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5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部学习,战士则利用夜间学习文化,以尽快的达到团里面要求的三个一千、两个十,一个一百的的要求。这两个一千的要求,是钱朋提出来的。一个是当兵满半年,要认识并学会写一千个字。

    一个是等要到上秋,每个战士收获到一千斤的粮食,在训练场上流下一千碗的汗水。两个十是指每人要在训练中,穿坏十双布鞋、打十个发子弹。一个一百的要求是大练、苦干一百天,打造出军政双优的军区尖刀团。

    这个要求是钱朋针对李子元在会议上的要求,特别提出来的要求。李子元高举杀威棒,钱朋则在身边帮着加油打气。两个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在这次动员大会上端是配备的天衣无缝。

    李子元对钱朋提出来的这三、二、一的几个要求,绝对相当的赞同的。要不是实在没有那么多的子弹,可供训练场上使用。李子元还想着给新兵再加上一个,要打满一百发子弹、用满十个*的要求。

    就算是马永成在,李子元也不得不承认,钱朋这个家伙搞鼓动的确是相当有一套。他提出的那个大练、苦干一百天,打造出军政双优的军区尖刀团,可谓是相当的振奋人心。部队在李子元的带动之下,本就养成了争强好胜的习惯。

    连续作战的胜利,又近一步的让部队养成了拳头部队,骨子里面固有的那股子傲气。在李子元的部队有一个说好,又不是太好的习惯,那就是全团上下从骨子里面都有一股气势。一个三棒子砸不出来屁的新兵,到了部队一个星期就成了脾气火爆的人。

    李子元外表虽说没有显露出来,但骨子里面的傲气,很大一部也感染了部队。他敢打、敢冲的脾气,也给部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团领导什么样子,下面的部队自然也肯定受影响。尤其是连续打了胜仗,部队更是从里到外都有着一股气势。

    营长喊战士,连长喊排长、排长喊班长、班长喊战士,听到后都得跑步过来。本身就有着一股子舍我其谁的王牌军傲气的部队,再加上钱朋这个口号一激,更是从上到下都嗷嗷直叫唤。而李子元又在这个口号后边,加了一句大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话。

    这两句口号下来,全团更是鼓足了一股子气势。一个排中所属各个班之间要比,一个营所属各连排之间要比。就连战士与战士之间,新兵营各个班之间也要比。全团三个营之间,也在相互较量着劲。对于部队爆发出来这种现象,李子元和钱朋倒是乐观其成。

    眼下潞东周边的敌情,相对的平静了许多。原来盘踞在高平地区的汪伪第二方面军,在南京汪伪政府的全力协调之下。日军总算给补充了一部分法制轻武器,以及一部分意大利在中国租界驻军被缴械后的武器装备,另外还给了五百支三零式步枪。

    在南京汪伪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整补之下,该部伪军武器装备虽说略有下降,但好赖全部整编完毕。只是这些法制武器口径特殊,库存弹药一旦打光之后恐怕就没有地方去弄了。而南京方面几经要求将缴获重庆方面的武器移交,可日军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答应。

    只是将收缴的天津、上海法租界内,以广州湾法国殖民军的武器,转交给了这支汪伪军队。不过,收缴的炮兵装备,却是只给补充了六门法制山炮,两门意大利造山炮。迫击炮只给了缴获中国军队的十三门八二迫击炮。

    相对于给原林县方面投敌的那位老总所部,一口气补充了四个团在缅甸战场上缴获的,全新还没有拆封的英制装备。以及那位东陵大盗部队,补充的上千支中正式步枪和汉阳造步枪,这待遇差别可有点大。

    就连那个伪山西省政府直属保安师,待遇都远远的不如。不过好赖,这装备是给补充完毕了。有了之前的前车之鉴,那位总指挥现在是打死都不肯出高平半步了。原来以为是肥肉,现在却被搁断了半口牙,这位老兄总算老实了下来。

    再加上南京方面一直在活动,想要打通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将该部伪军调往苏北。以代替所谓首都周边,战斗力并不强的伪军。所以该部伪军自前次遭受重大损失之后,现在龟缩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不出头。

    至于王铁石,现在是老实的很。只是专注于控制自己的防区,而绝对不向东迈一步。而那个保安独立师虽说张牙舞爪的,信誓旦旦的要报前次一箭之仇。可别的伪军不配合他,日军也是始终不肯出动。

    让他们自己深入根据地,是打死他们也不会干的。所以,该部伪军虽说有些不老实,但也只是打一些嘴炮而已。真正动手的时候,还是知道自己手底下能耐的。各部伪军都老实下来,日军因为兵力始终不足,这段时间也很平静。

    周边的态势很平静,让李子元可以全身心的将所有精力,都放在部队的整训上。也正是按照分区政委要求的那样,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在新兵占了三分之二的情况之下,争取将部队重新塑造一遍。

    李子元的这个做法,在眼下各部队都在分散活动,主要以小股兵力活动的态势之下,显得多少有些特立独行。但李子元并没有在乎友邻兄弟部队的看法,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别的部队分散活动,他却偏要集中起来整训。

    在整训部队期间,李子元还亲自带着两个老兵临时编成的两个连。护送返回延安的副总指挥、师长、政治部主任一行高级首长,以及一批旅团干部通过了长治周边的敌占区。一直到太岳军区辖区,将首长一行人移交给太岳军区护送的部队才原路返回。

    完成护送首长任务之后,李子元带队在通过上党盆地与太岳山区交界地带的时候。接到前边侦察员汇报,有一百多日军加强了一门九二式步兵炮,以及携带了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在二十多个伪便衣队员带领下,正越过山口在向着向着太岳山区腹地行动。

    接到侦察员的汇报,李子元皱了皱眉头。确定了这股日军只是单独行动,并没有其他的日伪军配合之后。李子元二话没说,拎着望远镜跟着侦察员来到了前边发现日军行踪的地点。等赶到之后,李子元举起望远镜观察敌情之后,嘴角不由的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这股鬼子由东北向西南进发,从行军的路线上来看,他们应该是去驻扎在太岳山某处的防区换防的。原因很简单,这股鬼子一路上的行动很是有些懒散。重机枪还在马背上驮着,子弹箱子都没有打开。

    前边的尖兵,注意力也不是太集中。战术队形也没有散开,最关键的是尖兵就只有五个人。带队的日军大尉,还趾高气扬的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虽说也偶尔举着望远镜在观察,可李子元却敏锐的发现,他的观察只看几个略微险要的地点。

    这个家伙不仅自己放松,甚至对自己部下的懈怠,也基本上没有过问不说。时不时的还与身后的一个日军中尉,不断的在嘀咕什么。两个人在交谈的时候,脸上露出的猥琐表情,甚至都在李子元的望远镜里面清晰可见。

第六百六十章 火力解决() 
这一带的地势,只是算是平原地区向山区过度的浅山区。山势的走向与地形的变化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除了几处灌木丛之外,根本就没有地方设伏。所以这些鬼子,表现的都很放松。最关键的是,这些鬼子从有些发涩的动作来看就是一群新兵。

    想到这里,李子元立马决定打一仗。鬼子的这个状态,不打这一仗都有些对不起自己。更何况这些鬼子,还带了十五辆装满弹药和物资的大车。这些鬼子送到家门口的物资,不收回来那也有些太对不起自己了。

    尽管从这股鬼子有些懒散的动作来看,他们换防的据点应该不算太远。可对于李子元来说,在鬼子眼皮子底下打这一仗,会更加的增加战斗的突然性。因为这个时候一路上就算在戒备,到了自己家的大门口,人也会有些懈怠的。

    下定决心之后,李子元留下侦察员继续观察敌情。自己则立即返回部队的隐蔽地,带着部队利用地形的掩护,向着鬼子行进的正前方穿插过去。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股鬼子向前再走大约两千米左右,有一片面积不大的树林。

    不过李子元可没有打算在树林里面设伏,原因很简单。这座树林是这片不大的山区中,为数不多可以设伏的地点。鬼子在经过这里的时候,肯定会进行全身心的戒备。而且树林之中设伏,自己部队也连不成线。一旦发起冲锋,很有可能会打成乱仗。

    所以,李子元将设伏的地点,放在树林另一边的几处灌木丛之中。这里在往前走二十五华里,就是鬼子安插在太岳山区边缘一个很重要的据点。也是日伪军在太岳山与长治之间,最大的一处据点。

    李子元将伏击圈就放在了这个位置,而且他将伏击线也就设置在,距离日军行军序列还不到七十米的距离。为了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这股日伪军给打残或是一举吃掉。李子元集中了携带的所有七挺轻机枪,以及一挺苏制水冷重机枪。

    将这些机枪成交叉火力配置,每一挺机枪都指定了射界。并告诉机枪手,一旦战斗打响不要顾及任何的弹药消耗。而其他的作战人员,除了抽调两个排警戒日军据点方向之外,被李子元全部都用到伏击圈。

    李子元给他们的命令就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打光携带的*以及枪膛内的五发子弹。然后就上刺刀全线出击,与鬼子打白刃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的解决这股鬼子和伪便衣队。

    为了安全护送首长到太岳山区,李子元尽可能的将这支护送部队,打造的武装几乎到了牙齿。除了一色的中正式或是捷克式步枪之外,每支步枪都配发了六十发枪弹。每个步枪手,还配发了两枚清一色的日造*。

    每挺轻机枪配弹三百发,那挺苏制重机枪则携带了两千发子弹。另外还有三个掷弹筒,以及全套的弹药。李子元还从侦察连抽调,配备了两支缴获的日军九七式步枪的狙击小组,以及一个全部配备了苏制*,以及晋造*的侦察排。

    李子元护送部队装备之精良,就连副总指挥和师长等一行高级首长,都感觉到有些吃惊。副总指挥和师长,看着李子元护送部队的装备,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给了一个显摆的评价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这几年在潞东地区,李子元折腾出了不小的动静,没用上级调拨一枪一弹,装备了一个齐装满员的精锐步兵团。这是李子元自己的能耐,也是李子元办法多。副总指挥和师长,也就不好说什么。

    同样被调回延安学习的三分区司令员,也是李子元的老旅长。直接评价他现在绝对够土豪级别的,要不是现在没有那个时间,还有时机也不对,绝对会打他的土豪的。李子元所部的精良装备,让前来迎接他们的太岳军区一个营,也是相当的羡慕。

    他们一个营才有三挺轻机枪,子弹全团拼尽全力才凑了每人三十发子弹,外加每个人携带了两枚根据地自己造的土造*。步枪也是汉阳造和晋三八式步枪,以及三八式步枪混编的。全营就营长和教导员,每人携带了一支晋造驳壳枪。

    看到迎接并要一路护送到晋绥军区黄河沿岸的兄弟部队,装备和弹药都很不充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