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悍-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秋和采薇见冯淑嘉怔然不语,相视一眼,都十分担忧。

    可是她们没有随同前往,不知道今日在寿阳公主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好贸然向冯淑嘉打听,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本来她们还打算找随侍的采露打听一二呢,可是冯淑嘉见妆扮得体,便起身抬脚往得宜居行去,根本就没有给她们打听情况的机会。

    主仆三人一路沉默乘船渡过荷塘。

    赵娘子见三人一脸凝肃,立时小心翼翼起来,只管摆渡,不敢多看一眼,多言一字。

    到了得宜居,一进院门,念秋便止住了脚步,满脸担忧地看着冯淑嘉由采薇伴着,如往常一样举止从容地进了正房。

    在如今的得宜居,她是没有资格进去伺候,以伺机帮助冯淑嘉一把的。严嬷嬷一早就言明,进屋伺候的除了冯淑嘉身边的大丫鬟,只留下瑞珠一个即可。

    念秋也无心进自己屋里坐等消息,就留在抄手游廊,装作打理院子琐事,来来回回地不安踱步,实则是竖起耳朵听着屋里的动静。

    正堂里,门帘紧掩,严嬷嬷端立在堂上,神情严肃,眼底还带着一丝失望和痛心,一见冯淑嘉进来,不待见礼问安,就立刻冷冷地问道:“你可知道我请你来所为何事?”

    冯淑嘉心中早就想得明白,这会儿听得严嬷嬷如此责问,便恭谨而坦然地自认过错:“是因为我没有谨记遵守嬷嬷之前的反复教诲,在畅音阁非但没有努力避开贞慧郡主,反而牵扯进她和寿阳公主的是非争端之中,遗祸无穷。”

    严嬷嬷闻言神色稍解,总算还不是太笨,连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

    可是想到冯淑嘉明明什么都明白,却还是糊涂地陷进寿阳公主和贞慧郡主的宿怨纠葛之中,严嬷嬷登时又愈发地生气了,本来就严肃古板的脸上,这会儿也气得微微泛红。

    瑞珠在一旁看了,暗自惊诧。

    要知道,严嬷嬷教授过的贵家女子也有十几个了,不论学生们做得好与不好,她只是指正教授,却从不轻易动怒,真正是事了拂衣去,半点不牵连。

    可是怎么一遇到冯淑嘉,这一切就全都变了呢。

    先是当着寿阳公主的面儿夸赞冯淑嘉一句“不错”,为冯淑嘉求来寿阳公主亲自手书的请帖;现在又因为冯淑嘉做得不对,而动了真怒。

    想到严嬷嬷教授冯淑嘉统共才教授冯淑嘉半个月罢了,却屡屡为她破例,瑞珠危机感顿生。

    旋即又为自己的紧张而好笑。

    冯淑嘉是什么身份,就算是真得严嬷嬷的喜爱和倾心教诲,那最多也不过是圆满的师徒情分罢了,又怎么会和她抢着继承严嬷嬷的衣钵呢。

    饭碗保住,瑞珠静下心来,安静垂首侍立。

    只听得沉默良久的严嬷嬷,终于勉强平静下来,严声问道:“你既然知道这样做了遗祸无穷,那在畅音阁时,为什么还要如此行事?”

    冯淑嘉长叹一声,不答反问:“嬷嬷一直跟随在寿阳公主身边,对于贞慧郡主其人肯定很了解吧。您见过贞慧郡主真正敬畏或者惧怕避让过谁吗?”

    严嬷嬷一怔,没有答话。

    贞慧郡主连寿阳公主这个当朝最得宠的公主都敢争锋相对,这世上哪里还有她真正惧怕敬畏之人。

    或许是有的,比如隆庆帝,可惜她没有亲眼见过。

    而凡是她亲眼见过的,不论对方是宗室子弟,还是出身于百年世家或是开国勋贵,贞慧郡主从未将对方放在眼里。哪怕是在未曾获封贞慧郡主之时,李婉宁表面上再温婉和顺,都难掩盖她骨子里的恣意张扬、倨傲自大。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严师慈母(二更)() 
冯淑嘉看见严嬷嬷这幅神情,就知道自己说中了,遂缓缓道:“更何况,嬷嬷,您是知道的,家父虽然是赫赫有名的大梁战神武安侯,但是他能够从一介白丁到如今的荣耀,固然是凭借两把板斧自己一力挥杀出来的,但是这当中也少不了汾阳王的赏识和提携。

    所以,和其他的贵女比起来,贞慧郡主对我只会更加轻视。”

    否则,方才在寿阳公主府,贞慧郡主也不会以那样一副轻慢的语气直呼冯异的名字,对她更是毫不客气地当众嘲讽讥讪,再三折辱。

    严嬷嬷当时就在畅音阁,一直都陪在寿阳公主身边,不论是初时贞慧郡主一而再地拦住冯淑嘉的去路,还是后来再而三,三而四五六地羞辱轻蔑于冯淑嘉,她自然都是亲眼看到了。

    听冯淑嘉这么说,严嬷嬷脸上的怒意渐消,换上了一丝隐隐的无奈和怜惜。

    “还有,嬷嬷,我有幸得公主亲手书写请帖相邀,还被安排到畅音阁近观品画,公主甚至还在贞慧郡主为难我时,挺身而出仗义相助,我又怎么能在公主开口问及荔山居士那幅《初荷图》如何时有意回避,辜负公主的一番情意呢?”冯淑嘉情真意切,佯作不知寿阳公主故意引她入战局的一番苦心。

    寿阳公主明知武安侯府和汾阳王的关系,却还是一力“抬举”她来对付贞慧郡主,自然不只是为了女子之间的纷争口角,只怕有更深一步的考量。

    汾阳王如今被册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管天下兵马,又兼任五军都督府都督,总揽兵权,声壮势大,隆庆帝那般猜忌多疑之人,若是不起疑心就怪了!

    所以不管汾阳王如何权势煊赫、兵权在握,调兵的虎符却还一直都是兵部掌管。

    虽然,在冯淑嘉看来,虎符是在兵部掌控,还是在汾阳王手里,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前世,兵部尚书安远志可是一直都坚定不移地站在汾阳王这一边的。

    说起来,隆庆帝如此宠信汾阳王,一再给他荣耀和权力,似乎丝毫都不惧怕汾阳王有“功高震主”的一天,实在不像是他一贯的阴狠猜忌的作风。

    冯淑嘉对此很是不解。

    可惜,眼下她还顾不上隆庆帝和汾阳王这对君臣之间的隐秘。

    她只是明白,既然和汾阳王撕破脸只是早晚的事情,那单以武安侯府的势力只怕难以与之相抗衡,如今寿阳公主主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当然不能错过。

    可惜,这些话她不好同严嬷嬷明说,只能做出一副未曾察觉寿阳公主的深意,被迫委曲求全的模样来了。

    对于不得不隐瞒严嬷嬷这件事,冯淑嘉心中愧疚,却也无可奈何。

    严嬷嬷不知冯淑嘉这番深思,只是听了她的话,顿时觉得冯淑嘉前有贞慧郡主挡路折辱、轻慢讥讪,后有寿阳公主有意利用、推波助澜,实在是太可怜了,心中不由地生起一层怜惜。

    冯淑嘉离开之后,寿阳公主曾笑着和她夸赞道:“严嬷嬷,你这个徒儿很是不错呢!既然她今日入了我门下,那日后我定然会好好照看着她的。”

    严嬷嬷当时陪着笑,说着“这是冯淑嘉的福气”“多谢公主厚爱”之类的客气话,其实心里却很清楚,寿阳公主这是铁了心要将冯淑嘉,或者说是武安侯绑在皇家的战船上了。

    这也没有什么不好,隆庆帝当然比汾阳王这棵树更大、更稳、更可靠,但是严嬷嬷却很担心冯淑嘉会因此而受伤。

    跟随寿阳公主多年,对于她和贞慧郡主的宿怨纠葛,严嬷嬷是再清楚不过的了,那两人一旦杠起来,就连汾阳王,甚至是杨皇后和隆庆帝都不得不出面调解。

    冯淑嘉只不过是武安侯的嫡长女罢了,无辜被牵涉进去的话,只能是炮灰的命!

    所以怜惜归怜惜,冯淑嘉做错的地方,她还是得严肃指出的。

    “就算是如此,你还可以选择避而不战,或是藏拙自守,甚至是向我求救都可以,又何必要彻底得罪贞慧郡主,留下后患呢?”严嬷嬷面上虽然依旧严厉,语气却已经不自觉地放软了一些。

    严师慈母,不过如此。

    冯淑嘉察觉到严嬷嬷对自己的怜惜和担忧,心里又酸又甜。

    酸的是她不能告诉严嬷嬷实情,只能选择继续无奈隐瞒;甜的是前世师徒缘浅,今生再续前缘,她和严嬷嬷之间有了这么深的羁绊。

    “可是,嬷嬷,我不想一让再让,堕了武安侯府的声名。”冯淑嘉委屈无奈,冯异以性命作赌注,拼杀出来的赫赫威名,可不能被她的“软糯怯懦”给玷污了。

    再说了,以贞慧郡主的个性,即便自己想让,只怕她也不允许呢!那不如干脆迎刃而上,证明自己,赢得声望,将来对上之时,也能多一分相争相抗的本钱!

    “而且,我更不想嬷嬷也牵涉进其中。”冯淑嘉言辞恳切,“嬷嬷是公主身边得脸的老人,深得公主的宠信和倚赖,若是为了我而让公主不喜,我这辈子也不会心安的!”

    严嬷嬷瞬间被击中内心最为柔软的地方,竟然久违地觉得鼻头微酸,眼眶微热,而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的心早已在千锤百炼之后,变得僵硬老去,再也没有那方柔软的天地的。

    微微颤抖的双手在袖中握紧,严嬷嬷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到底是修炼多年的老嬷嬷,这点工夫严嬷嬷还是有的。

    很快,严嬷嬷就平静下来,怅叹一声,无奈叹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如今就是再多的叹惋和后悔也都没用了。往后,你自己千万要多长个心眼。记住我之前和你说的话,万事以保全自己为第一要义!”

    竟然还是在责怪自己当时没有向她求救,而是以身犯险,遗患无穷呢!

    这是真正将她当成了弟子,而且还是得意宠爱的弟子,才会想要替她出头吧!

    冯淑嘉心中感动,重重点头。

第一百九十五章 软禁(三更)() 
时光永是向前,四月初六寿阳公主府赏荷会上发生的事情,就如滔滔江河里的一朵浪花,腾起又寂灭,平静无波,各方回去之后,私下里喧嚷闹腾一番之后,就渐渐地归于沉寂了。

    可是,水底到底如何暗涌,只有当事人知道。

    几日后,没有从清风茶楼的书契变动上察知一点异常的冯淑嘉,无奈之下,只能从根本入手,直接找上潘玉儿,给她导演一场好戏。

    说起来,自从上次在胡记香料行怒对李景之后,她就一直都没有再正正经经地和潘玉儿相约游玩了,这期间两人唯一的一次相见,还是三月中姚珏和礼部尚书刘献之的嫡长孙刘舒成亲时,借着添妆的机会,在姚珏院子里的角落里草草地说过几句话。

    自从去年白氏生辰时,姚珂上门祝寿,冯姚两家便渐渐地走动起来。虽然来往依旧不多,年节时也未必互相拜访,但是遇上红白喜事之类的,总要送上一份心意。

    冯淑嘉现在想一想,前世未曾有关任何交往的冯姚两家,今生能够如此地频繁地来往,这其中只怕少不了潘玉儿的推波助澜吧。

    而她最近一面要忙着打理铺子,一面要忙着和严嬷嬷学规矩、向张护院讨教拳脚功夫,实在是忙得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交际应酬,可是往常待她十分亲热的潘玉儿,近期竟然也除了日常的几封简短书信维持关系之外,再未曾有过其他的举动。

    冯淑嘉不知道潘玉儿都在忙些什么。

    李景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潘玉儿做前,贞慧郡主做后,是彻底地断了李景再入官场的可能——一个毁容残疾又断了子孙根的男人,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除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