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不让你推广上级拨发的良种,你可以灌溉条件好一些的地方进行吗?壶北境内那些漳河水量大的支流流域,都可以进行推广吗。可剩下的地方,你不是得分地区考虑?因地制宜,不能因上级的决定制宜。”

    “地瓜是没有粮食好吃,长时间作为主食吃了烧心。可那玩意产量大、耐旱,总归比野菜好吃,也能填饱人的肚子吧。你小子怎么就这么死心眼,说了你多少遍了,执行政策的时候要灵活,你咋就不听呢。”

    “我建议,如果过一段时间下雨的话,在补种的时候还是以种植时间短的那些农作物为主。还有,我的部队在维持去年的开荒地的时候,别的都不种就种植花生和南瓜、萝卜。你小子得给我保证种子的供应,这是最关键的一件事情。”

    “第二,我手头有一笔资金,你想办法给我买点种羊和鸡雏来。我的部队还要训练,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养鸡放羊。我想采取这样一个办法,就是将种羊和鸡雏交给一些可靠的老百姓饲养。羊下崽了,我们与老百姓四六分账,我们四、老百姓得六。”

    “但是养殖母羊的,要在一定时间上缴一些羊奶。同时在羊成熟之后,也可以上缴成羊抵账。差价上,部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鸡也是,我们要一半的鸡蛋。孵出的小鸡,我们只要三分之一。但是接受的老百姓,必须要保证一定的鸡蛋数量。”

    “至于剩余的鸡蛋和羊羔,饲养的老百姓怎么处理是他们的事情。这样,我们的部队一是集中精力训练,同时并且开一部分的荒,自己解决一部分的粮食。第二,老百姓也可以从中受益。至少,多出来的鸡蛋和羊羔,都可以卖上一些价钱。”

    “我看现在乡村里面的散养鸡,也用不到什么专人伺候。都是自己去找虫子和草籽吃,用不到操什么心。这样,也用不到拴着劳动力。还有羊,孩子也可以去放。这太行山满山都是草,养羊又用不到什么精细饲料。”

    “山羊又是太行山农民,大规模饲养的牲口之一。养这玩意,不像是养猪和牛那么费事。除了味道膻了一些之外,论起营养价值来羊肉又远远的高于猪肉。还有羊皮,也都是好的东西,可以拿出去交换一些咱们奇缺的东西。”

    “你找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到处传授一下养羊的窍门。我想这个事情,应该是难不倒你吧。这太行山区要说找一个会开车的人很难,可经验丰富的老羊倌应该有的是。记住啊,你可搞点好的羊种来。别弄那种产量不高,生长缓慢的低劣货来。”

    对于李子元提出的,这种后世公司加农户的管理模式,刘雁来仔细考虑了一下并权衡了利弊之后,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羊和鸡都是生长快,也不用大量精细饲料的。更不像是猪一样,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猪草。只要不出现什么鸡瘟,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这件事情的操作,还需要仔细的研究一下。毕竟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说的就是鸡鸭鹅这种禽类,或是牛羊一旦感染传染病。在眼下这种甚至一个省,也找不出来几个兽医的情况之下,几乎都有可能血本无归。

    李子元的这个设想很好,但如果涉及到具体的执行,那就需要仔细来研究了。李子元没有养过鸡,更没有放过羊。马永成,也有些搞不明白这些玩意究竟怎么搞。具体方面,还得刘雁来这个地方干部去操作。

    看着刘雁来大致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李子元也开口道:“今年的情况,恐怕比去年还要严峻。最关键的是一旦旱灾持续,我们就是补种或是开荒没有用。没有水,什么都活不了。咱们军地一定要联起手来,想办法把这场灾害扛过去。”

    “既要保证部队的吃饭,但是也不能出现老百姓饿死的现象。同时,我们还得做好接收一些灾民的准备。老刘、常娟同志,今年的日子我们恐怕都不会太好过。我们这个时候,一定要团结起来。想办法准备一些生长周期短农作物的种子,我们必须要做好一切准备。”

    “日伪军对我们封锁的确严峻,可我想总还是有空子可以钻的。我们可以利用根据地出产的药材,还有其他的东西去敌占区交换粮食吗。咱们山区旱的厉害,可是几个有大量地表水的平原地带,情况应该还是可以的。”

    说到这里,李子元站起身来道:“这是一场战争,而且这次我们的对手是老天爷。也就说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日伪军的扫荡,还要与老天爷的抗争。这场战争我们能不能取得胜利,关键还要看我们怎么去做。”

    “我们这次要做三种准备,一是保证不能出现一个老百姓饿死的现象,不能出现老百姓大面积逃荒的现象。第二,还是要尽可能的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不能说吃好,可至少得让部队吃饱。”

    “部队遇到战时要行军打仗,搞一个长途奔袭几十里,那是最低的限度。如果到了战场上体力跟不上,可是绝对是要命的。咱们的战士空有一个傻大个,可要说本身的身体素质远不如日军士兵。要是在吃不饱肚子,那这仗也就没有办法打了。”

    “第三,还要做好接收其他方向灾民的准备。鬼子去年大量有意识的驱赶灾民,进入我们的根据地,给咱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如果今年的天灾,还像是去年一样大规模的蔓延,我们必须要做好两手准备。这次咱们军地联手,与他老天爷斗上一斗。”

    李子元的这番话说完,所有的人都沉重的点了点头。今年自开春以来,就几乎滴水未下,春旱已经是定居。如果夏天在不下一场透雨,今年整个的收成基本上就完了。整个壶北东部山区的百姓,还有部队都会陷入最危险的境地。

    现在面对的不仅仅是与日伪军作战,还要想尽一切的办法与老天爷做斗争,将损失减少到最少的程度。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身上沉甸甸的压力。尤其是刘雁来与常娟,这两个地方工作的带头人更是感觉到了压力倍增。

第五百一十章 与天斗其乐无穷() 
看着在座面色沉重的几个人,李子元摆了摆手道:“你们也不要感觉到压力太大,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天斗更是其乐无穷。再说,我想老天爷也不会可劲的欺负一个人吧,没准过两天就会下一场透雨。”

    “我不喜欢哀兵必胜的那一套说辞,我们要让小鬼子成为哀兵,而不能咱们自己去做这个哀兵。打起精神来,只要咱们军地联手,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如果有的话,那咱们就再去想更好的办法。”

    “都说一个臭皮匠顶三个诸葛亮,咱们这么多的臭皮匠聚在一起,还不得盯上十个八个的诸葛亮?就算咱们没有借东风的那个本事,可这么多的脑袋凑在一起,总不会一个办法都拿不出来吧。我的忠心想法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既要让鱼吃饱,可也不能让水干涸。”

    “老刘,你就安心的去学你的习。常县长这边如果有什么困难的话,还有我们这几个人呢。这样,我们部队也分一下工。部队的训练,日常由老何这个参谋长主抓。老马沉淀一下,带着政工人员经常下一下部队。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保证战士们的情绪稳定。”

    “老张,你先跑一趟军区,清点移交给上级的物资。其余的时间,你主抓工兵连和神枪手排的组建和训练。还有,老张你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向防空方面倾斜一下。同时要配合政委,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

    “董平和王均两个人先担任作训参谋,配合老何主抓军事训练。这地要种,生产自救也要进行。但是军事训练,绝对不允许荒废。部队要是连一个军人的基本功都忘了,就算是丰收年,可拿什么保护丰收的果实?”

    “至于我自己除了抓总之外,这段时间重点向农业生产方面转移一下。去年的开荒地,要继续种起来。同时,今年部队还要继续开荒。一些已经无法在上战场的伤员,也要组织起来进行一些饲养工作。部队三班倒,以连为建制每天半天训练、半天种地。”

    “咱们的战士,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农民出身。要说干别的不成,这修理地球的本事应该不算差。在开荒的同时也不要埋头种地,还要寻找部分水源,看看能不能组织部队修建一些小型的水利设施。在耐旱的作物也得需要水,咱们不能单指望老天爷开恩。”

    李子元干净利落的分配完毕自己部队的,几个干部的下一步工作。并强调了自己下一步工作重点,除了抓总之外就是农业生产。但李子元又强调,部队在种地的时候不允许都去种地。每个营都要抽调出两个排来,做为应急部队和警戒部队。

    他的这个分配,马永成这个政委并未反对。不过张子健提出作为一团之长,李子元还是不应该抓这个农业生产。这样,农业生产还是他这个副团长来主官。李子元除了抓全面之外,还是应该侧重于部队的训练上。

    张子健的这个提议,李子元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原本在原来的政治处主任,在此次反扫荡前夕被上级临时调走,随即牺牲在反扫荡作战之中。新任的政治处主任还没有上任的情况之下,李子元就想让张子健主抓这个生产自救的工作。

    李子元现在哪里真的抽出身来,去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种地上?他毕竟还是军事主官,生产自救是要进行,可工作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军事上。而且张子健又担任过壶北县大队的大队长,虽说时间不算很长,可也算是熟悉壶北的情况,派他去还是比较合适的。

    但张子健毕竟是自己的军事助手,身上又兼着一营的营长。不仅一营那边离不开他,自己让他去主抓这个农业生产,李子元也担心张子健自己也不愿意。要是让张子健产生自己被边缘化的感觉,这无疑不利于团结。

    现在张子健自己提出要管这事,李子元可谓是求之不得。之前的犹豫,那是做给别人看的。李子元干净利落的定下了部队的分工,至于地方政权那里怎么调整,他自己还是不想插手。那是刘雁来这个县委书记的事情,他这个军人还是不干涉为好。

    不过,眼下在此次反扫荡作战中,很是有些伤了元气的壶北县大队,李子元建议暂时还是不要补充了。眼下根据地的青壮年损失很大,又面临着严峻的旱灾。非供养的脱产人员,数量越少越好。

    李子元的这个想法,刘雁来表示同意。而且他也主动提出,地方工作人员每人都要做到开荒二亩地、饲养一头羊。每人每天要节省二两粮食,做好救济灾民的准备。在此次反扫荡作战中损失的脱产人员,暂时不在补充。

    不过刘雁来也提出,现在最困难的除了旱灾之外,就是整个壶北东部山区的大牲口数量,现在是严重的不足。在日伪军此次组织的重点扫荡之中,整个潞东地区的畜力损失都很大。大牲口的缺乏,严重的影响到了农业生产,这也是刘雁来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无论是牛、马,还是骡子和毛驴,这种大牲口的价格都不菲。晋东南地区,本身又不是牧业地带,大牲口的大量补充只能靠外购。现在单靠农民自己,根本就无力短时间之内重新购置。

    缺乏大牲口,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而眼下的壶北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