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原地带的敌情,就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最关键的是找到三区,对自己在壶西地区活动的补给,至少也能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来源。虽说自己来壶北已经大半年了,但自己的屁股一直都是坐在东部山区,对于这一带还是很陌生的。如果能够找到三区的区委,那无疑是件好事。

    因为三区的工作一直没有打开,三区区委始终处在流动之中,根本就无法找到一个固定的生存地点。好在三区的区委书记刘雁来还是很得力,虽说没有打开大的局面,但是在大部分的村庄,都安插了堡垒户。只要能找到三区的区委,至少在了解敌情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看着地图上壶北县城的位置,李子元却很是心里面痒痒。眼下整个壶北日伪军的主力,都倾巢出动去了东部的山区,壶北县城的守军肯定不多。自己如果能够在壶北县城捅他一家伙,这影响要大很多,也能加速逼迫日军从东部山区撤退。

    只是壶北县城眼下日伪军的兵力有多少,这个情况是李子元最想了解的。他不会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之下,贸然去攻打工事坚固的县城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手中的这点本钱是扛不住自己折腾的。

    而且对于李子元来说,壶北县城并不是他唯一的选择。无论心里面在痒痒,李子元也不会盲动的。所以李子元还选择了第二个目标,那就是才遭受破坏不久的白晋铁路。这条横穿了整个壶北境内的铁路线,实际上是李子元认可的最好目标。

    如果自己能在这条铁路线上,做一些手脚的话,那么局面也一样会打开。在五月份的破袭战后,日本人不仅加大了对铁路线的警备力量,同时也加快了修建的速度。眼下这条铁路基本上已经成型,如果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引发的动静未必要比打县城小到那里去。

    不过无论是对于下一步行动的选择白晋铁路,还是壶北县城李子元都没有下最后的决心。因为对于他来说此次西进究竟怎么打,是搞的轰轰烈烈,将日伪军从东部山区调回来就算完事。

    还是采取润物细无声的办法,配合三区和一区在壶北西部平原地带打开局面。至少改变两个区迟迟无法打开局面的困境,为自己找一块稳定的兵员和物资补充基地,这两个选择对于李子元来说无疑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第一个选择,无疑是在眼下的形势之下最急迫的,也是最急需的选择。不单单是越快将日伪军,从东部山区调出来常娟和伤员安全就越有保证。同时,也可以试探一下日伪军此次扫荡的真正目的。

    壶北东部山区,是太行根据地的西南门户,更是军分区核心区的外围最重要防线之一。这万一日伪军真的在壶北东部山区扎下了脚,这对于自己甚至是军区和分区部队以后的活动,将会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自己无论在西面的平原地带,是否打开了局面,东部的山区都是自己的老巢。要是老巢都被人家给占了,那自己还玩个屁啊。更何况壶北东部山区能不能保证控制在自己手中,还关系到整个太行根据地,尤其是分区核心区的安全。

    日本人对东部山区,无论实施规模多大的扫荡,李子元都不害怕。但是李子元最担心的就是,日军依仗着装备和军事素养上的优势,一点点的挤压自己的活动空间。这种蚕食战术,无疑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威胁。

    李子元承担不起壶北东部山区被蚕食的后果,这不仅仅涉及到他会丧失最后一块可以休养生息的地盘。最关键的是整个太行根据地西南门户,特别是分区核心区的门户,也将被彻底的打开,自己也就没有办法向老首长交待了。

    尽管日本人的兵力不足,采取这种蚕食战术的可能性不大。但从伪警备队在遭受自己毁灭性打击之后,被日本人如此快的补充完毕这一点来看,李子元却看到日本人与以往不一样的做法,

    王铁石的警备队如此之快被补充完毕,虽说装备上有一定的削弱,但是在兵力上却还有一定的扩充。其原因绝对不会是贺会章说的,他在第一军和三十六师团都有后台这么简单。这背后无疑还会有着其他的原因。

    李子元甚至认为日本人很有可能,在自身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已经开始下定决心扩大伪军建制。以日军为后盾,以伪军为前锋替他们充当打手,保证对占领区的控制,说白了就是以华制华。而对于根据地来说,这种办法比单纯的扫荡威胁更大。

    伪军,尤其是警备队这种地方伪军,都是熟门熟路的地头蛇。扩大这些人的实力,对根据地采取蚕食见效虽慢。但对于日军来说,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减轻兵力使用上的压力。而且从长远的效果看,远比他们扫荡更有长效。

    虽说眼下李子元只是一个连级干部,但是李子元前世的学霸脑袋并不是白给的。对于问题的分析,他看的远比自己职务所在应该看到的长远的多。对于他来说,日军的每一个行动,都会进行理性而客观的分析。

    尤其是眼下他所带领的部队,承担着很重要的任务,但又处在事实上孤军的情况之下。形势的逼迫,也不能不让李子元多去考虑一些东西。日伪军的每一个动作,他都要详细的进行分析。

    所以狠打他一家伙,除了将眼下在壶北东部山区日伪军,尽可能的调回来之外。摸一摸日军此次对壶北东部山区扫荡,真正意图的所在。是不是与自己设想的一样,也就成了眼下最急需的选择。

    但是第二点的着眼点,对于自己在不远的将来发展更加有利。尽可能摧毁壶北西部平原地区的基层伪政权,或是威胁的手段逼迫那些伪政权两面效力。除掉一区、三区日伪军安插的钉子,尽可能的帮助一区和三区打开局面、重新站稳脚跟,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大的好处。

    壶北西部地区的物产与人口基数,都远不是壶北东部山区可以相比的。甚至这里还是整个潞东军分区辖区,最富饶的一个地区。如果能够尽快重新的打开局面,无疑对自己下一步工作相当有利。

    不打开壶北西部的局面,其实自己在东面的山区无论扑腾出多大的动静,从根子上来说其实都是失败。而且从眼下的局面来说,自己的部队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扩充。无论是兵员还是物产,眼下的壶北东部山区都已经到了承受的极限。

    如果能够在富饶的西部平原地带打开局面,李子元相信自己部队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不用日伪军那边一封锁,自己这边就要伤风感冒了。这一点对于需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的自己来说,无疑才是最有利于长远发展的。

    而且在内心的最里面,眼下部队发展困难,是心气很高的李子元最难接受的。部队拉不起来,实力无法壮大起来,他还怎么去实现自己的将军梦?开什么玩笑,要是等到八年抗战都结束了,自己部队还是一个连得标准,自己恐怕搞不好连兵都带不成了。

    回到这个时代,尤其是东渡黄河进入敌后战场之后,李子元才发现这个时代,与后世网上那些铺天盖地的文章压根两码回事。主力部队还好一些,至少在很多方面要优先照顾。毕竟无论情况再变化,上级手中都要有几个拳头。

    但是到了地方武装,那可就是两码回事了。条件好的地区,还给你一些老兵。条件不好的地区,就发给你一支连子弹都没有多少的驳壳枪。至于究竟能拉起多少部队,那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队伍拉起来,在你活动的地区就有了自保的武装。拉不起来,那么上级就会考虑换人。各个军分区的地方基干营,或是各个县大队都是这么起来的。甚至某些分区的基干团,都是这么给拉起来的。上级就派来一两个军事干部,其余的都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也是抗战时期,八路军为什么发展这么快的原因。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部队战斗力下降,甚至是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老部队稀释的厉害,战斗力能不下降吗?但也快速的在敌后,打出了一大片的地盘。

    这一点当初在主力的时候,李子元还没有这么深的感触。等到了地方武装,李子元才发现当年的那些开国将帅,那个其实都不是白给的,都是有能力的人。没有能力只会打死仗的人,早就被淘汰出局了。

    而对于自己来说要是迟迟拉不起来队伍,混了几年部队还是连级规模。先不说会不会辜负老首长的期待,就是自己也接受不了人家都在刷刷往上走,而自己就这么始终原地在踏步。

    人家拿破仑都说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自己既然来到这个时代了,要是不做点东西都对不起自己前世学霸的脑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不是?李子元可不想成为大浪淘沙中的那堆被冲走的沙子。

第九十章 郭小山的依恋() 
其实这两个选择对于李子元来说,眼下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他的骨干在硚口以*围那一战之中损失太大,导致部队之中还没有完成训练的新兵太多。眼下真正的战斗力,只比他刚接手的时候,好那么一点点。

    虽说不见得真有那么低,但至少李子元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实际上李子元认为自己眼下最好的选择,是找一个安稳的地方修整。至少把还没有完成训练的新兵,剩下的那些科目都训练完之前,还是老实呆着比较好一些。

    战斗力最弱的时候却又不得不做,是李子元眼下最头疼的事情。而且想要二者兼顾,按照眼下的敌我实力对比,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能。但在只能有两个选择,而且必须二者选其一的情况之下,李子元却是有些为难。

    敲了敲地图,李子元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拿出最后的决心。好在此次行动对于他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壶北西部平原地带的青纱帐已经起来。自己不用在像是五月份那次出击,暴露在光秃秃的旷野上,就像是光着屁股没有穿衣服一样。

    不过看着地图上壶北西面偏北的八松岭,李子元还是决定到了三区之后,根据敌情的变化在下决心。不行就跳到八松岭内,虽说那里的回旋余地小了一些。但是有山区的掩护,李子元还是可以心安一些。

    这倒不是李子元畏敌如虎,而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一种无奈的选择。失去了大山的掩护,真是在平原地区的话,他这支小部队早就被日伪军吞噬干净了。单靠青纱帐,也只能隐蔽一时,无法隐蔽太长的时间。

    小鬼子这次这种拉网式扫荡的战术,即便是在回旋余地大,有着足够隐蔽的山区,都给自己造成如此大的麻烦。在无任何掩护的平原地区,就自己这支小部队,恐怕一次合围就足够要了命了。但眼下形势不容人,自己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山。

    好在眼下没有了大山的掩护,但是有青纱帐也可以勉强。既然自己早晚都要走出山,那么就拿这一次的行动作为一个开端吧。而且自己部队眼下战斗力是弱了一些,但是也胜在精干灵活,装备也算得上精良。这两点是李子元对此次行动,唯二可以聊以*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子元心中也不禁苦笑:“自己这也算是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彻底的发挥出来了吧。就算再不喜欢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感觉,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