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西北的百姓,赶在明年春耕之前,必须妥善安置好所有百姓。

    只要不耽误明年春耕,百姓们就能活下去。”

    “这……”宋琪面色有些为难。

    赵光义瞪眼,沉声道:“吞吞吐吐的像什么样子,有什么难处直接说……”

    宋琪咬了咬牙,低声道:“朝中目前无粮可派……”

    “嘭!”

    赵光义站起身,双拳紧握,怒道:“怎么会无粮可派,不说各地征收的粮食,和各地储备的粮仓。就单是今年从南国购买的粮食,也有一千万担。怎么会无粮可派?”

    宋琪抱着笏板,回应道:“今岁,从南国购买了一千万担粮食,确实有所缓和国内缺粮的问题。只不过,陛下您瞧着一千万担粮食数目庞大。实际上,各地在补足了往年的亏空以后,基本上也就所剩无几了。”

    “亏空?”

    “我国连番征战,频频从各地抽调粮食。因此,各地粮食的亏空很大。许多官仓都被抽调一空了。”

    赵光义一拍龙案,斩钉截铁道:“既然如此,那就重新从各地抽调粮食,尽快运往西北赈灾。”

    宋琪沉声道:“重新抽调粮食,只怕没有那么快能凑齐西北的缺粮。以臣的意思,不如分发下去赈灾银两过去,让各地府衙先行就近购买粮食,安抚百姓。”

    赵光义沉吟着不说话。

    他心里拒绝出钱,朝廷里所有的银子,都是他准备着征讨辽国用的。

    正在他沉吟之季,曹彬出列,拱手道:“启奏陛下,臣有话说。”

    赵光义愣了愣,道:“曹爱卿,若是有话,尽管直言。”

    曹彬道:“据臣所知,每次赈灾,派发出去的银两,都便宜了那些囤积粮食的奸商了。臣以为,不能再纵容这些奸商继续谋取暴利。长此以往下去,于国无利。”

    赵光义没有开口。

    宋琪却出言讥讽,“曹大人,奸商固然误国。可是事到如今,赈灾才是首要。现在各地的粮食难以抽调,唯有你口中的这些奸商手里,才有粮食。

    难道曹大人有本事,不抽调各方粮食,不从奸商手里买粮,也能凑够赈灾的粮食不成?”

    曹彬淡然一笑,说道:“我手里确实没有这么多粮食,不过我知道谁手里有。”

    “谁?!”

    “谁?!”

    朝堂上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曹彬。

    曹彬笑眯眯道:“咱们大宋的邻居,南国有……”

    宋琪当即冷笑道:“曹大人,你可真是痴人说梦。今岁,我大宋仗着国威,欺压着南国拿出了一千万担粮食,已经动摇了其国本,抽调了南国近六成的口粮。

    曹大人还想着再从南国压榨粮食,岂不是要逼着南国和我们大宋决裂不成?

    真到了那个时候,南宋两国之间,必然会爆发出激烈的大战。

    曹大人,你存的是什么心思?”

第0363章 互相伤害啊!() 
“哈哈哈……”曹彬爽朗的一笑,不屑道:“老夫存的什么心思?老夫当然存的是一颗为国为民的公心。不像是你宋相公,一颗私心和黑心都摆在了明面上。”

    宋琪怒喝,“曹彬,你休要信口雌黄。”

    曹彬冷笑道:“老夫信口雌黄?老夫若是没记错的话,你宋相公的亲娘舅,做的就是粮食生意。而且还是西北最大的粮商。

    你鼓动着陛下拿出银两去卖粮,不就是为了让你亲娘舅借此大赚特赚吗?”

    宋琪瞪眼,恼怒道:“曹彬,你这是在诬蔑老夫。不错,老夫的亲娘舅确实做的是粮食生意。可是自从西北出现了灾情以后。老夫就去信给他,让他放弃了牟利。把粮仓里存的三十万担粮食,几乎半卖半送给了百姓。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北虽然受灾,却没闹出大乱子。

    老夫一片为国之心,日月可鉴。”

    曹彬扯着嘴角,嘲笑道:“真的如此吗?照这么说,是不是还要当着陛下的面,给你亲娘舅请功不成?”

    “哼!”宋琪呵斥道:“老夫的亲娘舅,也只不过是做了一点点的粮食生意。和你闺女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你闺女名下的酒作坊,生产出的烧酒,不仅卖的满大宋都是。连辽国等地都有烧酒卖。

    你闺女每年酿酒所消耗的粮食,没个七八百万担,只怕抵挡不住吧?

    你闺女此举,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曹彬怔了怔,乐呵呵笑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如今我闺女可是杨家的人。她的所作所为,和老夫无关。”

    曹彬笑眯眯的转头看向杨延嗣,道:“杨小子,我闺女如今是你的人。关于她的事儿,你出来说说吧。”

    杨延嗣闻言,有些哭笑不得。

    本少爷只是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你们两位大佬斗法,干嘛牵扯到我身上。

    被曹彬点了名,杨延嗣也不能再装沉默了。

    他出列,向赵光义施礼后,才拱手对宋琪和曹彬施礼。

    然后,笑道:“下官近两年,都在邕州镇守。所以家妻行商的事情,下官所知不多。下官只知道,家妻行商的时候,一直都恪守本分。依照大宋律例交纳赋税,其交税凭证,下官也曾经瞧过。

    下官觉得有些惭愧,家妻行商许久,每年也只能为大宋增添商税三十万两白银而已。

    今日宋相公提到此事,下官也觉得家妻行商在外,抛头露面的有失体统。

    所以,下官决定,今日下朝以后,就严令家妻,以后待在家中,减少出门。

    至于那些生意,也就别再做了。”

    宋琪冷哼道:“你家这两年都赚的盆满钵满了……”

    杨延嗣笑眯眯道:“宋相公言之有理。下官家中的薄产,和宋相公亲娘舅家中的产业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俗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今正值西北旱灾非常时期,下官也略尽一些绵薄之力。家中这两年,卖酒所得的获利,加上其他薄产所得,总数近三百万两白银,一并捐入国库。还有酿酒作坊所剩的两百多万担糙粮,也一并卷入国库。”

    朝野上下,闻言,无人不惊。

    依照杨延嗣所述,这是要把全部家产捐出来。

    这太狠了。

    杨业牙花子都在颤抖。

    宋琪心中一点也没有逼杨延嗣放血的欢喜,反而觉得后背凉凉的。

    果然,杨延嗣笑眯眯的看着他,说道:“宋相公,下官这点家业,不能和贵娘舅这个独霸西北的大粮商相比。下官小门小户的倾家荡产,愿为国家增添一点儿绵薄之力。贵娘舅家大业大,半卖半送才三十万担粮食,是不是有些太寒酸了?”

    “说得对。”

    曹彬出言帮腔,“曹某决定,让家中的妻儿老母,都勒紧裤腰带,把家中的余粮和钱财贡献出来,愿为国增添一点儿绵薄之力。

    曹某决定,捐出今年的俸禄。此外,另加一百万担精粮。

    宋相公,下官这点家业,不能和贵娘舅独霸西北的大粮商相比……”

    翁婿二人,一唱一和的,直接把宋琪逼到墙角了。

    杨延嗣表现的就像是一个疯子一样,完全是倾家荡产的在和宋琪死磕。

    朝野上下,所有人都清楚。

    就目前杨家在外表现出来的产业而言,凑齐三百万两,外加两百万担粮食,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了。

    你宋琪非要挑事,结果惹上了一个疯子,倾家荡产的要和你死磕。

    这下,你宋琪想不出血都难,而且还要出大血。

    人家都说了,小门小户的家产,完全不能和你宋琪亲娘舅这种独霸西北的大粮商相比。

    那么,你宋琪拿出来的东西,就只能比人家多,不能比人家少。

    这个时候,宋琪再想装穷,已经不可能了。

    他亲娘舅大粮商的身份曝光,以赵光义的心性,必定会好好查探一番。

    到时候,宋琪的家产,可就瞒不住了。

    宋琪为官多年,以权谋私的事儿做了不少。

    背地里更是干了许多肮脏事。

    现在不花钱卖命,等到赵光义查探清楚了,再想花钱卖命,可就难了。

    宋琪被逼上了梁山,只能咬着牙,心里滴着血,颤声道:“西北旱灾,臣愿进绵薄之力,愿意倾尽家财,奉上白银四百万两,粮食三百万担……”

    一直都在阴沉着脸看戏的赵光义,听到了宋琪的话,脸上浮现出了愉悦的笑容。

    对他来说,杨延嗣倾家荡产的和宋琪死磕,绝对是他愿意看到的。

    这是一件与国有利,与民有利,甚至与他也有利的事情。

    他没理由不开心,也没理由不支持。

    一下子多了七百万两白银,六百万担粮食。

    赵光义觉得自己北伐辽国的日子又加快了几步。

    心情愉悦的他,自然不吝啬赏赐。

    “曹爱卿,宋爱卿,杨爱卿,三位爱卿忠心为国,朕心甚慰。加鲁国公、枢密使曹彬,太保衔;加参知政事宋琪,太子太师衔;特进麟国侯、忠武将军杨业,为唐龙县公,怀化大将军,实邑百户。”

    曹彬、宋琪、杨业,三人叩谢皇恩。

    三个人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曹彬觉得,自家女婿越来越坏了,越来越讨他喜欢了。

    宋琪心里在滴血,一个太子太师的头衔,虽然把他的官位拔高到了从一品。可是和杨业比起来,他觉得有点亏。

    杨业感觉自己好累,好心酸。他征战了半辈子,杀敌无数,屡立战功,头上也一直背着一个开国侯的爵位。

    本以为,想要进爵为公爵,让杨家成为大宋顶级将门,还需要他再征战多年,甚至付出性命才行。

    没想到,如今三百万两银子就搞定了。

    巨大的落差,让杨业一时间接受不了。

    对于赵光义的封赏,朝堂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

    事实上,以杨业对大宋的功勋而言,他早已应该进爵为公爵了。

    只可惜,赵光义有心打压武将们,所以在他继位以后,就没有封公爵的心思。

    若不是此次杨延嗣下血本死磕,让赵光义看到了杨家的忠心,同时也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不然,杨业恐怕终生都无法得到公爵的封赏。

    当然了,今日的事情,明明是杨延嗣的功劳。

    赵光义却赏赐了杨业,这里面也是有说道的。

    其一,杨延嗣年龄太轻,已经穿上了绯色官袍了。若是不打压一番,长此以往下去,轮到自己儿子继位的时候,岂不是要多一个权臣了。这不是赵光义想看到的。

    其二,父子同殿为臣,儿子的官位比老子高。让老子见了儿子自称下官?这可不太符合孝道。

    今日朝堂论事,就此落幕。

    真是一波三折,有人欢喜有人愁。

    宋琪一下朝,就拂袖而去。

    杨业在一片恭贺声中,显得分外不自在。

    曹彬拽着自家的女婿杨延嗣,大步流星的往外走。

    出了垂拱殿,瞧着郁闷的杨延嗣,曹彬笑呵呵道:“你小子还郁闷着呢?”

    杨延嗣无奈道:“小婿出去转了一圈,回来以后,授予的职官,只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左正言。依旧是言官,也就比小婿之前的左补阙高了一级。职权还是一样的。这不等于我出去白转了一圈吗?”

    曹彬沉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