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7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的说,就是有利可图。

    如今,更大的利益摆在眼前,他们自然毫不客气的选择了追求更大的利益。

    现如今,他们一个个在处理了政务以后,都忙着搞地图,忙着组织人手去出海,没人关心儒家的事情。

    孔连杰一连跑了六个高官的府邸。

    虽然仍旧受到了人家热情的款待,但是人家却没答应继续帮摇旗呐喊。

    孔连杰不甘心地走到了第七家府邸门口。

    “当当当~”

    敲门以后,门房看到了是孔连杰,热情地迎了他进去。

    步入正堂以后,孔连杰就见到了府邸的正主。

    “连杰见过郭郎中……”

    孔连杰再无最初的跋扈,努力地放低了姿态,作揖施礼。

    “孔兄到了啊,不必多礼,快快请坐,管家,奉茶。”

    二人坐定以后。

    孔连杰迫不及待地开口道:“郭郎中,连杰今日登门拜访,是有一事不明,还请郭郎中解惑。”

    郭郎中笑呵呵地道:“你我之间,还谈什么解惑不解惑的,有事你只管问,我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孔连杰缓缓点头,沉声道:“据我所知,那日在朝堂上,李御史拼死一撞,几乎把陛下逼到了墙角,诸位只要再添一把力,就能让陛下答应了重开科举。

    可是,事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为何迟迟不见诸位再有动静?”

    郭郎中一愣,收敛了脸上的笑意,长吁短叹道:“孔兄,实不相瞒,如今朝堂上的百官,目光都盯着港城的金山,盯着海外的宝藏。大家心思已经飞了,都想着让陛下松口,准许他们出海去发财,哪还有人真正为天下数万万读书人奔走。

    郭某一个人,有心无力啊。”

    孔连杰下意识攥紧拳头,低声道:“难道金银珠宝在他们眼中,比儒家的前途更重要吗?”

    郭郎中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了几道隐晦地光芒。

    等到孔连杰看向他的时候,他立马摆出了一副悲天悯人地脸,叹气道:“谁说不是呢!哎!孔兄,郭某的一片心,一直向着儒家。只要孔兄能再联络几人,郭某一定随着一起上书,为儒家讨一个公道。”

    孔连杰感激地对郭郎中道:“郭郎中一片丹心,天下数万万儒生,必定会铭记于心。”

    二人坐在一起又寒暄了几句。

    待到天晚之后。

    郭郎中亲自将孔连杰送出了府。

    孔连杰一走,郭郎中立马换上了一副不屑地脸,“呸!什么东西,还儒家前途。你奔走的这么欢,还不是为了你自己的前途。”

    管家站在郭郎中身边,低声道:“老爷,您这么说不好吧?”

    郭郎中瞪起眼,道:“有什么不好的?当官为了什么,为的就是名和利。这燕京城里的百官,有一家算一家,谁家不是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偏偏陛下又紧扣着田产,严查贪渎。

    眼看泼天富贵在前,谁不动心?

    出海一趟,获利数百万。

    祖孙三代都不愁。

    今日错过了这个机会,去冒着生命危险为儒家奔走,能让祖孙三代富贵下去吗?”

    管家苦着脸,哀声道:“老爷教训的是。”

    “还傻愣着干嘛,还不去组织人手,让大郎带着去港城?”

    “这就去……”

    “……”

    杨七用一场泼天富贵做引,成功的吸引走了所有人的目光。

    没有几个人能在一夜暴富的诱惑下稳住心神的。

    更没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去触杨七的眉头。

    大燕国海岸线狭长,长达数千里。

    但是,能出海,能造大船的港口,却屈指可数。

    而这些港口,无一例外,都掌控在杨七手上。

    只要杨七愿意,随手能掐死他们的暴富梦。

    情势,在一瞬间逆转。

    杨七成功的掌控了局势。

    

第0884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今晚一更……)() 
在朝廷刻意引导下,燕国掀起了一场疯狂地出海潮。

    出海的百姓与日俱增,富商大贾、豪门大户、官宦人家,凡是有实力出海的,没有一个不参与到出海潮里。

    港城码头已经不能满足百姓们出海的需要,百姓们纷纷请命,让朝廷多增加出海的码头。

    杨七在派人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大手一挥,开启了登州码头、洞头岛码头、海港城码头。

    四大码头开启,贯穿了燕国海岸线。

    勉强满足了百姓们出海的需求。

    而百姓们疯狂地出海,也拉动了造船业的繁荣。

    四大码头上,除了朝廷建立的八座造船厂外,先后又建起了大大小小的造船厂一百多家。

    同时,四大码头临近的城市的商业,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繁荣了起来。

    几乎可以说是一天一变。

    最直观的就是四大码头的商税,在直线攀升。

    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四大码头的商税,就稳稳当当的超过了以前宋国一年秋税。

    总而言之,在出海潮的推动下,一切都在飞速的增长。

    然而。

    大燕国最大的船队,还没有出海。

    曹琳四女一起筹备了近三个月,花了上千万两银钱,可见船队有多庞大。

    光船工,就雇佣了上万人。

    就这,四女似乎还觉得不满足。

    一大清早的,曹琳就找上了杨七打秋风。

    “陛下~”

    一袭红装的曹琳,声音打着旋儿,进入到了御书房。

    她手里端着一盏茶,淡淡的稻花香从杯盏内飘荡而出。

    显然,那是杨七最喜欢的稻花香。

    杨七放下了手里的奏折,揉了揉眉心,叹气道:“你怎么又来了?”

    杨七觉得,曹琳越活越想是个妖精,正在玩命的榨干自己。

    曹琳走到了杨七面前,幽怨地道:“臣妾可是您的正宫娘娘,过来看看您难道不应该吗?”

    杨七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你是来看朕的?分明是过来打秋风。从二月低到现在,你前前后后找了朕好几次。

    第一次,你过来告诉朕,说民间的造船厂,造不出你想要的大船,非要让朝廷的造船厂帮你造船。

    朕应允了你。

    第二次,你过来告诉朕,民间的船工都跟着那些富商大贾跑了,你空有大船,却没有人手,非要征调朝廷的船工。

    朕也应允了你。

    第三次,你又跑过来告诉朕,说你没出过海,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帮你调教舵手,非要征兆黄谷、王岩两个人给你做事。

    朕还是应允了你。

    如今大船、船工、舵手,你全部都有,你还想要啥?”

    曹琳听闻此言,一点儿也不觉得尴尬,她觉得,杨七是他相公,他问杨七要东西,那是应该的。

    她低身放下了手里的杯盏,扑进了杨七怀里,娇滴滴地道:“臣妾是有了大船、有了船工、有了舵手,可是臣妾昨天听黄谷说,海外的那些蛮人很凶残。

    您也知道,我们姐妹四个在里面投了多少钱。

    要是大船出海以后,碰上了蛮人,到时候弄的血本无归,我们姐妹四个可就活不下去了。”

    杨七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心里大概猜到了曹琳要什么,但是他脸上不动声色地问道:“所以,你还想要什么?”

    曹琳趴在杨七怀里,羸弱地道:“臣妾也不要什么……臣妾就是听说,落叶、赵廸二人,近些日完成了您交代给他们的差事,正在返程的路上。

    臣妾还听说,他们二人手下领的那一万人,皆是跟随着韩琼出过海的好手。

    反正他们回京以后,也没有其他的差事,您看看能不能把他们调给我们?”

    杨七瞥了她一眼,嘴角抽抽着道:“他们确实是出海的不错的人选,你眼光还真毒。”

    “还有啊……”

    “还有?!”

    杨七瞪着眼睛。

    曹琳委屈地道:“臣妾可是准备了上千的大船,出海的人满打满算还不到两万,均分到每个船上,还不到二十个人呢。

    所以臣妾想着,您看看能不能把那些寄居在各地寺庙里的罪囚也给臣妾。

    反正如今佛家已经离开了燕国,他们待在寺庙里,终日里无所事事的,一个个惹事生非的惹您心烦,您还不如把他们给臣妾。”

    不等杨七发话,曹琳自顾自的继续道:“这些人上船了以后,总不能闲着吧?碰到了蛮人袭击,总得保护自己吧?

    多少得给他们发一些武器防身吧?

    每一个人发一套盔甲,一刀一枪。

    每只船上,再配备十尊火炮。

    勉强可以自保。”

    杨七瞪大了眼睛,又惊又怒。

    不论是落叶、赵廸手里的那一万人,还是至今还待在各地寺庙里囚禁的罪囚,那可都是经历过南征北战的老兵,甚至其中有很多身上还背着功勋。

    他们装备起来,战斗力不低于朝廷的正规军,再加上火炮助阵,战斗力更是翻倍。

    他们不去欺负别人就不错了,居然还说只是为了自保?

    杨七可以肯定,曹琳把这些人装备的如此凶悍,绝对不是像她说的自保那么简单。

    八成又要效仿黄谷、王岩二人。

    而且,很有可能就是这两个货给曹琳出的主意。

    杨七心思急转,不知道应不应该答应曹琳。

    曹琳看出了杨七犹豫,她也不说话,只是可怜巴巴的看着杨七。

    半晌以后。

    杨七长叹了一口气,“哎!人手派给你可以,也可以给他们装备兵甲,但是一艘船上装十尊火炮,坚决不行。”

    杨七认真的看着曹琳,道:“一艘船装十尊火炮,加起来有多少?一万尊,足以把燕京城炸得粉碎。这么多火炮流出去,一旦不受控制,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

    所以,朕最多只批给你一百尊火炮,只用于应急。”

    曹琳闻言,重重的点头。

    通过杨七的解释,她也意识到了火炮流出去以后,对燕国有多大伤害,她知道轻重,所以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跟杨七纠缠。

    根据黄谷、王岩二人讲述,两三万兵甲齐全的悍卒,足以在海外横行无忌,根本不用火炮。

    火炮是曹琳自己加上的,她也是希望自己的船队能有大收获。

    所以在火炮这件事上,曹琳也只是顺嘴一提。

    杨七能批一百尊火炮,她已经心满意足了。

    “朕的话还没说完!你们要用朝廷的人,要用朝廷的兵甲,就必须答应朕两个条件。”

    “那两个条件?”

    “第一,船队出了燕国境内,如果是去往孔雀王朝,那朕就不管。因为黄谷、王岩二人已经将航线趟平。但是你们要去别的地方的话,就必须走朕给你们拟定的航线。

    第二,此番船队出海的收获,五成上缴国库。”

    对于杨七提出的第一个条件,曹琳并没有太多异议,毕竟如今盛传的那些地图都是出自于杨七之手,没有人比杨七更了解地图上的地方。

    有杨七把关航线,曹琳反而放心。

    可是杨七的第二个条件,曹琳有些接受不了。

    她撇嘴道:“我们姐妹忙死忙活的想赚一点体己钱,您一张嘴,就拿走一半,您让臣妾怎么跟姐妹们交代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