他需要兵。虽然不能说越多越好,但这批受过训练的兵,之前在战场上表现让他很满意。反正他们现在已经回不去了,那他也就没有必要不好意思了。

    对于李子元这种毫不客气的做法,那个少尉也只能摇头苦笑。没办法,现在自己寄人篱下是不得不低头。要是能找到自己的部队,自己当初又何苦跟着八路走?想必现在那些冲出去的兄弟,应该已经到了黄河边上了吧。自己就算插了翅膀,恐怕也不可能追上了。

    在撤离西窑沟一线的时候,这个排长又最后看了一眼西窑沟南方的陵川一眼,那边的山里面还有自己的兄弟吗?沉默了好大一会,看着已经陆续转移的部队,他也只能摇了摇头无奈的跟着走了。

    李子元转移的很迅速,丝毫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但在他撤离的时候,却发现一路行军的时候,身后却是若即若离的,一直跟着一支一百多人身份不明,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部队。

    这支百余人的小部队,见到前边的李子元所部,既不敢靠上去、也不敢脱离,就小心翼翼的跟在李子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