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5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李子元又没有了心情,去调侃那位被自己敲出来一批新军装的后勤部长。接到宋维业的电报之后,李子元打开地图沉思了良久。是放这个伪五十师撤离,还是用自己最后一支有生力量,缠住这个家伙让李子元多少有些头疼。

    这个伪五十师虽说丢掉了几乎所有的炮兵,以及被自己吃掉了一个团。可毕竟主力尚存,而且战斗力绝对不算弱。如果宋维业贴上去,极有可能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但如果放这个伪五十师南撤,与其驻壶关的伪军汇合,势必会增加主力作战的难度。

    可宋维业现在手中的部队,是自己最后完整的有生力量。要是他们损失过大,势必要增加部队重建的困难。如果自己眼下部队建制还完整,自己自然不会在意。可现在自己的部队,已经被打残了,老骨头的损失太大了。

    尤其是班排长,现在几乎可以说换了整整一茬。原来的老排长和老班长,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剩下几个了。而一支部队能不能保证优良的作风传承下去,关键就是在能不能保留下老骨头。老骨头损失越大,部队重建的时间和效率也就越低。

    而随着主力的北上,这次反扫荡作战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自己不能不为以后,部队的恢复考虑。一次损耗的元气太大,对未来部队恢复不是好事。可如果放这个伪五十师南下,与壶关之敌汇合,势必会增加主力部队作战困难。

    从军多年,一向自诩杀伐果断的李子元,还是第一次这么为难。是在保存有生力量,还是主动出击配合上级作战。这对于眼下的李子元来说,是一个两难选择。尤其是眼下上级并未要求自己,南下配合上级作战的情况之下。

    见到李子元脸上的犹豫,知道他心中为难之处的何三亮,想了想道:“团长,按道理来说,主力围歼了伪第二方面军总部机关,打掉了参战伪军主力的脊梁骨。至少作为日伪军此次扫荡主力的这个汪伪第二方面军,是基本上已经陷入瘫痪。”

    “按照眼下的态势发展来看,其余的两路日伪军无论在搞出什么样的动静。此次反扫荡作战到目前为止,也基本上可以说已经进入尾声。可以说整个军区参战部队,损失最惨重的我们,现在应该转入休整。”

    “但团长,我们不能不考虑战后的态势。以壶关眼下的日伪军实力,以及壶关县城的特点来看。在眼下主力战略意图已经彻底暴露的情况之下,很难将高平战事在壶关重新复制。如果让这个伪五十师余部撤回壶关,那将会更加增加壶关之敌守备实力。”

    “如果主力无法夺取壶关,彻底解决壶关之敌的话。那么战后这些日伪军将会成为一把悬在潞东地区头上,并且是随时可以落下的刺刀。这一战,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必须要将壶关之敌打到伤筋动骨,才能给我们战后争取足够的休整时间。”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如果没有一支部队牵制伪五十师主力。那么这个伪五十师抢在主力赶到之前,撤入壶关的几率在百分之百。这样不仅增加了主力夺取壶关的难度,还大大增加了战后我们侧翼的威胁。”

    “团长,当断不断必留后患。主力这次倾巢而出的机会可不是太多,咱们何不借着这次主力大规模出动的机会,将壶关之敌来一个彻底削弱。就算不能全歼他们,但也让他们战后无法对我们侧翼形成新的重大威胁。”

    “这次东风如果咱们不借,错过这个机会,在想调动主力对付某一方面的敌军威胁,那可就不容易了。毕竟主力部队,不会长期纠缠于某个特定方向。尤其是在眼下主力部队,已经地方化的情况之下。”

    “我们不能拘泥与小算盘,要看大方向的得失。只要能解除我们侧翼的威胁,三营损失大一些,未必就是我们不能承受的。况且,以宋维业的能力,如果只是迟滞的话,也不见得会真的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何三亮的这番话,就像一个警钟一样,彻底的将李子元的犹豫打消。听完何三亮的建议,李子元马上亲自起草了给宋维业的回电。命令他全力以赴,将当面的伪五十师迟滞在壶北境内,配合主力部队完成对该部的合围。

    同时李子元在电报上,也清楚的电告宋维业。自己将率主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他所在的位置。而他自己也不要死打硬拼,要注意充分利用地形和战术。他的任务是迟滞该部伪军南下的速度,并不是需要杀伤该部伪军多少有生实力。

    对于李子元的这封多少显得有些首鼠两端的电报,何三亮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李子元心疼部队的想法他还是知道的,可眼下真不是心疼部队的时候。如果这次不借主力的东风,无论是单靠潞东分区,还是壶关所在的四分区,都没有能力单独解决这股伪军。

    尤其是在这股伪军,在此次扫荡结束之后,是回撤高平还是留驻在壶关,何三亮认为后一种的可能性很大。毕竟作为几万人的伪军,单驻扎在晋南八县也多少有些浪费实力,以及导致供给紧张。而同样出身小杂牌的他,更知道这些杂牌军心中对地盘的渴望。

    而且以日军的性格来说,他们不会单单只让这么多的伪军,驻扎在晋南八县地盘,而不是充分发挥该部伪军实力。如果该部伪军留驻壶关的话,那么以该部伪军远超过警备队的战斗力,对整个太行根据地,尤其是对潞东地区的侧翼威胁极大。

    李子元心里面犹豫的东西,又何尝不是何三亮所犹豫的。可问题是如果不趁着此次军区集中了这么多部队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削弱这支伪军的实力。这支伪军如果继续在壶关保持全建制存在的话,从战略全局上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尽管也知道部队伤亡过大,对元气的恢复影响太大。但何三亮更知道以李子元的性格,他的这个犹豫只是短时间的。对于战略上的不利局面,李子元不是看不到。孰轻孰重的道理李子元不是不知道,他现在需要的是寻找一个平衡点。

    这也是何三亮劝说李子元的原因,因为他清楚只要李子元想通了,最终这个决心还是一样会下的。自己的这个团长的性格,自己还是了解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那种事情,李子元是干不出来的。

    实际上不管是李子元还是何三亮,都知道这个命令多少有些冒险。他手中现在就剩下宋维业,这一支还算是完整的建制部队。一旦那个伪五十师全力南撤,三营的阻击肯定会是相当艰苦的。伪五十师虽说被自己解决了一个团和炮兵,可问题是还有两个建制完整的团。

    宋维业手中不过两个连的兵力,即便是迟滞这股伪军的撤退速度,但这场阻击战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两个人也都清楚的知道,眼下军区主力正在全力北上,一旦被这个伪五十师逃入壶关县城。以军区现有的攻坚手段,城防远比高平坚固的壶关,未必能在短时间之内攻下。

    在难以选择的情况之下,李子元也只能冒险赌一把。命令宋维业缠住这个伪五十师,剩下的就交给上级了。只要上级的行动够快,三营冒的这个险,未必风险就会太大。但如果让这个伪五十师逃回壶关,主力部队又未能拿下壶关县城,那就对自己威胁太大了。

第六百一十九章 需要人推一把() 
对于李子元来说,能不能打掉这个伪五十师主力,不让其南撤至壶关境内,是涉及到自己战后能不能安心休整的关键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冒一下险还是有些必要的。这一点,李子元与何三亮倒是不谋而合。

    至于是不是何三亮真正说通了李子元,那倒是不见得。其实正像何三亮判断的那样,李子元早在落凤岭之战后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之前的犹豫,只是因为落凤岭一战部队损失太大,需要一些支持而已。否则,他早就在落凤岭战斗结束,就快速的南下包抄伪军后路去了。

    落凤岭一战,部队缴获了那么多的火炮和弹药。以李子元的性格,能老实的坐等主力支援就怪了。这个家伙什么时候真的这么老实过?心疼部队归心疼部队,但一旦战机适合,他绝对不会老实的在那里观战。

    何三亮对李子元看的是相当透彻,同样对于何三亮的眼光,李子元也一向都是相信的。在取得何三亮支持之后,李子元最终下定了决心,命令宋维业那边不惜一切代价缠住这个伪五十师。这已经是此战之中,李子元第二次给宋维业,下达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了。

    之前在落凤岭之战中,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李子元曾经给宋维业下达过类似的命令。但那一战之中,伪五十师按兵不动。从落凤岭之战打响到结束,伪五十师始终固守待援未敢向北增援一步。

    这种局面,倒也不能说全怪这个伪五十师。在各方面势力长期挤压之下,一直在实力上都处于弱势局面的这支伪军,在投敌之前内部就相当的团结。投敌之后也为了避免被日本人分化瓦解,内部的向心力并未被削弱,反倒是还有了一定的增强。

    对于他们这些小杂牌来说,不管最终投靠的是谁,生存都是第一位的。相互之间只有抱成团,才能避免被其他势力吞并的道理,这些杂牌军将领比谁都清楚。所以,这支部队内部的向心力还是相当强的。

    到不至于友军有难,他们就在那里不动如山,而是伪三十八师溃败的速度实在太快。甚至连求援电报都没有发出去,伪三十八师主力就已经崩溃。一直到李子元撤入九鼎山区休整,这边的伪五十师还不知道那边的同袍已经被打垮。

    北面落凤岭隐隐约约传来的枪炮声,他们以为是自己的友军在那里围歼八路。而他们自己则因为损失不轻,外加担心擅长围点打援的八路,在自己北上的时候包抄自己后路。所以,也没有敢轻举妄动。

    眼下这个伪五十师南撤,主要的原因还是接到高平受到攻击的电报。一个是急于回师救援高平,另外一个就是该部伪军担心留在这里,继续受到八路的攻击。也想着要撤回壶关,与友邻部队靠在一起。至于北面的伪军为何一直没有回电,他们也就顾不得去想了。

    而伪军部署在壶关县城的那个伪军师,曾经在高平战役期间南下试图救援高平。虽说接到伪五十师的求援电报在先,但毕竟高平是他们的老巢,随军眷属和大家命根子一样的兵工厂都在高平。高平丢了,无异于要了大家的命根子。

    只是该部伪军在少部分日军的配合之下,南下救援的行动还没有出壶关境内,就与阻援部队两个团遭遇。在阻援部队顽强的阻击之下,该部伪军拼了老命也最终未能突破,阻援部队设置的防线。

    无法突破主力部队的防线,实际上不仅代表该部伪军已经无法救援高平。同时也代表着深入潞东地区的所有伪第二方面军的几个师,后撤的路线已经全部被切断。在这种情况之下,该部伪军的指挥官反应也迅速。

    知道高平在丢失之后,自己就暴露在八路主力的面前。在其他各路友邻部队,无法短时间向自己靠拢的情况之下,立马选择全部收缩回到壶关县城。并利用最后一点时间,拼命的加固壶关的城防工事。这样一来,就将那个伪五十师孤零零的仍在了壶北境内。

    落凤岭一战之后,这个伪五十师实际上已经成了孤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