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悍-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惨叫声一点一点地低沉下去。

    很快,曾经繁华一时的汾阳王府,就变成了一座血海尸山的空城,空寂得渗人。

    萧稷转身,隐没在黑夜之中。

    现在,他和隆庆帝的较量才正式开始。

    避居在荔山石屋的冯淑嘉从荔山居士那里得到消息,一时震惊在当地。

    许久,她才一脸苦涩地喃喃道:“他还真是喜欢灭人满门啊”

    之前的晋王府和晋阳城,前世的武安侯府,还有眼下的汾阳王府,隆庆帝处事都是如此地狠绝,不留活口。

    这样的君王在位,不知道哪一天,因为什么事情,就被诛杀满门,甚至是株连九族了。

    人人自危,这是苍生之祸啊

    荔山居士低叹一声,只觉得眼前初春晴日的美景,也因此而都瞬间黯淡萧瑟起。

    所以当初饱读儒家经典的他,才会在痛苦的挣扎之后,坚定而果断地站在萧稷这一方。

    亚圣孟子曾经有言: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说的就是眼下这种情况。

    而此时的皇宫,出云观里,姚萍儿惊惶无措,厉声呵斥女冠们:“还不赶紧去寻出云上仙!上仙要是出了什么差池,就是你们全部都陪葬也不够!”

    姚萍儿这回是真的着急了。

    虽然平时她恨不得总是轻视她、支使她、责骂她的潘玉儿大祸临头,然而她更明白,隆庆帝如今之所以看中她几分,除了她自己的手段,还因为她是潘玉儿的人。

    隆庆帝对于潘玉儿这样出尘脱俗的奇女子,总是有一种变态的兽欲,想要狠狠地把她压在身下,撕碎她那副圣洁仙子的模样。

    可是潘玉儿尽管失了身子,却一直都咬牙不肯服输,所以隆庆帝需要她看着潘玉儿,也需要用宠幸她来刺激并且羞辱总是一副冰清玉洁模样的潘玉儿。

    如今姚家勾结逆贼汾阳王,贩卖私盐、插手漕运、动摇国本的罪名已然坐实,如果潘玉儿再逃出了宫去,那她对于隆庆帝来说,不过是一个罪臣家的奴婢而已,再喜欢,又能够喜欢到哪里去。

    姚萍儿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抬头看见正进大殿来的静真,慌忙迎了上去,拉着他的手,焦急地求助:“现在可怎么办?都找了一天了,也没有找见出云上仙的身影!要是圣上问起来,那该如何是好?”

    自打上次静真撞破了她和隆庆帝的欢好,不但替她在潘玉儿面前万般遮掩,还帮着她一起想法子获得隆庆帝的恩宠之后,姚萍儿对于静真便十分信任起来,有什么难事和心里话,都喜欢和静真说一说,即便是讨不到主意,倾诉出来,内心也能松快一些。

    静真闻言眉头紧皱,似乎一时也想不出来什么好主意,只是随口抱怨道:“上仙也真是的,这种混乱的时候她不好好藏在出云观里,偏偏要冲出去做什么?汾阳王和圣上决一死战,哪一个是她能够帮得上的?

    “现在好了,圣上赢了,她却不见了也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静真似乎只是随口一抱怨,姚萍儿却脑子里灵光一闪,瞬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既可以帮自己脱身,也可以在隆庆帝面前彻底抹黑潘玉儿,让她彻底失宠,再也不能够在自己面前作威作福!

第三百八十一章 打脸() 
?    既然潘玉儿已经失踪不见,那她自然要努力地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处境。

    故意作出一脸焦急又无奈的模样,姚萍儿随便应付静真几句,便借口要向隆庆帝禀报这件事情,匆忙要离开出云观。

    静真连忙十分好心地喊住她,贴心地问道:“要不还是我和你一起去吧?毕竟事关重大,我们一起去解释说明清楚,也省得圣上一时恼怒,责备到咱们身上,让咱们替她承受这种无妄之灾。”

    姚萍儿本就是奔着揭露潘玉儿和汾阳王早有勾结,所以才会和汾阳王里应外合,如今见事情不妙,又急忙和汾阳王一起悄悄逃出宫去的罪名去的,如何肯让静真和她一起去面见隆庆帝?

    怕静真起了疑心,姚萍儿连忙婉辞道:“这观里的事情还要姐姐帮忙安排主持大局呢,这种跑腿传话的事情,就由我去做吧!”

    说着话,人就蹬蹬蹬的跑了出去,生怕静真非要跟着她一起去。

    静真对着姚萍儿落荒而逃的背影,勾起了唇角。

    静真不知道姚萍儿到底是怎么和隆庆帝说的,反正第二天,贴满京城并且下发各州的通缉令里,除了汾阳王和贞慧郡主,又多了一个潘玉儿。

    至于出云观,也被隆庆帝派人打砸了招牌,成了一座无名冷寂的宫殿。

    而此时的潘玉儿,正被五花大绑的丢在一间小屋子里,和同样被人五花大绑的贞慧郡主一起,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她是不堪隆庆帝的侮辱,更压抑不住内心对于萧稷的渴求,所以才想要趁乱逃出皇宫不假。

    但是她只是想要逃出生天,获得自由啊,而不是半路被人劫持了去,丢在这间小黑屋里,生死未卜!

    突然,小黑屋的房门被人打开,一抹刺眼的光亮透了进来。

    潘玉儿和贞慧郡主连忙下意识地闭上眼睛。

    过了许久,两人慢慢地睁开眼睛,适应屋内突然变亮的光线。

    来人一袭竹青色的长衫,竹簪簪发,颀长而立,简单的装束,却遮不住凛冽又致命的吸引力。

    不是萧稷又是谁!

    潘玉儿惊喜之下,完全忘了自己嘴巴里还塞了一团布,就要热情地打招呼,却只发出了呜呜的低咽声。

    萧稷看了她一眼,拍了拍手。

    立刻有人从黑暗的角落里闪身出来,伸手拔掉了潘玉儿嘴里的布塞。

    贞慧郡主也连忙呜呜地求救起来,可是却没有人理会她。

    只有潘玉儿闻声看了她一眼,一脸的惊讶。

    竟然是“名满京城”的贞慧郡主,汾阳王李奉贤的爱女李婉宁!

    她没有被隆庆帝杀死,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没等潘玉儿回过神来,那人又是身影一闪,重新隐没在黑暗的角落里。

    到底是做个摄政太后的人,潘玉儿眼见着萧稷脸上没有一点重逢的喜悦,突然一片肃杀,又想到方才那人的神出鬼没,便猜到那人只怕是按照萧稷的吩咐,一直潜藏在黑暗中看守着她和身边的贞慧郡主。

    也就是说,她和贞慧郡主是被萧稷派人掳了过来,关押在这间小黑屋里。

    可是,这是萧稷为什么要这么做?

    贞慧郡主也就罢了,毕竟父债子还,她既然享受了汾阳王的恩宠和权势,就该承受汾阳王造反失败后的苦果。

    可是一心为了萧稷绸缪的她,凭什么要受到这种待遇?!

    潘玉儿愤怒又忐忑,初见的喜悦渐渐消散,绷着一张脸,抿紧下唇,没有说话。

    然而神情却是满满的质问和委屈。

    和潘玉儿打交道久了,萧稷如今也多少能猜出一点她的心思——不外乎是她如何如何地在意他,而他又是怎样怎样地践踏她的心意。

    萧稷冷笑,他有时候真搞不懂潘玉儿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明明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帮着汾阳王坑害他,却还有脸面到他面前诉深情,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这简直不像是做过摄政太后的人应该做的事。

    说到底,潘玉儿在意的并不是他,而是她自己心中的执念罢了。

    萧稷神情冷冽起来,无意多加纠缠,直接宣布了潘玉儿和贞惠郡主的命运:“如果不想死,那你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说罢,拂袖而去。

    潘玉儿一脸惊愕,继之而来的是恼恨。

    凭什么?

    她为了他接近汾阳王,搭上了整个姚家;为了他潜入深宫,惨被隆庆帝侮辱;为了他努力逃出生天

    萧稷凭什么这样践踏她的心意!

    早知如此,她还不如和前世一样,好好的做她的宠妃,皇后,摄政太后呢!

    然而她一句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就又被堵上了嘴。

    潘玉儿的心里,顿时只剩下了惶恐。

    身边的贞慧郡主李婉宁,比她还要不堪,呜呜的尖叫着,跪地求饶,哪里还有一点当初敢和寿阳公主争锋的嚣张跋扈。

    没几天,贞慧郡主的身世就被公诸于世。

    隆庆帝得到消息之后,愤恨自己被蒙蔽的同时,也暗自庆幸这个消息来的好,正好可以用来破除当初汾阳王宣扬的他为保来路不正的帝位,不惜勾结西凉诬陷诛杀晋王满门,并且屠城晋阳的罪名!

    为此,隆庆帝连夜召集笔杆子好的文臣,对此事大力宣扬,努力以此来淡化汾阳王泼在他身上的污名。

    留在京城附近伺机而动的汾阳王得闻这一消息之后,顿时气得双目暴突,击掌怒喝道:“无耻匪类,果然是他劫走了宁儿!”

    这些年来他和玳珠公主分隔异地无法相见,所以一直将两人的女儿看得很重,如珠如宝地娇宠着,因此才会纵容得李婉宁无法无天。

    “王爷,如今郡主到了他的手里,只怕是凶多吉少啊!”身边的西凉侍卫急声道,“公主一直觉得愧对郡主,若是让她知道了这件事情,只怕会”

    会迁怒于没有保护好女儿的汾阳王。

    然而这还不是李奉贤最担心的事情,他最担心的,是隆庆帝会借此机会,利用李婉宁来对付他,好从中得利。

    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三百八十二章 孤注一掷() 
?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

    他李奉贤如今虽然败落,但是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汾阳王心里发狠。

    于是,紧跟着贞慧郡主的身世爆出来的,是隆庆帝为了帝位而做出的种种非人君所应为之事。

    汾阳王早就留了个心眼,将当初的证据和证人都想方设法地留存了下来。

    如今一旦全部抛出,再加上之前的当街路祭,顿时闹得满城风雨,哪里是一个隆庆帝能够强压平息得了的。

    萧稷见时机已到,寻到荔山居士,郑重地施礼下拜:“此事就仰仗居士了。”

    荔山居士肃容整冠,上前扶起萧稷,道:“必不负君所托!”

    一时间,士林风起,很多义勇之士当仁不让,跪在宫门前请愿,希望隆庆帝针对近来京城中的流言给出答复,以正视听。

    隆庆帝做贼心虚,哪里敢出面答复。

    他可是最知道这些士子,仁义当前,不惧生死,一身傲骨,逼利诱都不能使他们屈服。

    不然当初,他何至于为了除掉晋王,找西凉人帮忙,以至于埋下今日的隐患。

    他现在总算是弄清楚了,为什么西凉人当初那么轻易就答应了帮忙,而所图也不过两国继续友好通商,从中原换取所需的物资而已。

    合着西凉人谋图的不是一时之利,而是和汾阳王勾结,吞并大梁。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隆庆帝一想到堵在宫门口的那些正义凛然的士子们,顿时就头疼欲裂,所以接连几天,他都以平叛过劳,身体不适为由,暂且罢了朝会。

    但是请愿士子们却并没有因此而离开,他们日日坚守宫门口,风雨无惧。

    冯淑嘉见京城大局已定,悄悄地松了口气,转而又担心起远在边关的冯异来。

    事情闹到了这个地步,调冯异回京平乱已经成了隆庆帝必然的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