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7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湃一走。

    杨七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

    佛道两家,一直在杨七心头挂着。

    只是如今登基大典在即,杨七并没有心思处置他们,所以打算放一放,等到登基大典举行以后,再做处置。

    没想到佛道两家的嗅觉如此敏锐,居然察觉到了危险,已经开始悄悄的腐蚀杨七身边的人。

    以佛道两家的底蕴,真要是给他们一些时日,他们还说不定真的能拉拢出一大批的人向杨七求情。

    以杨七如今的地位,下旨铲除佛道两家,必然能给佛道两家造成不小的动荡。

    可是,引起的反弹也一定是巨大的。

    三武一宗,四位帝王灭佛,佛门不仅没有在这四场灭佛运动中被消灭,反而因为这四次灭佛运动,变得更强大。(三武一宗,分别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以及后周世宗。)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正是有前面的教训可以借鉴,杨七心里才清楚。

    处置佛道两家,绝不能用激烈的手段。

    唯有软刀子割肉,才是最好的手段。

    只是怎么割,杨七现在还没想好。

    最让杨七觉得头疼的,还是儒家。

    以学术论,儒家在这片大地上,已经统治了千年之久。

    自董仲舒将儒学推荐给了汉武帝刘彻以后,儒学在中原大地上的统治地位,就不可动摇的建立了起来。

    此后历朝历代的君主,皆以儒学为尊。

    量才适用。

    量的才能就是儒学。

    也正是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选才的时候,皆以儒学的高低选才。

    至于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理政的才能,反而不重要。

    由此也出产了一批又一批的庸官,不作为的官员。

    一个个只知道吟诗作赋,完全不知道如何勤政爱民。

    而且还是每年每年的量产。

    更让人气愤的是,没有比较,儒家一家独大,从而导致许多有心人,利用这个规则,不断的曲解圣贤之意,加注了一条又一条的枷锁在百姓们身上。

    这让后来的学子们,变得更加的迂腐、刻板。

    因为没有人去纠正这个错误,又或者想要纠正的人还没成长起来,就被扼杀到了萌芽里。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

    以至于当洋鬼子们冲进了这片土地以后,世人皆以效仿洋鬼子、学习洋鬼子为荣。

    委实令人可悲,可叹。

    好好的一个民族,愣是被一群腐儒们弄的乱七八糟。

    就这,后世还有很多人为那些腐儒们吹嘘。

    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当然了,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儒学在中原大地上扎根有多深。

    以至于连彭湃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不得不为儒家多说了两句。

    杨七之所以没有因为这个问题惩戒彭湃,就是因为他知道这并非彭湃一个人的想法。

    而是绝大多数儒生的想法。

    毕竟,彭湃在跟随杨七以前,也是一位儒生。

    所以,杨七对儒家很头疼。

    儒家本身的学说没有问题,儒家的学问也是杨七一直尊崇的。

    只是儒家的学问,历经了上千年的锤炼,早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改的面目全非。

    估计儒家圣贤们复生,看到了不肖子孙们对自己的言论的曲解,能被活活气死。

    所以,儒家的问题,杨七必须要处理。

    不处理儒家的问题。

    大燕国纵然再强横,也有被腐蚀透的危险。

    明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儒家学说可以用,也可以成为教育后人的经典。

    但是其中被曲解的意思,必须更正。

    此外,儒家学说,绝不能成为大燕国考量官员的唯一标准。

    反而,儒家学说只能成为大燕国考量官员品行、个人素养的一点。

    在官员入选、考核、升迁途中,其作用绝对不能超过十分之一。

    大燕国更侧重的,还是官员理政才能、管理才能、以及能否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等等这些方面才能。

    文章做的再好,不能管理好百姓,不能带领百姓们发家致富。

    要之何用?

    朝廷,永远需要的是理政的人才,而不是一个个家。

    有一句俗语,杨七一直很喜欢。

    那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杨七觉得,这句话,足以吊打任何考量官员升迁的标准。

    这也是杨七对待儒家的态度。

    只是,杨七没建立燕国以前,儒家一直游离在燕国之外,并没有人刻意的去提它。

    这才让杨七偷偷摸摸的在西北四府搞了很多年自己心中的教育。

    如今大燕国如日中天。

    称霸这一片土地。

    自然不可避免的就跟儒家撞上了。

    杨七要减弱儒家对燕国政治的影响,几乎相当于跟全天下人为敌。

    有人或许觉得这有些夸大。

    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大

    因为这个时候的读书人,有九成九都是儒家门生。

    又因为读书人稀少的缘故,他们掌控了整个天下的喉舌。

    任何杨七下发的旨意,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嘴,告知给百姓的。

    有时候,他们只需要说错一个字,就能完全曲解圣旨的意思。

    所以,杨七要削弱儒家对百姓们的影响,远远要比再打下一片燕国这么大的土地还要难。

    有可能整个燕国,都要跟着他陪葬!

    

第0854章 阴损的法子() 
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整座燕京城。

    燕京城像是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晚装,从远处望去,并没有那么耀眼,隐隐透着一股富丽堂皇。

    短短的一年半时间,燕京城从昔日破败不堪的残垣断壁,变成了一座富庶的都城。

    杨七难得的抽出了一些闲暇的时间,一个人独自登上的皇城的城头上,遥望着这座城市。

    看着坊间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热烈场面,内心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些许自豪感。

    “锦绣江山,风景如画,很容易让人迷醉进去……”

    苏易简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杨七身后,一句调笑的话,打断了杨七的思绪。

    杨七背负双手,转过头瞥了苏易简一眼,不咸不淡的道:“一年半的时间,一座富庶的城市拔地而起,人声鼎沸,任凭谁看到这一座城市,都会生出惊奇感。

    作为这座城市的拥有者,我难道就不能因为自己的成就骄傲一下。”

    苏易简缓缓点头,他踱步到了杨七身边,跟杨七并排而立,望着繁华的燕京城,感慨道:“你说的对,任谁看到这一座繁华的城市,都会生出惊奇感。

    但是这种近乎奇迹般存在的城市,能够出自你手,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唯一让我惊奇的是,这燕京城内的人口。

    短短两年时间,燕京城的人口,从无到有,一跃突破了五十万大关。

    当年汴京城的人口达到五十万之巨的时候,还是经历郭威、柴荣数十年的积累,才完成的。

    而我们,只用了不到两年。

    由此可见,你深得人心。”

    杨七很意外的斜眼扫了苏易简一眼,好笑道:“突然之间,嘴变得这么甜,居然知道拍马屁了。”

    苏易简嘴角上扬,嘿嘿一笑,一脸讨好的道:“这不是临近新年,想要跟陛下请一道旨意嘛……”

    杨七眉头一挑,幽幽的道:“除了禁酒令,其他的都好说。”

    苏易简闻言,瞬间变脸,他幽怨的瞪着杨七,“大过年的,你就不能让我喝两口,还让不让人活了。我要乞骸骨!”

    “不准!”

    杨七一言拒绝,气的苏易简差点没冲上去跟他拼命。

    “呼~”

    就在苏易简气的抓狂的时候,杨七吐出了一口浊气,望着锦绣荣华的燕京城,低声道:“咱们还有时间过年,赵廸、落叶两个人,恐怕连过年的时间都没有。

    他们才出去不到半个月,查出来的东西触目惊心。

    所牵连的人数多达数万。

    涉及人命的案件多达上千。”

    杨七下意识攥起拳头,沉声道:“大燕国才刚立,我还没有登基,就有很多人忍不住想要坐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甚至要仗着功劳横行乡里。这些人必将成为大燕国蛀虫之始。

    除此之外,佛道两家也没有闲着。

    为了讨好我娘,为了让我放过他们,他们居然在这个时候,吹嘘出什么慈悲圣母。

    扬言我娘乃是慈悲圣母转世,更是要在除夕夜举行一场盛大的朝圣法会。

    如今此事在燕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人人都在期待除夕夜的朝圣法会。”

    苏易简挑了挑眉头,迟疑道:“对于这件事,太后如何抉择?”

    杨七长叹一声道:“至今还蒙在鼓里,她只知道除夕夜有一场祈福法会,却并不知道跟她有关。更不知道佛道两家从头到尾就是在打她主意。”

    苏易简疑惑的道:“不应该啊,燕京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太后又岂会不知?”

    杨七坦然道:“是我派人下了封口令。”

    苏易简挑眉,意外道:“陛下是想看看佛道两家到底有何猫腻?”

    杨七缓缓点头,面色冷峻的道:“我却有此心,我很想知道,他们弄出这么大的场面,甚至不惜将我娘吹成神佛转世,究竟图什么,胃口究竟有多大……”

    苏易简微微点头,他低头沉思了一下,迟疑道:“陛下是还没想出对付佛道两家的对策,所以才放任他们作为,好见招拆招?”

    杨七一愣,沉吟道:“佛道两家,千年底蕴,早已根深蒂固,想要铲除他们,实在是难上加难。我想了很久,也只是想到了一个阴损的法子,目前还在考量当中。

    因此,在我没有决定如何对付佛道两家之前,只能先放任他们,见招拆招。”

    苏易简闻言,眼珠子微微一转,试探道:“陛下能否将您那个阴损的法子说给臣听听,也许臣能帮陛下查漏补缺。”

    杨七沉吟了一下,点头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我一个人闭门造车,确实有些费神。找你参详也确实是一个办法。”

    杨七侧身,面对着苏易简,认真的道:“佛道两家能够根深蒂固的扎根在百姓们心中,除了一些装神弄鬼的手段外,更多的是许多佛道两家的先贤,以慈悲心,在百姓们心中种下了一个善念的种子。

    正是因为有这个善念的种子存在,百姓们在接近他们的时候,会下意识把他们当成慈悲为怀的人。

    想要摧毁佛道两家,就必须摧毁佛道两家在百姓们心中善念的种子。

    唯有如此,他们在被摧毁以后,才不会死灰复燃。

    世人皆当佛道两家的庙宇是净土,如果我们想办法把净土变成恶土呢?”

    苏易简一脸愕然,瞪起眼珠子,惊愕道:“把净土变成恶土?怎么变?”

    杨七背负双手,缓缓道:“赵廸、落叶二人,不到半个月,就清查出了数万人。梳理完整个大燕国,只怕需要近大半年的时间,到时候清查出的人数,恐怕会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从古北口到辽国的上京城,千里赤贫,荒无人烟,一次性将这么多人送过去,恐怕那一片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