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6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董平刺刀阵的突击之下,整个作战次序彻底的陷入了混乱。董平反击发起大半个小时之后,就已经丧失了有组织的抵抗。一个多小时之后,被合围在以庙碉为核心的,方圆不到五平方公里的地域。

    不仅自身陷入混乱之中,在包围圈中像是一群没头苍蝇一样乱撞的溃军,连背后掩护他们,也一样被装进了包围圈的晋绥军炮兵阵地一部,都直接给冲乱了套。结果这几个炮兵阵地,被一路打红了眼的董平直接给顺手拿了下来。

    这支中央军精锐,被李子元打的彻底放了羊。师长干脆连密语都顾不得用了,直接就在电台上不断向太原,甚至是南京呼叫援军。但太原城内的十几万晋绥军却是悄无声息,就连原有的炮火支援都变得若有若无。

    此时所有外援都只能依靠南京方面空运的那位山西王,对救不救这帮友军非友、敌军非敌的友军,到底还是有些犹豫。他很清楚自己的部队,要是依靠工事群死守还能打一些。如果在在野战之中,以多打少都不是解放军的对手。

    就像前不久的晋中战役,他的十几万人马被解放军六万地方武装给全歼,他的晋绥军主力几乎被扫荡一空。要不是留在山西战场作战的华北一兵团,本身就以劣势兵力再加上劣势火力对敌。

    连续作战之下不仅已经疲惫不堪,而且在晋中战役中自身也伤亡三分之一,不休整和整补已经无法作战。战役结束后整整休整了两个月,给他一定的喘息时间,让他在大势抓兵之下恢复了一定的元气。

    南京方面也分别从西安紧急空运了一个军,从榆林空运了一个师的部队加强了守军力量。让他得以依靠太原兵工厂的产能支持,将部队重新扩编到了十多万。当时只剩下几个师的部队,外加上一部分地方杂牌武装的他,恐怕太原城早就守不住了。

    在恢复元气之后,为了解决太原城的粮荒和抓兵,以近一步恢复实力。他曾经派出了七个师的兵力,沿着汾河以东、同蒲铁路以西出击。结果刚一出动不久,就被发现晋绥军脱离了工事,立即结束休整扑过来的解放军一兵团给差点包了饺子。

    十一天的激战下来,出击的部队在铁甲列车,以及城内炮火不惜代价的支援之下,才跑回来一半的人。不仅粮食没有抢到,壮丁也没有抓到,还损失了一万多兵力。并被解放军顺势推进到了太原城下,并夺取了太原武宿机场。

    前车之鉴让他很是担心,自己的部队一旦脱离了工事,搞不好那帮中央军没有救出来,还把自己仅剩下的这点本钱在搭进去一部分。也正是这个担心,才让他占据兵力和火力优势的十几万大军,被几万解放军以劣势的兵力和火力,反倒给包围在城内当缩头乌龟。

    只是尽管他真心的不想去救,可问题是现在不比当年。没有了南京的空运,太原城半个月他都守不住。生怕自己见死不救,得罪了心胸并不开阔的南京方面最高领袖,以及南京的那位太子。

    坐视为那位太子编成的这支御林军,全军覆灭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不仅空运被切断,而且城内的那支中央军,在眼下自己已经是内外交困的时候,搞出一些什么事情来。而且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也是很清楚的。

    很是有些投鼠忌器的那位山西王,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救援。在董平的全线反击,已经打响两个多小时之后,,姗姗来迟的援军总算是慢腾腾的出动了。只是这个时候才下定决心,是真的已经晚了。

    城内出动的两个师,外加由晋中战役之后第十总队残部出动的时候,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还没有等靠近被围部队的地点,就被李子元友邻部队给发现。兵团司令员立即调集五个旅的兵力,将这两个师合围在太原城下。

    结果出动的晋绥军两个师,非但没有能够救援出该师的残部,自己也被刚刚赶来增援的解放军给包了饺子。三个小时的激战下来,两个师只跑回去了半个团。城内其他的部队,眼睁睁的看着友军被围歼,就是不敢有任何的动作。

    尤其是兵团为了减轻李子元的压力,在敌军反击打响之后,调动兵力从太原南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更牵制其他方向的敌军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援军中真正起到了一点作用的,还是日军残部拼凑成的第十总队。

    这个由前日军组成的第十总队,集中两千多兵力在九余辆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之下,轮番向董平合围圈外围发起攻击。考虑到合围圈内的中央军,虽说已经陷入崩溃,但还没有彻底的停止抵抗。自己已经抽不出兵力,加强到外围阻击战场。

    李子元当机立断根据战场变化,在第一时间调整了战术。将原有的合围、全歼思路,改为围三厥一战术。让开一个口子后,采取多路追击、分割、消灭的办法。合围圈内的敌人,见到解放军让开一个口子之后,马上拼命的向口子处冲了过去。

    原本就已经够混乱的局势,因为李子元这一放开口子,就变得更加的混乱。原来还有些的被动抵抗,已经被包围圈内军官和士兵强烈的求生欲望给代替了。该师已经没有一支部队还保持着建制,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

    结果一路乱战下来,不仅自己没有跑出去多少人,还将第十总队的阵型给冲乱了。等到青年军这个师所属三个团,勉强挣扎着撤回到太原城内的时候,就剩下了半个营。接应他们的第十总队,也剩下了不到一半的人。

    协同他们作战的山炮营和重迫击炮各一个营,外加九辆坦克都没有能够回来。再加上那两个一样没有能够回来的师,心疼的那位山西王浑身直哆嗦。而那个罪魁祸首则更干脆,在溃退中就连指挥部和直属队,都被董平的反击部队给端了。

    那位少将师长连同他的副师长、参谋长,以及他的整个直属队稀里糊涂的做了俘虏。四千身上还穿着美式军大衣,抬着伤病员的俘虏,连同他们的装备一起都被押了回来。大批的美制武器,成了董平的战利品。打疯了的董平,甚至一直冲到太原东城门才撤回来。

第七百六十二章 创造了奇迹() 
这一战落幕之后,仅仅美制的*和*就缴获了五百多支。中正式步枪五千多支,*轻机枪和国造捷克式轻机枪,足足有二百多挺。六零炮和八一毫米迫击炮,一共缴获了七十多门。

    还有十一门美制三七战防炮,以及三十多具巴祖卡火箭筒、六具*。这个拥有三个齐装满员建制团,还有辎重营、汽车队等大量直属队。总兵力达到了一万多人,几乎赶上因为兵源不足,每个军只有一万多人的晋绥军一个军实力的师。

    除了拥有八门山炮的直属炮兵营,以及汽车队等重装备部队,还留在原来驻地尚未来得及空运,而侥幸逃过一劫之外。其余的部队,几乎被李子元全歼,就连野战医院和军乐队都没有跑掉。

    青年军各师都是实打实的按照美械部队组建的,在兵力和建制上都是齐装满员的。只是因为这个师组建的晚一些,原有的美械装备经过大量的损耗,已经是相当的不足。无法像之前那些那几个师一样,全部为清一色的美械装备。

    除了一个连十八支汤姆森*,直属队装备的一百五十支*,全部都为美械之外。轻机枪只有一半是美械,其余的是国造捷克式机枪。重机枪则全部为国造二四式,一挺*重机枪都没有。

    倒是六零炮和八一迫击炮、战防炮,以及化学迫击炮和火箭筒都为实打实的美械。而且都是按照编制,齐装满员配备的。尽管山野炮数量有些不足,但是轻武器的数量不仅充足,甚至可以说超编。

    该师虽说只能算是半美械部队,没有能混到那边最引以为傲的全美械部队。但是因为在那边受到相当的重视,装备还是相当齐全的。在武器装备上,并不比任何一支美械部队缺斤短两,而且质量也不比那些美械部队差到那里去。

    每团有六门八一毫米迫击炮,三七战防炮四门。每个营都有六挺重机枪、两支火箭筒,连有六零迫击炮六门。每个步兵连有步枪九十余支,每个班都有一挺轻机枪、两支*。机枪和迫击炮的数量虽说比不上晋绥军,但是质量上要好的多。

    而且因为装备了国内主流的七九武器,在弹药的补充上比全美械部队,显得更加有保障一些。毕竟以那边低劣的补给能力来说,美械再好可子弹毕竟不是遍地都是,中央军在制造、地方军阀也在制造,就连他们的对手也在制造的七九口径好寻找。

    但问题是,这个师的轻武器之中步枪虽说是国造的,可自动火力大半都美制的。轻重迫击炮和战防炮,也都是清一色的美械货。这些武器的口径,可不是国内那些主流货色。打光了弹药,除了后方补给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补充余地。

    最关键的眼下那边的人,被美国人在二战中的胜利,以及显示的强大工业能力给迷花了眼。固执的认为美械就是战斗力的保证,就是部队强大的代表。所以,不仅中央军各个系统都在想办法给自己换美械,就连腰杆子硬一些的杂牌军,也想方设法弄点美械装点门面。

    这些人丝毫没有考虑过,美械与国造轻武器,在质量和性能上究竟有什么差别。真实的性能对比,究竟谁更加适合他们一些。美军的强大,究竟强大在什么地方。美国人的强大,是不是就体现在p五十一战斗机、*和美制*炮上。

    这次空运到太原,虽说没有携带山炮以上装备,但是却随机空运了十余辆美制吉普车。因为这帮家伙相信了空军那帮人的话,为了保证弹药消耗量大的美械弹药补给,弹药空军会随后空运到的。

    再加上太原方面保证,他们只要到能在第一时间到位,一切弹药由太原方面负责补充。至少七九子弹和汤姆生*弹,是绝对不会缺他们的。所以,这些人先将各级军官以及直属队,乘坐的吉普车空运了过来。

    反倒是部队最应该携带的弹药,没有在第一时间随机空运过来。结果到这儿傻眼了,太原可以提供一部分的七九子弹。但美制武器所使用的弹药,却是一粒都无法提供。因为太原兵工厂,根本就不制造美制武器的弹药。

    尽管太原也提供了一部分美械*使用的,为晋造*制造的同口径子弹。可问题是这边粗制滥造的子弹,在美国原厂货上明显极度不适应。子弹卡壳成了家常便饭,对你膛线磨损的也相当厉害。

    生怕炸膛引起武器给损坏的部队,晋造同口径子弹是谁也不敢用。而*和占总数一半的美制轻机枪,更是一发子弹都没有地方套弄去。友邻的三十军虽说也多少有一部分美械武器,可他们的*都加拿大造的九毫米货。

    武器也因为是中央军中的杂牌,基本上都是的造武器。还有中央军嫡系淘汰下来的部分苏制轻重机枪,子弹没有一发通用的。也根本就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子弹打光之后,再向南京方面请求空投。

    可南京哪有美国人的那种在战场上,将运输机当成战场出租车可以随叫随到,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可以出现的能力。更没有那种别说武器、弹药了,就连生日蛋糕都可以空运的本事。

    正忙着给淮海战场补给,本就不充足的空运力量,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运输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