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急,这次估计会有很多小官小吏和地痞流氓会栽在本官手中,后者就无所谓了,打击前者,却会造成官府大量职位缺空,等顾炎武带人到了就好了,到时他的人,会顶替一部分官吏的空额,等他到了再说。”

第四百二十五章收费砍人() 
封建社会的皇帝就是这么牛,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他定了调的事情,除非他自己后悔,否则没有人能改变,所以,王廷锡很悲催地就这么被赵无忌给阴死了,陷害他的理由虽然很拙劣,但是既然皇上认为他是叛逆,那自然会有无数善于察言观色,体贴圣意的大臣,按照皇上的意愿,为王廷锡找出种种叛逆的证据和理由。

    于是,这件耸人听闻的奇案,几日之后便登上了官方的邸报,由大明各地的驿站传递到了大明的每个角落,大明各地的官僚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丧心病狂的青州同知王廷锡,意图谋反,为了掩饰罪证居然亲自下手毒杀了谋反的同伙,青州左卫都司高煜,堪称胆大包天。

    幸好他的罪行被新任青州知府,第一才子赵无忌所发觉,赵无忌果断出手,将这场叛乱消灭于萌芽状态中,他也成为邸报中表彰的对象。

    某些嗅觉灵敏的官员,从邸报中的只言片语中,察觉到皇上对此事的处理结果并不是十分满意,邸报中暗示王廷锡如此胆大包天,意图谋逆,正是因为某些上级官员长期的失察和纵容所造成的。

    山东的主官只有两位,一位是巡抚李懋芳,另一位是布政使张秉文,张秉文去年年末刚刚上任,显然‘长期失察’这个词套不到他身上,那么显然,在山东巡抚之位已经待了三年的李懋芳,便是邸报中所暗指的对象,有心人皆已在心中得出结论,李懋芳在山东的日子,不长了。

    皇上的圣旨几乎是与顾炎武一行人同时到达青州府,圣旨中,崇祯对赵无忌进行了一番褒奖,至于王廷锡则判处他斩立决,不过崇祯也是格外开恩,并未按照谋反的一贯处理方法,对王,高两人判处株连九族,而是把判决王廷锡和高煜家属的权力交给了赵无忌,让他酌情处理。

    此外,崇祯另有一份密旨,由宣旨的太监交给了赵无忌,密旨中说道,允许赵无忌留下两成的抄家所得,其余的金银,由赵无忌负责运往京师,填补户部的亏空,至于那些粮草,则由赵无忌运往德州,运到那里的水次仓,也就是漕粮仓库中。

    整个大明,一共有五个漕粮仓库,德州便有一个,恰好离青州府不远,运送粮草很是方便。

    圣旨到达的当天下午,一直在察看风色的通判李谦吉匆忙来到赵无忌的府上,言语之中,极尽恭敬臣服之态,王廷锡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不由得李谦吉不乖乖低头。

    李谦吉官声尚可,既然他姿态这么低,赵无忌也就闻言抚慰了他几句,让他安心,暗示只要他服从自己的命令,配合自己施政,自己便不会动他。

    李谦吉千恩万谢,感激涕零的离去之时,又奉上一份两万两银子的礼单,赵无忌知道他以前手脚也不太干净,想了想,便把这份礼单收下了,暗想这些就作为赎罪银,将来留给庆记和和记作为技术研发的资金。

    手里有了钱,顾炎武带的人也到了,于是赵无忌便准备正式开始收费,砍人。

    收费当然是收城市管理费,砍人嘛,就是准备对付那些欺上瞒下的小吏、官差们和那些地痞流氓了。

    今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和煦的秋风微微地抚在脸上,赵无忌心情大好,觉得这真是一个收费砍人的好日子,于是便带着孙曦,以及一百多名自西北来的乡勇充当打手,气势汹汹地前去巡视自己的领地去了。

    府衙对面的街道上,一排全是商家的铺子,于是赵无忌便带着人,一家一家地逐一走了过去,赵无忌斗倒了王廷锡,在青州府民众中的声望陡然暴涨,商人都是和气生财,城市管理费虽然不低,但也不算很高,若是当真能借此免去小吏和流氓的盘剥,算下来每月反而会省下一大笔钱。

    于是这些商家皆都是很痛快的交了钱,眼看收费行动如此顺利,赵无忌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在收费的过程中,孙曦在一家酒馆中,抓获了两个吃霸王餐的衙役,此后又在一处市场抓获了四五个勒索商家的地痞流氓,赵无忌吩咐手下将这几个人五花大绑,用绳子拽着,一路带着他们前去收费。

    于是队伍就变成了孙曦带着十几个人在前面趾高气扬地开路,随后跟着几个乡勇,用绳子拉扯着一路抓获的不法官吏和地痞流氓,赵无忌带着其余的乡勇在后面压阵殿后。

    商家看到这群人中垂头丧气被绑得结结实实的衙役和地痞,立刻就是心领神会,知道这个城管大队是个办实事的,于是交费的热情立即高涨起来,由一开始的面有难色,爱理不理,最后演化成一条街上的商户,争先恐后地邀请孙曦前去收费,交了费之后,总会向孙曦提供一些不法地痞流氓或是贪婪小吏敲诈勒索商户的线索。

    赵无忌吩咐手下把这些线索统统记录在一本小册子上,如果举报的是地痞流氓,就告诉身边的韩林,让韩林领着乡勇前去抓人,若举报的是贪腐受贿的官吏,便暂且先记下来,等自己回去之后,再和这些人秋后算账。

    赵无忌带着人上午跑了青州城大概四分之一的地方,差不多收了不到二百两银子,这么算下来,这个月青州城的城市管理费,应该是七八百两银子的样子。

    这个数字不算少了,因为去年青州每个月的商税也不过才四百多两银子,不过跟得赵无忌时间久了,见过他经常几万几万两银子进账的商敬石,觉得大人如此劳师动众,结果才收了这么点钱,还要冒着得罪整个青州府官场大小官员的风险,有些得不偿失。

    赵无忌带着孙曦等人忙碌了一个上午,当场抓获了五六个敲诈商家的衙役差人,此外韩林也带人抓捕了三十多个地痞流氓,赵无忌吩咐把这些人暂时都押在府衙门口示众,这消息顿时便震动了整个青州城。

第四百二十六章准备找矿() 
当天的中午,百年一见的奇观在青州城出现,以往曾拿这些商家当做肥羊一般吃拿卡要的小吏和衙役,各自乔装打扮后,纷纷鬼鬼祟祟地来到那些自己曾敲诈勒索过的商家,将以往的不法所得尽数退还,非常和气地请这些商家高抬贵手,待到城管大队来临之时,千万不要举报自己。

    于是青州府的众多商家们,颇是狠狠地发了一笔不大不小的意外之财,以往孝顺出去的钱财,又原封不动的回来了,他们清楚这一切都是拜新任知府赵无忌所赐,心中更增添了几分对赵无忌的感激之情。

    至于那些钱财到手便吃喝花掉的地痞流氓们,自知还不起钱的,少数乖觉的便偷偷趁着中午离开了青州城,从此不知所终,更多的此时还在赌场和酒馆逍遥快活,醉生梦死,浑然不知道外面已经变了天。

    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儒家文化,讲究修身养德,忠孝仁义,儒家文化教育出来的士子,通过考取科举做了官之后,很多官员文章和诗词做得极好,道德品质也是无可挑剔,但是颇有一部分人,实际做事的能力很差,他们从小便将算术算学列为末流,根本不重视,所以执政的时候,业务能力不行,算术也算不明白,不得不完全依靠那些没有品级的小吏来做事。

    这些小吏品级虽然不高,权力却是极大,诉讼,税赋,财政,民事,户籍这些最基本的事务几乎都掌控在他们手中,他们利用自己熟悉业务和法律的优势,欺上瞒下,上下其手,其敛财能力,甚至远远超过他们的顶头上司。

    赵无忌这次准备打击的就是他们,顾炎武自西北带来了不少人才,到时赵无忌打击处分一个,他们便顶替上去一个。

    经过整整两天的忙碌,最终收取了八百四十多两城市管理费,抓获了地痞流氓一百多人,拿了钱就得做事,赵无忌大手一挥,这些地痞流氓作为第一批市政人员,马上上岗开始工作,每人发一把扫帚,在少量家丁的监督下,出去清扫青州城的街道去了。

    赵无忌管这种行为叫‘劳动改造’,这些地痞一贯懒散,都是好吃懒做之徒,鉴于他们的罪行轻重不等,每人的劳改时间也由一个月到半年、一年不等,少数民愤极大的黑社会分子头目,则直接就进了青州城的大狱,过上了吃住不愁囚犯时光,等待着秋后问斩,或是打一顿棍子之后,流放到遥远的不毛之地或是北方的前线当敢死军。

    劳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劳动这种手段,将这些地痞改造成能够自食其力的良好百姓,才是赵无忌的目的。

    偌大的青州城,仅仅依靠一些劳改的地痞来整理市容显然是不够,也是不现实的,拿出收缴上来的八百两城市管理费,赵无忌交给了孙曦,让孙曦招募一些难民,发给工钱,由他们负责青州城街道的清洁工作和道路维护工作,比如说修桥补路,比如说清掏臭水沟这些活。

    这些活比较脏,赚的也不多,青州本地的居民很少有人愿意做,但是不要紧,难民们只求有一口饭吃,他们不挑剔这个。

    现在山东一地的难民也已不少,都是西北一带逃荒过来的,在城外衣食无着,处境潦倒,赵无忌让孙曦把工钱较平时又提高了一些,眼看工钱又多,又有官府信誉作保,不必担心会被克扣工钱,所以报名的难民极为踊跃,很快便招募了四百多人。

    赵无忌一声令下,所有人员一律包三餐食宿,月工钱一两银子,并且在青州城内为他们建设了一批简陋的木板房,里面都是大通铺,一个房子能住二十多人,供这些招募来的人员居住。

    房子虽然简陋,但是能够遮风挡雨,比起这些难民从前在外面无依无靠,任凭风吹雨打的惨状,俨然已是天堂一般,加上又包了一日三餐,还有一两银子拿,算下来一个人出来做工,便能勉强养活家中两个人,总算能将生计维持下去,全家人不至于饿死。

    顾炎武如今是最忙碌的人,他负担着在青州府各地勘探铁矿,寻机建设工坊的任务,他来到青州城后,仅仅在这里住了一晚,第二日便带着人手,出去查找铁矿去了。

    赵无忌记得后世在淄川,便有一个山东最大的露天铁矿存在,也就是在大明的临淄,是距离青州城非常近的一个地方,于是赵无忌将这个线索告诉了顾炎武,只说让他前去临淄,那里应该会有一个巨大的露天铁矿。

    顾炎武对赵无忌的指示向来都是信服的,赵无忌从前的指示,几乎是无有不中,他既然说临淄有铁矿,那临淄就一定有铁矿,于是得到消息的顾炎武,毫不犹豫地带人前往临淄去了。

    临淄那里煤矿和石灰石、粘土、石英砂的储量也很大,赵无忌基本决定了,将来青州一地的工业区,就定在临淄。

    铁矿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石英砂可以用来烧制玻璃,石灰石和粘土可以制作水泥,赵无忌准备在自己的任期之内,把青州府的道路全部翻修一遍,石灰石和粘土价格不贵,赵无忌打算在一些主要的干道上,铺设水泥路面,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便是在大明,也是适用的。

    青州城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