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人心事重重的时候,有些人却一点都没有着急担忧,比如说常年吃斋念佛的太后娘娘,端坐后宫,不为所动。

    她听说了此事,始终就像没事人一般,仿佛皇帝做的只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弄得正期待着太后她老人家出手的某些人,等得都有些着急上火。

    太后她老人家功力深厚气定神闲,不把这等小事放在心上,有些人却没有这个本事,偏偏她们又不愿意自己出头去招致皇帝的恶感,就把这功夫下在了小的身上。

    耳边啰嗦的人一多,就算没事也要惹出些事来,更何况这样的大事,因上次的教训,『性』子收敛了不少的二皇子景琪,勉强忍了些时日,还是坐不住了。

    他同样不敢去皇帝面前找不自在,只能在太后跟前转悠。偏偏他探了几次口风,都没能探出点名堂来,这心里的难受就不消说了。

    “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太后对他犹如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急吼吼的模样,实在有些看不上眼,不过这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倾注了她无数的心血,就算她失望过,还是不能放任不管,见他这会儿坐立不安欲言又止的,终于发话了。

    “皇祖母,六皇弟他……父皇他……”景琪吞吞吐吐的,话说了一半,又留了一半。

    “怎么,你父皇偏疼你六皇弟一点,你就难受了,做人兄长的,要有忍让之心才是,眼窝子不要这么浅。”太后因皇帝做过保证,对这事倒是真的非常笃定,教训起景琪来,也是一套又一套。

    “皇祖母,我不是妒忌六皇弟得宠,只是这么下去,我实在有些担心……”到底在担心什么,景琪没有说下去。

    按理来说,他是储君的第一人选,但是只要他的父皇还没有立他为太子,发生任何变故都有可能,就算他被立为了太子,也不是意味着万事无忧天下太平,只要他还没有坐上那把椅子,就永远没到可以安心的时候。

    这一点就算是他,也很清楚。

    “琪儿,皇祖母知道身处这个位置,你也不容易。但是你要明白,这世上的事是多做多错,不做才能不错。只要你什么都不去做,你担心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太后再一次认真告诫他,不要去做蠢事,“你的父皇是你六皇弟的父皇,他同样也是你的父皇,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你最好都牢牢记在心上。作为一名嫡长子,不需要你有多么出『色』,多么得你父皇赏识,只要你能够做到上孝顺亲长,下友爱兄弟,就已经足够了。”

    身处景琪这个位置,早就不是做得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绝对不可以犯错的问题。他做得再好,都是应该的,但是一旦他犯错,通常就是万劫不复。

    也许听起来很残酷,但是天家的每一位嫡长子,甚至每一位太子的人生,就是这么渡过的,只要熬过去自然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熬不过去的肯定会尸骨无存。

    景琪沉默地聆听着太后的教诲,至于他到底听进去了多少,旁人不得而知,只能拭目以待了。

    弘庆十年,范阿宝又一次出塞来到了草原上。和三年前相比,草原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年在范氏商行的悉心帮助下,北狄三王子扎木尔的部落,已经是整个草原上最大的部落,同样也是在范氏商行的大力“帮助”下,王帐那边对他的忌惮越来越严重。

    “汗王近来身体欠佳,王帐那边宣本王觐见,范先生觉得本王该不该去?”在这三年里,范阿宝给了扎木尔无数卓有成效的建议,让扎木尔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这次范阿宝过来,扎木尔准备了盛宴欢迎。等到宴会结束,他遣退了众人,向范阿宝虚心请教。

    “此种情况,我朝有句流传甚广的俗语可以用来形容,叫做鸿门宴。”

    “愿闻其详。”

    范阿宝将这典故讲了一遍,最后总结道:“这是一次暗藏杀机的觐见之行,王子殿下还是小心为上。”

    “如果本王拒绝前往,王帐那边恐怕不会干休。再说汗王是本王的父王,一旦本王落下了这样的口实,与日后很不利啊。”扎木尔微微叹息。

    这场觐见的危险『性』,他也知道,但是他不去的话,族内肯定会有其他声音,到时候他就会很被动,也不是上策。

    “王子殿下的铁卫训了三年,也该到了出力的时候了。”范阿宝轻声提醒了他一句。

    北狄世代都是战时为兵,平时为民,不过扎木尔听了他的建议后,专门训了一支铁卫出来,现在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范先生,后方不稳,本王的铁卫不能动。”

    扎木尔所谓的后方不稳,指的是在边境上虎视眈眈的南人官兵。现如今,他夹在南人和王帐之间,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要担心后方不稳,实在是有些进退不得。

    “这个不是问题,只要王子殿下与我朝结为友邦,世代友好,岂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范阿宝的主意是一个接一个,只听得扎木尔不停地眨着眼睛思索。到最后,他不得不承认范阿宝的这个主意很妙。先解决了后方问题,再解决前方问题,到了日后他大权在握,整顿兵马,后方变前方,也不过是眨眼间的事。

    唯一可虑的是,南人会不会有诈?

    “王子殿下多虑了,我朝乃礼仪之邦,最是重义守信,一旦结下盟约,即是世代友好,岂会出尔反尔,惹人耻笑?”对于他提出的这个问题,范阿宝嗤之以鼻,仿佛扎木尔这么想一想,都是对他们的侮辱。

    以扎木尔对南人的了解,范阿宝的那些话,说得很有道理,他思索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

    同年年底,北狄三王子扎木尔派使者秘密前往南朝边境陇原塞,几次接触下来,终于与南朝使臣签下了盟约,双方约定了不得互攻开放边市等条款。

    边患和平解决的消息传到京里,朝中众臣一片欢腾,到处都是歌功颂德的声音,大肆吹捧皇帝圣明。

    事情急剧发展到这个地步,就算是万事都在掌握之中的皇帝陛下,也只能报以苦笑了。

    朝中的阵阵喧嚣,离卫衍有些遥远,就算皇帝再圣明,对他的生活影响也不大,他的日子依然简单地重复着。

    年初他为父母守完三年孝期,就官复原职了,不过皇帝似乎喜欢上了行宫这边的生活,连很多公事都搬到了这边处理,所以他们基本上是以行宫这边为家了。

    这一日,他收到了长兄卫泽从云州托人送来的一封信,看着看着就笑出了声。

    “大统领,信上写了什么好笑的事吗?”见大统领神『色』喜悦,勾起了坐在一旁念书的景珂肚子里的好奇心。

    “不是好笑的事,是喜事。臣大哥新近喜添麟儿,臣又多了一个小侄女。”显然,对于才经历了丧父丧母之痛的卫衍和其他卫家人来说,这个新生命的诞生,无疑是件大喜事。

    而且,卫衍的长兄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这是真正的老来得女,长嫂是继室,年纪比他长兄略小点,不过如今也是很大岁数了,这侄女肯定来之不易,以后怕是要宝贝得如珠如玉了。

    出生一份礼,满月一份礼,百日再送一份礼,作为叔父,他可不能小气,这礼一定要厚实,顺便家里也要摆几桌酒,让全家人都沾沾这个新生命的喜气。

    卫衍抽了张纸,在上面写写画画,思忖着送点什么才合适。

    长命锁富贵锁是应有之意,各种花『色』的吉祥如意银锞子金锞子也要多备点,还有其他零零总总,卫衍想到什么,就记了下来,准备回府去再和大管家商量一下。

    这种事,还是敏文在身边省心,凡事都不用他『操』心。卫衍突然想到远在边疆的儿子,神『色』间不由得暗了暗。

    “大统领在写什么?”景珂见卫衍在纸上写着什么,把脑袋凑上前去,往纸上看。

    “这是给臣的小侄女准备的贺礼。”卫衍侧了侧身,让他看个清楚。

    “贺礼……”景珂想了想,突然说道,“我出去一下,马上就回来。”

    他稍大了些,总算不再自己称自己为“珂儿”了,也算是件可喜可贺的事。

    他说完了,就这么跑了出去。

    “大统领,这是我送给小妹妹的出生贺礼。”过了一会儿,景珂又跑进来,捧了个盒子给卫衍看。

    卫衍接过盒子,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一块上好的羊脂美玉,大概有成人的三个指节长短,呈椭圆形,玉质温润细腻,『色』泽白如截脂,雕成一美人临窗图,观之栩栩如生。

    “殿下,这块玉太贵重,必是御赐之物,臣可不敢收下。”卫衍看了几眼,就摇了摇头,把盒子合上,还给了他。

    “大统领,这玉不是父皇赐的,是我在外边自己淘换来的。只是我自个儿带着,就怕稍微动几下,就会碎裂开来,一直放着也是浪费,再说这个花样送给小妹妹正合适。”景珂不肯接过盒子,两个人推让了半天,直到皇帝回来,还没能分出胜负。

    “收下吧,不就是一块玉,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景骊进了殿,往盒子里扫了一眼,根本不当一回事,直接站到了儿子这一边帮腔。

    无奈之下,卫衍只能代长兄收下了这份贵重的礼物。当然,那时候的他,根本不会想到,日后这块玉在这个故事里,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第四十三章 一己私欲() 
次年草长莺飞之际; 北狄汗王崩; 三王子扎木尔率领铁卫北上奔丧; 岂料王帐那边早有准备,于王帐百里之外派兵拦截; 命他只身入内,扎木尔愤然阵前举兵; 北狄内『乱』开始。

    扎木尔这方兵强马壮; 可惜身处王帐势力范围之内; 实力只能发挥十之七八;北狄幼主年幼; 尚不能主事; 不过身边聚集了一批支持者,两者斗了个旗鼓相当。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场内『乱』不断扩大,大量部落加入争斗,或支持扎木尔; 或支持王帐; 有些部落因为失了王帐的约束,甚至举刀报起了私仇; 草原上一片混『乱』,无数草原健儿的鲜血; 染红了他们脚下的凄凄牧草。

    在草原上的争斗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景骊秘密召集了一众心腹重臣; 终于把这北伐大业放到了案上讨论。

    打仗不是件容易事; 特别是举兵讨伐一国的时候; 军队集结,民夫征用,军备粮饷筹措,粮道通畅等等,每一项都需要细细筹划,反复考量,才能成事。

    景骊以为此时是最好的出征时机,经过多年的修养生息,国库再次充盈,民生也得到了恢复,再加上北狄大『乱』,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若不牢牢抓住,怎对得起那些耗费在草原上的无数心血无数财物,却没料到他的设想竟然遭到了在座众臣的强烈反对。

    钱粮军备民生都不是问题,众人强烈反对的原因竟然是师出无名。皇帝此前与北狄缔结了盟约,约定不得互攻,此时出兵就是撕毁盟约,就是背信弃义,实非大国君主所为。

    “众爱卿多虑了,朕此次北上,主要是见北狄内『乱』,百姓流离失所,朕思之不忍,欲出兵帮其平『乱』。再说朕是和北狄三王子缔结了盟约,又没有和北狄王帐缔结盟约,此次不过是借道路过三王子的地盘,哪里谈得上什么撕毁盟约,背信弃义?”景骊的这些话相当无耻,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