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6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湃匆匆从外面冲到了房门口,高声喊道:“陛下,标王出来了。”

    “进来说话。”

    因为有女眷,彭湃不方便进门,得到了杨七允许以后。

    彭湃才进入到了门内,他一脸喜气洋洋的道:“陛下,紧挨长乐坊的那近千亩地,扑出了一百零八万贯。”

    “一百零八万贯?”

    房内众人闻言,也是一愣。

    虽然杨七见过的钱很多,比这数字大的钱见过的不计其数。

    可是燕京城还处在一片平地的阶段,居然有人肯出一百多万贯,拿下燕京城内一大片地。

    这让杨七觉得很意外。

    “是谁?”

    杨七下意识的问道。

    彭湃躬身道:“是大宋苏州的一位布商。”

    苏州罗锦,冠绝天下。

    苏州商人有钱,这个杨七不意外。

    只是此人居然眼光独到,提前投资燕京城,这足以说明此人是一个经商的好手。

    对于这种大商人,在燕京城扎根,杨七是举起双手欢迎的。

    “你去告诉寇准,准许那位苏州布商,第一个进入燕京城,开始建设。”

    “诺!”

    报过了标王以后,彭湃并没有急着离开。

    他继续道:“此番燕京城的扑卖、发卖,所得已经汇总出来了。”

    “这么快?”

    杨七有些意外。

    彭湃笑道:“寇大人请了一百多位账房,每发卖、扑卖一地,就会派人赶紧合入到账目中,所以很快。”

    “多少?”

    “吸~”

    彭湃深吸了一口气,郑重道:“总计四千三百五十八万两……”

    “哗~”

    初醒和曹琳二女目瞪口呆,一脸惊愕。

    四千三百五十八万两,有多少,她们两个经里过大场面的女人心里很清楚。

    正是因为清楚,所以才会觉得惊愕。

    这么多钱,足够杨七把燕京城推倒重建两遍了。

    仅仅是卖地,就卖出去了这么多钱。

    这些商人疯了吗?

    屋内的众人中,除了杨七,和几个不懂事的孩子外,所有人恐怕都是这个心思。

    杨七却觉得这很正常,甚至觉得自己卖的有点亏。

    要知道以现在的商业模式,卖地,那都是永久性的产权。

    后世那七十年产权、四十年产权的都卖疯了,要是永久性产权的,估计会卖的更疯狂。

    杨七要是丧心病狂一点,完全可以这个干。

    所以对于能卖出这个价钱,杨七并不意外。

    首先,燕京城作为燕国都城,未曾建成,就注定了以后会成为一个繁华的都市。

    其次,以后住在这燕京城里的人,一个个都是非富即贵的,地价飙升是必然的。

    最重要的是,杨七坐拥燕国、南国,两个国家,并且还打败了被世人认为是最强的辽国。

    这说明杨七治下的燕国,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保证百姓们免遭战乱之苦。

    而且,在杨七制定的商法规定下,商人在燕国并不受歧视,而且还会得到应有的保护。

    所以很多商人情愿花大价钱,在燕国置业。

    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投资,也是一次保障投资。

    在大宋,商人们想要干一点交易额大一点的事情,还得藏着掖着,有了钱也得深埋起来。

    生怕被朝廷打了秋风。

    在燕国,就没有这个担心了。

    只要依律交纳赋税,他们完全不用操心任何麻烦。

    甚至朝廷赈灾,都不会找他们打秋风。

    这也是为何燕京城价高,而商人们依然肯花钱买下来的原因。

    瞧着曹琳和初醒惊愕的面孔,杨七淡淡的笑道:“这并不算什么。你们可知道,燕京城如今的地价,也只是汴京城的二分之一而已。”

    从没有人像是杨七如此发卖一座都城的,所以从没有人去考虑过一座都城值多少钱。

    经过杨七提醒,曹琳和初醒这才想起来,汴京城的地价。

    她们皆是在汴京城长大,也在汴京城做过生意,自然知道汴京城地价有多高。

    当初杨家入了汴京城。

    在汴京城除了拥有赵光义赐下的天波杨府外,还购买了两座宅子。

    当时入手的价格,分别是五千贯、三千贯。

    等到杨家众人离开的时候,两座宅子,卖出去了十万贯。

    可见汴京地价的飞涨。

    经过这么一核算,曹琳和初醒也清醒了过来。

    曹琳沉吟了许久,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汴京城地价连年飞涨,为何朝廷还那么穷?”

    杨七瘪了瘪嘴,打算跟曹琳讲解一下经济问题。

    话到了嘴边,却咽了回去。

    他讲经济问题,曹琳未必听得懂。

    思虑了良久,幽幽道:“大概是所谓的不与民争利闹得……”

    不与民争利!

    这是一条惠及百姓的政策。

    只是任何政策,从文官们手里转一圈,就容易出现问题。

    皇帝在文官们劝解下,不与民争利。

    政令出了朝堂,就变成了不与士农工争利。

    更多的还是士。

    士排在第一位。

    而他们恰恰是大宋最有钱的一群人。

    所以,大宋不穷才怪。

    杨七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跟曹琳、初醒讨论下去。

    有了这么多钱,杨七的腰杆子硬气了,之前不敢干的,现在都敢干了。

    他缓缓起身道:“传令下去,所有农闲的百姓,均可以入燕京城,做工赚取酬劳。每个百姓,每日工作所得,不得低于十个铜币。”

    杨七一口气把人工用价,抬高了四倍。

第0792章 呼延赤金回汴京() 
燕京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繁荣了起来。

    下水道、石道、石拱桥、马道等等道路上,人山人海。

    燕京城内的土地扑卖出去以后,允许自建,绝对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在这个时候,商人们的号召力,以及物资运送能力,就得以体现。

    大批大批建造屋舍的材料,成堆成堆的往燕京城里运输。

    大商人们在入城以后,仅用了一日的时间,就建起了一座可供给他居住的木屋。

    一座座的木屋拔地而起,成为了商人们在燕京城内暂时的居所。

    他们对建筑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并且互相生出了攀比之心。

    三日。

    仅仅三日。

    一座三层的木楼拔地而起。

    那是一座占地十五亩的木楼。

    木楼的主人是一位南国的商人。

    他花费了六万贯钱,雇佣了两千多匠人,分成三班,昼夜不停的建造,完成了这一壮举。

    木楼建成以后,南国商人傲娇的举行了一场盛会,并且邀请了燕京城内不少的著名的商人们列席。

    席间,南国商人骄傲的让人给他的木楼挂上了一块金漆招牌。

    第一楼!

    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不管他卖的是什么,反正他的铺子第一个建立起来的。

    其他的商人们那受得了这个激。

    一个个出了第一楼以后,脸红脖子粗的吆喝着家里的管家们去找工匠,一定要建造一个比第一楼更奢华的楼。

    什么?燕京城里工价贵?

    爷不差钱!

    然后就看到一家家的管家们,带领着家里的家丁,出了燕京城,去城外百姓们居住的地方挨个招工。

    然而,燕京城里的商人们太多了,他们需要的人也多。

    杨七移居过来的那些人,根本就不够他们用。

    甚至到最后,连老弱妇孺商人们都雇去上工了。

    而在这期间,发生了不少趣事。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商人们聚集成了一团,自然也不可能安稳无事。

    互相攀比,彰显财力,是商人们最好的争斗方式。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有一个卖杏花酒的商人,脑洞清奇,他扑卖到了五亩地,一口气雇佣了一百多人建房子。

    当然了,这一百多人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三个大钱一个人,雇佣了二十个妇人在街道上帮忙吆喝,呐喊助威。

    旁人一看,都觉得这货是吃饱了没事干。

    偏偏这货在别人异样的眼神中还自鸣得意。

    这下,在他左右两侧的大商人不干了。

    你一个卖小酒的,还能比我们有钱?

    比福吗?

    我们怕过谁?

    当即,就招呼着管家去招揽了一大批的妇人,一人四个大钱,人数不限。

    呼啦啦。

    城外的妇人们全涌进了城内。

    一条街道,愣是被他们招揽来的妇人们堵的满满当当的。

    最后,连酒商雇佣到的妇人们都叛变了。

    那场面,就跟打群架似的。

    若不是吕蒙正瞧着苗头不对,紧急调动了三万燕军入城巡逻的话,没准还真能掐起来。

    总之,商人们很疯狂的雇工。

    让燕京城内聚集的人口数目一下子突破到了八十万人。

    燕京城虽然一切还在基础阶段,可是却爆发出了空前的繁荣。

    然而,燕京城内热闹的时候。

    杨七的书房里也很热闹。

    初醒端着一碗刚熬好的人参汤,轻盈的踱步到了杨七面前。

    “相公处理了一天的公务,累了吧?喝口汤,补补身子。”

    杨七并没有因为初醒表现出的殷勤而赶到高兴,他反而一脸嫌弃的推开了初醒放在桌上的人参汤,皱着脸揉了揉眉心。

    “这已经是你送来的第五碗汤了,你到底想干什么?”

    初醒神色暗淡,低声哀怨道:“相公您一句话,愣是把燕京城里雇工的价,提升到了十个大钱。那些商人们又抬了抬,如今燕京城里雇一个青壮的价钱,足足要二十个大钱。

    您也知道妾身那点家底,实在是雇不起那么多青壮……”

    杨七抬起头,看着初醒,无奈的道:“所以……你要干嘛?”

    初醒低着头,轻声道:“妾身不干嘛,就是想问问,看看那些辽国的俘虏,能不能分润妾身三四千人……”

    杨七嘴角急速抽搐,他不相信初醒没钱雇工。

    杨七没好气的道:“分润给你三四千人也不是不行,王宫里属于里的那一座偏殿,晚点建?”

    初醒一听这话,就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猫,惊叫道:“那可不行……”

    初醒又不傻,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清的。

    王宫里的那一座属于她的偏殿,那可是她身份的象征,也是她们母女以后幸福日子的保障。

    绝对不能建晚一点。

    “那你还要人?”

    “相公就忍心看着妾身被一个商人欺负吗?”

    “他建他的,你建你的,有什么欺负不欺负的。”

    初醒哀怨的道:“妾身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那商人见妾身软弱可欺,故意找上了如梦,说是妾身的地方反正一时半会建不起来,不如先让给他放木材,他会给钱的。

    妾身听了这话,差点没被气死。

    咱们家如今好歹是一个皇族,如何能让一个商人欺负到头上。”

    顿了顿,初醒瞥了一眼杨七,见杨七依旧不动声色,她就幽幽道:“当然了,相公若是愿意让妾身摆出王妃的身份去见那个商人,妾身也可以不要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