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蒸唐-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千里之外,马蹄声狂乱,回鹘铁骑雄赳赳。以一挡十,一千铁骑可挡一万军士,这样的传言并不虚假,草原沼泽是他们的生存之地。

    铁蹄践踏而过,余尘莽莽,草屑纷飞,数千回鹘铁骑随着他们的王子叶护一同奔驰在草原上进行狩猎。

    只是这种狩猎与众不同,他们猎的不是山羊野鹿,而是草原中原本的猎人——狼群。

    随着这名马背王子一箭飞出,亡命奔逃的野狼中箭而亡,狩猎也正式结束。

    修整,烤狼肉吃,众多军士已经下马,可是这名王子和其余数百名近卫却并不下马。

    “王子殿下,请移步马下,身体重要!”

    说话的是随行出征的老文官,是回鹘王的重臣松鹤。

    “吾生于马背,活亦于马背,死依坐于马背!吾乃回鹘的勇士,勇士绝对不会离开马背!”

    叶护年轻黝黑的面庞充满了疯狂劲,眼眸里闪耀着异常坚定地光芒。

    “是,回鹘能有殿下,何愁将来不兴盛!”

    松鹤面皮褶皱如树皮,笑容却相当的精神,眼睛里布满了欣慰,他是王子亦师亦父的存在,更是陛下的能臣,忠心为回鹘献出了数十年的光阴,只为有朝一日强过大唐。

    “不过,有一件事情需要知会王子殿下!”

    叶护把马鞭插回腰间,居高临下地看着松鹤,“什么事情?”

    “大唐的节度使安禄山写了封有趣的书信过来,你父王想要听听你的建议!”

    松鹤从宽松的袖口里掏出一封书信,面容和煦地递给了王子。

    叶护接过书信仔细阅读着,眉头越挑越厉害,这简直就是一个重磅炸弹,眼睛瞥过满意点头的松鹤,这一老一少同时放声大笑起来。

    随后,叶护策马驱驰,搭箭揽弓,直指大唐的方向,嗖的一声飞箭远射。

    范阳节度府中,一席胡服大汉列坐,中央胡姬飞旋而舞,胡姬女中间有名绝色女子以柔舞走向四周,白皙的嫩肤引得色目流转,最终来到安庆绪的面前,勾住对方脖颈,吐气如兰,目光交汇,倾倒酒于杯中,再度起舞。

    收到回鹘书信的安禄山开怀大笑,整身的肥肉如史莱姆一般波动着,随之而来的是咔嚓一声木头碎裂的脆响打破了喧闹的舞乐,所有人举目望向主位上的安胖墩。

    见到主人把榻案坐裂的李猪儿连忙上去扶,使了忒大的劲才把主人扶起来,一时间额头热汗淋淋,脸红脖子粗,气喘吁吁。

    “嗯,诸位勇士!”

    安禄山浑厚的声音响起,呼吸间听上去因为站起来而累的急促,但是这张红通通的油肥脸并不可憎,反而平添了一种喜感。

    “我们的机会要来了!回鹘答应我们,只要送出十万担粮草,便派遣五千回鹘铁骑给我们做支援!届时举事易如反掌,到时候这大唐皇帝便由我来当,哈哈哈,诸位都是功臣,安某定当论功赐爵封侯!”

    “父亲举事,我等自然助力!”

    “我等自然助力!”

    随着安庆绪的一声呐喊,府中集结的数十名勇士高声呐喊,群情激昂。

    李猪儿旁侧端着木盘子的侍女低头偷瞥着这一幕,仔细地把他们议论的每一个细节记在脑海。

    数只飞鹰从范阳的西游记酒楼中逃出,带着由暗文组成的情报信件,朝着数个方向飞去。

    夜里,安庆绪带着手下抓住一只鹞子,看到了上面的信件,但由暗号组成的信件普通读法根本无法知道其中的意味。让数名懂得情报侦查的军士来解读这封信,但就是看不懂。

    因为上面都是一串英文,还有阿拉伯数字。

    未知的东西往往是最神秘的,也是无法解开的。

    顺利飞出范阳的海东青朝着最近的西游记酒楼飞去,一个酒楼传向另一个酒楼,一个地域朝着另一个地域进发,这是公主府的根基,也是公主府延伸耳目的根须。

    剑南的某座深山中,坐在办公室的武月绫听着杜甫的报告。

    “公主,回鹘的散客酒楼传来消息,说有大批的回鹘战士离开了回鹘牙帐,他们去的方向是范阳,根据路探所说,恐其有四千到五千骑兵,都是装备优良,骁勇善战的勇士!”

    杜甫按照公主要求戴着一个木制的眼睛框,手里拿着一个宣纸装订的笔记本,穿着青衫,书生气质浓厚。

    但正是这样,武月绫看着头戴幞头、眸戴眼镜框的杜甫就越发的想笑,原本只是想让杜甫试试戴上现代眼镜框会是个什么样子,倒也和文明人有几分相似。

    “公主?”

    杜甫挑挑眉毛,不太习惯地拿手挪动戴在脸上的木制眼镜框,显得相当成熟。

    武月绫发笑的时候,肩头传来了轻轻的拍打,似乎是提醒,转头看向阿碧丝,收起笑容,点头表示明白阿碧丝想要表达的意思。

    于是开口缓解杜甫的尴尬,“子美你继续说!”

    “是的,公主,从范阳传来的消息分析,就如公主数年前所言,安禄山恐怕要造反了!这些回鹘重骑兵已经驻扎在了范阳的军营中!”

    武月绫听闻此言,面色也严肃起来,拿起改良后的竹笔敲着桌子,“你有什么想法?”

    “向陛下报告,将此事揭露如何?”

    杜甫一改以前的青涩,行事风格已经稳重成熟,考虑的事情也很周全。

    “可以,到时候恐怕是召回长安以试忠心了。”

    “是的,公主足智多谋,一眼就看清杜甫心中所想了,只是现在剑南未彻底稳定下来,南诏的形势刻不容缓啊!”

    武月绫牙疼起来,剑南的事情她知道,第一次南诏战争虽然只打了一半被她阻止了,可是唐军伤亡近十万,再打下去,又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死去,有多少家庭会破灭。

    “嗯,南诏的事情我来解决,至于想用万人骸骨来堆积功名的鲜于忠达,也是时候被取代了!”

    “莫非?”

    “就是那个莫非,计划立刻启动!”

    “是!杜甫明白了!”

第188章 幕影() 
剑南道,南宁州位于南诏小国的边界处。

    大雨倾盆的这几天,城内的排水沟经常发出急躁的奔流声,城门口守卫的军士脱去湿漉漉沉重的盔甲,靠在城墙上望着倾泻的雨水,也懒得检查哪些穿着蓑衣顶着雨水奔走入城的渔民。

    城外驻扎着数十万的大唐军士,随时准备南伐。

    只是大雨阻挡了节度使的命令,说不清是好还是不好,慵懒懈怠的军士们偶尔会谈论起这位新任的节度使,以及结合上次不利讨论征伐南诏的成功性。

    往南是非常热的雨林,年长阅历丰富的军士则会说鲜于节度使不知地理,这一仗很难取胜,就如第一次南伐那样失败告终。

    而且数十万大军穿梭在湿润炎热的雨林之中,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引发各种疾病,别说讨伐,就连活着回来都是个未知数。

    守着南宁州的老将站在城头,迎着暴雨望向在风雨中飘摇的驻营,时不时的发出微弱叹息,究竟是叹息自己不能上阵杀敌,还是可怜军士们即将赴死。

    南宁州刺史府中,身材矮小的鲜于仲达在众多将士面前并不高大,商人出身的他知道想要往权力中心爬还需要功绩,而耗费剑南无数的财力物资便是为了博取这一份功名,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个极其自私彻头彻尾的商人。

    但没有人不是自私的,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

    “大将军,忽逢暴雨,不利行军,不如暂时熄兵止戈,以求他日良机如何?”

    说话的正是南宁州的老刺史,同时也是南宁州大都尉,曾经是一名叱咤风云的武将,数次在南宁州抵御南诏的侵入,因而擢升为文官,当上了该州的刺史。

    “王都尉,此言差已啊,一时暴雨如何能阻挡我军步伐,以求他日良机,粮草何办?这应征而来的二十万大军吃什么?”

    坐在鲜于仲达旁边的这位纶巾儒士摇头不止,显然对于这种打退堂鼓的提议很不赞同,而且他和鲜于大将军是一丘之貉,只想建功立业,不顾军士死活,更不在意万骨枯竭。

    “嘿,某军师说笑了,要养活这二十万人不难!”

    王先礼白长眉一弯,笑了起来,似乎对于养活二十万人这件事情胸有成竹的样子。

    “那你讲,讲!”

    鲜于仲达郁闷不耐烦地回应着,天不遂人愿啊,本来想着发兵南诏,一举踏入南诏的都城阳苴咩城,从而上报朝廷,有了这等丰功伟绩,岂不是能赐爵封侯,当上国之重臣,子孙百代无忧啊。

    “额。。。以鄙人所见,二十万人可以在南宁州外开垦荒野,种田百万亩,不仅能养活二十万人,就算整个剑南恐怕也能养活吧!偏南之地,气候温暖,适宜种植双季水稻!”

    王先礼笑容满面,从一个武将转变到治理一方之地的刺史,自然少不了沾染文字,读史念经,特别是水利地理方面的东西。

    以前当武将的时候还没觉得这些东西重要,越老越学越发现书中黄金屋的重要性,否则也难为一方父母官了。

    “哼,昔日的守疆大将如今成了一个只知垦荒的田舍汉!”

    某军师儒酸地讽刺着,引得列坐的武将们哈哈嘲笑起来,这王知宾越老越糊涂了。

    “诸位听王某一劝如何?兵戈不利民生,应当休养生息,造福百姓为先!”

    王先礼环顾一周,诚恳至极,字字自肺腑发出,希望能得到肯定,毕竟有前车之鉴,已经有十万军士埋骨南诏的异土之上。

    鲜于仲达冷眼看着王先礼,觉得这个老东西实在碍眼,叨叨絮絮的一直在阻扰他建功立业,朝着某军师示意一眼,让他去对付这个老家伙。

    某军师察觉到鲜于节度使的目光,笑着回应,而后怒视向王先礼。

    “你这小人,敢阻扰我等建功立业!实在可耻,不配与我等共处一堂,速速离开,莫要扰人清净!”

    此言一出,不少武将都附和着,认为某军师说得有道理,毕竟他们的目的只是上战场立功升官,战争发生得越快越好。

    外头暴雨倾洒,涤荡着整个不安分的南宁城,没有人可以幸免于大雨的责难。

    刺史府门口的守卫被接近的两名黑衣人敲晕放倒,紧接着数不尽的蓑衣斗笠渔民打扮的人如鲫鱼过江涌入刺史府,不管是侍女还是下人皆被快速的放倒,并没有伤及其性命。

    “是啊,王老都尉,你已经老了,过了建功立业的年龄,我等壮志未酬,何必在鼓动我等背离鲜于节度使的初衷!”

    某军师朝着那名说话的武将点头,对着不肯离去的王先礼怒喝道。

    “哼哼,听到没有,还不快滚!”

    王先礼左右而视,心中愤然,紧紧拽着的拳头却找到不到发泄点,只能含怒松开,为官多年,已经习惯了忍耐。

    “唉!你们!”

    “你们可知那些将士都是有家的人,如此去送死,实在不该啊,千古奇冤啊,先前枉死的将士们成了孤魂野鬼,你们的心不痛吗?你们晚上睡觉不怕索命吗?”

    鲜于仲达见到王先礼失去理智般的疯吼起来,又提到先前的战败,怒气冲上心头,对着这位老将怒喝起来。

    “你懂什么!男儿就该为国流血牺牲,死在为我大唐而战的征途中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