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贼帅-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炎王商行不进行零售,做的是批发生意,其主顾都是各商号的东家或是掌柜,百姓对于官方的生意机构没准还有抵触和畏惧心里,各商号的东家可不会有,周正对于生意场上的规矩很遵守,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货源!

    神璃、香皂、神仙水,这全天下能够提供货源的地方除了炎王商行再无他处可寻!

    如果将这三样新货品比喻成为一条经济命脉,那么已经在这条命脉上面获利不菲的商家就是为命脉源源不断注入动力的能源之泉。

    周正小看了这个时代商人的营销能力,随着第一批带着夏州新产品走南闯北归来的商队,炎王府外,军营驻地外面每天都会出现想要拜访周正的商贾,三样产品已然风靡整个天下,巨大的经济利益促使着商贾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成群结队的想要朝周正的身边靠拢。

    能够成为巨商至少有一点可以保证,那就是人脉关系,而人脉直接影响销路,神璃还好说,哪怕拿货最多的刘家和马家也知道这种装饰性用品一旦大量充斥市场将会快速降低神璃的价值,所以向权贵豪门之家推荐的时候力度极其有限,十件就已经是顶了天了,可即便如此,与大越整个天下的豪门容量比起来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刘老太爷迈出颤巍巍的身子再次拜访周正的时候,就很隐晦的提出神璃太少,若是刘家能再吃进两千件,才能满足整个刘家的人脉关系网!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刘家!按照初步估算,整个天下的市场对于玻璃制品的需求量缺口至少不低于一万件!

    不过周正没打算一口气将让市场彻底饱和甚至撑死,更何况他召集商贾开大会的时候就说过,手头上的神璃只有三千多件,这时候因为畅销突然间再拿个几千件出来,众商贾一开始或许会欣喜,但背地里肯定会认为他周正不够诚信,想要保持良好的合作氛围,诚信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周正很明确的表示,就算工匠日夜轮换赶工,神璃的产量每个月最多也只有两三百的时候,刘老太爷虽然遗憾却也能够理解。

    不过一时半会间不给货,不代表不可以卖,在刘老太爷的坚持之下,周正勉为其难的与刘家签订了一份一年内交付一千件神璃制品的合约,刘家将先行支付五百件神璃的头期款,如果周正在限定时间内未能交付,将会被处以三倍罚金

    除了刘家,马家和叶家这两个神璃买卖的大户以及一些看到不菲利润的中型商户同样表现出对神璃的巨大渴求,短短一个月时间,从炎王府签订的契约已经多达五千件以上,时间长达三年!

    三年之后的神璃市场会是个什么局面周正不清楚,但是但凡能将生意做大的商贾,骨子里面都必然带着赌性,一点风险都不愿意冒的商人注定只会是末流,更何况商人是最能把握利弊的群体,一旦市场风向有变,精明的商人会立即进行风险预判,一番操作,必定会将损失降到最低点,至于反应差点的,赔个倾家荡产也不稀奇,不过这些和周正没什么关系,他控制产量就是为了延缓玻璃制品对市场的冲击太大,而造成快速贬值,对商家来说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

    相对于主要以装饰与收藏为目的的神璃,物美价廉的香皂已经在民间引起巨大轰动,十五文一块的香皂对于穷苦百姓说起来还有些奢侈,但对于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更何况,香皂的倾销主要还是集中在城镇,一百万块香皂甩出去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想要香皂的商家订单订货量已经超过千万块,而且还在持续增长当中,小小的香皂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薄利多销,最重要的一点是,香皂是持续消耗品,只要百姓有需求,香皂的订单就会持续增长下去,然而为周正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另一个持续消耗品神仙水同样如此,贵妇们在意的或许不是香水本身的香气,毕竟能够让女人身上香气不绝的物品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匮乏,贵妇们在意的是广告!

    使用久了能不依靠任何香粉就能让人身上自带香气?香妃的秘密武器?就凭这一个噱头就足以让贵妇为之趋之如骛!

    至于价钱是不是太昂贵?用不起的就算便宜一倍照样用不起,用的起的岂会在意区区两千两银子?更何况这两千两银子买的不仅仅是独特的香味更是希望!

    以刘家为例,一千二百两的进货价,卖两千两,五百瓶香水跑一趟就能能赚取数十万两的利润,相当于以前刘家一年甚至两三年的利润总和,这是什么概念?

    而且随着神仙水在贵妇圈中的日益流行,这个市场也会随之不断变大,市场变大就会带动神仙水的销量增大,这就是良性发展,成为夏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炎王商行的建立,一方面是因为周正对这些想发财想得眼睛发红的商贾不胜其烦,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周正觉得私产与国库应该分开,现在的炎王私产和国库可以不分彼此是因为原本的国库在抚恤赔完了之后空的几乎可以跑耗子,但随着国家机器的运转日趋完善,国库与私库还是一体必然会产生无数的弊端,这一点在华夏封建历史上已经被验证了无数次

第两百一十一章大掌柜() 
国库的银子用处很多,给官员发俸,给军队发饷,军队的武备军械需要打造,灾害出现的时候需要赈灾,他州使臣到了时候需要接待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消耗都有记录在案,皇帝或者主君会随时随地派遣身边人进行核查,而国库的主要来源则是税收,但在税收远远无法满足的时候,就需要周正去想办法去填补这个窟窿。

    但周正的私产同样重要,比如炼油厂,几大作坊,赏赐等等一应开销都是私库所出,最关键的一点是户部尚书可以无休无止的跟周正哭穷要银子,只要有理有据,周正还不能不给,否则整个国家机器运转就有可能出现滞涩,但周正如果穷了想要户部拿银子,那简直可以用难如登天来形容,而且账目混杂,无疑会造成财政上的混乱,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开始的时候未必会显现,时间越长弊端就越会放大,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在下手整顿,不如先将私产和国库彻底分离,免得到时候麻烦。

    这就好像周正衣服上面有两个口袋,两个口袋里面装的都是周正的银子,但是一只口袋是敞开着的,另一只则是绣了一排扣子,有扣子的口袋自然便是国库,想要从这只口袋里面把钱取出来,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揭解开扣子,这些扣子就是条条框框,而敞开口袋的私库,对于周正来说无疑要简便的多,想用银子了直接从口袋里面掏,用不掉的随手扔回去,多简单多爽利。

    “小王爷您怎么亲自来了?”一身肥膘子肉的大掌柜看见周正进门,立刻从柜台后面绕了过来,见了个礼便将周正迎进了后堂。

    大掌柜姓王名士誉,幽州人士,做了大半辈子的掌柜,因为独子病死而心灰意冷回乡务农,被周正许以重利还答应为其认一假子才给请了出来,四名副掌柜则是夏州本地各商行的大掌柜,被许以重金才挖了过来。

    这个时代能做到大掌柜的位置必定是被各商行东家倚为心腹的存在,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一个商号从小培养,先从学徒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凭借过人的才能最终脱颖而出的人才,这样的人对于主家来说每一个都瑰宝,绝对是忠心耿耿,想要翘过来简直难如登天,更不是区区利益就能打动得了的,但是周正照撬,因为他在夏州的身份没人能得罪的起!

    这是周正唯一一次利用特权勒索商贾,没办法炎王不缺能臣猛将,但绝对狂缺对生意了如指掌的主导型商业人才,不要拿任职户部的官僚说事,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户部的诸事,这些读书人能胜任,但想要在波诡云谲的商海里面应对一切尔虞我诈的商场伎俩,这些读书人还差得太远。

    更何况周正成立商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官私分离,自己的商行用户部的官员?那自己的口袋里面有多少私银,岂不是户部知道的比自己还清楚?

    被周正看中的几位掌柜的东家被周正客客气气请到王府,面对周正的要求根本没办法拒绝,因为周正说的很清楚,夏州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几位东家若是不支持他,坚决不同意放人,他也不会强迫,但从此以后将再也不会得到炎王商行的任何货物,反之,将会得到优先供应!

    这是一道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选择题,这种送分题如果都能做错,那就算赔的倾家荡产都是咎由自取,几家掌柜满面笑容的将周正看上的掌柜叫出来,当面将契约文书交给周正,周正只需要画了押,从此这四名掌柜的东主就是周正,若是还想着为原本的主家谋福利,不但本人会被打死,就是主家都会受到牵连。

    夏郡炎王商行再大也用不着五位可以独当一面的大掌柜坐镇,但未雨绸缪很重要,周正的野心很大,他不仅仅想要通过武力来征服天下,更打算建立一个牢牢控制在手上的商业帝国,这个商业帝国将会成为皇朝的经济命脉,将帝国的税收从农税上面慢慢向商税实现转变,一旦农税不再成为主导帝国财政的时候,国家的统治力才会达到鼎盛,作为帝国基石的农民能吃的饱穿的暖,受到官府压迫的力度越小,只有神经病才有可能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面去造反。

    炎王商行终究有一天会开遍全天下,所以周正需要的商道人才就是车载斗量,五名大掌柜王士誉坐镇夏郡掌控夏州全境,四大副掌柜之一的贺鼎才是王士誉的副手,张忻则是被周正安排去了幽州桐城,这里是天狼军的发迹之地,地理位置也处于幽州偏中位置,作为炎王商行在幽州的据点最为合适不过。

    而张肯堂与吴元翰这二人两年内的任务只有一个,不遗余力、不得有丝毫保留的将周正搜集而来的数百名学徒教导成为能够坐镇小州小城的掌柜人才,每有一人能通过周正的基础考核,那么二人就能获得一笔不菲的奖励,若是全部甚至只是大部分合格,周正的奖赏也足以让二人衣食无忧享受荣华一辈子!

    周正在布局,布很大一个局,工业可以强国,商业可以富国,历朝历代亡于土地兼并的故事,周正绝不会允许出现在炎国,当土地的价值越来越小,贫苦的百姓做工赚钱养家的机会越来越多,谁还愿意卖身给哪些地主老财去种地,到了那个时候只要出现高产作物,百姓不至于在灾年被饿死,你就算拥有万亩良田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耕种,难不成你还打算撸起袖子亲自下田?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当中解脱出来,在保证耕地不至于荒废的前提之下,以工商业促进社会的繁荣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向。

    大地主土地再多,前期缺人耕种只能荒芜,土地的价值就会变得越来越低,到了那个时候谁还去兼并土地?不抛售土地都算是家大业大能顶的住了。

第两百一十二章悖论() 
商行内的学徒帮周正泡了一杯香茗便躬着身体退了出去,王士誉则恭恭敬敬肃立一边,商行开业一个半月,小王爷除了开业那天亲自到场之外,这还是首次登门,东家能放手将全部事务交给掌柜一手操纵,委实不算多见。

    “王掌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