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身揣空间发家致富-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李耀祖还在论坛上宣称赵记的菜饼是从他家学的,味道远没有他们的好吃。好奇的网友跑去买,结果他们家的味道远远不如赵记的好吃。

    于是,李耀祖的烧饼摊因为网上的,一时间居然生意下降一半。

    最近这几天,本县论坛又添了一项新的热闹话题,都在说怎么同样是韭菜鸡蛋饼子,就赵记的好吃,别家的不好吃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网民们好久,于是突然有一天,一个人在网上分享了他自己家做韭菜鸡蛋饼子的过程,并着重强调自己家的比赵记味道其实没差太多。

    是个年轻女孩子录下她奶奶做菜饼子的视频,其实除了奶奶干活儿比较麻利之外,并没有过多新鲜的地方。

    但是结尾处却万分强调韭菜是在菀菀家微店买的,用来做菜饼子,味道几乎可以还原赵记那种。

    帖子刚发出来人们还不相信,都在说那女孩在蹭流量,吹牛。

    结果,没过多久,下面就有人提出异议了:我看人家说的有道理,菀菀微店的菜都很新鲜,而且味道也十足,更何况这几天她家韭菜供应得很少,估计就是给她姑姑做菜饼子了!

    如此,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有的八卦菀菀微店和赵记火烧店的关系,有人则建议买了菀菀微店的韭菜试试看,味道到底一样不一样。

    王菀基本上不怎么逛本地的论坛,她也并不知道自己家微店在本地论坛上掀起了一股子小浪潮。

    她完全想不通,平时卖得一般般的韭菜,怎么今天售空得这么快?

    王菀家的韭菜生长期比较长,也没施化肥,个子小,但是辛辣味儿十足,她特意把韭菜价格标高一点,毕竟韭菜一茬一茬长起来其实很费时间。

    因为韭菜价格比市场价高了一倍有余,导致向来微店里的韭菜有时都销售不完,王菀想不通为什么,但是又上新了十把,没想到居然也飞快的卖完了。

    反正想不通,王菀也不浪费脑细胞了,打开微博看澳洲小哥的视频。

    视频里,小哥介绍说他最近又重新买了片坡地,准备种果树,还记录了他整理坡地的片段。基本上都是满满的干货,对王菀帮助特别大。

    看完视频,王菀和往常一样,在小哥对应微博下面留了一条言:加油。

    却没想到小哥很快的私聊她了:谢谢你的鼓励。

    王菀有些吃惊,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打字道:我很喜欢看你的视频,要多多更新呦!

    很快,小哥又发过来消息:你给我的感觉很像我之前的一个粉丝,她也总是在我视频下方留言,跟我说加油,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字,但是长久的陪伴让我非常开心,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最近没再给我留言了。我很担心她。

    王菀是真的没想到小哥居然还记得她,忙不迭的打字解释:我就是你所说的那个粉丝,只是因为一些事,换了现在这个微博号。

    小哥也是喜出望外,得知还是那个粉丝,他也关注了王菀的新号。

    两人就农场的事儿聊了好一会儿,才因为时差的关系结束谈话,最后道别后,王菀还收到他的微博回复:谢谢你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会更努力的!

    这句话是半年前小哥注意到她后,她每一句加油后必然会回复的一句话。

    虽然两人不同国籍,但是仍是建立了超越空间的友谊,当天一整天王菀脸上都挂着笑容。

    傍晚,和姑姑再次一起去县城路口卖菜,刚到时,她还纳闷怎么今天人群当中多了一些年轻人的面孔,开始卖菜时,才知道本地论坛上的那些事儿。

    这也才明白今天她的韭菜怎么卖得这么快。

    望着一个个还不怎么多的年轻人,王菀突然对自己以后的事业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第106章() 
此为防盗章听到这样的话;周士顺脸都绿了。上山时正好山脚下看到杨桂花,不禁气得白她几眼。

    却不想杨桂花那么泼辣;直接指着他鼻子就骂开了;周士顺也不服气;怒道:“要不是你在村口嚷嚷着上个月就要发农业补助,老子怎么会到现在还卖不出去?”

    论口上功夫;杨桂花也不愿认输;她脸扬得高高的:“谁知你这么傻叉!老娘说什么你就当是什么,老娘还说我是你姑奶奶呢;乖孙!”

    这一下子就激怒了周士顺;也顾不得什么面子;直接就上手要捶杨桂花;杨桂花到底是个女人,力气上比不过男人,很快就被打得鼻青脸肿。

    杨桂花回了家,直接喊了她亲戚们,上山就找周士顺,周士顺早早的就跑了,见不到人影;气得杨桂花把他山上的桃花树都砸毁了不少。

    等周士顺自觉风头差不多过去再回山上时;鼻子都气歪了;报警却没有监控视频;杨桂花一群人又死不认账;他还不是本村的人。

    王菀是万分没想到的;她居然以三万五的低价拿到原本是周士顺的这片地。

    要说起来,这件事还少不了王兆华的帮忙,要不是她从中周旋,王菀还要多出一万块钱,对于自家姑姑如此精明的生意头脑,王菀是万分佩服。

    可拿到这片山地之后,王菀身上的任务就更重了。

    一方面,周士顺在山上只种了一小片桃树,整个山坡,包括下面的平地还有四分之三没利用得上,尽是杂草,光是整理地她就得耗费不少精神,不过毕竟没利用过,她规划起来也刚刚方便;

    另一方面山上桃树被杨桂花及她的亲朋好友砸毁了不少,都得她慢慢收拾。

    工作量巨大,王菀一个人必然是忙不过来的,正好,赵恨美介绍了他的兄弟赵超美过来。

    对于赵超美,王菀还有一丁点儿印象,他腿在工地上干活儿摔下来之后,便跛了,因为当时工地上的头头说是他自己工作不慎才导致坠楼,只赔了两万块钱。

    两万块钱根本不够他治腿,最后把家底几乎都掏空了也没完全治好,之后,他媳妇便抛夫弃子,跑了。

    这么多年来,为了供儿子上学,赵超美四处打工赚钱。王兆华偶尔给王菀打电话时也有提到过,这几年他们夫妻俩年年接济他们父子。

    正好王菀缺劳力,便答应说先过来干活儿看看。

    赵恨美倒是直接明了的说了:“我这弟弟笨手笨脚,怕是精细活儿干不好。”

    地里的活儿不像是他们炕火烧那样要求精确,王菀只要能下一把子力气,性格老实就行,没别太多要求。

    于是,第二天赵超美就过来了。明明比赵恨美年岁还要小,可看着却比他沧桑多了。

    王菀看他不像是奸猾之人,便同意他现在山上试用一个月,试用期表现差不多的话就一直干下去。至于工资,是王兆华开出来的,暂时一个月两千,如果表现好再涨,年底另外发红包。

    两千工资在县里面算不上高工资,但是在乡镇里面已经差不多了,更何况还以后看表现和效益再提升。

    赵超美已经好久没找到愿意用他的地方了,这份新工作他是一百个愿意,甚至浑身充满了干劲。

    赵超美的到来给王菀减轻了不少负担。她又请了一次县里农业公司的人来,这次用的是翻地机,主要是为了把山上成片疯长的野草处理干净。

    这次她就不用为这专门再往县里跑一趟了,而是一通电话就安排好了,只是现在正是三伏天儿,热得不行,每小时二百四十块钱。

    王菀赶时间,只好高价请来了,还买了几个大西瓜提前在井里冰着。等干活儿时给工人杀了瓜,解暑吃。

    山坡脚挨着一条河,村里人都叫它白河。白河又宽又深,几乎每年都有调皮捣蛋的孩子来这边游泳,然后永远留在河里。

    这几年,白河边上到处都是禁止游泳的标语,一些危险地方还设了栏杆,即便是这样,还经常能看到村里孩子在河滩上玩。

    王菀的这片山坡并不直接挨着白河,只是临近它一个小支流,即便如此,边上的土壤也十分湿润。

    这边一半有树荫当着,一半露在大太阳之下,地是半土半沙,不好种庄稼,但是种西瓜是极好的地方,不过现在种的话实在太晚了,王菀只好遗憾的先撒下蒲公英种子,待明年再推了改种西瓜。

    山坡和河边正好是一小片平地,这时刚好是秋稻种植时间,王菀早就想着种些粮食了,早早在空间里育了苗,耕种机没办法作业幼苗,她便和赵超美手工种植。

    村子里的汉子们即便是再什么都不会,种庄稼必然都熟悉得很,赵超美也憋着一股子要表现,才两天时间不到,苗就栽上了。

    山脚下,王菀又移植了一小片草莓植株,等到天冷了草莓就结束结果期了,但眼下能种点就是点儿。

    至于山上,王菀手里的钱已经不太够她折腾果苗了,暂时只得先放放。

    只是山上的桃树还不能放任不管,王菀查了几天资料书,又问了澳洲小哥的经验,他没种过桃树,只能细细的把他种苹果树的经验都复述给王菀。

    王菀才发现原来周士顺种下的是水蜜桃,这桃子确实不好种,需要的水分多,阳光照射也得足,还要昼夜温差大。

    今年五一过后已经结果了,但是据村里人说,根本吃不了,又小又涩。

    王菀推测大概是水分不足,阳光照射也不行的关系,便跟赵恨美将瘦小病弱的桃树都拔了,枝干都修剪修剪,甚至还掏了三万块钱在山顶上人工挖了一口大井,细细的做了灌溉设施。

    都收拾差不多了,王菀便在蓄水池当中放了空间池水,让赵恨美每天早上用水泵连着水管逐一浇树。

    桃树旱久了,才开始浇的那几天,像是久旱逢甘霖一样,没几天都慢慢鲜活起来了。

    村里人本来还背地里说王菀不知天高地厚,后来再路过发现原本光秃秃的桃树林突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都变得生机勃勃时,就再也没人说王菀傻帽了。

    反而背地里都夸王菀:怪不得是大学生,就是会比我们老一辈的种地!

    王菀听见这样的话,简直哭笑不得。

    桃树林的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菜地里也每天给她稳定的收入,现在正好是暑假时间,赵超美的儿子也时常过来帮忙,王菀也乐见此事,还给他儿子算小时工,按时间算钱。

    但是赵超美的儿子就不在山上了,而是跟着王菀下菜地摘菜,到底王先林年纪大了,王菀始终不敢让他太过劳累,正好蔬菜开始大批量成熟。

    正好王菀的微店也顺利的打开了年轻人的市场。

    年轻人们,特别是还没结婚的,他们上面父母还年轻,不用孝顺,下面也没有小孩子需要养活,每个月赚到的工资只用来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现在王菀的微店对应的消费群体已经从单一的老年人,转变为老人和刚踏入职场的青年人了。

    地里的活儿依旧很重,李耀祖的烧饼摊子已经从县路口撤走了,但他媳妇的水果摊子和他侄子的菜摊子还遥遥的在王菀她们姑侄俩摊子对面。

    现在李耀祖侄子的菜价也涨了,不过还是比王菀的要便宜点儿,只是他学聪明了,不跟之前那样学王菀菜都是成捆的卖,而是散着卖,一些比较粗心的男人们还没发现。

    但是就王菀的观察,已经有一部分之前在他那里买菜的家庭主妇们跑回来她这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