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雁门关出来的求援的兵马,恐怕赶去雁门关的援兵,也会有危险。”

    杨七嘿嘿一笑,“那样很好,让这些魑魅魍魉都出来。我倒是想见识见识,谁这么有胆子,敢在老虎头上动土。”

    话音落地,不等其他人说话。

    杨七摆手,道:“目标雁门关,出发。”

    一行三百人,星夜兼程的赶赴雁门关。

    汴京城内。

    一座豪华的大宅子里,一位锦衣老者在喂养自己新得到的八哥鸟。

    一位苍老的老仆,弓着腰,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老者身后。

    “老爷,今日傍晚,杨府两百曲部,和曹府一百曲部,在杨延嗣带领下,向西北去了。”

    锦衣老者手里细长的鎏金勺子掉在了鸟笼里浑然不知。

    他皱着眉头道:“这是要去西北救杨业啊!不是让手下的人封锁了消息吗?怎么会被杨延嗣知道了?”

第0386章 汾水驿(为木头万赏加更!)() 
老仆恭敬道:“老奴问过了,手下的人把雁门关封的死死的。按理说雁门关里的消息是不可能传出来的。朝廷至今还不知道辽军大兵压境的消息,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至于杨延嗣从何处得到的消息,老奴就无从知晓了,”

    锦衣老者捻起掉了的鎏金勺子,一边喂养八哥鸟,一边说道:“这件事已经无关紧要了。杨延嗣知道了也就知道了。他不敢把此事奏明朝廷,就说明他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从他悍然出京就不难看出。

    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锦衣老者把手里的鎏金勺子和鸟食罐子递给了老仆,笑眯眯道:“你不是说,潘洪留下来的人里,有许多不听你的调遣吗?不如就让他们去刺杀杨延嗣好了。刚好,杨延嗣也是害死潘家的罪魁祸首。相信这些死忠于潘家的人,一定会好好执行这个命令的。”

    老仆眼前一亮,拍马屁道:“老爷高明。如此一来,这潘家的不臣之人,就全部都填进了杨家这个坑里。剩下的人,就能为我们所用了。而我们,几乎不用费吹灰之力。”

    锦衣老者晃悠悠走到一张罗汉榻前,懒散的躺下,感慨道:“论起这借刀杀人,阴人的手段。当今陛下才是最高明的。我这点微末的本事,还是跟他学的。”

    老仆面目凶狠道:“大老爷当年,应该就是遭了赵匡义的算计。”

    锦衣老者眯起眼道:“不说这些了,你我心知肚明即可。和高怀德接触的如何?”

    提到高怀德,老仆就有些愤怒。

    “高老匹夫太可恨了,简直是狮子大张口。此次为了让他们在西北的人按兵不动,咱们花了不少钱。一叹正事,他开出的价码,更高。”

    锦衣老者坐起身,皱眉道:“贼老头要什么?”

    老仆沉声道:“要咱们吞掉的潘家的西北兵额……”

    锦衣老者脸上闪过一到怒色,低吼道:“贼老头贪心了。你去告诉他,最多六成。不然,老夫不介意放辽人入关,吞掉高家在西北的所有兵额。”

    老仆一惊,“老爷,这话要是被那个老匹夫告诉了赵匡义,咱们家可就完了。”

    锦衣老者阴狠的一笑,道:“他不敢,老夫握着他的把柄。”

    老仆愣了愣,旋即笑眯眯道:“老奴明白了,老奴马上和他谈。”

    ……

    却说杨七出了汴京,一路快马加鞭赶往雁门关。

    行了一天一夜,出了开封地界赶到了晋州。

    “噗通~”

    一天一夜没休息,人困马乏。

    一匹马儿经不起折腾,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起来。

    紧接着,一匹又一匹的马,跟着栽倒在了地上。

    “姑爷,咱们还是找一家驿站歇息一下,换了马,再赶路吧。”

    杨府的曲部们和杨七不熟,所以不敢也不会去质疑杨七的命令。

    到头来,还是向城这个曹家的人,开口向杨七建议。

    杨七胯下的是一匹千里驹,跑了一天一夜,浑身大汗淋漓的,却也显得精神。

    可是其他人胯下的马,也就是比普通的马儿健壮一些而已,和杨七胯下的马,根本没办法相比。

    杨七勒马,转头一瞧。

    背后的马队稀稀拉拉的,一个个马跑着跑着就栽倒了。

    倒地以后就开始吐泡泡,然后再也不会起来了。

    吹了一天一夜的冷风,杨七多少也冷静了一些。

    他知道,有些事,急也没用。

    瞧着一个个曲部们策马凑到他身边,殷切的看他的眼神。

    杨七吐出了一口气,说道:“那就找个驿站歇息一晚。”

    杨七明显感觉到,所有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催动着马儿慢跑了近五里地,终于到了一个驿站。

    驿站的站长,是一个经年老官。

    老远就瞧见了杨七的马队。

    见杨七一身戎装,赶忙上前拜见,“几位将军,这是打哪儿来,往哪儿去?”

    驿站的站长虽然是个官,但却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按品级论的话,没品级。

    可以说,不入流。

    因此,凡事其他的官员,哪怕是从九品的官,都比他大。

    他见了都得施礼。

    杨七使了个眼色,向城催马上前,从怀里取出了一块三衙的腰牌,扔给了老站长。

    “我等奉命前往汾州检校蕃兵,今夜要宿在你们的驿馆。”

    老站长仔细查看了向城的腰牌,然后恭敬的还给了他。

    旋即,拱手道:“原来是三衙的上官。上官们里边请,下官这就叫人为你们准备住宿的地方。”

    向城跳下马背,拍了拍马屁股道:“我等公务紧急,还需要征调你们驿站的一些公马(公家的马)。”

    老站长瞅了瞅杨七的队伍,面色有些为难。

    “上官,您这征调的公马有点多了。能付出示一下公文,若是没用公文在,下官这里没办法向朝廷交代。”

    向城吹胡子瞪眼道:“老子要是有公文,还有跟你废这么多话?”

    向城转头,从属下手里拿过了一个包裹,扔给了老站长。

    “此行公务紧急,这是征调你们驿站公马的补偿。”

    老站长掂量掂量的包裹,悄无声息的打开一看,瞧见了里面的黄白之物,顿时乐了。

    “下官知晓了,下官知晓了。几位上官,里边请。明日赶早,下官就会为各位备好马。”

    驿站里的道道儿,杨七不懂。

    由向城出面,要比他好很多。

    “让你手下的人,照顾好爷爷们的马儿。”

    向城像是大爷一样,把马儿交托给了老站长。

    老站长赶忙吩咐驿站里的人去牵马。

    吆五喝六的让手下人照顾好马,然后他带着杨七等人入驿站。

    驿站门口有一则横匾,匾上横书三个大字。

    汾水驿。

    入了驿站,杨七也是一愣。

    这驿站,看着更像是一座大宅子,大客栈。

    驿站四四方方的,像是一个巨大的四合院。

    驿站盖的很粗旷,装扮的却很精致,像是一个精心打理的客栈。

    有人或许觉得,古代的驿站,就像是一个农家的大杂院,有几间茅草屋,一两个马棚,篱笆围起的小院。

    其实不然。

    在古代,也只有一些偏远地方的驿站,会破旧一些。

    一些交通要道上的驿站,一般盖得都很大,设施也都很齐全。

    因为它本身承载传播情报,供人歇息的重任。所以简单不得。

第0387章 猛!(二合一)() 
汾水驿是杨七在大宋见过的最整洁,最漂亮的一个驿站。

    驿站内布局精巧的栽种着花草树木,似乎像是一个由树木花草聚集起的八卦图。

    老站长瞧着杨七盯着花草发呆,略显腼腆的笑道:“下官担任驿站长十多年,平日里也没什么特别爱好,就喜欢摆弄一些花草。前些年,碰到了一位得道高人,经过他指点,重新梳理了这一片花草。”

    杨七在老站长带领下进入到了驿站内的饭堂,转身遥望着驿站里的花草,忍不住感叹。

    “没想到,老站长也是一个风雅之人。”

    老站长咧开嘴,露出了两排却了两颗牙的牙齿,谦逊道:“下官算不上什么风雅,只是在这驿站里呆久了。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一样打理照顾而已。”

    老站长经事颇多,他暗中瞧出来了,杨七才是这群人真正的领头人。

    因此,在杨七面前显得格外的恭敬。

    在大宋,能让三衙的人负责开道的,那都是非富即贵的存在,得罪不起。

    老站长带着杨七一行在饭堂里歇下,他亲自跑到后厨去,嘱咐掌管后厨的妻子,多准备了几个好菜。

    汾水驿的环境不错,老站长又善解人意,像是一个邻家大伯。

    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下,杨七的心情也缓和了几分。

    有老站长这位经年老吏作陪,饭局的气氛自然就轻松了许多。

    老站长是一个很善谈的人,从他嘴里,总能听到一些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小故事。

    这些个故事,放到了后世,估计都没人会去仔细听。

    可是在大宋,却是非常稀奇的事情。

    杨家的曲部和曹家的曲部,总是被老站长的故事吸引着,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心情跌宕起伏。

    一直聊到了月上中天,众人才意兴阑珊的回房歇息。

    驿站的房子是两层结构,杨七的卧房在二楼。

    刚走到门口,杨七就愣住了。

    两个杨府的老卒,怀里抱着横刀,坐在他卧房门外,闭目假寐。

    他们显然是没听老站长的故事,吃完了饭,早早就守在这里了。

    杨七上前,拱了拱手道:“两位叔伯,你们这是作何?”

    其中一个刀疤脸的汉子,睁开眼,也不向杨七施礼,坐在原地瓮声瓮气道:“俺和老何,守在这里,给你守夜警戒。”

    杨七莞尔一笑,摆手道:“这驿站虽然繁华,可是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谁会注意到咱们落脚到这里。”

    杨七再次拱手道:“多谢两位叔伯的好意了。你们还是回去休息吧。明日我们还要早起赶路。”

    刀疤脸的汉子,像是个黑面神一样,说话一板一眼的像块石头。

    被他称作老何的人,更像是一个笑面虎。

    听到杨七的劝告,刀疤脸一点再搭理他的意思都没用,闭上眼睛继续假寐。

    老何咧嘴,笑呵呵道:“七爷,出门的时候,佘将军特地叮嘱过。让我兄弟二人照看着你。我兄弟二人受将军所托,自然不能含糊了事。再说了,我们兄弟二人,都是斥候出身,就算是站着,也能休息。所以不碍事的。”

    佘将军?

    听到这个称呼,杨七也算明白了这两个人的身份了。

    这两个人,八成是佘赛花在北汉时期的兵,而且很有可能是佘赛花白字令旗下的直属亲兵。

    佘赛花白字令旗下的直属亲兵不多,原有一千多人,常年征战下来,剩下的不足二十人。

    这些人在杨府上,也算是一个特殊存在。

    偌大的杨府,他们只听命于佘赛花一人。

    即便是老杨这个一家之主,也没资格指挥他们。

    如今看来,这二人都是领了佘赛花军令的,根本不会听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