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贼帅-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贾之家谈什么军略!”刘老太爷微微带上一点怒气道:“不过为父也能体谅你的心情知道你问此话的用意,那么为父多了不说,只说为父自己的看法,炎王军就算会败,但绝对不会被灭,以小炎王的足智多谋,即便放弃整个禹州都不是没有可能,但为父相信,用不了多久炎王军就能夺回来,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三路官军在越皇的强势皇命下只是暂时融合,一旦打下禹州,原本的矛盾必然爆发,攻克禹州的功劳将会成为三军矛盾的爆发点,争权夺利一直都是官军诸将的拿手好戏,如此一来小炎王的机会就来了,炎王军对阵整个大越胜算不大,但分而击之绝无败理,假以时日,此消彼长,为父相信最后胜的一定是小炎王!”

    刘明翼起身拱手一拜,旋即站直身体道:“孩儿受教,这就前往合州,主持刘家与炎王商行的合作事项,不求赚银子,只为坚定不移的跟随小炎王,支持他的一切商道!”

    刘老太爷挥了挥手,让刘明翼退下,毕竟还在病中,说了这么多精神难免有些疲惫,等到儿子离开,这才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三百六十八章赵秉的决断(上)() 
咣当

    营州城将军府内,赵秉恶狠狠的将手中银盏砸在地上,眼中怒气勃发,胸中似有无穷怨气难以释放。

    原本以为归顺炎王军,又掌控营州军权,他拥有足够的时间来将营州彻底打造成属于自己的地盘,毕竟禹王统治禹州和炎王统治时期有着本质的区别。

    原营州诸将至少八成对于禹州忠心耿耿,他只是营州城名义上的主将,禹王甚至只需要一道军令,就能将其撤换,而他还不敢有丝毫怨言,因为营州军诸将忠的是禹王而不是他赵秉!

    但炎王军不一样,首先炎王军是杀害禹王的凶手,只不过因为势大,所以营州诸将不敢表露出敌意罢了。

    其二,炎王军需要营州老兵驻守边界,因为炎王军自身没有半点和官军打交道的经验,让老兵驻守营州,从战略上来说,更符合炎王军休养生息的大略,而赵秉就是打算用这段时间来培植亲信,彻底稳固自己在营州驻军当中的威信,赵秉深信,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哪怕炎王军腾出手来整顿营州驻军,他也有足够的手段让营州六万兵马姓赵而不是姓周!

    其三,营州驻军确实依赖炎王军的物资,否则一支连军饷都发不出的军队,最好的结果都是营啸,最差的结局则是崩溃,炎王军的资助比禹王更多数成,但赵秉不打算贪墨一文银子,因为他要用这些银子来收买军心,要让这六万部众完完全全对他唯令是从!

    但是所有的安排都被官军的调动所打破,五十万大军迫进禹州北线,即便是兵分三路,营州也要至少面对超过十五万大军的猛扑,营州城防虽然坚固,可也是厉经战火,赵秉完全不觉得自己在面对十几万大军疯狂扑城的情况下能够坚守超过十天!

    城破便是身死,一切的雄图壮志都将成为笑话。

    营州唯一的希望就是炎王军派遣大军入城助守,唯有靠炎王军的火油以及火药方有一线守住城池的希望,但赵秉同时也很清楚,只要有三万炎王军入城,那么营州从此以后将再也不可能是他说了算,甚至于炎王六军随便一军的将主入城都会取代他成为守城主将。

    若是击退官军,那么营州城将会立即被周正彻底控制,他这个驻守边城的实权将军,也将彻底沦为虚权大将,能在整编之后成为一军副将就算不错了。

    “大帅,禹城援军迟迟未至,可见周正从来没把咱们当成过是自己人,而且显然是想要借官军的手来消耗咱们老营的力量。”原禹州军驻营州副将,新编烈焰第七军军长陈旦怒声道:“莫如咱们降越!”

    能在将军府内议事饮宴的无一不是赵秉的心腹,现在陈旦此话一出,堂内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赞同有人顾左右而言他,但没有任何一人出言反对,可见营州诸将对于炎王军并无半分归心,一遇外力压迫,这些将领首先想的不是御敌,而是投降!

    赵秉愣了半响,叹息道:“炎王军派出两名使臣,用禹王世子的名义让我们营州驻军归顺,本帅答应了,现在官军尚无一兵一卒抵达咱们营州城下,本帅就要降越?岂非是让天下群雄白白看轻了我赵秉,让大越平白耻笑于我营州驻军!”

    陈旦张口无言,最后只能抱拳道:“大帅说的是,是属下考虑不周,不过数十万官军最迟还有一个月就会兵临城下,营州兵微将寡,若是力敌,只怕坚守不了多久就会被破”

    “周正不会见死不救!”赵秉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任在场诸将听了都觉得此话说的有些底气不足。

    “我等随大帅真心归顺炎王,然而如今官兵大军压境,炎王府理应早已得到消息,然而直至今日,没有一兵一卒支援营州乃至杭郡和太平王,甚至于听说周正小妾待产,周正星夜兼程赶回了夏郡,至今未归,兵危战凶之时,一军主帅却弃数十万大军于不顾,实在让人齿冷!”

    赵秉看向说话之人,烈焰第八军军长李济,同样是和陈旦一样,乃是他心腹中的心腹,当然如果不是绝对心腹,也不可能在营州驻军改编之后坐上一军主将的位置。

    李济的话很快引起堂内诸将的共鸣,不管怎么说,即便没有官军南下,这禹州新定,千头万绪的事情简直多不胜数,这个时候因为一个小妾要生产就跑回后方,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回了夏郡也就罢了,但在得知官军即将犯境的时候,你周正身为炎王军主帅,难道不应该在第一时间内返回禹城布置防务,整顿兵马支援边线诸军吗?

    如今一个月过去了,禹州北线三大防御阵线未见炎王军增援的一兵一卒,任谁都会猜测是不是炎王军已经放弃了北部防线,而是想要将官兵大军引到禹城脚下决一死战!

    毕竟论防御性,禹城比起营州还要高出不止一筹,而且北部防线有三个点,然而官军想要占据整个禹州,那么禹城就是必须要拔掉的钉子,周正这是想玩禹城会战!

    但代价则是营州、杭郡乃至太平王被炎王军当成了弃兵,生死已然不论!

    整个营州诸将八成以上都认定他们成了弃卒,不过赵秉毕竟驻守营州多年终归还算清醒,反复盘算之下,他并不认为周正会放弃北部防线,因为那样做是逼禹州北部十万兵马包括太平王倒向朝廷,那样一来,即便周正想要发动禹城会战,那么炎王军将要面对的敌人就不是五十万而是六十五万!

    周正就算要放弃禹北,要做的第一件事也肯定是让禹北的所有兵马尽数撤回禹城,哪怕怕生变,也一定会撤往龙河以南,绝无半点可能对禹北三军不闻不问!

    赵秉认定,禹城一定会有援军,如果没有,那么周正就不是蠢,而是自取灭亡!

第三百六十九章赵秉的决断(下)() 
“我等投靠禹王之时便是为了反抗大越暴政,如今哪怕面临绝境,也断无投靠官军的道理。”赵秉仰天长叹道:“炎王军哪怕不仁,我赵秉也不能不义,不管小炎王如何,只要我赵秉还活着,就绝不会让大越一兵一卒越过营州!”

    赵秉此言一出,将军府内顿时鸦雀无声,原本主张投靠朝廷的将领,额头上更是岑岑冒出冷汗,赵秉的话糙理不糙,哪怕投靠佛王,投靠梁王都要比投靠朝廷强的多,因为他们是义军,义军之义就是为了反抗朝廷,若是降了大越,必为天下群雄所不齿!

    赵秉苦笑道:“诸位将军可曾想过,若是咱们营州军背弃炎王军,降了大越,最终会是个什么下场?”

    李济认真思索了一番后肃然答道:“大越一定会对我军大加防备,甚至九成以上会让我军充当马前卒进攻炎王军,而大帅为了交上这份投名状,就只能与炎王军硬战,炎王军战力强悍,哪怕咱们手里的六万将士皆为边军悍卒,想要胜过炎王军的可能性也不超过一成,最终只会替官军白白卖命。”

    赵秉点了点头,很是赞同李济的分析,他之所以不问陈旦,是因为陈旦倾向于降越,若是问陈旦,说出答案最后被诸将反驳,很有可能会下不来台,而李济则是与陈旦的观点正好相悖,由他说出不能降越的原因最是合适不过。

    果不其然,陈旦听了李济之言,面上露出愧色,他只考虑到投降大越,可以让营州驻军获得一息喘息的机会,毕竟朝廷想要平息乱世,就不可能苛待他们这些甘心归附的将领,否则就是激起天下群雄死战之心!

    但是陈旦没考虑过,现在的形势,营州驻军原本是禹王麾下,身在禹州北线抗击禁卫军长达十余年,两者之间的仇恨远非炎王军可比,而此番禹州北线的三个点,三路官军来攻,不出意外的话,必然是禁卫军主攻营州,以两者之间的经年之恨,禁卫军怎么可能会毫无顾忌的让营州驻军归降?

    更何况,营州驻军降了炎王军不过两个月不到,哪怕受到官军压迫,也没有一矢不发就彻底归降朝廷的道理,官军岂能不猜忌,而要消除猜忌的最好办法就是投名状!

    这投名状要想让朝廷满意,还不知道要死多少营州兵,说是流尽营州兵的血都不是没有可能,而他们这些营州将领不管是投靠炎王军还是其他反王亦或是朝廷,要想安身立命,唯一的资本就是手里掌控的兵力,兵没了,他们算什么?降将?只怕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陈旦懊丧的低头,越是盘算就越是觉得投靠朝廷就是一条绝路,不但是自绝于群雄,更是将营州六万兵马彻底葬送的绝路!

    赵秉呵呵笑了笑道:“营州不能降越,但并非没有退路,在本帅眼里至少还有两条退路可走,其一便是死战!”

    诸将顿时精神一震,垂手肃立,身为军人,当死战报效君上,此乃万古不变之理,曾经的营州诸将报效的是禹王,然而禹王已死,禹王世子说白了就是周正的傀儡,如今营州虽然归顺炎王军,但未经整编,营州依旧是原班人马,府内诸将自然唯赵秉马首是瞻,说赵秉是他们的君上一点都不为过。

    赵秉沉声道:“自禹王爷举义旗定禹州以来,本帅就在这营州未曾擅离,从裨将一步步升到主将之位,与官军血战没有百场亦有八十场,可以说,营州城头浸满了营州兵和诸将之血,时至今日,尚未有官军一兵一卒迈过本将驻守之营州!此番,朝廷忌惮炎王军势大发兵五十万攻禹,咱们营州首当其中,但赵某镇守营州十几年,何曾惧过官军,但赵某哪怕不惧,却也不是狂妄自大之辈,兵力相差悬殊,营州能挡住官军的可能性不足三成,一旦城破,必然玉石俱焚!”

    “将军难免百战死,马革裹尸本就是将领最好的归宿,但是赵某不仅仅只是一个人,赵某的身后还是数万为守护营州而血染疆场的袍泽兄弟!他们可以堂堂正正的战死,但绝对不能憋屈的冤死!”

    “赵某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要告诉诸位一件事,如果大战开始,炎王军始终无一兵一卒的援军支援咱们营州,那就说明炎王军宁肯营州驻军去死,宁可为了自己的战略安排,让咱们白白死在营州,若果真如此,赵某绝不答应!”

    “全凭大帅号令!”诸将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