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犁破大洋-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将军说得不错,他们这群矮黑人,确实是驴颂人中唯一擅长使用弓箭的部落,没有想到,他们倒先撤退了。”宋奎说。

    “那我们岂不是又占了便宜?”徐林面带遗憾地说道。

    正说着,忽听身后一片嘈杂的脚步声响起,刚刚转过了山坡的矮黑人。突然又返回,向着我们追来。

    “他们在喊啥?”

    “他他们在让我们站住呢!”宋奎语无伦次地说道,“还等什么?快跑啊!”

    对方在人数上占优,武器也不次于我们,这可不是逞英雄的时候,我大声地发布命令:

    “快跑,去马卡地,孟将军带几个有弓的断后。宋奎,赶紧的,去马卡地搬请救兵!”

    “我?救兵?马卡地有有什么?救兵?”宋奎指指自己,又指指身后,一时转不过弯来。

    “笨蛋,也不看看我们现在是谁,”我冲他一反映身上的衣服,挥拳在驴大胯上砸了几下。

    我和驴颂的驴说“驾”,可能它听不懂,还是拳头管事。

    那驴子翻蹄亮掌,拉着身后的小车,车上坐着徐林、齐雪、阿基奴、宋奎,驴车在崎岖的山道上颠颠簸簸,只见宋奎在车上两脚,就把那两名被点了穴道的卫兵踹了下来,翻滚着跌到了路边。而他们驾着驴车,直朝马卡地跑去。

    矮黑人一看我们的人驾起驴车跑了,证实了他们的猜测。一窝蜂地追了过来。

第133章 周旋() 
泥搁里头,其实是宋奎自己的叫法,看这些人一团漆黑,倒也贴切。他们应该叫做“尼格利陀”,是西班牙语中的一个词,意思是又小又黑。

    他们不论男女,长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会用贝壳在身上反复地划出一些图案,然后满身血迹地跳到海里泡。当海水把身上的创伤泡得发炎,再趴到沙滩上,在太阳底下暴晒。那些玫瑰色的疤痕并非是加了什么颜料,而是被他们那一身的黑色皮肤对比的。

    我和孟将军,还有三十来个军士,要面对的是三百多个常年与野兽为伍的“尼格利陀”人。两边的人数对比是一比十。

    孟将军和十几个手持弓箭的军士马上以山石做掩护,一排利箭射出!冲在最前面的“尼格利陀”人惨叫着扑倒在地,人群中只冲出几个个子矮小的黑女上前照顾他们,而其他的人像没看到有这回事似地,头也不回地往前冲了过来。

    剩下的十几个人,手中拿的不是弓箭,而我只是从地下的尸体堆中随手拣了一把刀,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弓箭手,一旦“尼格利陀”人冲到近前,弓箭手就失去了作用,而且最易遭受攻击。

    “兄弟们,”我对剩下的十几个人说:“从墨岛上出来至今,我们连一次像样子的肉搏还没碰到过呢经,今天好不容易碰到了机会,我田某人想大开杀戒,就是不知道各位是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啊,我跟随田王,在齐鲁地方打过无数的阵仗,眼都没眨吧一下,现在不是还好好的?倒是自从跟了你田将军以后,越来越像个公子哥了,我都怀疑自己还行不行呢。”人群中有一个人大声说道。

    敌人已经到了跟前,容不得我们再耍嘴皮子。孟将军冲我一使眼色,冲着弓箭手一挥手,他们射出了弦上的箭,又有十几个“尼格利陀”人惨哼着倒了下去。弓箭手们伏身往后退去。

    这是我们以前常常训练的作战套路,今天运用起来很熟练。轮到我们上场与敌人短兵相接了。

    我们的作用,就像是潮水前的堤坝,对敌人的冲锋起阻滞作用,为弓箭手顶起一段安全的发射距离。

    这些人都是从刀枪林中闯过来的,田王向我介绍过他们,“一个士兵,不经过至少三次以上的近身肉搏,几乎就不算是个合格的士兵,而他们,都是恶棍。”

    当与敌人面对面的时候,所有的豪言壮语都暂时没有了表现的机会,现在凭的是每个人最原始的隐忍与灵敏。当你的身前身后都围满了敌人的时候,残忍是最恰当的表现。你挥出一刀,但同时也有四、五件兵器向你袭来,是躲闪,是隔挡,是击杀,全在电光火石之间做出决定,甚至是说,是你的本能在做出决定。

    保存自己,保存同伴,以最有效的方式刺倒敌人,让他们躺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就是我们这伙人的目的。

    说他们是恶棍一点也不为过,这些起来谦恭有礼的军士,冲入敌阵的速度超出了我的相像,“尼格利陀”人冲击的队形顿时一滞,我们的出现太突然了。

    他们以为,按双方人数上的悬殊,我们应该像野兽一般逃跑才对。

    一名我身边的军士,一刀划开了一个黑家伙脖子上的动脉,鲜血向着相反的方向直射出去,喷了另外一个黑人一脸,伸出手去抹自己的眼睛。而另一个军士趁热打铁,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但是,我们不能恋战。不用回头寻找,我也能感觉出孟将军他们又进入了待发的距离,军士们比我的感觉更敏锐,他们大喊一声,眼喷怒火,令人不寒而粟,手中的兵器寒光闪闪,竟然发起了一次短促的反冲锋!

    肉搏,其实我并没有经历过,今天也是我的一次学习的机会,“尼格利陀”人在日常的狩猎中,已经习惯了追着野兽跑,没习惯被野兽咬,他们手中简陋的木制弓箭,被有些人在急切之中当做一棍子,弓箭的长处在于远距离射杀,当他们与我们仓促间面对面的时候,弓箭的劣势顿时出现。

    面对我们毫无人性的冲击,开始有“尼格利陀”人往后退,我挥刀要上,一个经过我身边的军士一拉我,“该走了,将军。”

    我这才看到,大家正不约而同地往下撤,这个时机掌握得太好了,刚才的发狠,正是为后边的撤退做准备,一个人的暴发是受到体力的限制的,一个好的、有经验的士兵懂得怎样使用自己有限的体力。

    如果我们继续与敌纠缠在一起,立刻就会陷入被动,因为人数的差距太大,一旦等他们从最初的混乱中猛醒过来,把我们包围在当中,孟将军的弓箭手发不上力,就轮到我们做恶梦了。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我们就甩开了“尼格利陀”人,两边拉开了空档,等他们再一次呼啸着冲过来的时候,我们的弓箭手再一次射出了弦上的利箭!

    这一个回合的对决,我们占一个便宜,至少有五六十个“尼格利陀”人丧失了战斗力。

    组织三、四百人的战斗,也许是“尼格利陀”人的最大规模,再说他们在平时的狩猎中从没有遇到过今天的局面,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如果他们再有一些经验的话,会死死地与我们缠斗在一处,那我们这十几个人也许就不能全身而退了。

    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得边战边退,一边跑,我一边检点自己的军士,他们还好,每个人的脸上看不到恐惧,只有汗水。

    肉搏,可不同于推沙子水泥,也不同于举杠铃,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喘口气,待体力恢复以后再来。在这里,累了也得行动。

    我们退入一小片树林,孟将军在林子的边缘碰到了我们,“下去喘气!”他只说了一句,“该瞧我们的了。”

    十几名弓箭手摘下身上的箭壶,把手中的弓箭也交到我们的手里,双方互相交换了手中的兵器。我们这些兵,都是多面手,这可不是简单的多技能问题,在作战时,发挥的作用可是大不一样。

    而这些,“尼格利陀”人怎么会想得到,四面被汪洋大海围困了上万年的驴颂岛,终于有机会见识一下来自大洋对面的、帝国军人的勇猛。

    我也拿到了一副弓箭,平时,姬将军没少教我怎么使用,今天算实战练习。

第134章 援兵到了() 
兵过一万,无边无沿。今天,看着林隙间黑压压的“尼格利陀”人,那只不过三百来人,胆子小的恐怕也堆了。我对孟将军道,“今天重在脱身,不在杀敌。而且敌众我寡,刚才的套路不能再用了。”

    “还没杀过瘾呢。”孟将军眼望林外说道。但是他还是挥挥手,我们向着林子深处退去。

    林子并不大,方圆二里,但是我们这些人隐于其中,要想很快找到我们,也有点难。但置身林内,还能听到林子外面的动静,我们寻找着敌方的破绽,伺机脱身。

    他们真把我们当面野兽了,林外动静挺大,原来只有十来个人,躲在石头后边敲着手中的家伙,嘴里呐喊不断。而身后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但那里保准有大批人马,张着口袋在等着我们。

    我和孟将军相视一笑,这也未免太小儿科了,不要说这么简单的包围,十面埋伏的阵仗我们也早过去些许年头,离着慌不择路还早着呢。

    他们虚张声势的结果,就是我们突然冲了出去一阵大砍,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惨叫声引来了更多的“尼格利陀”人,他们的竹箭没头没脑地飞过来,一位军士哎哟一声,大腿上中了一箭。我赶紧把他扶住,一伸手,将他腿上的箭拔了出来往地上一丢。

    我们架着他踏着十几个“尼格利陀”人的尸首冲上了小道。疾步向着马卡地方向行进。不久,身后和身前都出现了动静。

    我们迎面碰到了匆匆而来的一队人马,他们的行装与我们在马卡地看到的人还不尽相同。身材比“尼格利陀”人略高,体形也略微魁梧,没有弓箭手,但是每人身背着三、五支投枪,这些人我们虽然不认识,但是我老远就看到了宋奎在队伍中指手划脚。

    我们的“援兵”到了,“尼格利陀”人从马卡地的撤离,起缘于内讧,因而他们现在的军事行动,自然而然地被视做了挑衅和有目的的无理取闹。再加上宋奎的挑拨,双方碰面后更不答话,直接就搅斗在了一起。

    我们趁此机会,丢下他们就走。宋奎不知道什么时候追上了我们,孟将军对他言道,“怎么,宋首领也不指挥战斗么?”他一笑道,“现在不走,更待何时?让他们狗咬狗去。”

    我们丢下身后的纷乱嘶杀,很快就到了中午选美的地方,但是那里现在乱糟糟的,一小队的装精良的驴颂人正往甲米地方向开拔。

    原先看到的人山人海的局面早不见了,我们伏在一片窝棚区,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看样子现在这里也很乱。我问宋奎:

    “你带去接应我们的是什么人?怎么我一点都没有印象?”

    “告诉你吧,那是另一个小国的军队,叫做蚂蚁国,他们的地盘就在这里往南,有个大岛,叫民都撸岛。”

    “这名字起得妙,怪不得一人背三杆枪呢。”孟将军道。

    其实,后来那处岛被叫做了“民都洛”,打个比方吧,如果驴颂岛是一个窥探黄岩岛的人脑袋的话,民都撸岛就是这颗人脑袋上快要掉下来的下巴。

    蚂蚁国,古国名,一译麻逸。故地就在驴颂的民都撸岛,公元九八二年,该国正式与华夏有往来贸易,应该是宋朝的太平兴国年间。其后商船往来不绝,但那已经是一千年以后的事情了。

    蚂蚁国那个地方,我们马上就要去到,也就是从这时起,蚂蚁国对华夏有了第一次的认识。

    那里与这里隔了一条民都撸海峡,这些人也被驴颂人给征用来了。但是让我不耻的是,这些驴颂人也够老道的,直到现在,我也没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