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贼帅-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顿消啊。”

    平胜虎连忙谦虚了几句。

    “本帅决意提兵进援营州和杭城,如今营州虽面禁卫军,却暂无破城之忧,而杭城日夜受偃武军猛攻,虽能坚守,却也是疲惫不堪,但本帅若是先援营州,击退甚至重创禁卫军,必令偃武军胆寒,若先援杭城退梁敦之兵,禹北之危亦可顿解,所以委实有些难以决断,不知诸将以为本帅是东去还是西进?”

    但说来说去,真正有资格向周正进言的还是此番援军的主将,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毒狼、向鼎和冯凌霄,至于原太平军诸将属于新附,自然不会出这个风头,再有就是平胜虎本人,但同样,平胜虎的建言至少在如今看来份量还没那么重。

    而毒狼乃是勇将,对于弯弯绕绕的谋略一向没有太大的兴趣,能时不时有个奇计就不错了,而向鼎已然要留守庄郡,此时自然没有建言的必要。

    于是冯凌霄出列,当仁不让道:“末将以为当出兵杭城!”

    “为何?”周正饶有兴趣的问了一句。

    冯凌霄拱手道:“偃武军乃当世强军,梁敦更有当世第一勇将之称,末将以为若能一举杀败偃武军,甚至阵斩梁敦于阵前,不但禹北攻势立解,还可震慑群雄和朝廷,让朝廷知晓我炎王军绝非可以轻言灭之的存在,顺便还可让禁卫军上下胆寒,不攻而自溃!”

    阵斩大越上将军梁敦

    在场原太平军诸将面上不露声色,心中却是不屑,梁敦的威名可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这二十年间凭借手中一柄大刀斩杀无数反王猛将,杀出来的赫赫威名!

    无数悍将想要杀梁敦为自己扬名,最终的下场呢?身首异处!

    炎王军确实强,甚至诸将不敢怀疑,周正统帅大军进援杭城,里应外合有正面击溃偃武军的实力,但要说阵前单挑赢斩梁敦还是算了

    便在此时,周正哈哈一声大笑道:“本帅亦有此意!既如此,各军主将备齐战资,三日后本帅提兵西进,与这位天下第一悍将会战于杭城之下,倒要看看这梁敦是不是浪得虚名!”

第四百二十一章 路振() 
杭城城外,偃武军大营主帐内,但见帅位端坐着一位国字脸,一缕美髯垂至胸前,两道虎眉如刀锋,身穿紫金甲,头戴亮银盔,仅仅坐在哪里,便能让人心生凝然雄赫之气!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越皇梁妃之兄,大皇子之舅,官拜大将军,掌偃武军军务的当朝第一猛将,偃武军大帅梁敦!

    在梁敦下方则是站立着数十员偃武军悍将,林先、张鲁得、张机、黄师、岑之豹

    随便挑出一人都是身负赫赫战功的当世豪杰,这些年随梁敦统御偃武军南征北战,死在这些战将之手的义军将兵多如恒河沙数,委实难以计的清楚。

    不过,现在帐中气氛极其凝重,原本一个个在外颐指气使,一言既出可轻夺人命的猛将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触了大帅的霉头,让自己最后吃不了兜着走

    站在梁敦左侧的一名老者,脸色却极其淡然,眼睑甚至看上去还微微闭着,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似乎丝毫没将大帅已然接近暴怒的情绪看在眼里。

    此人便是梁敦府中第一幕客,姓路单名一个振字,说起路振,差不多相当于炎王军的涂有昌,也就是偃武军的第一军师,但若论战场决胜,谋划之能,路振未必比得上涂有昌,更不见得比如今坐镇杭城的李乐天高明,但此人心计之毒,权谋之深,天下间能与之争锋者却是不多。

    举例无益,但当年梁敦之妹入宫,成为越皇还在潜抵之时身边的一位小小侍妾,便是路振为其一一谋划,待到入宫更是步步心机,栽赃陷害、踩人上位,俘获圣心,并让梁敦从一名有名无权的外戚一步步爬到当今大将军的位置上,不知道倾了多少宫妃血泪,更是让不知多少阻碍梁敦升迁的勇将成为梁敦脚下含冤的尸骨

    甚至于越皇为平衡之道,故意扶持大皇子起来制衡太子,这其中都隐隐约约能看到路振的影子

    总之一句话,梁敦和梁妃能有今日,路振这三十几年的谋划之功堪称功不可没,甚至于大越官场上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做宁肯罪梁敦,不可罪路振!

    梁敦身为大将军总还是要脸面的,但路振只是一幕客,没有半点官方身份,得罪他,人家怎么把你玩死的,你都未必知道。

    这般受梁敦倚重的心腹,如今却是因大军在外充当起军师的角色,不过军略非路振所长,人家在军议上打瞌睡似乎也很正常,以其之势,就算是睡着了,估计也没人敢吐露出半个字的不是。

    虎贲军大败,第一日兵退五十里,旋即直接退向直隶棉州大营,福王胡威重伤呕血,伤及内腑,虽已清醒,却有伤重难支之像,现在需要安心静养,悉心调理,方能渡过此厄,总之一句话,虎贲军还想对庄郡用兵,短时间内已是绝无可能。

    胡威死不死,梁敦不关心,梁敦怒火之所以上涌,是因为虎贲军退兵之后,原本守御庄郡的数万大军必定驰援营州和杭城!

    杭城驻军十几万,梁敦这段时间杀将,攻城十余次,城上施以火油退敌的力度越来越弱,照此情形来看,必是火油匮乏之故,照此情形,只要火油用尽,偃武军上下憋住的这口恶气得以释放,届时凶猛扑城,梁敦有十足的把握拿下杭城,进而直驱南下,夺禹城,平禹州,建此不世奇功!

    然而虎贲军之败,若是庄郡之兵尽数西进,那么偃武军就要多出数万之敌,梁敦虽是不惧,但终归是麻烦!

    偃武军与禁卫军之争由来已久,此番越皇又是急言令色,哪怕他梁敦凶猛无铸,权势滔滔,可也知道,此番若是不能达成越皇之命,也唯有吃不了兜着走!

    卫耿势大,却还不够资格称得上是权臣,之所以权势熏天,完全就是越皇故意放任,这一点梁敦清楚,卫耿也清楚,也就是说,如果越皇想要逐卫耿,清算卫党,其实就是一句话,甚至只要流露出这个意愿,卫党覆灭几乎便可预见!

    大皇子和太子之争,不管卫党如何支持,不管是不是有自己这个大舅支持,先天终归不足,这个先天就是名份大义!

    太子胡信乃是越皇登基之初便册立的储君,负天下清流人望,这些年没有丝毫过失,想要废太子立大皇子,何其之难!

    梁敦只要不想率军谋反,那么就只能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堂而皇之的将太子撵下储君之位!

    太子可以合理登继大宝,而大皇子哪怕是皇长子,但终归不是皇后嫡出的皇嫡子,哪怕先皇后已逝,但于法理上想要登基的可能性委实太低!

    即便是越皇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太子没有犯下必废之过前也不敢贸然动手,更何况,越皇能将禁卫军交给太子亲率,就至少也说明一点,太子还没有失去圣眷。

    这一点摆在那里,那么就算卫党势力再大,也是无用!

    那么如何才能合情合理,如何才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的让皇长子取太子而代之呢?

    一是让太子犯下无可饶恕的罪过,但就算是路振阴谋诡计满腹,在太子党步步提防之下也是无计可施

    二是让大皇子身具天下人望,成为万民敬仰的贤王,当然即便如此,还不足以取代太子,但事在人为,这仅仅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则是手掌盖世雄兵,让偃武军成为平定大越乱世的定海神针,如此一来,他梁敦就是大越救时之将,便是越皇也要忌惮他三分!

    最重要的一点是,偃武军定乱,那么他梁敦掌偃武雄兵,朝野哪怕是清流之臣,为了朝局稳定,为了大越天下能够千秋万代永世相传,也会选择妥协!

    怎么妥协?不是逼越皇废太子,而是让越皇能够从权!

    大皇子最欠缺的是什么?是名份!

    其生母梁妃是妃,妃出之子是为庶,那么若是梁妃能晋位中宫,那么即便于理法上还是有所缺失,但皇长子的名份完全可以由庶而嫡!

第四百二十二章 梁敦之怒() 
但是当今皇后虽未诞出皇子,但与越皇一向和睦,太子生母孝贤皇后逝后,胡信也一直寄养在皇后膝下,感情甚笃!

    如果说想要越皇废了太子的难度实在太大,那么梁敦更清楚,让越皇废后改立梁妃的难度更大!除非皇后死了

    如此说来,大皇子、梁敦乃至卫党众臣也不应该心存野望,图谋拥立之功才是,但这个世界上最能滋生野心的便是权力!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合格的野心家!

    而且卫耿和梁敦都认定,他们并非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平乱,大越之乱祸及九州,大越除了直隶这块辽阔的地盘外,任何一州皆有乱匪盘踞,而且祸乱时间长达近三十年!

    如果谁能平定天下,谁就会功高震主!而功高震主之臣要么下场凄惨,要么死后被清算,但更多的时候是其在在世之时能够左右皇帝的意志!

    更何况梁敦自有其底气,越皇年事已高,且身体一日弱似一日,满打满算能再活个十年就已经撑了天了,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如果他梁敦能在平乱之役中建立殊功,而太子的禁卫军却表现平平,那么就算朝堂上的清流再为太子说话,事先也要掂量掂量,毕竟这大越的江山是靠他梁敦而中兴,而他梁敦是大皇子的舅舅!

    有这么一层关系和大功在,朝堂上清流岂能不为新皇登基之后考量?只要清流倒戈甚至仅仅是中立,那么太子大势已去已成定局!

    清流的骨头再硬,再怎么敢和权倾天下的卫党针锋相对,可也绝不会漠视军方的力量!

    他梁敦只要能得平乱七八成之功,那么他就是军方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清流难道不怕激烈反对引起军方不满,从而让刚刚平息乱火的天下再次陷入夺嫡之战?

    那么唯一的选择就只有放弃太子拥立大皇子,当然在此之前定会逼迫越皇弃后,为自己找一块遮羞布

    但所有一切一切的前提只有一个平乱!

    天下涂炭,越皇不以为意,摆足了昏君的架势,而此番炎王崛起,伐夏而定禹仅仅只用了一年半,声势之大远非任何一路反王所能及!

    招降纳叛,短短时间内便将麾下兵力从四万提升十倍!这由不得不让越皇从内心之中感到恐惧!

    越皇知道自己玩的过了火,炎王的崛起已然失去了他的掌控,其势之大隐隐已经威胁到了大越皇朝的国祚存续!

    越皇安能不怒!

    所以遣兵五十余万伐禹,固然是想要趁炎王军内部不稳之际,一举覆灭这个心腹大患,但同时何尝不是给他梁敦一个机会!

    为什么是给他梁敦机会而不是给虎贲军或者禁卫军机会,原因很简单,首先偃武军带甲二十万余万,比起虎贲军和禁卫军都要多出数万,其二便是战力!

    偃武军长期驻守西境,而西境最大的敌人是谁?青州明王!

    明王军三十万之众,乃流民而组,在梁敦眼里自是乌合之众,不过越皇一直没有下达旨意平定青州,梁敦自然也不会干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己提兵入青州,彻底剿灭明逆!

    不过这些年,偃武军与青州军交手几百次,梁敦对青州军剿而不灭,颇有养寇自重之嫌,但话又说话来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