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三国之遁甲天书-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迳系墓芾恚菀椎鞫恍┳扯〖右匝盗范选V皇撬睦镏溃罾啄睦锸鞘裁戳曰В沂谴┰蕉吹亩皇兰腿瞬拧

    李雷就没想这么多了,一想自己立马可以管理千顷良田加一山林,那岂不是十足的地主老财,还能时时的去打打猎什么的,这日子多惬意啊!一千顷,什么概念,就是十万亩,六千多万平方米!其实李雷并不知道,古代一顷是五十亩,即使如此,五万亩良田也不是一个小概念,况且还有一处山林。

    高顺也有了心思,他一直想从军报国,抗击羌胡,然而孱弱的地方军却屡屡让他失望。其实早段时间听说并州有个主簿吕布,很是骁勇,高顺正准备去投靠呢,谁知遇到李雷,也就耽搁到现在。现在李雷可以管理良田千顷,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地,自己作为二哥,怎么能不帮自己的小弟呢,再说还可以就近劝说任昂,建立一支悍勇的军队,到时候也好抵抗羌胡的入侵。

    “小侄多谢伯父收留,此生必当尽心尽力为伯父管理好田地!”李雷心道对方千万别反悔,赶忙拜谢任昂。任昂忙呵呵笑着把李雷扶起来。

    李雷的行程既然已经定了,不免要问起大哥张机和二哥高顺。

    张机道:“本想虽两位兄弟多多盘桓数日,谁知昨晚家书送至王师父处,说是家父病重,所以不能陪诸位到九原了。今日拜会师父之后,便要收拾行装回程了。”

    李雷一听,尤为伤心,他以前体弱多病,又常遇庸医,所以见到张机,自然想拉到自己身边。今世虽然没得过什么病,但昨日还是吓得不轻,按张机的话来说,要不是遇见了他,自己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现在想想,李雷身上还有些虚汗呢,没办法,在古代,得病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张机看在眼里,心中很是感慨,便激励李雷道:“三弟,老哥还等着你做郡守或是刺史,咱们还推行你那医学馆呢!”

    李雷点点头,道:“到时候如果地域偏远,大哥莫要推托啊!”

    张机道:“誓不相负!”

    高顺在一边也看的热血沸腾,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誓不相负!

    然后就问到高顺的想法,高顺心说你小子会欲擒故纵,我就不会吗?便说:“听说并州主簿吕布是员骁将,顺欲往投之!”

    “如此不甚好,”任昂皱眉道,“虽然吕将军的骁勇数次抵挡羌胡的入侵,但此人生性贪婪,过度依靠暴力,却又喜欢耍弄小伎俩。”

    高顺愣了愣,他听到传闻都是正面的,吕布这个人性格怎么样,他并不清楚,如此一听,且任昂并不像诋毁,心中不免有些惴惴。

    任昂见状便道:“吾虽不才,九原县中却有些军马,不知将军愿往否?但吾人言轻微,恐怕只能推荐将军做名都伯。”

    李雷在一旁,思绪早就飞到一边了,高顺,必须的重新定位!慢慢的理一理高顺的事迹,虽然三国演义不是很准,但没办法,李雷对三国的喜爱和了解,都是来自于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也看过三四十集,当中介绍高顺的却是寥寥。很明显,吕布手下最仰仗的将领就是高顺,张辽都要排到后面,但是高顺和夏侯惇打的却很是丢人,被人追着打!不过吕布不分兵则以,分兵则必由高顺领军,吕布看人不分忠奸,但好歹多年带兵,对手下人的能力,应该是比较了解的!

    不对!一个念头突然跳到李雷的脑海中,既然那些所谓的单挑大多是罗贯中同学虚构的!比如温酒斩华雄,甚至三英战吕布。那么自己为什么还以高顺被夏侯惇追着打来贬低高顺。三国演义在战争还是比较遵从历史的,那自己何必考虑单挑,直接看战争的胜负便是!想通了这一点,李雷的思路便清晰起来,高顺等引兵出徐州,曹遣夏侯惇李典等人救援,高顺先大败夏侯惇,后又攻取小沛,打的刘备张飞关羽三兄弟落荒而逃,这不典型的是当年红军常用的围点打援嘛!最后吕布手下除了陈宫,只有高顺一人不愿投降,一言不发,引颈受刑,面对死亡,何其的潇洒!

    “这个”高顺迟疑起来,都伯,这官也实在太小了。

    三国军队编制,大致是部,曲,屯,队,什,伍六级。伍辖五人,设伍长;什辖二伍,共十人,设什长;队辖五什,共五十人,设都伯;屯辖二队,共一百人,设屯将;曲辖五屯,共五百人,设曲长;部辖二曲,共一千人,设千人督,亦称牙将。

    这都伯,手下不过五十人。

    “老二!”李雷想清楚之后,心说一定要把高顺拉紧,“伏波将军马援曾有言,君择臣,臣亦择君!那吕布即是一贪婪之徒,何必投之。更何况,你既然想报效国家,就要到国家最需要你的地方!哪里最需要你,并州吕布处么?当然不是,那里有一吕布足矣,你投奔不过锦上添花耳!九原县更靠近羌胡地区,而且没有像样的将领,那里才是最需要你的地方!都伯,官小怎么了,很多着名的将军都是从小兵做起的。再说以二哥的能力,难道不相信自己可以沙场建功,封王觅侯吗?”

    一番话说的激扬慷慨,有理有节,又豪气冲天!几人都是一愣,再次肯定此人果非池中之物。若是他们知道李雷心里想的是让高顺到九原,好替他护院,自己可以安心的做地主老财,买两个丫鬟,不知道会不会晕死。

    “好,封王觅侯!”高顺重重的点点头,一脸郑重的看着李雷。

    看着高顺凌厉的眼色,任昂心中明白,这绝对是个将才!

    “张大哥,你将成为名垂千古的医圣!”

    “哪里哪里,小弟前途不可限量啊!”

    “高将军他日定是朝中大将军呐!”

    “哈哈哈哈!”

    “任大人眼光独到、胸怀若谷、谈吐优雅,必定会权倾朝野,富甲天下。”

    “贤侄!”

    几人又相互说些吹捧或是激励的话,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张机便要告辞了。任昂便要赠送千金,张机推辞不受,说:“令守大人是喜我还是害我呢?”任昂幡然醒悟,当即命人把千金收回。又叫出内人秀儿,一行人直接把张机直送到城门外。

    张机很是郁闷,我还没到师父那收拾行礼呢。一直又没机会说出来,只得隐忍下来。

    众人见张机不愿走远,还以为张机不忍分离,一个个激动的什么样。张机无奈,心道我就当锻炼身体了。自己走远了,候着众人回去了,这才赶回城中去找王神仙。

第16章 变相招兵() 
这任昂的土地还真是多啊,李雷心中感慨万千,自己骑着高头大马遛了一上午,还没能遛个遍。李雷已经问清楚了,现在一顷指的是五十亩,即使这样,粗指算算,宽有五千米多,长也有六千米多,边上还有一大片树林。抵得上一般的乡村了!

    怪不得古代起义喜欢打土豪呢,李雷心中想着,忽看了看旁边的麴正,笑道:“麴老伯,这土地的大小我看的差不多了,其他的情况还麻烦您老给介绍下?”

    麴正是任昂的一名官家,专门负责打理着千顷良田的,据说祖上也是官宦之家,不过后来破败了,不得不投身到任昂手下。麴正为人正直忠诚,虽然对任昂安排一个半大小子过来很不满,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一大早的就带着李雷来巡查了。

    “启禀少爷,这土地皆是良田,故秋季多种麦,夏季多种梁,其中间杂种些粟、黍、麻、豆,旱稻也有一些。”麴正拱着手,好似说家常一般。“这些都是主粮,年产量大约是二十八万石,扣除之后上交十四万石。蔬菜瓜果的也有几十顷,蔬菜有地芝(冬瓜)、瓠瓜、荸荠、茄子、豆角、萝卜、蔓青、芥菜、苦麦菜、蒿菜、苋菜、大蒜、葱、胡荽、韭菜、姜、竹荀、蘧蔬(草菇)、石菭(石耳)、花椒、胡椒、黄花菜、空心菜等;水果主要在树林边,有枣、柰、柿、梨、桑椹等。”

    “呃,我不是问你这个!”李雷一听头都大了,看看麴正意犹未尽的还想把瓜果蔬菜的产量报一下,急忙打住。“那个具体的产量你详细记载好,做个账本给我看!我现在问你的是户口的问题,我们这共有多少户,青壮年又有多少?”

    麴正看了李雷一眼,方道:“这个啊,计有二千户余,青壮年约有六千人吧!”

    李雷点点头,早在由乐平回九原的路上,任昂就给李雷交了个底,意思让他挑选一批青壮年去打猎。这是为什么呢?李雷用脚趾也想到了,任昂想建立一支私人武装。至于安排高顺进入军队,估计是想进而掌控九原县的军队大权。期间,李雷终于得知了现在具体的年份,公元180年,距离黄巾大起义还有四年的时间,不过当年的黄巾大起义并未蔓延到并州。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李雷明白,工作不好找,尤其是这样一上来就当领导的。所以对任昂很是感激,心道不知是自己比较走运,还是任昂慧眼识英才?不过这样也好,自己趁机攒些钱,到时候跑到王允家,趁连环计还没实施的时候,用黄金千两把貂蝉给礼聘过来。

    人的野心往往是随着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李雷本想随便找几个漂亮的女子了事,谁知看到手下土地有这么大一块,野心遂膨胀起来,就又打起貂蝉的主意。不过,他打主意的,又何止是貂蝉?

    “麴老伯,把所有的佃户都集中起来,我有话说,呃,老人和孩子就没必要来了。”李雷下达了集合的命令,待会,自己就要训话啦,哈哈!

    “这个,现在正在耕种?”麴正迟疑着。

    看着麴正的样子,李雷明白,自己要立威了:“如果哪户人不愿意过来,那土地就收回来吧!”

    “诺,少爷!”看着李雷森森的样子,麴正猛然一顿,连忙拱手,随后吩咐后面的两个手下去办事。

    不一时,十几人就开始在田地和村庄里敲起锣来,边敲边吼着:“新少爷有话要说,赶紧到大场喽,不来的就把地收回啦!”大场,是农民用来打粮并晾干的地方,一边,大场的地面都用石滚来回翻压,达到干燥坚韧光滑的要求。用来做广场,再合适不过。

    “你去到大场安排,统计一下,我随后就到。”李雷扔下一句话,纵马向前而去。

    得酝酿酝酿怎么说,肯定不能说招兵,要不然传出去可就吃不了兜着走啦。李雷盘算着任昂给的条件:良马五十匹;三千金,李雷本还以为是黄金来,谁知道是白银;镔铁一千斤,李雷准备打一套铠甲和件趁手的兵器;主粮上缴量可由十四万石降为八万石。

    粮食这方面大有考究,任昂本说由五成降为三成的,不过在李雷的坚持下改为了数字。这样,可作的空间才大些,李雷虽然对农业不是很了解,但心说凭借几千年后的见识,把收成提高个一两成还是有希望的。

    良田的布局并不是很合理,如果能修建几条灌溉沟渠,把沱河的水引过来,粮食的收成肯定会提高,最好再修建一个大鱼塘。到时候可以取用鱼塘底的淤泥去施肥,毕竟只使用粪便的话,并不能完全的满足施肥的要求。李雷不禁佩服起古人,粪便施肥,不知道是哪个家伙发现的。

    “少爷,少爷!”一名仆役远远的喊着。李雷一看,便知大约是集合完毕了,于是一笼马头,折身回去。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