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那个时候,丰州一定会繁荣昌盛。”

    寇准沉吟了片刻,低声道:“你把兵器卖给党项人,可是有资敌之嫌。”

    “哈哈哈……”

    杨七像是听到了笑话一样,放声大笑道:“资敌又如何?如今这三州之地,我说了算。”

    寇准失声道:“你不怕把敌人养肥了,回头人家过来吞了你。”

    杨七笑眯眯的道:“你当我傻吗?”

    在寇准愿闻其详的眼神中,杨七笑道:“你觉得我可能把手里最精良的装备卖给党项人吗?卖给他们的,当然是我手下的兵马淘汰的装逼。

    就比如这一次复兴关一战后,军中淘汰下了许多的棉甲、皮甲,还有一些老旧的刀枪剑戟,完全可以一股脑儿的卖给党项。”

    “噗!”

    寇准愕然道:“你这不是坑人吗?党项人能上当?”

    杨七老神在在的道:“他们没得选。党项占地面积巨大,可是人口却稀少,又是游牧部落。所以他们根本不擅长手工制造和兵器铸造。

    他们穿戴的东西,基本上都可以用粗制滥造形容。

    而且他们造价也远比我们高昂许多。

    而我军中淘汰的装备,即便是旧装备,也远比他们身上穿戴的装备要精良。

    而且价格还很便宜。

    你说,他怎么选?”

    寇准像是看鬼魅一样的盯着杨七,震惊的问道:“你当初死活要跟野乞干泊结盟,是不是就在为这一刻做准备?”

    杨七瞪了寇准一眼,骂道:“别胡说,当初我可没有要跟他结盟,是他先向我抛出了善意,非要跟我结盟的。”

    寇准一脸我信你有鬼的表情。

    “你这么坑盟友,真的好吗?”

    杨七大义凌然道:“我什么时候坑盟友了?我这是在帮他,你悄悄他野乞干泊在党项,坐拥十几万的骑兵,却只能屈居于李继迁麾下。

    哪得过的多憋屈?

    而我手里的棉甲和皮甲,放在仓库里,回头肯定会发霉。

    还不如支援内他,让他在跟李继迁争夺中,占据上风。

    最后取而代之。

    我呢,只不过是在给他装备的时候,收取了一些微薄的可怜的成本而已。”

    寇准嘴角抽搐了一下,呢喃道:“野乞干泊有你这么个盟友,还真可悲。”

第0530章 铁骑军雏形() 
杨七有没有算计野乞干泊,那只有杨七自己心里最清楚。

    寇准也只是嘴上损一损杨七,其实他心里,对杨七的这种作法很赞赏。

    依照大宋的惯例,淘汰下来的盔甲、兵器,基本上都被扔在仓库里等发霉。

    而杨七能够变废为宝,并且还能借此敛财,在寇准看来,这是一种难得的本事。

    至少,杨七能通过这种手段,降低自己麾下兵马装备更换所耗费的财力。

    杨七如今也算是割据一方的大员,朝廷以后肯定不会再向杨七麾下的兵马投一文钱。

    杨七想要养着麾下的兵马,就需要大量的钱财。

    寇准之所以提出了筹建两府,主要原因是因为代州三州的读书人不多,其次也是为了削减官员数量,削减地方官府的开支。

    他这么做,就是害怕杨七为了养自己麾下的兵马,向代州三州的百姓们横征暴敛。

    不过,从杨七目前的表现来看,杨七似乎也没有向百姓们横征暴敛的想法。

    有关于卖给野乞干泊装备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

    寇准和杨七在这件事情上也没有继续聊下去。

    他们两个人这一次会面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筹建两府的事宜。

    两个人商量的半天。

    最终寇准发现杨七的想法,远比他要成熟一些,所以就认可的杨七有关于两府筹建的构想。

    按照杨七的构想,两府筹建完毕以后,丰州会被以丰州城为心,一分为二。

    一部分归于胜州,一部分归于代州。

    而丰州城将会更名为丰城,成为沟通两府贸易的桥梁。

    同时,丰城也会成为一个沟通党项、大宋、折杨两家,四方势力的一个贸易集中地。

    确认了两府的势力划分以后。

    杨七和寇准又相继商讨了两府的府衙的位置,以及升迁后两府的名称。

    胜州由州升迁到了府以后,杨七准备将其命名为复兴府。

    对此,寇准并没有异议。

    但是在为代州由州升迁到了府的命名,两个人颤声了分歧。

    杨七坚定的认为,“代州有一个大同军,那么以后就应该叫大同府。”

    寇准头摇的像各拨浪鼓,嫌弃的说道:“代州还有雁门关呢,为什么不叫雁门府?再者说,真正的大同还在辽人手里,你把代州定名为大同府,你觉得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我就是要借此告诉辽地的汉民,我们从没有忘记过他们。”

    “你这有点儿戏了……”

    “就这么定了,我是三州兵马大总管,这三州的事儿。我说了算。”

    寇准怒气冲冲的瞪着杨七,“杨延嗣,你要不要脸,居然以权势压人。”

    杨七嘿嘿一笑,道:“有一天,你骑到了我头上,你也可以以权势压我,我不介意。”

    寇准气的别过头去,不想打理杨七。

    杨七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为久坐而僵硬的四肢,说道:“回头你就张榜出去,把具体的消息,告诉百姓们。我现在去胜州,监督他们把各大工坊都搬到这里。”

    辞别了还在生闷气的寇准。

    杨七跨上了马,领着彭湃,直奔复兴关。

    从丰城到复兴关,骑马得四天才能赶到。

    杨七和彭湃昼夜兼程,只用了三天就到了复兴关。

    过去了半个月,复兴关又有所不同了。

    复兴关的民夫虽然被杨七遣散了,但是仍有大量的人留在这里。

    复兴步卒、农垦兵团,外加各大工坊的工匠和家眷们,加起来足有十五万的人。

    因此,复兴关前可以说一日一变。

    复兴关的关城,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已经有了几分真正的雄关的味道。

    高大的城墙,戒备森严的东西两门。

    城头上,战旗漂荡,将士们威风凛凛。

    整个复兴关,再也没有了以前热闹的铸城场面,取而代之的是一袭肃杀气。

    南北两侧的山头也变了一个模样。

    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已经被砍伐的光秃秃的。

    在山阳面,布满这一根根低矮的树桩,些许的树桩上,还长出了翠绿的枝芽,它们在借助着树桩的养分,在茁壮成长。

    虽然现在它们很渺小,也许一阵风都能吹断。

    但是,迟早它们会长成参天大树。

    山阴面,也就是被杨七定名为忠义山的一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墓碑,近四万多的墓碑,近四万多的忠魂,静悄悄的躺在此地,继续守护着复兴关。

    在密密麻麻的墓园里,有些许身体残缺的人,扛着锄头,在墓碑的两侧种植上了松柏。

    那一片整整齐齐的翠绿色,就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当日,把战死在复兴关的将士们埋进了忠义山的时候,杨七就曾亲手在他题名的忠义山石碑前种植了两棵松柏。

    如今,似乎被当成了一种传统。

    在关城后,农垦兵团的农兵们、已经变成守墓人的身残志坚的老兵们,挥汗如雨的在开垦荒地。

    杨七瞅着那绵延几十里地的开垦场面,觉得十分壮观。

    在荒地两侧,有一个又一个的村落形成,那是守墓人所在的村庄。

    还有连成排的一片片的营地类的建筑。

    那是复兴步卒们迁移到了关城内以后留下的营地,如今已经划拨给了农垦兵团居住使用。

    一路上碰到了不少认识杨七的人,他们见到了杨七以后,就赶忙凑上来给杨七施礼。

    行的还是军礼。

    杨七在复兴关的名头可是比天还大,战神的标签,已经深入人心。

    开始的时候,杨七只是坐在马背上,像是在检阅自己的军队。

    到最后,前来问候的施礼的人实在太多。

    杨七就干脆跳下马背,凑在人群里,和他们一起唠家常。

    一直到了傍晚的时候。

    杨七才辞别了他们,进入到了复兴关。

    复兴关如今已经被杨大打造成了一座兵城。

    关城内没有多少私人活动的地方,除了一部分的物资囤房处以外,剩下的基本上就只有兵营和训练场。

    进入到营地的训练场以后,杨七就看到了杨五,赤着上身,带领着一百多个赤着上身的汉子,在练习刀法。

    “砍!”

    “喝!”

    “撩!”

    “喝!”

    “劈!”

    “喝!”

    “……”

    来来去去就是简单的三招,他们却练习的汗流浃背。

    杨七特别关注了一下,发现他们手里的刀很独特。

    他们手里的到脱胎于横刀,但是跟横刀又有所不同。

    比横刀厚重,又比横刀的刀柄更长。

    四周观看的军卒们很多,但是他们看着这些训练辛苦的人,却没有怜悯和同情,反而充满了羡慕。

    杨七跨马从杨五面前走过的时候,直接被杨五给无视了。

    杨七不得已,又跨马多走了一遍。

    “停!”

    杨五收刀,让他身后的人停下。

    杨五嫌弃的盯着马背上的杨七,说道:“怎么,封了一个虎侯,就准备在我这个当哥的面前炫耀一下?”

    杨七愣了愣,失笑道:“一个虎侯而已,听着好听。但我还真没看在眼里。”

    如果是杨七以前说这话,杨五估计会啐他一脸。

    不过,现如今的杨七,坐拥三州之地,封王也不为过,一个虎侯确实不算什么。

    杨五知道,在这件事上,跟杨七探讨下去,他是占不到便宜。

    所以他得意的让开了身躯,让杨七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他身后的赤着上身的精装的汉子们。

    “怎么样,我挑的人如何?”

    杨五身后的汉子们,听到了杨五的话,一个个一脸傲气的挺直了腰板。

    杨七没有回答杨五的话,他跳下了马背,把马缰绳交给了彭湃。

    踱步到了其中一个汉子面前,握紧了拳头,捶打了一下他的胸膛。

    “多大了……”

    “十八。”

    “很年轻,很好。”

    他移步到了另一个汉子的面前,捶打了一下他的胸膛。

    “识字吗?”

    “不识字。”

    “不识字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别喊那么大声。”

    “……”

    “你懂兵法吗?”

    “不懂。”

    “……”

    “马上开弓,十取中几?”

    “两三箭。”

    “……”

    “负重一百斤,你能跑多远?”

    “一里地。”

    “……”

    杨七在杨五挑选的一百人里,转了一圈,笑眯眯的回到了他最初下马的地方。

    突然,就听杨七大喊一声。

    “彭湃。”

    “到。”

    “告诉我,什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稻草人。”

    “识字、武艺合格、懂得配合作战、懂得兵法、马上开弓十中六、精通搜集情报、精通用谜语传递情报、精通伪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