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的故事-第4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以往的经验、别人的经验,就是我们的老师!

    这个老师就叫“成心”,也可以说它是成见或者是偏见!成心、成见或者叫偏见,它都是我们心中的一种固定地判断事物的标准,并且认为是正确的!

    我们谁都有这样地一个老师!我们都喜欢用一种固定地判断事物的标准来判断事物,并且认为是正确的!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地老师呢?

    我们为什么会有成心呢?

    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地!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给予了我们同样地感受。我们就接受了教育、认同了别人的经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成心或者说是成见的来源!

    愚昧的人也会跟我们一样,有成心吗?答案是肯定地:有!我们所有人都有成心、成见!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这样地老师。

    所以!往往在某件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我们就有了判断,就有了猜测,就有了对策。我们假想出某件事,然后!对其进行判断、分析、猜测等等。然后!就有了应对之策。

    挑逗防卫或者先假想出敌人的存在,然后去进行打击、报复那个假想出来的敌人。

    这就是成心惹的祸!

    自从我们有了成心,于是!就有了无中生有!无事生非!于是!就有了梦想!就有了儒家与墨家,就画出了一块大饼,让想吃大饼的人对前途充满了希望。

    就好像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达了一样。怎么昨天就到了越国去了呢?因为!昨天我们的心已经去了,我们的成心已经去了。我们已经把越国丰富地想象了一遍,想象出N种可能!N种景象。NN种情况。

    这就是成心惹的祸,把没有当作有。没有就是有,这是什么道理呢?即使圣明的大禹在世,恐怕也不可能讲得清楚。而我?又怎么能讲得清楚这些道理呢?让世人明白成心的危害呢?

    什么叫把没有当有?什么叫没有就是有?

    其实!主要还是针对儒家与墨家的,儒家与墨家都把未来想象得非常地美好。包括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也一样认为“有梦想才有未来”。

    其实!未来的美好,我们对未来的期望、理想、梦想,想象出来的未来美好世界,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却把它当成了存在!因为!儒家与墨家,以及现代社会的我们,都坚信:“有梦想只要坚持,都会实现的”,这就是把没有当成有了!

    庄子在齐物论里讲成心,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方面的理解,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对齐物论这篇文章的理解。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文字方面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对齐物论这篇文章的理解,那就对庄子的“成心”理解片面化了。

    庄子希望我们跳出成心这个认知的局限局,站在更高地高度上来看待世界、看待问题。

    不然?我们就会成为别人的影子,过那种影子一般的人生,重复昨天的故事,重复别人的故事,重复祖辈们的故事。

    我们要有马克思的那种精神:怀疑一切!

    我们不能全盘接受父母长辈、周围的人、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不能全盘接受,并不是要我们全盘否定!不要教条地理解。我们要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去重新审视。我们要经过自己的重新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站在庄子时期的角度上,我们不要全盘相信周礼、周制,以及儒家学说、墨家学说或者是诸子百家的学说。我们要重新审视,要跳出周礼、周制、儒家、墨家以及诸子百家这个圈子,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重新审视。

    我们不要被传统的学说思想给束缚住了,只有我们抛弃了“成心”,抛弃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我们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

    我们能不能站在道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上来重新看待人生、世界呢?

    这才是庄子说“成心”的目的!

    如果当时的世人能跳出儒家、墨家以及诸子百家其他学说的圈子,接受道家思想的话?那么!会不会获得新的人生呢?

    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上,我们能不能抛弃成心、抛弃传统哲学思想的束缚,能不能抛弃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宗教的这个圈子呢?

    我们跳出东西方文化这个圈子,跳出儒家与道家的圈子,跳出佛家与上帝这个圈子,我们站在人的角度上,我们会不会获得新的人生呢?我们会不会形成新的人生观呢?

    正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的那样:儒家与墨家争论的是什么?同理!东西方文化、宗教文化,都不过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活。我们能说别人遵循的文化是错误地?人家一样说我们所遵循的文化是错误地。

    其实!都不过为了生存而已!

    谁违背了这个大家共同地意愿——生存的意愿!那么!谁的这个文化,必将在人类历史中沉沦。

    你也想活,我也活想,这是大家的共同意愿和想法。当某些人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生存愿望的时候,世界必然会乱!

    因为!我们不比别人笨!当别人不让我们生存下去的时候,反抗是必然地选择!对抗是必然地,当不能和解的时候,敌我双方就来决一生死吧!

    所以说!成心是祸害!我们只有抛弃成心!重新审视人生,重新审视我们所接受的哲学思想,我们才能获得新生,才能重塑一个自我。

    庄子的用意是要我们抛弃成心,重新审视人生,接受道家学说思想。只有道家学说思想,才是真正地人生哲学、生存哲学、人类终极哲学。

    只有接受了道家学说思想,我们才能告别影子一样地人生。

    skbshge

第791章 道家的生死观(一)() 
看了好多关于解读《庄子》的书,发现好多前辈们对道家生死观的解读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其根源在哪里呢?

    分析一下,发现:主要根源还是因为他们对道没有理解!

    对道家的道没有理解,或者不接受“道”,那么!他们就无法正确解读《庄子》,解读道家、解读道家的生死观!

    也有很多学者,只能证明他们读了许多书而已,只能证明他们的记忆力很好,能够引经据典!他们的著作说来说去最后还是一笔糊涂账,让读者有那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最后!没有解读出什么,只是证明作者读了许多书,认为作者“知识渊博”。

    在庄子的《齐物论》里,就有对生死的阐述。

    看了好多解读《齐物论》的书,都认为庄子的生死观是“齐生死”。如果单单从单篇《齐物论》来看,好像是那么回事,庄子是在讲“齐生死”、“齐万物”,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但也不尽然!齐生死、齐万物,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只是文章中的一段,只是用来解释给读者听的,举例说明,让你听懂,而不是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庄子齐生死、齐万物、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用意是要告诉我们,要站在道的角度、高度上看待事物,看待宇宙,看待人类的来源。

    当我们明白人类的来源和人类的最后归宿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待人生。看待人类生活,看待现实生活,我们的人生观是不是有所改变?我们会不会因此而改变过去错误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呢?

    当我们都不知道人类的来源和人类的最后归宿,当我们的认知,对人类世界、宇宙的认知还停留在宗教阶段的时候,我们就无法真正地了解宇宙世界和人类的来源。

    我们都不知道人类的来源和最后的归宿,以及我们都没有真正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的阶段,我们的人生就是糊涂人生。

    正如《齐物论》中所说的那样,世人大多数是影子人生,是别人的影子,是祖辈们的影子。别人怎么生活他们就怎么生活,别人是怎样地人生,他们就是怎样地人生,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已,重复祖辈们的生活而已。

    在这里!并不是抨击宗教或者是诋毁宗教。宗教只是人类走向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人类对世界宇宙认知的一种。

    因为!唯物辩论地认知宇宙世界,才是正确地。用唯心的方法来认知宇宙世界,是不科学的。

    道家认为,这个宇宙世界是进化而来的。人与地球上的万物一样,也是进化而来的。地球和日月星空,也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部分,也是进化而来的。

    到底是怎么进化而来的,我们无法探究。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最近的进化过程来推演,从而判断出:这个世界是进化而来的。

    道家认为,人类与地球上的万物一样,都只是天地间的一种物种。因天地的作用而生,也因天地的作用消失而灭亡。人类与地球上的万物一样,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当地球上不再适应人类生存了,人类就跟其他物种一样,也会灭绝、消失。

    这种推断并不是妖言惑众或者是蛊惑人心,扰乱社会,而是!人类必然正视的问题。地球上的其他物种的灭绝,并不完全是因为相互间的残杀,而是!环境的不适宜。

    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

    我们又为什么贪恋生活呢?

    我们人类为什么会贪生怕死呢?

    人的死亡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又为什么还那么地忌讳人类将来的命运呢?

    我们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不死,又为什么那么地忌讳别人去说人类的将来命运呢?我们为什么不敢去面对人类将来的命运呢?

    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

    因为!我们赋予了未来许多美好地梦想、愿意。我们虽然死了,可我们还有儿孙后代。我们虽然死了,我们的梦想、愿意还有我们的儿孙去实现。

    所以!不许你说“人类是一个适时而生的物种,人类早晚是要灭亡的,跟其他物种一种,要灭亡的。”你要是说这样地话?你就是在诅咒我们,诅咒我们的儿孙!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有了“不死”的传说!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人不敢面对那个可能要发生的现实。尽管!那个现实还不知道在我们儿孙后代哪一代发生,也许万万年还不止!可有“智者”就操心起万万年以后子孙的事了,关心着万万年以后子孙们的生活了。

    要说谁是智者?恐怕他们才是智者!他们操心起万代子代的幸福生活了,这样地智者,他们的生活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地吧?

    其实!道家只是根据道的理论和进化的必然,来预测人类将来的命运,而并不是说人类一定要灭亡、马上要灭亡。就算道家的预测是可能要发生,可最起码也是无数年之后的事。

    既然是无数年之后的事,我们为什么不敢去面对呢?为什么不敢去谈论它呢?

    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生死”并非是宣扬消极思想,并不是告诉我们不要作为了,混生等死了,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告诉我们,要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人生、看待人类。

    根据道家道的理论,人是要死的,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说人是要死的,没有人说你在宣扬消极思想,可要是你说人类早晚要灭亡的,人类跟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一样,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就会有无数人站出来说你了。

    庄子在《齐物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