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于此,把自己的人拱手让人这种习惯,他从来没有过,也不打算培养。他的习惯是强占,他的本『性』是掠夺,只不过在面对卫衍的时候,所有的凌厉手段,都不知不觉蒙上了温情的面纱,其实本质上从来没有变过。

    话是这么说,不过今时毕竟不同往日。当日卫衍闹着要成亲,他可以拿出种种手段对付他,最后『逼』着他放弃了这个念头,而今他依然有种种手段,不过有些手段肯定没法用在卫衍身上了,因为他下不了手。

    再说,卫衍那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多年前他就领教过,此时没有重复的必要,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别的手段,让卫衍自动打消这个念头。

    景骊思前想后,最后采取的应对手段是冷战外加哀兵政策。

    你家敏文可怜,你家绿珠可怜,难道朕就不可怜?大家一样可怜,朕看你怎么办?

    他恶意地估算着卫衍左右为难时的痛苦,做起来却没有半点犹豫。

    你不肯考虑朕的心情,明知道这个请求会让朕难受,还要说出口,朕为什么要紧巴巴地在乎你的感受?朕难受,也不会让你好过,看到时候谁忍不住先低头?

    此时,他非常感谢上天,因为这个那个的事情太多,前段时日拖来拖去,没有好好上『药』,现在虽然按时上『药』了,但是疗程未满,他的脚疾竟然到现在还不曾痊愈。

    如今,有了这桩事情,肯定不能按时上『药』了,他还想着该如何让它更严重些,不过因为身边的人苦苦哀求,最后没能如愿。

    “侯爷,陛下一直不肯上『药』,还说……”对于高庸而言,皇帝和永宁侯闹脾气,真的不算什么大事,两个人在一起十几年,哪能永远和和睦睦,偶尔的磕磕碰碰总是免不了。

    更何况这两位一位坐拥天下发号施令惯了,一位是被皇帝自己宠到没边了,两个人闹脾气是常有的事,要是什么时候不闹了,才是怪事。

    所以他这和事佬,已经做得非常娴熟,知道在哪边该说什么话。只要两个人都肯心疼对方了,这脾气自然就闹不下去了。

    “还说什么?”卫衍想让自己不在意,结果发现他根本就做不到。

    “老奴不敢说。”高庸卖了个关子,存心吊吊他的胃口。

    “高总管,陛下到底说了什么?”卫衍有些急了。

    “陛下说,他再也不上『药』了,就让他疼死算了。”见他变了脸『色』,高庸很快没了逗他的心思,赶紧说道。

    “你们怎么不劝劝陛下,就任由他这么胡闹?”

    “侯爷您也知道陛下的脾气。他现在正在火头上,谁劝都不肯听。”

    “陛下就算和我生气,也不该去糟蹋自己的身体。”

    “侯爷这话说得极是。要不,侯爷去劝劝陛下?”高庸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提出了建议。

    “陛下说了,他再也不想见到我。”那日到了最后,皇帝说除非他死了,否则卫衍休想如愿,然后愤而离去。

    从那日开始,卫衍住在皇帝惯住的东暖阁,而皇帝自己却搬到了西暖阁,没有拘着他,依然让他掌着近卫营,但是不肯放他晚间回府,也不肯再见他。偶尔两人需要说话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对话就由无数内侍传递。

    “陛下那是负气话,侯爷怎么可以当真?”如果真的不想见他,皇帝应该把他赶出宫去,哪有让他住着自己的寝殿,自己换地方住的道理。高庸当然明白皇帝的心思,继续把皇帝的病往严重的地方说,“这几夜,陛下一直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老奴估计陛下是疼得无法休息。侯爷再不去劝劝,若真有了什么不妥,到时候侯爷怕是会后悔莫及。”

    卫衍听到这里,脸『色』愈加难看。

第十四章 一分为二() 
他当然知道; 皇帝搬去了西暖阁,不肯见他,又不让他回府,是在故意冷落他为难他; 『逼』迫他去低头哀求。

    但是皇帝这么不肯爱惜自己的身体,由着『性』子自我作践,却是出乎他的预料。

    这一局的结果已经没有悬念; 因为他做不到像皇帝那么狠,为了达到目的,竟然连自己的身体都能利用,而且他的心也不够硬; 明明知道皇帝是故意的; 听说了以后还是忧心不已。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到底该怎么办?

    这是两件事,分开来对待即可。

    到最后; 卫衍只能这么说服自己; 决定跟着高总管走一趟,制止皇帝继续胡闹下去。

    “侯爷,没有陛下的旨意; 老奴私自让侯爷进去,可是担了很大的干系; 待会儿陛下要是发作起来; 还要请侯爷帮忙美言几句。”说动了卫衍后; 高庸又对他反复叮咛。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侯爷您是去劝人的; 不是去和皇帝吵架的,待会儿可千万不要再和皇帝吵起来,否则皇帝不会把侯爷怎么样,但是拿他们发作起来,他们的小命可就岌岌可危了。

    “高总管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高总管好说歹说了几遍,卫衍就算一开始不明白,后来也知道他在说什么了。

    因为他的缘故,让身边伺候的人承受皇帝的怒火,这种事他肯定做不出来。想来,高总管也是明白他的『性』子,今日才会来找他,并且有意无意地试图用自己的安危,让他接下去的劝说能够保持理智。

    卫衍虽然不认为皇帝会因为他发作高总管。不过皇帝心情不好,容忍力下降是肯定的,针眼大的错误,都有可能被他无限放大,所以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也不能排除其他人不会因此遭殃。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慢慢往前走,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好。

    他只是想给绿珠一个名分,一个可以让绿珠名正言顺留在京里的名分,这样,绿珠就不需要去西北搏命,也不需要再为生活奔波了。

    敏文的到来的确是个意外,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但是不管怎么样,她都是敏文的母亲,让她孤身在外,流离失所,是他的失职。

    并非他多虑,而是世道如此,一个女人,若无名分,生活总是无比艰难。只要有了这个名分,她就可以顺势留在京里,敏文也就可以留在他身边了。

    当日,他在金殿上亲口说绿珠已死的时候,作为那个故事里他的妾室,敏文的生母,原先的绿珠就已经是个死人了,牌位早就以永宁侯世子生母的名义,摆进了卫家祠堂。

    所以,就算他现在明知道绿珠还活着,也不能直接把她接进府里,只能恳求皇帝同意,重新给绿珠一个名分。

    但是皇帝不能容忍他这么做,在其他人看来,他这么惹皇帝生气,也是罪大恶极,到现在,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可能错了。

    错就错在,他竟然有了想要两全的奢望。

    到了西暖阁的寝殿门口,高庸没有直接让他进去,而是从宫女手里小心接过了一个盘子交给他。盘子上面是一个有盖的汤盏,看样子是皇帝的宵夜。

    “一切都拜托侯爷了。”高庸仔细叮嘱道。

    高总管的确是皇帝的心腹,做任何事都是为了皇帝好,不过卫衍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这么多年来,高总管对他的悉心照顾,他也是明白的,当下点了点头。

    “放心吧。”此事因他而起,也只能因他结束。

    再闹下去,皇帝的身体真的有了什么损伤,他肯定会后悔。

    “师傅,陛下说过不见侯爷,这么放侯爷进去,真的不要紧吗?”寝殿外面,福吉把他师傅高总管拉到了稍远处,悄悄问他。

    每次皇帝和永宁侯闹脾气,最紧张的永远是他们这些身边伺候的人。这次皇帝的怒气是前所未有的大,甚至连寝殿都搬出来了,现在他师傅偷偷放人进去,不会惹来麻烦吧?

    “没事的,侯爷进去认个错,陛下心疼了就会哄他,到明日就没事了。”皇帝身为天子,就算真的错了,这错还是要永宁侯来认,不过到时候皇帝见他委屈认错,必然会心疼,想方设法去哄人,两人各退一步,这事就可以了结了。

    “这次以后,师傅再好好劝劝永宁侯吧。陛下再宠他,也不会容得他每次都去挑战陛下的威严。他运气再好,也不会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福吉对这两位主,隔一段时间就闹得众人胆战心惊,实在没辙。

    皇帝没人敢去规劝,只能寄希望他师傅去好好劝说一下永宁侯,以后行事间须更加注意分寸,不要动不动就和皇帝闹脾气。

    这既是为了众人好,也是为了永宁侯好。皇帝始终是皇帝,继续这么闹下去,永宁侯说不定哪一天就失宠了。

    “你以为永宁侯独得陛下恩宠十几年,是侥幸或是运气?看人要用心来看,不要只用眼睛看。若永宁侯不分青红皂白,事事都顺着陛下,凡事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做,才能让陛下高兴,陛下未必会这么宠他。”

    高庸很清楚用世人的眼光来衡量,永宁侯的『性』格脾气为人处事声望能力,的确没有好到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的地步,因为有些东西只能长时间的相处,才能体会得到,而皇帝显然体会到了这一点,最喜欢的也是他这一点。

    “师傅这话怎么说?”

    “陛下最喜欢的是永宁侯的心。若永宁侯没有那颗一心为陛下为朝廷的赤诚之心,陛下怎么可能信他,宠他,偶尔允许他爬到陛下的头上去?只要永宁侯的心不变,陛下的恩宠就不会绝。”

    高庸比他徒弟多吃了数十年饭,而且他自皇帝幼时就在皇帝身边服侍,对皇帝的心思知之甚详,这些年又看着两个人一路磕磕碰碰走来,所以不会像旁人那样,担心那些莫须有的未来。

    况且,永宁侯这人,高庸始终觉得他是个非常奇妙的人。

    永宁侯这人话不多,心里却是个明白人。

    他出身世家,父兄疼爱,自幼应有尽有,所以他对这世上的很多东西,就很有些理所当然的态度,争权夺利之心不重,勾心斗角更是不擅长。

    荣华富贵精心伺候他坦然享受,就算是这世上的至尊至贵亲自动手服侍他,他似乎都没觉得有哪里不对。对于永宁侯行事能理所当然到这个地步,高庸一直是非常佩服的。

    粗茶淡饭风霜雪雨他也没有怨言,就算无辜被流放了几年,吃了好些苦头才回来,他始终没有和皇帝为这些事计较过。这般放得下不纠缠旧事的为人处世方式,高庸也是很服气的。

    永宁侯这人心思比较简单,但是他这样的身份,该明白的道理自然明白,在外做事其实颇有分寸,进退间皆是有度,遇事守着忠孝节义的本心,一心为皇帝着想,为大局着想,也愿意顾惜其他人的不易。

    像他这般行事风格的人,按理来说是很适合陪伴君侧的。

    不管他心里是否愿意,既然他为了家族安危,不敢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举,皇帝接下来只要好好享受他的温顺侍奉、忠诚奉献、顾全大局、牺牲退让就可以了,不管他这般行事是为了皇帝为了大局,还是为了家族在隐忍,他都会这么做,皇帝若觉得他伺候得好,愿意对他生出几分怜惜之意,时不时赏他些东西,日后将他外放为官就是了。

    偏偏皇帝并不是只想要他的身体,而是喜爱他而不自知,对他用上了越来越多的心思,喜爱到不能忍受他这种不肯顾惜自己,却去顾惜别人顾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