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贼帅-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登收回飘远了的思绪笑道:“这天下是炎王军打下来的,是周正率领大军转战南北打下来的,老炎王说白了就是炎王军名义上的统帅罢了,能压得住军中文臣武将的也唯有你夫君,因此爷爷可以断定,老王十有八九会推辞不会称帝,当个闲散的太上皇是多数,就算称帝用不了一年半载也会禅让你夫君,这天下的掌控者只会是也只能是你夫君……”

    蔡书雪低头不语,哪个女人不想自己身上有无限荣光,嫁给帝王对于女人而言是幸也是不幸,全看自己如何去想如何去把握罢了。

    对于周正,就算到了现在,蔡书雪对其的观感依旧很复杂,在几年前,周正不过是一个山贼流匪,蔡书雪无论如何都觉得周正配不上自己,然而她为了爷爷和弟弟最终只能委曲求全。

    然而今天周正已将称帝,将会在她的身上披上一层但凡女子都会羡慕的五彩霞衣,这个时候若说配不上,应该是她配不上了才对。

    爷爷的意思蔡书雪自然懂,也很明白自己身上将要肩负的责任,蔡辙是她唯一的亲弟弟,若是不能对其照拂,若是不能让蔡家再登巅峰,那她这个入了宫的蔡家女儿岂非是忘恩负义……

    身在官宦之家,女子本身在很多时候就是为家族谋福利的工具,蔡书雪就算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屈从于命运……

    skbshge

第六百零八章 影响() 
转眼便是正月……

    正月辞旧迎新,是喜庆之月,然而今年的正月显得很是特殊。

    大越被赶出了这片土地,道统国祚基本上已经可以算作是亡了,那么今年该是什么年?

    如果大越还在,今年自然是宣平三十二年,然而现在京师的主人是周正,而周正还未称帝,这纪年便罕见的出现了空置。

    宣平帝离开了北镇关,与其一同离开的差不多有四十万大军,还有数以十万计的文臣武将的家眷和仆役家丁,当然对于大越主要将领的家眷周正没有一次性送出去,包括宣平帝五子六女也留下了两个儿子,这么做自然是为了制衡。

    让宣平帝北入草原是为了驱虎吞狼,是想借大越的兵马剿灭阿木尔都去的,届时不管谁胜谁负,安定了天下的周正都将拥有巨大的腾挪空间,但这不代表宣平帝一定不会和阿木尔都勾结在一起,许以重诺反攻中原。

    所以必要的控制手段不能少,不看到大越残军和阿木尔都杀个两败俱伤,或者没有消灭掉草原诸部,周正绝不可能释放越军将领的家眷,宣平帝也很清楚这一点。

    他虽然是大越之皇,但今时不同往日,想要在草原立足,想要光复大越山河,他只能依靠麾下战将为他统一草原积蓄力量,这个时候也是他对武将控制最弱的一段时期,自然不可能让战将抛妻弃子,那样只会让他失尽军心!

    周正要发动一统天下的战争,不管最后打还是不打,保持军力绝对优势进行威慑很关键,也因为此对于整个直隶的控制力度极其薄弱,四大镇关和帝都的防务靠的还是入关之后的十万人马。

    十万人马攥成一只拳头能夺关陷城,能无坚不摧,但要说卫戍整个直隶难免有点捉襟见肘。

    中原大地不容外族轻辱,东镇关和北镇关必须重兵把守,西镇关是遏制青州军突入直隶之门户同样不容有失,至于帝都虽在内腹,但身为一国之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天下已近大定,凉州的定海王曹敢和符天王符万年先后归降,并自解兵权,仅仅带了百来个亲兵便入了关到了帝都,对周正彻底效忠臣服。

    宣平三十一年腊月,允州三王在赵秉十万大军的压迫下先后投降,不过和凉州二王不同的是,凉州二王是主动归降,甚至于周正的檄文还没到凉州,二王已经派了信使来帝都,表示臣服。

    而允州三王是不得不降,赵秉的十万大军陈兵允州边境还不至于让三王服软,毕竟三王的手里加起来也有差不多十万兵力,但是三王知道天下大势只怕再难逆转,不论是佛王还是明王都不可能会是周正的对手,这个时候不降,一旦周正料理了明王和佛王,他们拒降的三王只怕下场堪忧,最终还是降了。

    至此天下之地仅剩云州、青州和河州未曾落入炎王军之手,但在天下一统的大势跟前,谁都知道这仅仅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马三杰、涂有昌以及蔡登祖孙、丘香巧,但凡与周正关系亲近和炎王军的高层文臣都在年前赶到了帝都,不过老炎王和王妃乌凤是个例外。

    老王看来是铁了心将帝都当成了是非之地,将宣平帝坐过的那张椅子当成了洪水猛兽,想要老王来帝都恐怕只有等到周正登基称帝,改元立朝的时候才有可能……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不谈公事,宣平帝在位时期,非紧急军情也是停朝,蔡登祖孙住进了前朝的御史大夫府邸,这本身就是蔡登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倒也没什么违和之处。

    不过对于姐姐被接进宫里,蔡辙依旧耿耿于怀,这一点让周正很是难以理解,如果说以前这蠢货以前看他不爽是因为他是贼,想要占有他姐姐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现在呢?

    他已经是这片天下的主人,缺的就是个名义罢了,蔡书雪入宫成为他的女人,对于蔡家而言是荣耀不是屈辱,这蔡辙为什么还见了他不爽,难道就不担心自己让蔡家永世不得翻身。

    看在蔡书雪的面子上,周正还不至于真去为难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否则蔡辙十条命都不够他砍的。

    蔡书雪和丘香巧同时入了宫,蔡书雪入住承乾宫,丘香巧入住的则是永和宫,这本是周正随意安置的结果,但是周正忘了,他虽未称帝但实际上已与帝王无异,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算没有深意,也会被有心人给解读出深意来……

    这些说穿了其实也不算什么,只是因为承乾宫以前居住的乃是宣平帝的刘贵妃,而永和宫住的则是德妃,如今蔡书雪入住承乾宫,哪些个喜欢有事没事揣摩圣意的人就自然联想到周正是想要让蔡书雪做贵妃……

    蔡书雪做不做贵妃对臣子们而言不算什么,毕竟蔡书雪的爷爷蔡登虽然已经不在仕途,但仍有民望在身,这就让大臣认为周正是想要在天下一统之后以恢复民生,与民生息为主,届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武将将会被文臣全面压制,这对于文臣而言自然算是个好消息。

    可若是丘香巧成为贵妃呢?丘香巧背后的是老王妃,成为贵妃似乎更加顺理成章。

    老王妃乌凤虽然现在与老王伉俪情深,但乌凤毕竟是乌凤山的大当家,而且少帅下宁山为了对抗新平堡,直接娶了丘香巧,这里面的关系无需多言。

    如今的第一军主要是镇守禹州,基本上没有参加禹北、平城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大战,这是很不正常的,在外人看来,留第一军这样的嫡系精锐坐镇禹州是为了保证禹州不失,但李乐天知道还有一层意思是为了震慑禹北的赵秉!

    但是否有更深次的谋算在里面呢?比如故意削弱乌凤在军中的影响力,毕竟现在的第一军军长计首凤乃是乌凤的嫡系。

    少帅想要消除乌凤对炎王军的影响不是不能理解,毕竟现在常伴老王身边的是乌凤,而人老了耳根子容易软,少帅如果不想在炎王军内部出现两个声音,那么除了要消除乌凤的影响还要消除老王的影响!

    skbshge

第六百零九章 同郡() 
天家无亲情这种说法不是绝对,至少在老王和少帅之间不存在这种说法,但身为谋士自然要未雨绸缪,李乐天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老王的人,那么当然会想方设法去消除老王在军中的影响力。

    如今天狼第二军迟大成,第三军宋果,狼牙主将高凤翔,暗影主将张元骏,都是幽州宁山上的老人,当年也都是追随老王四处征战,最终才侥幸得存占据一座山头苟延残喘的,少帅在这些人的眼里只是晚辈,不管他们追随少帅立下多少战功,但说到底如果父子反目,这些老人站在老王一边的可能性更大!

    老王很显然也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来帝都称帝,更是与如今的炎王军撇清关系,摆出一副闲云野鹤的架势,就差与少帅相忘于江湖了……

    因此丘香巧得妃位就可以理解了,少帅是想安老王之心,至于其中该如何理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

    一个居住的宫殿都能让诸臣联想到无数乱七八糟的事情,这皇位坐上去对于周正而言,还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

    …

    云州,同郡。

    同郡乃是云州北方门户,如今却成了整个天下的焦点。

    同郡四面城墙上伤痕累累,烈焰焚烧之后的黑烟还在袅袅升起,夺城厮杀战毙的大兵城上城下到处都是。

    佛王提着厚背环首大刀傲立城头,浑身上下血迹斑斑,再无半分风轻云淡,一派世外高人的模样,面对青州军日夜不休的惨烈攻城,云州军兵疲将乏,委实不知还能坚守此城多久。

    同城已经调集了云州军现存七成以上的兵力,驻守大军近十万,还有两万轻骑游弋在外,不过青州军防范甚严,这两万轻骑很难建功!

    同郡不能有失,一旦失了同郡,云州军必定一溃千里,届时青州军将突入云州腹地,一路攻城夺府,长驱直入杀至云城之下,战事连绵这么久,云城守备力量早已经被抽调大半,在青州军的攻势之下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因此同郡现在完全可以说是云州军和青州军的决战主战场,同郡若失,云州必将易手!

    明王朱兴如今就像疯狗一样死死咬住了他,佛王根本不相信朱兴算不到那场刺杀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当初炎王军高歌猛进,其军力已然能与大越分庭抗礼,佛王和明王都清楚,不管是大越胜还是周正胜,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必然是他们两个。

    也正是基于这一前提,佛王和明王才会达成协议,利用两方交手的机会以迅雷之势强夺河州,为的就是在接下来的恶战之中拥有抗衡胜者的资本。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毁在了那场刺杀之中!

    朱兴不是愚钝之人,一开始的时候或许会被仇恨冲昏头脑,但时间久了不可能回不过意,两家恶战最后会便宜谁不言而喻,但佛王也知道,战事打到了这个份上,云州和青州已经结下化解不开的死仇,想要收手已经不太可能了。

    云州军和青州军之战,最后得益的只能是周正或者大越,那么谁能赢得这场战争谁就是最后的得益者,如今大越帝都被破,几大主力军相继被打残,周正笑到了最后,那么精心策划那场刺杀的十有八九就是周正!

    但是现在商讨刺杀不刺杀的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佛王很清楚,就算朱兴知道刺杀是有外部势力想要栽赃嫁祸,朱兴也不可能放过这个夺取云州的大好机会。

    这场战事云州军固然损失惨重,但青州军一开始不计代价的猛攻同样让青州军伤亡不小,青州军想要恢复实力对抗强敌,就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夺取云州然后舔伤口,周正如今拿下了直隶,军力固然如日中天,但内部不稳,同样需要时间整顿,而这个时间是朱兴需要的,但佛王却很清楚,朱兴的算盘必定会落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