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6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战役打响之前,一个加强团三千余人的部队就潜伏在敌军眼皮子底下。潜伏部队干部战士,在整整九个小时的潜伏过程之中,全团上下无一人乱动。敌军的巡逻队在最近的时候,距离潜伏部队甚至不足五十米。

    尽管在夜色之下,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也许以军人的直觉感觉,感觉到之前的那阵子炮火不对劲。城内外敌军也不断的进行着火力试探,轻重机枪漫无目标的不断打响。一直到战役全面打响,城内的敌军不断瞎打盲射的零星炮火,也不断的落入潜伏阵地之中。

    被炮火炸伤的干部和战士,至死都在忍着剧痛,无一人*和滚动。一直到战斗打响,这潜伏在敌人眼皮子底下的三千多部队,也没有一个人暴露自己和部队的行踪。整整九个小时,在敌军不断打来的冷炮之下,就趴在那里纹丝不动。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就在南线渡江战役正式打响的当天。在屡次劝降无果之后。接替病重的一兵团司令员指挥的副总司令,亲自下达了进攻的命令。随着一声令下,太原城外一千三百门火炮几乎同时响起了轰鸣声。

    密集的炮火,将城内外敌军的阵地彻底覆盖在一片弹幕之下。来自四野炮兵师的大口径重炮,几乎每一发炮弹落下,都会有一个之前山野炮根本就啃不动的永备工事,被炮弹炸成一片废墟。

    而其他大量的*炮、山炮、野炮,步兵炮、轻重迫击炮、战防炮,以及射程最远的日制加农炮,不断的将同样密集的炮弹砸向敌军的阵地。炮弹掀起的浓烟,长时间持续不散。炮弹引起的冲击波和震动,让几百米外的人都感觉到了冲击。

    看着望远镜中不断落下的炮弹,指挥所距离前沿阵地还不到五百米的李子元,转过头看着身边的马永成与何三亮道:“这可真是今非昔比了,听听这炮声,震的人耳朵都发麻。一发一百五十毫米*下去,什么工事都成了一片废墟了。”

    “想当年红军时期,我们红四方面军一个方面军,迫击炮都没有几门。就那么几门迫击炮,也因为没有炮弹,在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不得不丢掉。改编成八路军的时候,三个建制师除了几门迫击炮之外,山炮根本就没有几门。”

    “我们一个师就六门迫击炮,炮弹能用的、不能用的加在一起,一共才六十多枚。总部就那么一个捡的山炮连,还像是宝贝一样供着,轻易的不敢使用。再看看现在,好家伙一个太原城,大大小小的火炮居然集中了一千多门,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对于李子元的感慨,马永成有些同样感慨道:“炮兵火力由弱到强,正是见证了我们这支军队从弱到强的变化。从敌人口中蔑视的称之为土八路,一步步的走到今天我们的强大。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这支军队只能越来越强大。”

    对于马永成的同样感慨,李子元深以为是的点了点头之后,将目光又放在了前边的战斗上。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太原城最后一道防线,已经被密集的炮弹撕扯的七零八落。原来山炮和迫击炮啃不动的永备工事群,在大口径*炮的轰击之下,已经被炸的一片狼藉。

    随着炮火的开始延伸射击,在师指挥所打出三发红色信号弹的命令之下,潜伏部队就在敌军当面突然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事先准备好的长梯协助之下,在短短几分钟不到的时间之内,直接突破了敌军第一道封锁沟。

    而就在敌军还没有搞明白,当面的解放军是怎么犹如神兵天降,直接就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李子元潜伏在距离敌军一百五十米距离内的部队,已经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纵深火力掩护之下,冲到了他的面前。

    同时拆成零部件状态,跟随潜伏部队行动的两门日制四一式山炮,以及三门九二式步兵炮,在也通过封锁沟之后,快速的组装起来。跟随攻击部队行动,采取大炮上刺刀的抵近射击战术,一炮一个的敲掉残存的火力点。

    李子元部队的攻击行动,整个战术配合在经过相当时间的演练之下,进行的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攻击部队各个营连各司其责,步兵、炮兵、工兵相互配合。炮兵打不掉的残存火力点,就掩护工兵上去用*爆破。

    一旦打开缺口,步兵则快速的突进。敌军整个防御体系,被李子元这种行云流水般的攻击,给搅的七零八落。甚至就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组织起来,整个防线就被彻底的给冲垮。攻击部队仅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彻底的瓦解了敌军的抵抗。

    几乎就在前沿潜伏部队,发起攻击的同一时间。随着李子元高举的右手狠狠向下一劈,一发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伴随着这发绿色信号弹,在前面的王均亲手按下了*的电发火装置。

    已经秘密埋设到太原城下三条坑道内,整整一千八百公斤*产生了剧烈的爆炸。太原东城墙,瞬间便被炸开了一道一千米多米长的缺口。爆炸掀起的浓烟,十几里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此时以最快的速度,撕开敌军外围最后一道防线。并在身后重炮群的掩护之下,将敌军在太原外围最后一道防撕的七零八落,已经打开一道宽度达到了两公里缺口的攻击部队,就地展开阻击敌军的疯狂反扑。

    而攻击部队随后跟上的第二梯队,则在被*炸开的漫天砖瓦和尘土,还没有落下的时候,快速的通过突破口向城内冲过去。而攻击部队的第二梯队,快速的沿着第一梯队打开的通道,在身后师炮群正在向城墙缺口两翼延伸的炮火掩护下,快速的冲进了城内。

    见到预定进城的部队已经冲进了城里,李子元立即将预备队调上来,跟在第一梯队的身后冲进城去。而此时参与攻击的友邻以及其他的部队,还在太原外围最后一道防线周边,与敌军不断的在争夺。尤其是城南、城北两翼,还正处在鏖战之中。

    就连李子元所部的两翼兄弟部队,包括自己所在军的其他两个师,也还在进行最后的外围争夺战。尽管进展都相当的迅速,可谁也没有想到,李子元这边战斗打响不到三个小时,就已经突进了城内。

    李子元实现了他第一个撕开敌军最后一道外围防御圈,第一个突进城的诺言。接到李子元所部,已经冲进了太原城的报告。副总司令当即变更原有部署,命令李子元所在的军,立即调整自己的部署。

    除了留下部分兵力,歼灭当面的敌人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转向,向李子元打开的突破口靠拢。利用李子元打开的突破口,向城内快速的发展。兵团其余的两个军,连同配属的晋中军区两个旅不留任何预备队,全力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的消灭掉当面之敌,至少使其无法回援城内,配合已经进城的李子元所部行动。副总司令除了命令李子元所在兵团调整部署之外,并将城东的战况向参战的其他两个兵团做了通报。

    接到老总的通报,各兵团司令员和政委都无言的苦笑。李子元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干的,动作怎么这么的迅速。别人还在外围鏖战,他居然已经打开突破口冲进城去了。这个家伙的脑袋到底装了什么,动作怎么可能会这么的迅速?

    难道他的部队,一个个的都插上了翅膀?就算太原城东面的外围防御纵深,在连续几仗下来之后,深度远不如其他的几个方向宽大。可他的这个速度,也实在有些太过于惊人了。攻坚作战大家都打了不少,就算有那么多的炮火协助,可也从来没有这么快过。

    只是腹议归腹议,可接到上级的通报,各兵团也只能想办法加快行动速度了。而接到上级命令,李子元所在的军全军调头,全部改为由李子元所在方向进城。老总随后还抽调了晋中军区的一个旅,配属给李子元指挥。并集中所有的卡车,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车运到位。

第八百一十二章 战术() 
随着李子元率先在城东打开了缺口,相持了将近六个月的太原城防逐步开始崩溃。尤其是第一波攻进城的部队,虽说兵力不算多,只有两个团的部队。但就这两个团,像是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面的孙猴子一样,在整个太原城内大闹天宫。

    两个团齐头并进,在太原城内横冲直撞。将太原城内的整个防御体系,给彻底的搅合了一个稀巴烂。甚至一度打到了距离敌军司令部,还不到三百米的地方。如果不是城内守军的一个师,收缩的速度快一些。

    在加上晋绥军一贯的野战能力差,但是死守的本事还不小,以及短时间之内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拼了老命的死战,才把进攻的一个营打退到了五百米之外。搞不好太原城防司令部,在外围战役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之下就已经丢了。

    尽管冲进城的两个团,面对着敌军部署在城内的两个师,外加上伪警察、保安团一类的地方武装的时候,兵力显得略有不足。但这两个团却是在第一时间,便跟着第二梯队进城的李子元统一指挥之下,打的很是游刃有余。

    经过一段时间演练,专门制定的战术发挥的酣畅淋漓。进城的炮兵,以直瞄火力压制敌军,摧毁敌军的火力点。步兵则采取了正面强攻与侧翼穿插的战术,将城内的敌军防线一道道的凿穿。

    在城外部队根本就已经调不回来的情况之下,担任城内防御的两个师,面对着李子元的这两个团,虽然占据兵力优势可却是无可奈何。想尽了一切的办法,就是啃不动李子元这两个团。

    倒不是城内的守敌在战场上没有尽力,而是城内的守军真的是已经尽了全力了。可李子元采取的战术,让他们空有优势兵力却就是毫无办法。因为李子元不仅将进城的部队,营团所属重机枪和迫击炮全部下放到了连队。

    还从团一直到每个步兵班,都分成了三个作战集群。一个负责进攻,一个负责掩护,一个负责两翼包抄。敌军正面反扑,负责两翼包抄的部队,就从侧翼迂回到敌军两翼发起攻击。加强了大量*和轻机枪负责进攻的部队,则与当面反扑之敌打对攻。

    除了加强了步兵火力之外,跟随步兵在第一时间突进城的步兵炮和山炮,以及下到一线连队的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掩护火力,则集中全部火力压制敌军。压制的反扑敌军,根本就靠不了前。

    在加上城市作战惯有的攻击正面狭窄,兵力再多也施展不开的特点。李子元的这个战术,让反扑的敌军异常的难受。非但没有将攻进城的解放军赶出去,反倒是被李子元所部打的不断后退。

    曾经一贯以机枪多、迫击炮多,擅长使用*著称。眼下太原城内就有一个,全部装备轻重迫击炮的炮兵师的晋绥军。在面对着比他们还会用*,重机枪加强到了步兵连,大炮上刺刀的对手面前,原来的固有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被李子元所部一线部队轻机枪、*、刺刀,加上*雨,浅纵深迫击炮、重机枪和山炮火力组合的战术,给打的是狼狈不堪。谁见过在迫击炮在一百米之内,仰角都快成九十度的射击方式?

    这种打法那不叫杀伤敌人,直接可以称之为同归于尽的打法。因为迫击炮的炮弹射程和杀伤范围,本身就是由仰角决定的。仰角九十度,基本上就等于*出膛就落地。这种近似乎两败俱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