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悍-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露会意,忙上前递了个荷包过去,笑道:“劳烦公公跑这一趟。”

    送入选的绣娘进针织局供职,本就是寿阳公主特地给她求来的恩典,此次杨皇后又特意派小刘公公帮忙带人去针织局报到,冯淑嘉怎好让人家白白地帮忙跑腿一趟。

    小刘公公连忙推辞,道:“不敢不敢。”

    寿阳公主在一旁见状,笑道:“既然是冯大姑娘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小刘公公这才收下荷包,又客气地向冯淑嘉躬身道谢。

    寿阳公主便吩咐严嬷嬷和小刘公公一起将人送去针织局报到,她则和冯淑嘉各乘一顶轿子,直接去了坤宁宫拜见杨皇后。

    一路行来,宫墙寂寂。

    等到轿子在坤宁宫宫门口停下来,冯淑嘉便扶着采露下了轿,跟在寿阳公主身后,直接去正殿拜见杨皇后。

    一路行来,有宫女见了寿阳公主纷纷屈膝问安,脸上却都带着笑,显然是熟悉得很——可见寿阳公主是坤宁宫的常客,且与杨皇后的姑嫂关系十分和洽。

    未到正殿门口,杨嬷嬷便笑着迎了上来。

    杨嬷嬷是杨皇后的乳母,总管着坤宁宫的一应琐事,颇得杨皇后的信任和倚重。

    冯淑嘉不敢怠慢,待杨嬷嬷给她见礼时,便侧身避开,笑道:“不敢有劳嬷嬷相迎。”

    杨嬷嬷便爽然一笑,道:“公主在坤宁宫就跟在自家府里似的,冯大姑娘既然得公主的眼缘,那也不是外人,在这坤宁宫里不必拘束。”

    这样的话杨嬷嬷一个乳母可不敢随便对人言说,可见是杨皇后的意思,不过是借着杨嬷嬷的嘴说出来罢了。

    冯淑嘉便又笑着谢过了,一路跟随在寿阳公主身后,进了正殿。

    镂空雕花的大窗,朱红高大的楹柱,帷幔重重,威严贵重,无一不彰显着一朝凤后的尊荣。

    然而大殿里的气氛却十分轻松融洽,宫女们脸上都带着笑,行为举止自在随意又不逾矩,可见其主人性情的温厚随和。

    未曾见得杨皇后,冯淑嘉心里便先有了几分好感。

    看来,前世人人传颂的这位德才兼备、雍容华贵、温良娴舒的杨皇后,果然是不负盛誉。

    所以后来潘玉儿入宫之后,一路晋升,最后取而代之,才被那么多的文人口诛笔伐。

    而且后来因为潘玉儿这位众人眼中以美色媚主、弄权祸国的继后的出现,对比之下,朝臣民众对于嘉言懿行的杨皇后更是敬慕追思,不论是正史记载还是民间传唱,都评价其为国朝之贤后。

第三百一十八章 秋猎() 
让冯淑嘉意外的是,杨皇后这会儿人并不在坤宁宫中。

    杨嬷嬷笑着解释道:“九月秋猎,圣上的意思是今年要大行操办,还要延请番邦国主,向那些蠢蠢欲动的番邦展示我大梁的国威,让他们趁早歇了和大梁一争的心思,所以一切就不能按照旧例,得重新操办起来。

    “娘娘作为后宫之主,要安排秋猎时圣上生活琐事和随行的妃嫔公主命妇之事,所以一早就去御书房,等候圣上散朝后再与他商议此事了。

    “临行之前,娘娘特地吩咐奴婢留守宫中,迎候公主和冯大姑娘。”

    冯淑嘉忙屈膝道:“多谢皇后娘娘抬爱。”

    杨皇后乃国朝之母,如此恩宠,怎么能不让一个小小的侯府之女受宠若惊、感激涕零。

    杨嬷嬷对于冯淑嘉的反应毫不意外,微微一笑。

    倒是寿阳公主神色如常,就如同在自己的公主府里一般自在,径自去临窗美人榻上坐下,又招呼冯淑嘉在一旁铺着软垫的椅子上坐下来,和杨嬷嬷笑道:“嬷嬷自去忙吧,不用理会我们,留个烧水看茶的就行。”

    杨嬷嬷自知寿阳公主随意的性子,也知道这姑嫂两人感情深厚,日常并不注重这些虚礼,是以闻言并不坚持,屈膝笑着退了出去,只留下一个日常伺候茶水的宫女看茶。

    “你不必太过拘束。”寿阳公主见冯淑嘉正襟危坐,便笑着劝说她道,“皇嫂性子温厚,她宫里的人也都是和顺无争的,寻常不会挑礼仪上的小错处。”

    更何况冯淑嘉带进来的,杨皇后总会看在她的面子上,自动忽略冯淑嘉偶尔礼仪上的一点小瑕疵。

    冯淑嘉却微微一笑,委婉辞谢道:“皇后娘娘宽厚温和、大度贤良,体谅臣女乍来宫中心中怯懦,战战兢兢,那臣女也该谨守本分,恪尽礼仪,以回报娘娘的体贴才是。”

    寿阳公主见冯淑嘉坚持,也不再劝说,笑道:“随你吧。”

    这种事情本就是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她做不了冯淑嘉的谨守礼训,自然也不能强求冯淑嘉在坤宁宫中如她一般随性自在。

    两个人边闲坐边喝茶边闲话,不觉时光渐渐流逝。

    等到半壶茶了,小刘公公和严嬷嬷回来复命。

    “公主和冯大姑娘尽管放心,针织局已经收下了人,登记了名册,着人安排下去了。说是等她们熟悉针织局的环境和事务之后,根据各人长处,再行分配差事。”小刘公公笑着回禀道。

    “辛苦你了。”寿阳公主笑道,又吩咐严嬷嬷看赏。

    小刘公公本就是奉杨皇后的命令自去送那些绣娘去针织局报到的,又哪里敢收寿阳公主的谢意,见状连忙推辞道:“公主,这真是折煞奴婢了,实在是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呐!”

    寿阳公主笑道:“那几人可都是本公主举荐进来的,回头少不得请刘公公多加照拂,你莫要再推辞了。”

    刘公公是小刘公公的干爹,正是如今的内务府大总管,自潜邸时就跟着隆庆帝,虽然比不上如今的御前大总管苏志高得意,却也在宫中十分得脸,深受帝后的信任,所以才会将宫里的衣食住行都交给他负责料理。

    小刘公公这才收下打赏,又忙躬身谢过寿阳公主,满脸堆笑道:“公主尽管放心,针织局的人不会亏待了那几位绣娘的。”

    就是不看在他干爹刘公公的面子上,针织局的人必然也不敢为难那几位绣娘,毕竟他可是代表杨皇后出面安置几人的。

    小刘公公收了打赏,便极有眼色地退了出去,临行前却忍不住悄悄地打量了冯淑嘉一眼,心道:以前也没有看出这位冯大姑娘有什么特别之处,不知为何却如此地受寿阳公主的喜爱和看重,不过是几个小小的绣娘罢了,寿阳公主却愿意看在冯淑嘉的面子上,拜托他一句。

    见正事已了,冯淑嘉心里松了一大半,至于另一半,则要等杨皇后回来之后,打听清楚隆庆帝对于今年秋猎的安排用意,才能完全放下了。

    大梁年年都有秋猎,近来越来越流于形式,不过是宗室子弟、权贵之家的宴饮争胜罢了,早就不复当初太祖立下的强体健兵、居安思危的祖训。

    隆庆帝如今却突然提出要大力操办秋猎,甚至还要请周围国家的首脑权贵共襄盛举,此举实在是令人惊讶又不安。

    这意味着隆庆帝要改变对周围国家的策略了,那镇守西北边境的冯异今后前程如何,都尚未可知。

    想到还有汾阳王在一旁虎视眈眈,蓄意陷害,冯淑嘉就更加地心焦如焚,惴惴不安。

    她原本有心先向寿阳公主打听一二,奈何寿阳公主从来不耐烦关心这些朝堂风云,话题转来转去都是些日常琐碎,或是讲和杨皇后过往的情谊,或是追忆驸马林樨,或是怨愤贞慧郡主的咄咄逼人,哪怕是一盏茶、一块点心,在她眼里都比什么秋猎啊朝政啊这些来得有趣。

    冯淑嘉见状只好歇了向寿阳公主打探的心思,耐下心来等杨皇后回来再打听。

    然而这一等就等到了午膳时分,杨皇后还未回坤宁宫,也未曾派人来知会寿阳公主一声。

    一直安闲自在的寿阳公主顿时坐不住了,忙招来杨嬷嬷打听:“皇嫂怎么还没有回来?不就是个秋猎嘛,时候还早着呢,总不能忙得都不回宫用膳了吧?”

    再说了,她一早就和杨皇后打了招呼,说是今日要带冯淑嘉入宫请安,杨皇后就是这会儿事情紧急脱不了身,按例也会着人回来告诉她一声呀。

    事情这么反常,让寿阳公主心中微微不安。

    她记得,隆庆帝和杨皇后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少年夫妻,情义深重,就是后来隆庆帝登基之后,大量采选秀女扩充后宫以平衡各方势力,杨皇后也不过嗔怨了他两句,过后帝后感情依旧和谐。

    唯一的一次帝后失和冷战许久,以至于杨皇后连她和林樨尚在宫中都无暇顾及,是在晋王不甘夺嫡失败,勾结西凉叛乱,从晋阳一路往京城打来之时。

第三百一十九章 沉沉() 
寿阳公主心里“咯噔”一下,再也坐不住了,匆忙安排冯淑嘉一句“你且先在这儿等着”,就起身快步出了坤宁宫,一路往御书房行去。

    严嬷嬷自然是紧跟上去伺候。

    杨嬷嬷见状忙追了出去,却没能追上,只得赶紧招来了小刘公公,急忙吩咐道:“快去跟上公主,照应着点,千万别闹出了事情。”

    惹得圣心不悦!

    她跟随杨皇后多年,又是杨皇后的贴心乳母,对于一些事情比寿阳公主这个年岁尚小的小姑子知道的更多,自然明白此次帝后之间只怕是出了什么要紧的事情,才会耽搁这么久,使得杨皇后连等候在坤宁宫的寿阳公主和冯淑嘉也顾不上的。

    这个时候若是放任寿阳公主闯进去的话,说不定隆庆帝到时候一个不高兴,就把过错又记在了杨皇后的身上。

    如今宫中年年都有新人,新鲜的颜色不少,妖媚魅主的更是大有人在,杨皇后能够稳坐这中宫之位,靠得不再仅仅是和隆庆帝的那点少年夫妻的情谊,更多的则是杨家如今在朝中的势力,还有位居东宫的太子萧秬——杨皇后唯一嫡亲的儿子。

    若是此时帝后再有嫌隙发生的话,只怕原本就被政事权力消磨而所剩无多的夫妻情谊,会变得愈发地稀薄,这于杨皇后可是大大的不利。

    小刘公公自知事关重大,当即一溜烟儿地追了上去,半刻也不耽搁。

    他是坤宁宫的人,比谁都希望帝后和睦,杨皇后地位稳固无双,这样才有他们的好日过。

    杨嬷嬷心里装着事儿,双手紧握在大殿前来回踱步,等到心情略略平复了,这才转身进了大殿,去应酬等在那里的冯淑嘉。

    刚进大殿,就见冯淑嘉依旧端坐在原来的椅子上,双手捧着茶盏,神情安恬而沉静,果如寿阳公主说的那样静坐等着,半点打探的意思都没有。

    杨嬷嬷悄悄松了一口气,暗自赞叹一句:如此沉得住气,真是个懂得随时处分的伶俐人,难怪寿阳公主会如此地喜爱和维护她。

    杨嬷嬷上前,欠身致歉道:“公主一向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就这样将冯姑娘一人留在这里,实在是对不住了。冯姑娘若是饿了,不如先用些点心垫垫?”

    杨皇后这个一宫之主还没有回来,坤宁宫里当然不能够开饭用膳了。

    冯淑嘉听杨嬷嬷这意思,就知道寿阳公主和杨皇后大概一时不会回来了,便起身笑道:“嬷嬷实在太客气了,正是因为公主性情率真无伪,所以才这么让人信服追随。”

    杨嬷嬷脸上露出慈爱欣慰的笑来,显然对于这话极为受用,是真心地爱护寿阳公主。

    冯淑嘉便又笑着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