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5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有等这六发急速射打完,那边的观察员回来汇报,进城的日军两个中队已经抵达了预定作战地域。对于这个汇报,周同很镇静的还是坚持先用迫击炮开火,山炮和*炮以及步兵炮,打完了六发急速射之后,在调转炮口向着预定地域开火。

    在各个班长请示,怎么一个打法之后。周同只是告诉战士,九四式山炮和九一式一零五*炮,以最大的射速将所有的炮弹都打出去就行。至于怎么一个打法,他没有其他的任何命令。

    城内的炮兵调转炮口,加入了原来的迫击炮群,对着进城的日军所在区域开炮。而城外的日军炮兵阵地,此时已经是一片狼藉。城内开炮太过于突然,打了一个日军措手不及。整个日军炮兵阵地,一片的断臂残肢外加火炮零部件。

    殉爆的炮弹连同八路打过来的炮弹,将日军阵地几乎掀了一个个。其实在知道城内八路有炮兵,而且之前自己又丢了一门山炮和*炮,并为数不少的炮弹之后。日军炮兵一直都很警惕,始终提放着城内的反击炮火,炮兵阵地都设置在四一式山炮有效射程之外。

    至于丢失的那门九一式*炮以及九四式山炮,日军炮兵并不认为八路会在短时间之内,掌握这两种新式火炮。尤其是那门一零五*炮,日军压根就没有想过八路居然会使用。尽管准头上差了一些,可毕竟是实实在在的炮弹落到他们头上。

    日军炮兵阵地被打的一团糟,至于日军指挥所倒是没有挨到炮击。这次中岛德太郎少将深刻的吸取了部下的教训,将指挥所的位置后移到了城内迫击炮的有效射程之外。但这个距离,依旧无法躲过剧烈的冲击波影响。指挥所内的所有人,被震的东倒西歪。

    就连中岛德太郎少将,也被震的毫无将军做派的一屁股坐到地上。还没有等这位少将从眼前的一幕中清醒过来,却感觉到了下身传来了一股子撕心裂肺的疼痛。在挣扎着爬起来的卫兵搀扶之下,他才发现他这一屁股正坐到了一根树杈上。

    这根日军在新建指挥所的时候,清理灌木留下的树杈分开的两个小杈,被折断的前部像是一把尖刀一样锐利。一根在刺破他的裤子之后,正好插进了他的后门之中。另外一根则直接从他的两条腿中间划过,像一把尖刀将他的子孙袋给连根切掉。

    事实证明,一向以意志坚韧著称的日本人,在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面前,并未比被他们一向都看不起的中国人强到那里去。看着身下不断涌出的鲜血,实在经受不住下身剧烈疼痛折磨,中岛德太郎少将眼睛一翻,直接被痛昏了过去。

    其实他现在的昏迷,对于他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否则前面正在发生的景象,会让他没准被气出脑溢血来也不一定。原因无他,他冲进城的两个日军中队,此时正在炮火组成的地狱之中痛苦的挣扎。

    几乎就在城墙爆炸的同一时间,从城内打来的密集炮火,也准确的落入了进城的日军两个中队头上。山炮弹、*、步兵弹,平射的小炮弹以及高射机枪。打过来的密集弹雨,让冲进城的日军感觉到自己不是与土八路在作战,而是与装备强大的美军在作战。

    李子元将手头能够使用的火炮,都给全部用上了。对于他来说,这些火炮带不走,缴获的炮弹数量也不多。干脆一次性全部打出去,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二营已经抵达西门附近,正在隐蔽接敌准备配合自己突围。这个时候不走,什么时候走?

    其实缴获的那门九四式山炮,特别是那门一零五*炮,李子元还是很舍不得的。要是能将这门*炮带走,他李子元就搞到了整个八路军第一门一零五*炮。看那比山炮粗了一半的炮口,就让人感觉到心里面很舒服,

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舍才有得() 
但李子元并没有能力,将这几门火炮全部带走。即便是那门九一式一零五*炮,总重量还不到两吨,是世界上同类型火炮之中最轻的一个。可这个重量,依旧不是李子元所部,乃至整个八路军可以负担的。

    日军不仅有各种牵引车,还有自己经过多年苦心培养出来的重挽马。尽管机械化程度很低的日军,也一样在大量使用畜力。但是日军几十年苦心经营,培养的重挽马无论是在驮载,还是在牵引方面,都要远远的超过矮小的中国马。

    一匹日军苦心培养出来的重挽马牵引力,等于两匹中国马。这还是有好马的情况之下,一般的马需要的数量更多。两吨的重量与五百公斤相比孰重孰轻,李子元还是算的清楚的。对于部队来说,这玩意可不是越重越好。

    即便这次缴获了不少的日本重挽马,可这些马不是一个团级部队能够养活起的。部队现有的五十几匹土产骡马,已经到了可以承受的极限了。即便是这样,日常所需的草料,也经常让李子元头疼。

    要将这些火炮带走,连同驮载炮弹的马匹,至少要在这个数字上翻两番,才能保证部队的基本机动性。可这个数字,李子元根本就养活不起。除非他想让自己的部队,那点可怜的家底彻底的破产。

    这个时候兵员和机动性比什么都宝贵,李子元是不会带着这么一个累赘转移,让自己部队因为负担过重,而被日伪军追上并吃掉的。再加上这门*炮被缴获的炮弹,满打满算也不过四十多发。

    这点炮弹打光了,这门炮也就成了一堆的废铁。火炮的威力再大,没有炮弹也是白费。就算自己上缴到军区,军区恐怕也拿这个大家伙一点办法没有。炮弹不是子弹,制造工艺可是相当的复杂。

    八路军自己能制造一些工艺相对简单的*,可就连山炮弹都制造不了,更何况这种大口径的*炮?而这种*炮,又不像是那些九二步兵炮或是山炮,炮弹多少还能缴获一点。

    以日军一贯的吝啬,扫荡八路军轻易是不会使用这种大口径炮的。对付只有几门迫击炮,就连轻重机枪都没有多少。也没有钢筋混凝土工事,最好的工事就是用石头垒成,甚至用九二步兵炮就可以完全对付的八路。

    用这种大口径*炮,实在是有些高射炮打蚊子,根本就纯属浪费。再说八路活动的山区,这种大口径*炮,对于日军来说机动也一样是费事的。牵引车是好,可是那得有公路才能使用。

    几十年心血培养出来的重挽马也是好,但也得有路才能走。*炮不是山炮,必要的时候可以拆卸成几大块扛着走。在山区里面,可不是到处都有路的。所以日军对八路作战,一般都是山炮、迫击炮和步兵炮为主,就连野炮都很少出动,

    今天是自己动了很大的脑筋,才搞来的这么一门炮和四十多发炮弹。下一次在缴获的时候,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没有地方缴获,也就等于没有炮弹的补充来源,这门炮也就基本上成了一个沉重的摆设,这还没有算炮兵的问题。

    周同的炮连,炮手的确是超额配置的。可问题是那些炮兵,都是用山炮培养出来的。土也八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装备这种大口径*炮。眼下周同的部下,只能用山炮射击的办法,来操纵这门一零五*炮。

    多亏参与的是火力覆盖,要是指望着这门*炮打出高精度的单炮射击,那是想都不要想。看看那帮家伙,操纵这门*炮时候手脚不分,装药的时候都没有一个准数。刚拽回来的时候,连怎么击发都没有搞明白。

    最大射程多少不知道,整体的弹道性能不知道。多少射程,该安装多少*,就连周同都搞不明白。这门日军最新式的一百毫米口径的*炮,从来都没有向中国出口过。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中国军队第一次接触,就是在战场挨炮轰。

    周同之所以对这种炮,并不算是陌生。因为他在忻口战役期间,就与装备了这种火炮的日军第五师团坐过战。但所谓的不陌生,也就是挨过这种炮的轰。知道这种炮的最大射程,以及基本上的弹道,其他的也是一无所知。

    他这个炮兵老手,都对这种日军火炮了解有限,更何况其他的那些土八路?怎么样调整射界,都琢磨了足足半个小时才搞清楚。要不是*炮与山炮,都属于*炮性质,弹道的特征都基本差不多。

    李子元估计就自己手底下这帮炮兵,恐怕到撤退都搞不明白这门炮怎么使用。也就是说,这门炮即便是抢了回来,基本上只能当做旁观者,在临撤退的时候炸掉了事。要不是周同搞出的那套战术,这门炮即便参战了也发挥不了作用。

    虽说部队在反击的时候,抓到了几名日军炮兵。但这个时候,李子元哪有那个时间却做通这些家伙的工作。让他们操纵这门他们原来的武器,去轰击他们原来的袍泽?等到做通他们的工作,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不仅自己部队,就连军区的炮兵教员恐怕都不知道这种炮,究竟该怎么使用。日军惯用的山炮和步兵炮,八路军历次作战倒是缴获不少。可这种大口径的*炮,还是八路军第一次缴获。

    土八路玩迫击炮,玩的是得心应手。可要说这种大口径*炮,至少在现在也只能说算了。最起码最近一两年之内,根本就无法掌握。毕竟擅长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八路军,遭遇到日军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时候更多,至于这种*炮几乎没有遇到过。

    更没有缴获过,也没有俘虏到对方的炮兵。就连李子元这次抓到的几个日军炮兵,估计还是整个八路军第一次抓到日军重炮兵俘虏。所以,就算在心疼,李子元也只能将这门炮弹打光了之后,将这门八路军第一门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的*炮炸掉。

    类似的还有那门九四式山炮,虽说在结构上使用没有问题。但周同和他的部下,都是使用四一式山炮培养出来的。对于这种九四式山炮,会用但是维修都不会。而且九四式山炮弹的数量也就那么多,不像四一式山炮弹部队还有一定的库存。

    两种炮口径都是七五毫米,但是根本就不能通用。打光了,一样也是难以补充。如果这门九四式山炮与四一式山炮弹能够通用,无论是李子元还是周同,最后的选择都会是九四式山炮。但可惜,九四式山炮与四一式山炮弹不能通用。

    再加上李子元要做到最大限度的轻装,以保证撤退的速度,只能携带一门山炮转移。在二选其一的情况之下,这门不像是四一式山炮那样,不仅用还会维修的九四式山炮,尽管性能远远超过四一式山炮,但也在打光炮弹之后全部炸掉。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类似的,还有李子元埋在北城墙下面的那一千公斤*。而北城墙上的剧烈爆炸,不仅将日军搞的目瞪口呆。就连何三亮和钱朋两个人,也被吓了一大跳。他们这才知道李子元之前带着工兵连,昨晚忙了一夜究竟干什么去了。

    而且一打壶北县城缴获的其他武器和弹药都运了回去,这个家伙为什么偏偏把缴获*一半都带着。日伪在壶北西南部地区,发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煤矿。为了开采这个煤矿,运来了一批*、*和*。

    结果,这批*几乎是完整无缺的全部落到了李子元手中。但在一打壶北县城之后,李子元却是留下了一半数量。在一路上转战,都没有丢下过一箱子。两个人还以为这个家伙是打算将这些*,在需要的时候制成*包。

    谁能想到,他居然用这些*,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