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粮王之再造天下-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将是双方将士的幸事。

    我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是由多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创造,华夏大地亦不属于那一族的私产。望将军以你等民族危亡考虑,以城中百姓及民族瑰宝考虑。放下刀兵,开城投降。我汉威军定摒弃前嫌,既往不咎。并欢迎满蒙同胞重新融入到华夏大家庭,共享我华夏文明荣光。

    中原大地烽烟未停,华夏繁兴,只争朝夕。已经给了贵军太多时间,明日日落之前没有得到将军的回应,我汉威大军将立即展开攻击,请将军速下决断。

    汉威军总司令陈安东

    公元一六四四年十月二十日

    多尔衮看完后,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是时候下决断了!走,召集众臣跟我进宫,面见太后。”

    今天去扶贫了,更新晚了,见谅,见谅。

    (本章完)

第74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开始(完)() 
哥俩说话的功夫,福伯见到多尔衮心情在多铎回来后变得很好,就赶紧命人送来了相对丰盛的饭菜。多尔衮已经好久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了,放开了心灵枷锁的多尔衮在多铎的陪伴下,吃了多日来第一顿完整的饭,精神状态好了很多。穿上了最心爱的战甲,带着多铎,兄弟二人径直向皇城而去。

    皇城内,福临在院子里和一帮太监和宫女嬉戏,这些日子是福临最快乐一段时光。不用每天像个泥胎一样坐在大殿上听那帮大人说很多废话。而且额娘也不再每天都逼着自己读书写字。虽然最近的饭食差了点,没有青菜吃,可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这根能够自由开心的玩耍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慈宁宫里,孝庄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镜中的自己。已经三十多岁的面容虽依然美艳动人,可紧锁的眉头却掩饰不住内心的疲惫,华贵的衣装下包裹的是一个已经苍老的心,这些年宫内宫外的争斗实在是太累了,现在倒是清闲了,估计离开这座宫闱的日子也不远了,真的很怀念小时候在科尔沁大草原上自由自在的日子啊!

    “太后千岁,摄政王、豫亲王在宫外求见。“沉浸在回忆中的孝庄被一声太监的通禀拉回了现实。“什么?豫亲王!”孝庄不是惊讶多日不出门、连自己也不见的多尔衮来了,而是对早已被俘的多铎突然的出现感到惊诧。“快请他们到前厅,哀家随后就来。”稍稍整理了一下已经很完美的妆容,孝庄急匆匆的来到了前厅。

    多铎见到孝庄,急忙起身深施一礼:“见过太后娘娘。”孝庄摆了摆手,说道:“老十五,都是自家人就不用这么客套了。”说罢,仔细打量了一下多铎,发现多铎气色还不错,甚至好像还白了点。就知道老十五回来的事情恐怕不那么简单。就问道:“你在扬州城下被俘,可把我和你十四哥急死了,快跟我说说,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多铎把整个被俘和怎么回来的过程详细的跟孝庄叙说了一遍,说到扬州城下的惨烈战况时,一向沉稳的孝庄不禁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颤声说道:“勇猛的满蒙战士真的连靠近敌人都做不到吗?”多铎重重的点了点头,说到:“虽然扬州战事已经过去了多日,每每想起当时的情形,我都如同身在地狱。汉威军的武器实在是太可怕了,根本不是靠战士的勇武就能抗衡的。”孝庄听了完多铎的叙述,又重重的坐到了椅子上。叹了口气说到:“老天这是跟咱们开了一个大玩笑啊!”

    多尔衮站起来,把陈安东的信递给了孝庄。孝庄静静的读完,明显的松了口气。“这已经是我们最好的结局了,不过他们真的能既往不咎吗?当初刚进关的时候,豪格和鳌拜他们可是杀了太多的汉人了,包括你们哥俩,手上也沾满了汉人的血啊!”

    多铎听了孝庄的话说到:“汉威军总司令陈安东,能带出如此威武之师,相信他不会是出尔反尔的小人,另外,咱们除了这条路,又能有什么办法化解这场涉及到名族存亡的危机呢?”沉默了半天的多尔衮点了点头,说道:“召集众臣商量一下具体的步骤吧!就像孝庄太后刚才说的,这已经是我们最好的结局了。”

    皇城内临时召集大臣的钟声响了九声,这是最大范围的紧急召集令,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出现在了去往皇城的街道上。沉寂了许久的京城终于有了些生气。不到半个时辰,太和殿外已经站满了应召到来的大臣们。随着太监甩起的长鞭炸响,数百人陆续的走进了大殿。

    所有人都发现了站在摄政王座位一侧的多铎,但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只是都在暗自揣测这次紧急召开的如此大规模的朝会,是不是跟突然出现的豫亲王有关。大殿上的气氛沉闷而压抑,被围困多日,所有人都对自己和大清的前途命运充满了担忧。

    随着太监尖厉的高喊,“皇上驾到!”大家看到孝庄皇太后没有像以往那样坐到宝座后的帘子里,而是领着撅着嘴满脸不高兴的福临一同坐上了宝座,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同寻常。母子二人坐好后,孝庄看着殿下黑压压的众人,缓缓开口说道:“列位臣工,今天召集到家前来,是有关乎大家身家性命的重要决定跟大家宣布,福临尚且年幼,我一个妇道人家,今天就多嘴说几句。大家也知道,汉威军大军压境已经一月有余了,就像一个巨大的磨盘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到我们头上,帝国勇士的鲜血已经证明了,汉威军的实力是我们无法抗衡的。”

    “今天豫亲王从汉威大营带回了他们最高首领陈安东的亲笔信,让我们投降。并且明确说明会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既往不咎。我和摄政王商议后,觉得这已经是我们最好的结局。孝庄在这里感谢各位臣工对我们孤儿寡母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列位臣工对大清所做的一切,大清要亡了,但是我们的族人还能继续好好的活下去,这比什么都都重要!”

    孝庄的话音未落,殿下的众人中已经传出了抽泣声,而且哭泣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了殿里大部分臣工们嚎啕大哭。包括豪格在内的几名重臣武将则丝毫不顾及君臣礼仪大声的咆哮起来,破口大骂,朝龙椅前冲了过来。多尔衮站起身来,站到了宝座前的台阶上,抽出了宝刀指着豪格等人大声说道:“尔等想干什么!身为皇族重臣,连皇家最后的颜面也不要了吗!”

    豪格甩开拉住他的索尼,大声的质问道:“我堂堂大清王爷,宁肯战士沙场,也不会能向外族投降!你们这群懦弱的败类,辱没了祖先的荣耀。”多尔衮看了豪格一眼,笑了。说道:“同祖先的荣耀相比,我更在乎的是几十万族人的宝贵生命。能用祖先的荣耀换取所有族人的性命,我认为祖先是不会怪罪我们的,毕竟先祖建立大清就是为了让所有的族人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倒是你,要是因为你的鲁莽,而陷所有族人于死地,我想先祖会气的从坟墓里爬出来杀掉你。”说完,招呼早就布置好的侍卫,将豪格等人抓了起来,拖出了大殿。豪格的咒骂声一直传出了很远。

    多尔衮,收刀入鞘,看着殿内其余的大臣,虎目含泪,缓缓的说道:“我大清自太祖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开始,距今才刚刚二十八年,是秦朝之后最短的王朝了。而且所控制的疆域不足整个华夏的十之一二,我爱新觉罗家族,真的很失败,对不住各位臣工了。今天再劳烦各位,去各处军营和库房走走,安抚好军卒,清查好账目,明日一早随我开城投降!”说完转身走出了大殿,多铎紧随其后,兄弟俩形影相吊的背影同样的黯然、萧索。

    (本章完)

第75章 千头万绪() 
秋高气爽,正是收获的季节。京城早晚的气温已经变得凉爽。晨曦中,弥漫的薄雾笼罩在大片成熟的农田上,朦胧的田野泛出金灿灿的色彩,在微风的吹拂下层层叠叠煞是好看。粮食对于任何势力来说都是最不可或缺的,这个时候对于农人来说,在田里耕作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哪怕刚收割完后就被抢走。万一大军发了善心能给自己留点,就是意外的收获,所以城外的农田里已经有农人开始收割庄稼。

    陈安东,不确定多铎进城劝降能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以记忆中满清的尿性,在国力虚弱的时候,都有人敢同时向八国宣战,最后的名将僧格林沁面对英法联军的钢铁洪流都能拼命冲锋,现在还算得上兵锋鼎盛的八旗铁骑,很可能来个玉石俱焚。能在城里忍这么久,应该是睿智的多尔衮压制的结果。谁知道最后时刻会不会发疯,所以陈安东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汉威军各个方向的阵地已经前移到离城不足五里的地方,重炮群几百门大炮已经褪去了炮衣,两个集团军几十万人已经全部进入了指定位置,枕戈待旦。

    一夜无眠,有些心神不定的陈安东,正蹲在一块麦地旁,跟地里忙着收割的一家人在闲聊。其实是他自己在自言自语,地里面胆战心惊的四个大人根本就不敢搭腔。倒是原本在一旁疯跑的,六七岁大小的光屁股小子,觉得这个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人没什么危险,主动跑了过来,想近距离看清楚这种怪衣服。地里干活的三个男性攥紧了手里的镰刀,女的顾不得害怕,大喊着跑了过来。

    陈安东觉得叨扰了人家的劳作,觉得很不好意思,从兜里掏出一把五颜六色的糖果,打开一个放到自己嘴里后,剩下的都塞到了鼻涕孩子手里,孩子很聪明,有样学样的弄开了包装,把糖放进了嘴里,甜甜的滋味立刻让孩子露出了纯真的笑容,漂亮的包装舍不得扔掉紧紧的攥着。向陈安东呵呵的笑了几声表示感谢,回头向着疯狂跑过来的娘亲跑了过去。

    跑到娘亲身边,被娘亲一把抱起的的鼻涕孩子,献宝一样把一个糖块塞进了娘亲的嘴里,原本惊慌的妇人也被这甜甜的滋味所俘获。明白了这个奇怪的人并没有恶意,因为奔跑而涨红的脸庞露出歉意,冲着陈安东点了点头。已经准备好拼命的三个男性,也放下了手里的镰刀,年纪大的冲陈安东拱了拱手。陈安东不禁感叹,这个时代的人真是太朴实了,几个糖果就能建立起简单的信任。看样子以后各级政工干部兜里要常备些。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的陈安东,向田里的一家人挥了挥手,返回了前沿阵地

    太阳倔强的遮蔽了漫天的星光,跃到了天空之上。散发出无尽的威能,轻易的驱散了薄雾,在湛蓝的天空上,把光辉洒满大地,又是一个响晴的天。在阵地上来回走动的陈安东心,头的阴霾也随着德胜门的打开而烟消云散。数十名将领大臣,在多尔衮、多铎的带领下,骑着骏马出门后,跑向汉威阵地方向,距离阵地前沿大约两里处站定。随后一大队手持仪仗的宫人鱼贯而出,十面五色金龙小旗、十面五色龙纛(dào)、十面双龙黄团扇、十面黄九龙伞整齐的排列到大门的两侧,硕大的九龙曲柄黄华盖下,一个华贵的步辇上端坐着孝庄和年幼的顺治,后面跟随着大批的满清大臣。大清的中枢就这样,用最隆重的姿态出现在了汉威军的面前,展示他们最后的辉煌。

    多铎,策马脱离了阵营,向阵地前跑来。陈安东也骑上了陈雷牵来的战马,在几名警卫和大栓、二虎的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