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刘协-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8章 火烧蛮军() 
夜,三更天。

    滇池城外军营的士兵早已经醉得一塌糊涂,滇池城墙上的士兵们也是一副全无防备的模样。

    而就在这个时候,离军营五里外,出现了上万蛮军,在得到斥侯的回报之后,一个个一脸兴奋的朝着军营方向冲了过去。而这些蛮军背后的豪强们,也一个个面露冷笑,想像着给刘协这个少年帝王好了喝一壶的场景。

    若是能够将这位少年帝王拿下,那就更妙了。至于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动荡,那就不是他们所需要担心的了,反正到时两帮大人物较劲,已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要能拿到最大的好处就成了!

    这个时期,因为造反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从黄巾起义开始,皇权在许多人眼里,已经被践踏得不行了。是以,许多出生草莽的人都想着怎么改天换命,那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就是这样来的。

    更何况,他们与其他诸侯合作,有其他诸侯撑腰,自然就更加不会将刘协这位‘伪帝’放在眼里。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只是在自欺欺人罢了,但有时候,有个自欺欺人的理由,也足够他们毛着胆子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了。

    这个时代,或许许多人不明白这种人的想法。但是从后世来的刘协,对皇权没有那么深刻理解的人,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哪个人不想登上那个九五至尊之位呢?

    只是刘协无法想像,其他诸侯到底答应了他们什么样的好处,以至于让他们毛着胆子,跟他做对。要知道跟他做对的下场,早就已经明了,不成功,便成‘灰’,没有第二个可能走,他们凭的是什么?难道就是那些蛮子?

    毕竟不是心理学出身,刘协对于这些人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也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自己对那些世家豪强真的很苛刻吗?刘协不得不开始仔细反省一下自己对世家豪族所做出的那些事情,是对还是错!

    但最后所得到的答应却是,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一句话总结:顺者昌,逆者亡!

    扶持一拼新的世族,灭掉一些旧的世族,这只是一个过程,而且还是大家都可以得益的过程,何乐而不为?

    既然自己没有错,那错就在对方了!

    这么想过之后,刘协的血便热了起,但心却更冷了!想要改天换命,就看你们有没有本事了!

    五里多的距离,对于攀山越岭如履平地的蛮人而言,那几乎不需要半刻钟便能到达,给滇池城外军营中那些还处在醉生梦死的士卒的反应时间,实在不多。

    但是,让蛮族士兵们觉得奇怪的是,当他们冲进军营的时候,却发现,本应该躺倒一地的士兵,却已经消失不见了。许多人朝着旁边的军帐中冲了进去,发现帐中居然空无一人。

    黑暗中,滇池城的城墙上,刘协望着城外五里左右的军营,唇角微微扬了起来。

    而在城外一座小山峰上,诸哥正抬头看了眼没有星星的漆黑夜色,一只手背在后面,一只手放在腹前,但可以看到的是,此时的他,两只手都紧紧捏成拳状。表面上看起来风轻云淡,但其实,他紧张得要命。

    “禀报军师,敌军已经入营!”

    诸哥点了点头,转身看着山下的军营,直到小半刻钟后,看到军营中冲起一道火箭。

    看到这道冲天而起的火箭,诸哥沉声喝道:“发送信号,命火箭手即刻烧营!”

    “喏!”

    下一刻,两道火箭冲天而起。

    顿时,战鼓声隆隆……军营中,顿时烧起了大火,仿佛那些消失的士兵,突然间从地里冒出来一般。

    “撤撤撤……我们中计了,中计了……”

    “快撤……啊!”

    ……

    一时间,蛮族士兵混乱了,那漫天的箭雨,也不知道从哪里射来,让本来就混乱的场面,更加血腥残酷,但在黑夜中,却显得那么的‘唯美’。看得远在滇池城墙上的刘协指尖不停在墙跺上弹跳着。

    如果有后世的音乐大家在这里的话,就能看得出来,刘协此时所弹的韵律,名叫《克罗地亚狂想曲》。

    刘协知道诸哥的智商是没的比的,而且历史上,诸哥似乎对火攻有所偏爱,最出名的,也是他的火攻,从火烧博望坡,到赤壁,再到后面的火烧藤甲军……无一不显示着这个智计近妖的家伙对火攻的掌握。

    如今这滇池第一战,他采用的,依然还是火攻。

    箭雨过后,便是喊杀声,那上万蛮兵,被围在军营之中,外面五千士兵正在对他们进行围堵着。

    正所谓前有狼(围堵的汉军)后有虎(营中大火),所剩下的,只有拼命了。

    当然,这是在求生无忘的情况下。但让他们看到些许希望的是,在这些汉军围堵的过程当中,却是被他们冲破了一角阵线,无数蛮兵顺着这一角突围而出,战线顿时便被扯得更长了。

    远远看到这一幕的诸哥唇角微微扯了扯,淡淡道:“跑吧!跑吧!跑得再快一点!”

    这一战,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许多蛮兵在逃生无望的情况下,就只有投降了。上万蛮兵,烧死的不算,单投降的,就有三千多了,烧死的估计有两三千,逃走的,也不过三四千左右……

    但是这些逃走的,却并不像他们所想像的那么幸运,因为,他们还没逃出十里,便又遇到埋伏了。

    可以说,如果这上万族兵,第一时间不去打军营,而去打滇池县城的话,那结果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因为这个时候,滇池县城内,除了刘协之外,只有那五六百神武卫而已。

    其余的守军,全都被诸哥给调用了,配合刘璝的五千军,这一仗,不能说打得不漂亮!

    天蒙蒙亮时,那些伏军们也回来了,带回来的,还有两千投降的蛮兵。

    接到这个消息的刘协哈哈一笑,同旁边陪着他站在城头上观战的董和微笑道:“董太守,随朕一道去迎接我们的功臣!哈哈……”

    “喏!”未完待续。

第39章 敲山震虎虎惊惶() 
将诸哥迎回,勉励了他几句,然后让他先去休息。可以看得出来,诸哥的精神虽然有些亢奋,但其实还是有些疲惫的,那种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突然间平静下来之后,自然就会感觉到累。

    刘协对这种状况清楚的很,是以接下来要处理的事情就不需要麻烦他了。而且,有董和在,善后的事情,也不需要刘协多插手,直接吩咐下去就行了。投降的蛮人先入籍,然后再拉去充当苦力。

    至于这些人,其待遇自然就不能跟以前的那些蛮族人相提并论了,这是刘协对他们的惩罚,力度可以说并不是非常重。其实大家都明白,真正的幕后主使,并不是这些蛮人,他们只是被人拿去当枪使了而已。

    如果要对蛮人大开杀戒的话,估计整个益州南部都要变成鬼域了。更何况,两军交战,在这三国时代,也很少出现杀俘这种事情。唯一出现的杀俘事件,那是黄巾之乱的时候。

    但那时候之所以杀俘,也是因为朝庭负担不起那么大的负担,军粮都不够,怎么有粮饷给俘虏呢!

    可现在不同,虽然刘协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可是他可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这一路走来,他都是这么干的。从那些世家望族中取到足够多的好处来供养他的军队。否则的话,他又怎么可能做到持续作战?

    而且,从世家望族中租借到那么多良田,今年的税收肯定要比往年要好。再加上,益州这几年也没有什么天灾。如此一来,刘协完全有能力继续增兵,持续对外战争。

    这,也是他不介意那些世家望族与自己作对的原因。只要他们跳得越欢,他杀得越是痛快。

    就像现在这样,安排下去之后,刘协便将五百神武卫借给了董和,让他派神武卫去抓拿益州郡其余作乱的世家豪强……他则坐镇滇池,等待着好消息。

    益州郡滇池一战,很快便传到了隔壁的永昌郡,那些将费诗与吴懿扣下的世家豪强们顿时便慌了神。

    看刘协这架势,似乎并不打算谈判的样子啊!难道他真的打算再次大开杀戒不成?

    于是这些人又聚在了一起,商量着怎么办才好。

    “大家有何想法,都说说看吧!是降是等,咱们先说清楚了!”

    “严老,之前你曾说过,荆州那边有人会配合我们,如今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那些配合的人呢?”

    “这个放心,荆州那边既然这样说,肯定会有所动作的。之前稊归传来消息,荆州水军已于那艹练,只要一夜工夫,便可以直接进击鱼复……想必就在这几天了吧!”

    “就在这几天?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有位身材肥胖的中年人咬着牙道:“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老老实实的过曰子。益州郡上万蛮兵,一夜之间便被他瓦解,我们这边就算有两三万又有何用?”

    “老夫当初也没有想到,那位的态度会如此强硬。本以为咱们闹一闹,他若想要曰子好过的话,应该会听一听咱们的条件,毕竟他还在对西凉征战……可……”

    “那位的态度就从来没有软弱过,咱们早应该看清楚……”

    “现在争吵这些已经没有用了,严老,你说个准话吧!咱们手上,好歹也有两三万蛮兵,若是他真的一点情面都不讲,大不了咱们拼个鱼死网破。既然咱们要死,那不如拉上整个永昌郡陪葬!”

    ……

    这个人的话一出来,整个大堂便是一片倒抽冷气之声,这……这是何等的疯狂啊!

    这是要把蛮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往死处闹啊!要是真这样,他们就将成为千古罪人了!

    “王贤弟,你这话就说得有些过了!”那位六十几岁的严老皱着老眉说。

    那位王姓中年人哼声道:“难道咱们还有的选择吗?从当初答应闹事开始,咱们就已经没有退路了。与其让那位毫无顾及的将咱们都处死,还不如疯狂一把。别告诉王某,对咱们赶尽杀绝的事情那位干不出来!”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角落里没有说话的一个面留短髯的青年微笑道:“不如,去问问那位费太守,看他有没有办法吧!想必,他不会愿意看到永昌郡出现这种血腥事情吧!”

    听到这话,大家都觉得有些荒谬,费诗被他们软禁,他们还拿问题去问一个阶下囚,这,也太没面子了吧!

    “吕季平,虽说你曾在郡衙中任过事,是费太守的属下,可是你要知道,咱们走上这条路,已经没有回头路走了。你以为那姓费的,凭什么会帮助我们?”王姓中年人哼声道。

    吕姓青年依然微笑道:“就凭他跟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要忘了,永昌郡若真出现王兄所说的那事,他身为太守,便是在责难逃,将来不说被惩罚,他的前途也是暗淡无光的。”

    众人听了,不由点了点头,末了严老看向吕姓青年,道:“既然季平提出这事,那就代表大家去问问吧!”

    ……

    费诗,字公举,本是犍为南安人,由赵温举荐给刘协,刘协让他为永昌太守。

    他是一个面容清瘦的三十几岁中年人,虽然沦为阶下囚,但是费诗却是很淡定,并不像被关在隔壁房间内的吴懿兄弟那般脾气暴躁,在房中破口大骂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