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悍-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庆帝不光彩的夺嫡过程公诸于世,让他不能再占据君王的便利,对他各种打压。

    同时也根据潘玉儿的供述,将隆庆帝隐藏的实力一一找出来,着手对付,各个击破。

    既然隆庆帝想要砍断他的左膀右臂以掣肘他,那他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先将这位表面上仁义厚德的“好”皇帝的伪装全部逗撕破,赤条条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双方虽然都没有直接的大动作,看似只是隆庆帝在借机整顿吏治,然而参与其间的人都明白,隆庆帝和汾阳王这对曾经投契无比的君臣,这回终于撕破了这些年来辛苦维持的伪装,立场鲜明地走到对立的位置。

    朝臣惶惶不安,他们的家眷自然也无法安宁。

    白氏得到消息后,急忙派人去芷荷院传了冯淑嘉到颐和堂来说话。

    “当初的你说的不错,你们父亲此时留在边关,反而是件好事!”白氏想起当初,就忍不住一阵后怕,“这要是当初你们父亲回来了,无论是忠君还是报恩,被人诟病都还是小的,只怕还会引来双方的猜忌,难以在朝中立足。稍有不慎,甚至会引来灭顶之灾”

    当初隆庆帝对汾阳王有多信任和倚重,如今两人的剑拔弩张就让大家有多惶恐不安。

    所谓的君臣投契,也不过如此而已。利益当前,这两人都是能够连情义节操都抛弃不顾的人。

    白氏脸色苍白,握紧双手,喃喃感叹道:“也不知道事情最终会如何,咱们家会不会受到牵连”

    “不行,你们姐弟几人绝不能有事!”白氏腾地站了起来,急声道,“不如趁眼下双方还未撕破脸皮,我先把你们姐弟几人送到乡下避难,免得到时候张惶无措!”

    白氏本来对这些事情颇不关心,隆庆帝最开始采取行动时,她也像大家一样以为这不过是正常的整顿吏治。

    然而冯淑嘉从寿阳公主府回来之后,却忧心忡忡地告诉她,寿阳公主隐约暗示她说,被隆庆帝整治的那些人都和汾阳王有关,而且与之结党营私,胡作非为,窥伺朝政,早有不臣之心。

    白氏想到远在边关的冯异和膝下的儿女,再也不敢糊涂过日,慌忙派人出去打探消息。

    隆庆帝正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汾阳王野心勃勃,意图颠覆朝纲、取而代之的行径,以获得民心相向呢,当然会吩咐在办案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所有祸事的根源都指向汾阳王。

    于是这一圈打探下,白氏再也不能安坐了。

    夹在猜忌成性的隆庆帝和意图谋反的汾阳王之间,冯异作为臣子和学生,能讨得了好好才怪呢。

    冯淑嘉白氏忧急难安的模样,赶紧上前握住她的手,温声劝慰道:“母亲不必如此惶惶不安,眼下大局还由圣上掌控,乱臣贼子尔,不过是跳梁小丑,不值得如此忧虑。”

    前世隆庆帝直到去世,都没有识破汾阳王的野心,驾崩之前,还特意下诏叮嘱其尽心国事,辅佐幼帝。

    今生有了她和潘玉儿的参与,萧稷又因此而提前采取行动,终于让这对貌合神离的君臣互相猜忌,在活着时就把该了的恩怨都了结了。

    冯淑嘉不急不缓,神情镇定,白氏也因此而慢慢地冷静下来,重新安坐,饮了一盏茶,道:“还是先送你们回乡下吧。”

    见冯淑嘉张口要反驳,白氏抢先一步道:“你放心,乡下老家那里,母亲一切都会安排好的。家里如今是你大嫂当家,只要使够银子,她必不会让你们受委屈的。”

    冯淑嘉无奈失笑,她根本就不是担心这个。

    “母亲,父亲秉性忠厚,就算是他如今人在京城,也绝不会做出那等叛君之事。至于报恩,能在每年清明给汾阳王上柱香,别人就会夸赞他不忘旧恩的。”冯淑嘉只得耐心劝慰道,“所以母亲你完全都没有必要将我们姐弟送去乡下。”

    隆庆帝不会任由汾阳王谋逆篡位,萧稷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萧家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的。

    所以,此战汾阳王必败!

    她当初之所以阻止冯异回京,担心的不是冯异在隆庆帝和汾阳王之间的痛苦抉择,而是不希望他和萧稷对上。

第三百七十二章 异动() 
?    “我当初之所以觉得父亲不回来也是好事,只是不想父亲心里为难而已。”冯淑嘉笑道。

    至于真正忧心原因,当然不能对白氏明说,否则白氏该更加担心了。

    这两年来,冯淑嘉渐渐地成了白氏的主心骨,此时听闻冯淑嘉如此淡定地这么说,白氏略一犹豫,便点点头,道:“既是如此,那就暂且先留下来看看吧。不过若是到时时局真的紧张,那不论和你们父亲如何抉择为难,你们都不能留在这危机四伏的京城。”

    按理说,京城乃是天子所居,自然是固若金汤,真要打起仗来,肯定是最好的避难之处。

    帝都是国之象征,绝不会轻易覆灭。

    然而隆庆帝的对手汾阳王如今也蛰居在京城,两虎相斗,京城必然首当其冲。

    冯淑嘉笑着点点头。

    到时候京城若是真的乱成一锅粥,那么不用白氏开口,她也会主动提出阖家搬出京城避难的。

    她重生而来,本就是为了护佑家人平安一生的。

    眼下她之所以如此笃定要留在京城,是因为相信萧稷既然已经有所行动,那必然是有了万全的把握。

    京城暗潮汹涌,危机四伏。

    边地同样不太平。

    冯异站在哨岗上,极目远眺,看着远处最近西凉人突然多起来的边境线,愁眉紧锁。

    虽然这些人都是普通民众的装扮,然而从他们极为齐整和规律的生活习性也可以看出,这些人实则是出自军中,而且纪律严明,否则也不至于这么轻易就露出了马脚。

    当兵久了,很多习惯都刻进了骨子里,怎么掩藏都掩藏不住军武之气。

    李达见状,亦是脸色沉沉,低声道:“看来他们这次动作不小啊”

    以往也不过是派奇兵偷袭,凭运气看能不能寻得一毫之利,这次却是在边境不断屯兵,动作极大。

    冯异眉间沉重,思量许久,也没有想到这些西凉人如今有了什么依仗,敢在他在军中时突然对面驻兵挑衅。

    “吩咐下去,加强戒备!”冯异声音沉沉,“日日操练,不能有丝毫懈怠!我大梁的国境,绝不允许西凉士兵踏过一步!”

    李达肃然领命,抱拳道:“是!下官尊令!”

    夜色降临,无尽的苍穹犹如一块深蓝的布幔将大地覆盖,营帐里陆续亮起灯,星星点点,和满天的繁星上下映衬。

    安宁,又肃穆。

    杜秋平到主帐求见。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冯异抬头,顺手将兵书覆在桌上。

    杜秋平没有答话,只是将一封信件双手奉上。

    冯异诧异地接过来,在看到信封上那方独特的小印时,顿时神情一肃,坐直了身子,快速地翻阅起来。

    信件很厚,六张纸上写的满满当当,全是京城最近的情况,而隆庆帝突然大力整顿吏治,是信中诸多情况中着墨最多的。

    “你看过了?”冯异抬头问道。

    杜秋平点点头,开口道:“正是因为看过,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所以属下才深夜求见将军的。”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将领在外对于京城的情况一无所知。

    否则就怕被君主坑杀了,还糊里糊涂的,继续为他卖命呢!

    所以在杜秋平的建议之下,冯异思索犹豫许久,最终在杜秋平说道“就当是保护夫人和孩子们”时,这才艰难地点点头,秘密地派遣几个心腹斥候潜入京城,以便及时传递京城的最新动向。

    而这一小队斥候,平时都是和杜秋平联系,由他直接负责指挥调度的。

    冯异一向认为,他自己可以一片忠心向明月,不将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然而却不能让妻子和儿女因自己而受到任何牵连,甚至是殒命。

    “圣上这次的动作确实是大了些,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引起朝堂动荡,国不安稳。”冯异点头道,话锋一转,又笑道,“不过以这些人所犯的罪行,早就该绳之以法了,圣上此举,是为国除弊,实在是大快人心!”

    杜秋平见冯异老怀快慰的模样,摇了摇头,上前一步,低声回禀道:“还请将军仔细看看清楚,这些人可都和汾阳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冯异闻言一惊,慌忙展信重新仔细地翻阅起来。

    越看,他就越心惊。

    怎么也是汾阳王一手提拔上来的得力爱将,对于汾阳王的人脉关系,冯异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那有证据表明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和王爷有关吗?”冯异放下信件,眉头紧锁地问道。

    杜秋平摇摇头,道:“为免暴露,他们行动拘束,所以并不敢追查其中的详情。”

    顿了顿,又道:“不过他们查与不查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圣上信与不信。”

    隆庆帝自然是相信了,不然潜伏在京城的那些斥候,也不会因为听到了风声而特意调查这件事,然后写信给他告知了。

    冯异眉头紧锁。

    杜秋平也不催促,默然静立,等待吩咐。

    良久,冯异才抬头道:“不论是与不是,我们远在边关镇守,鲤鱼京城里的情况,都是鞭长莫及。

    “眼下最重要的,是为守好边境,不让西凉贼人践踏我大梁的土地,剽掠我大梁的百姓!”

    这是要暂且置之不理了。

    杜秋平松了一口气,拱手应道:“属下领命。”

    他还真担心冯异这个忠诚方正的直肠子,会贸然要为汾阳王抱不平,或是要替隆庆帝清君侧呢。

    杜秋平默默地退了出去。

    冯异一个对灯独坐,直到天将亮时,才就是躺在椅子上眯了眯眼睛。

    军号一响,他倏的睁开眼睛,揉了揉肿胀的脑袋,起身阔步迈出营帐,又开始了一天的戍边生活。

    面上与平时无异,心里却越发地沉重了。

    京城的信件发送到边疆,耗时颇久,更别提这样的信件他们并不敢走驿站,所需时日更加长久了。

    这样算起来,如今的京城只怕更加“热闹”了。

    冯异忧心忡忡。

    而此时的京城正如冯毅所担心的那样,因为一个惊天秘闻,瞬间如滚油里溅进一滴水,瞬间炸开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圈禁() 
?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往年如此,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谁知道,就在杨皇后屏退了众人,独自在小佛堂里为晋王萧刚一家冤死的亡魂上香时,隆庆帝竟然会突然闯了进来。

    杨皇后当时惊得连起身都忘记了。

    直到看到隆庆帝身边得意讥讽地扬着唇角的潘玉儿,才回过来神,知道自己这是被算计了。

    可是她不明白的是,小佛堂里的秘密除了她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潘玉儿又是怎么打听到的?!

    潘玉儿似是看出了杨皇后的惊疑不解,冷冷一笑,做出一副世外高人清冷出尘的模样,悲悯道:“星变灾异,皆由人起,只是没有想到,竟然应在了皇后娘娘的身上。可叹,可叹呐”

    隆庆帝脸色铁青,多余的话一句都没有问,直接对着那堆刺目的牌位,定了杨皇后的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