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粮王之再造天下-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虎,接触了邱子峰几回,感觉此人颇有见地,是个人才。看他如此激动,不似作伪,知道此人定是受了很多委屈,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吩咐龚亮送他出门,然后叫来电报员将这个好消息发送给了陈安东。

    一百章了,一百章了,一百章了!三个多月的辛苦,终于把《粮王》这个幼苗养大了一点。感谢一路陪伴的书友们!谢谢!

    (本章完)

第101章 大西宝藏() 
巳时三刻,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三人率城内文武,顺着铺就的红毯来到城外。二虎也带领着第四集团军的部分高级将领,准时到达。孙可望等人看着迎面走来的,英姿飒爽、年轻干练的华夏人民军。想想十几万人的精锐之师,就是由这些比自己等人还要年轻的将领率领的。一直自认为是年轻一代佼佼者的三人,才感觉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孙可望作为张献忠义子中的老大,双手捧着装有龙袍和印信的木匣。见对面的将军已经到达,位于中间的将军不用说,肯定是此处人民军的最高长官,于是上前一步,双手将木匣递了过去,说道:“赵德胜将军,本人大西国皇帝陛下义子孙可望,与两位义弟,李定国、艾能奇代表大西国皇帝陛下,现将大西国皇帝印信、龙袍以及土地、人口账册交与将军。从此以后再无大西,治下所有土地尽归华夏,百姓皆为华夏臣民,请将军接收。”

    二虎双手接过木匣,转交给身边的王卫东副司令,郑重的向孙可望三人敬了个军礼。说道:“我、华夏人民军第四集团军司令赵德胜,代表华夏帝国皇帝陛下,接受你们的投诚,并且向你们致以真诚的感谢,感谢你们为了民族大义,为了百姓苍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感谢的同时,热烈欢迎你们成为华夏帝国的一员。”

    交接仪式完毕后,艾能奇上前拉住二虎的手,说道:“赵将军,那天看你们人民军的操练,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现。在咱们可是真的成为一家人了,我能否加入到您的账下。不图当什么将军,就想在您的麾下冲锋陷阵。”李定国也有加入人民军的想法,毕竟是有志向的热血男儿,就喜欢驰骋疆场,征战四方的感觉。不过刚刚投诚,还有些不好意思。思量着人民军肯定还会招兵,要不直接到征兵处报名得了,凭借自己的一身本领早晚能当上将军。

    二虎听了艾能奇的话,笑着说道:“你们几个能征善战的王爷,在我账下可是屈才了。圣上早有旨意,等川蜀这边的交接工作完事,让你们直接去他账下效力。等你们跟圣上学习了人民军的战术战法后,独领一军是早晚的事。”

    听了二虎的话,兄弟三人相互瞅了瞅,心里都感觉热呼呼的。本来都是统领千军万马的一方霸主,现在变成了一介平民,要说心里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现在听二虎说华夏圣上都知道自己,还让自己等人到帐前效力。不禁对这未曾谋面的圣上心生感激。都是有志青年,正当大好年华,谁也不想蹉跎余生。

    几人边走边聊,起初还有些生疏,有与二虎还算熟悉的艾能奇在中间穿插引话,大家年纪又相仿,等到进了城中的王府的时候,就已经谈笑风生了。临近晌午,艾能奇在府中早已备下了丰盛的酒宴。大西的文武和人民军部分将领齐聚一堂,把酒言欢。畅谈蜀中未来的发展和华夏帝国的种种政策、理念。

    第四集团军的大队人马,也有序的开进了城里。除以部分接收防务驻扎在城防要处外,全部进入了城内原大西军的营地。城内的百姓都已经知道了大西军投诚了,虽然不了解人民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但是知道不用打仗了,原本吊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胆子大的站在道路两旁看起了热闹。原本因为可能出现的战争,导致有些压抑的氛围烟消云散。

    酒宴的气氛很是热烈,大西官员刻意结交,轮番的前来敬酒。二虎等人民军军官经过改造的身体,都极为强悍,酒量自然也都大的出奇,基本都是抬手就干,喝到最后,反倒是人数众多的大西众人先扛不住了,吐的吐、倒的倒,好不凄惨。

    李定国身负重任,没敢多喝。见二虎身边已经无人前来打扰,大哥四弟都已经醉的不省人事,就端着酒杯坐到了二虎的身边。在敬酒的时候小声的跟二虎说道:“赵将军,末将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将军说,不知将军能否移步,找一僻静处。”二虎见李定国说的异常郑重,自己又身怀绝技,不怕他耍诈,便点头应允。

    二人避开众人,来到王府内的一个凉亭内。李定国从怀中掏出一个玉制的小盒,交到二虎手里。二虎疑惑的看着李定国,说道:“这是什么?我见李将军也是磊落之人,为何行事如此诡异!”

    李定国见二虎似乎误会了,开口说道:“将军休要见怪,在李某与大哥从西京赶来的路上,险些因为此物丧命。此事,事关重大,李某不得不小心谨慎。”

    二虎,更加的疑惑。“此为何物?竟能让贵为大西王爷的李将军身陷险境?”李定国说道:“玉匣内是大西藏宝图,是我义父自起兵以来,从贪官、地主、绿林豪强手中夺来的财宝。”“什么!藏宝图!”二虎压低了嗓音喊道。“是的,我义父,除了一部分用于购买粮食赈济灾民,供养军队外,将大部分夺来的财宝都集中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是因为连续的征战,朝不保夕,以备不时之需。后来是怕手下众将得到大量钱财后丧失斗志。但是随着财宝越来越多,就遭到了一些人的觊觎。大西军内龙蛇很杂,满清的走狗,南明的探子,大顺细作,甚至是曾经的战友,都开始探寻这批财宝。为了保护这批大西能在受到重创时东山再起的财宝,牺牲了不少的战友,不得不另觅他处,秘密安放,并绘制了此图以便寻找。”

    “这次义父在接受了帝国招安后,便将此图偷偷的交给了我,让我将这幅宝图呈给圣上。帝国广大,百废待兴,这批财宝应该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但是我在来的途中曾遭到袭击,估计是父皇身边有人走漏了消息。为了避免出现意外,现在我将地图交给将军,尽快将宝藏取出,不应该再因为这批财宝让人丧命了。人民军火器犀利,战力强悍,宵小们无力争夺,就该作鸟兽散了。”

    二虎自从跟随陈安东至今,没有因为粮饷的问题发过愁。但是在他系统的学习了古今历史后,知道财帛动人心,一批巨大的财富会让人多么的疯狂。历史上很多的残酷事件的起因都是因为大批的财宝。看着李定国清澈的眼睛,二虎从心里由衷的敬佩。一个能坦然面对巨额宝藏毫不动心的守义之人,一定是一个意志坚定,品德高洁之士。东子哥早就看中的人果然不错,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西宝藏。

    (本章完)

第102章 返京() 
收到大西投诚消息的陈安东,还没有想好怎么能更好的将大西这个团体融入到华夏帝国中来。因为大西毕竟不是满清,跟大顺情况也不一样。满清是着实的打了几场硬仗,而且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中是得了天下,并且统治了中华几百年的霸主。大顺因为李闯被刺杀,导致了两军的激烈对垒。本来因为误解,还想在大西大打出手,结果张献忠才是几股势力中,最知道进退的。基本等于未放一枪一弹,就交出了川蜀。所以原大西人员的安排,到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正在费脑思量中,陈安东又收到了二虎一天内的第二封电报。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张献忠,命李定国献出大西藏宝图,宝藏数量不详,请速批示处理意见。”让陈安东对张献忠的感官又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此有大局观,明事理知进退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杀人魔王呢。

    历史果然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没有节操和民族气节的酸腐文人,为了自身的利益真的可以出卖一切。他们笔下的文字,真的是胜利者脸上的胭脂。到底有多少历史真相,被只从自身和家族利益出发,没有国家概念的文人集团,利用拥有文化,掌握言论的便利条件,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愚民政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不二法宝。知识和文化的巨大鸿沟,才让他们有条件将善良无知的百姓玩弄于鼓掌之间。一边尽可能的从百姓身上,无耻的压榨出最后一个铜板,一边极力的鼓吹君君臣臣。直到被压迫者,口中的最后一粒米被夺走,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才会开始一个新的轮回,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莫不如是。

    陈安东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冰冷的北风夹带着洋洋洒洒的雪花顺窗而入。让陈安东有些混沌的头脑为之一清。宝藏对于陈安东来说可有可无,只要陈安东想要,随时可以利用空间提炼出任何需要的贵金属。但是对世人来说,大量的财宝,是一个帝国实力的象征,更何况是数量庞大的大西宝藏。

    陈安东想了想,便让电报员给二虎回电:

    一、找到张献忠,着赵德胜将军代朕向其表示感谢,并根据其本人意愿做出适当安排。

    二、速度派人将张献忠四位义子送到京城,到朕账下听令。

    三、速将宝藏取出,不必运出川蜀。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直接在CD建立华夏银行分行,铸成钱币,免息一年贷款给有需要的百姓。

    四、大西原有官吏,与社会招募人员统一安排进行培训,待业务培训结束后,成绩合格者,优先安排录用。成绩不合格人员,发放相当于当地经济水平一年薪水的遣散费,予以遣散。

    五、其他一切事宜,待行政人员到达后,正常按照华夏政策推行。

    六、川蜀接收完毕,在保障工农商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可在川蜀百姓和原大西军卒中,再征召十到十五个师的兵力,尽量在川西高原征召,就地开展训练。待气温回升后,视情况留下两到三个师的兵力驻防,其余部队一部由赵德胜将军率领向东与第二集团军一部,第三集团军一同包围南明。一部以川蜀高原征召的兵卒为主力,由王卫东将军率领向西转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朵甘思、乌思藏两个宣慰司的割据势力扫平。

    电报发出后,陈安东又派人将李过找来,商议细化了陕西未来的发展方略,又就恢复丝绸之路做了一番交代。陕西的行政框架已经搭建完毕,李过这个陕西的行政长官已经走马上任。西北剩余地区将由王卫东率领川蜀高原军团来负责清理,陈安东留在西安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就快到农历春节了,华夏帝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大传统节日。并且皇城前的广场上修建的民族英烈纪念堂,集会广场和民族英烈纪念碑,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就快竣工了。作为华夏帝国的皇帝,陈安东必须回到京城,亲自主持几大场馆的揭幕仪式,出席春节庆典,所以御驾亲征到此结束。

    第二天陈安东在西安成立又转里了一天,再次畅游了这座古老而雄浑的西北重镇。作为帝王,实际上出京的机会不会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来到这里。没有在已经因战乱丧失了大量人口的陕西征召士兵,留下了两个师的守卫部队,在第三天的清晨没有惊动城中百姓,悄然出发,陈安东踏上了返京的路。

    征途充满未知和激情,总是让人觉得漫长而又值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