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十个骑兵,按照赵廸的命令,骑马狂奔而去。

    杨延定望着已经远去了的骑兵背影,疑问,“我们不会就在这里等一个时辰吧?”

    赵廸摇头,阴沉着脸,“请二位随属下进城,一个时辰后,在城主府门口,二位就可以证实,看看属下到底有没有说谎。”

    杨延定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随着赵廸沿着驰道入城。

    杨延定边走边侧头对耿金花沉声道:“夫人,你有没有注意到,刚才那十骑的装备。他们的装备和刚才在营地里看到的大有不同。”

    在营地里的时候,他们见到的骑兵的盔甲和长刀,并没有见识到这些骑兵全部的装备。

    耿金花点头,略有些惊叹,“锁子甲、弯刀、手弩,妾身还看见马背上有两支短枪,都是用精钢锻造而成的,工艺精良。

    这一身装备,在汴京城内,少于两百贯,置办不起来。

    七弟能把他们编制成军,又任由人随意调用。这说明,军中骑兵的数量,不少于三千。

    供养这么一支骑兵,只怕得耗费不少银钱。也不知道七弟那里来的这么多钱?”

    在古代,培养一个优秀的骑兵,所耗费的银钱,足足能培养上百的步兵。

    熟知《宋史》的人,对西夏的铁鹞子应该都不陌生。

    李元昊就是凭借着三千铁鹞子,驰骋沙场,无往而不利。

    而他为了打造这三千铁鹞子,几乎耗尽了整个西夏的国力。

    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古代,培养一支精锐的骑兵,所要耗费的钱财之巨。

    这也是杨延定和耿金花,见到骑兵全部装备以后,吃惊的原因。

    从见识到骑兵全部装备的那一刻起,杨延定就对这一支骑兵上了心。

    旁敲侧击的问赵廸,“似这等骑兵,密札城有多少?”

    赵廸挑眉,引得杨延定主动发问,这说明,骑兵震慑到他了。

    赵廸不由得挺了挺胸膛,说道:“交趾少马,目前搜罗到能用的战马,只有三千两百匹。除却了各营将官的配马以外,还剩下三千一百零六匹,全部归骑兵驾驭。”

第0263章 何为忠?() 
“哦?”

    杨延定皱眉,询问道:“按照马匹的数量挑选骑兵,这样挑出来的人手,会是合格的骑兵?”

    赵廸一愣,傲然道:“这件事,二将军你可就想差了。军中的骑兵训练和挑选,都是由呼延家家将和黑甲军军卒们完成的。

    目前,营地里合格的骑兵人选,有七千多人。碍于马少,所以才先配备了三千一百零六匹。”

    不得不承认,俚人和僚人。

    这些被宋人看不起的蛮夷,却是一个个当兵的好苗子。

    只是稍加训练一番,他们就会脱颖而出,显现出精兵的本色。

    杨延定眉头舒展,迟疑了一下,点头道:“呼延家家将和黑甲军军卒,一个个都是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的老兵。既然由他们亲自挑选,这些骑兵自然不会差。”

    将门的人,最信得过的就是自己家中的老兵。

    可以说,老兵是每个将门真正的中坚力量,也是将门最信得过的一群人。

    杨延定感叹,“俚人和僚人,仅有一万五千人当兵,却挑选出了七千多人的合格骑兵。看来,世人都小逊了俚人和僚人了。”

    赵廸点头道:“首领曾经说过,俚人和僚人久居山林,以打猎为生,和野兽为伍。身具野性,骁勇善战。他们之所以被人小逊,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杨延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耿金花靠近了杨延定,低声笑道:“心动了?”

    杨延定苦笑道:“作为一个武将,见到如此精锐,谁又不会心动?只是七弟扬言要打下交趾,却不说打下交趾以后,会不会把交趾交出去。这让为夫很为难。”

    耿金花迟疑了一下,咬了咬牙,沉声道:“我觉得七弟说的有理,狡兔三窟。杨家多一条退路,就多一份保障。”

    杨延定摇头,“你把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七弟的心里,只怕不仅仅是为杨家准备一挑退路。”

    “什么意思?”耿金花疑惑。

    杨延定呼出一口气,尽量让自己放松。

    然后幽幽叹气,“七弟想掌控交趾,把交趾变成只属于杨家的地方。也许还有曹家……呼延家……”

    “这……”

    耿金花瞪大眼珠,一脸难以置信。

    半晌,耿金花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愕然道:“这不可能吧?”

    杨延定无奈的耸立耸肩膀,“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当年五代战乱,先祖为了生存,就是这么干的。先祖去世以后,爹爹受到刘崇赏识,就跟随了刘崇。”

    耿金花迟疑了一下,说道:“此事我知晓一些。”

    “先祖也只是占据了麟银二州,七弟的心,却比先祖要大。他这是要占一个国。”

    耿金花沉默了。

    良久,她仰起头,轻声道:“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反正占的不是大宋的土地。在大宋土地外做的事儿,大宋朝堂上的君臣也管不着。

    有这么一块地方,咱们杨家,也不用死命的为赵家卖命。为眼看着咱们杨府断子绝孙的人卖命,我觉得划不来。”

    杨延定橫了耿金花一眼。

    “为人臣者,怀有二心,视为不忠;为人子者,陷父不忠,视为不孝。难道你要让我做一个不忠不孝之人?”

    耿金花闻言一愣,而后梗着脖子,沉声道:“我只看到了不忠的人,现在都高居庙堂。”

    “这……”

    一句话把杨延定怼的讲不下去大道理了。

    按照杨延定的道德标准去评判,耿金花的这句话,一点儿也没有错。

    赵光义、赵普、沈伦、薛居正、高怀德、石守信、潘仁美……

    等等,这些人一个个数过去。

    他们都曾经是后周的臣子。

    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他们都有份儿。

    耿金花见杨延定沉默不语,就继续说道:“郎君无话可说,那就听我说两句。”

    “何为忠?为将者,不辜负黎民百姓的重托,牧守四方,庇佑万民。这才是忠。忠的百姓,忠的是天下芸芸众生。”

    “所以,我们要忠于黎民,而不是忠于某一个人。”

    杨延定一脸愕然的看着耿金花。

    他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讲大道理的女人,真的是自己的媳妇。

    耿金花的这句话,却是值得品味,而且越品,越觉得有道理。

    杨延定低头品味了半晌,猛然抬头,疑惑道:“这话是七弟教你的吧?”

    耿金花恼了,“你觉得我想不出这话吗?”

    杨延定诚恳的点头。

    耿金花恨不得提着大刀,现在就跟杨延定切磋一番。

    让他见识见识‘大刀耿二娘’的恐怖。

    但是被杨延定直愣愣的眼神盯着,她有些心虚的低下头。

    “这话……是我爹生前告诉我的。”

    “岳丈大人?”

    听到耿金花的回答,杨延定有些意外。

    耿金花将门虎女,她爹也是是原北汉泽州镇守大将耿忠,人称花刀令公。

    杨延定将信将疑的问道:“真是岳丈大人说的?”

    耿金花生气,咬牙切齿道:“不然,你觉得还有谁会跟我说这番话?”

    “怎么以前没听你说过?”

    “以前……没机会说……”

    “真的不是七弟教你的?”

    “你不信我?”

    杨延定揪着近几个月才蓄的短须,沉吟道:“岳丈大人为人豪爽,骁勇善战,刀法无双。只是……”

    杨延嗣把耿忠一顿猛夸以后,试探的问出了心中疑惑。

    “岳丈大人貌似没读过几本书吧?怎么会说出这么有深度的话?”

    耿金花原地爆炸,“杨延定,你够了。”

    耿金花气的浑身在颤抖,“家父已死,你还这个诋毁他。你是欺我耿家无人吗?”

    “赵廸!”

    听到耿金花咆哮似的呼喊,赵廸赶忙赶到了她身前。

    “属下在!”

    耿金花冷声道:“他不想留下,我留下。从明日起,为我点齐一万兵马,我来统领。我要让他看看,我耿金花统兵的本领,不比他弱。”

    赵廸肃然起敬,“属下明白,二夫人。”

    耿金花瞪眼,“不许叫我二夫人,以后称呼本将为耿将军。”

    赵廸立正,朗声道:“属下明白,耿将军。”

    杨延定目瞪口呆的看着耿金花扔下他,大摇大摆的进入到了密札城。

    “金花,你来真的?”

第0264章 谁是贵人?() 
“金花,且不可莽撞行事。”

    杨延定跟在耿金花身后劝解。

    耿金花置之不理,入城以后,对城内的一切都感觉到新鲜,拽着赵廸问东问西。

    “为什么这里的人都沿着街道两侧行走……为什么这里的街道上见不到肮脏杂物……那些个小孩儿为什么背着布袋往城东跑……”

    赵廸在耿金华身边,耐心为她解释。

    “回耿将军的话,城内的人沿着街道两侧行走,是为了留出中间的空地,让骡马车架行走,这样就能避免骡马车架撞到人。

    街道上见不到肮脏杂物,是因为街道上每隔两百米,就专门有一个肮脏杂物的收容所,此外还有公共厕所。

    孩子们背后背着的那个胯肩的布袋叫书包,城东有一所书院,孩子们去城东读书。”

    除了这些,耿金花在街道上还发现了零零散散的铺子,她走到身前的一个铺子,惊喜的指着里面的蛋糕。

    “七弟做的生辰糕铺子,这里也有。”

    说话间,从铺子里走出一个老妇人,盘着发髻,腰间系着裙摆,身后跟着一个怯怯的女娃娃,吊着鼻涕。

    老妇人细心为女娃娃擦拭了一下鼻涕,拍了拍她屁股,让她去玩耍,自己洗漱了一下手,招待客人。

    “客官,你想要点什么?”

    老妇人见耿金花脸上带着面具,心中也有些怯意,不过瞧见了街道上巡视的兵卒以后,就壮了壮胆子迎了上来。

    听老妇人的口音,纯正的宋音,耿金花有些意外。

    “您老是宋人?”

    老妇人一愣,咧嘴笑道:“老太婆我以前是宋人,现在是密札人。”

    杨延定在耿金花身后插话,“何故弃宋人身份?”

    老妇人一听这话,脸上笑意渐收,警惕的打量了杨延定一眼。

    “老太婆到密札城以后,你还是第一个这个问的。听你的口音,你是宋人,你到密札来干什么的?”

    耿金花瞪了一眼杨延定,陪着笑脸对老妇人道:“老婶婶勿怪,我等初到此地,不知此地的民俗,冒昧之处,还请您见谅。”

    老妇人挑了挑眉毛,橫了杨延定一眼,然后对耿金花笑道:“还是大闺女懂事,既然这位客官问老太婆为何弃宋人身份,那么老太婆就答你一答。”

    老妇人一边说话,一边瞧了瞧自家铺子里的生辰糕。

    耿金花会意,朗声笑道:“烦劳老婶婶,给我们三人一人来一块。”

    老妇人顿时乐了,迅速的为三人一人准备了一块生辰糕,请三人进入到铺子里坐下。

    铺子里有三张矮桌,是专门准备着给客人们吃食用的。

    请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