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大地主-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叔当然看出来,急忙摇头。他不知道林安松是怎么和自己的大老板接上的,但现在显然不是自己可以得罪的。

    看着林安松的和向蒙的背影,李叔心中突然期待起来。

    “张碧会怎样?”

    在李叔看来,林安松是被张碧赶出去的,现在搭上向蒙这个大老板,接下来肯定会排斥张碧的。

    他并没有注意到,林安松和向蒙相互之间的称呼,还以为林安松是回鸿运纺织厂。

第47章 租界() 
林安松之前已经在鸿运纺织厂待了好几个月,但一切都只是自己的观察,却是远不如这次的参观来的直接。

    李厂长一路带着他们,一路介绍,就连机器设备的好坏都说了出来,价格也没隐瞒。

    这些是林安松靠自己观察不可能得到的。

    很快,就来到了林安松之前工作的那个车间。

    很巧,平时不怎么待在车间的张碧刚好也在,看到林安松就想训斥,可刚一张嘴,就看到了林安松身边的李厂长和向老板。

    作为车间的管事,张碧还是认得向蒙这个大老板的,心中犹疑,张开的嘴巴说出来的话立马变成对李厂长和向老板的问安。

    张碧这人虽然刻薄,但审时度势的本事还是很不错的,不然也不会被提拔为车间的管事。

    即使心中怀疑,恨不得马上将林安松赶出去,现在也只当没有看到。至少也要知道林安松为什么进来,为什么会跟厂长以及大老板在一起。

    她心中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可是她感觉自己是在做梦,不就是做梦,她也不会做这样的梦。

    她看着李厂长一路小心的给林安松介绍各个设备,是那么的详细,就连从谁的手中购买的,都说了出来,要知道,这些在这之前,连她都不清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碧都要抓狂了,可她不敢在这个时候问出来。

    现在看起来林安松和他们的大老板关系很好,之前可是她将林安松赶出去的,现在心中有鬼,自然不敢多说。

    林安松对张碧也没什么好感,不过这个时候却也不会向向蒙告状。

    参观完工厂,向蒙又和林安松说起纺织厂的大小事情,就连原料供应商经销商都要介绍给林安松。

    有了向蒙的帮助,林安松的纺织厂事情被异常顺利。

    同时,林安松也带向蒙去看了自己快要完成的厂房,向蒙也是点了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就是废水排放以及蒸气室的问题。

    ……

    今天,林安松好好收拾了一番,和向蒙相聚后,准备一起前往天津的英国租界。

    中国的租界是一个特殊的产物,它是城中城,是国中国,在这里面有他们自己的法律,而大清政府却无法干涉。

    特别是有的租界要禁止华人与狗入内,大大的刺激了中国人的神经。

    但不可否认,租界这个奇怪的产物却是如今中国最为繁华的地方。

    两三层的小洋楼,电灯,自来水,煤气管,更是已经装上了抽水马桶,几乎只要是中国的有钱人都会在各国的租界了弄一套房子。

    而租界的房子的价格也是外面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向林安松如今购买的五亩土地用了一千两的银子,在租界里,一亩地至少就要一千两银子,如果是已经盖好的小洋楼,一亩甚至可以达到一万两银子。

    租界的繁华,和已经初具模型的灯红酒绿让它的价格高昂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租界里安全,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被清政府通缉?不用怕,躲在租界里就没事情了。

    被黑帮威胁?不用怕,躲在租界里黑帮的人绝对不敢进去抓人。

    当然,可以入租界的人,身份地位都不会低,至少要有钱,一般人是进不了租界的。

    即使混进去了,也不敢对租界里的人动手,租界里的各国警察可不是吃素,仗着他们国家国力强盛,船坚利炮,根本不把中国的政府放在眼里。

    各国的租界一度是中国政界失利的人的避难所,也是他们的娱乐产所,酒吧舞厅这些新时代的娱乐产所几乎全都在租界里。

    林安松今天跟着向蒙来英租界,目的是和其中一个英国商人见面。

    当初,向蒙的纺织厂的设备就是向这个英国商人购买的。

    向蒙在租界里也有一处自己的房产,他可以说是最早一批进入租界的中国人,当时租界的房子价格还没有现在这样恐怖,即使如此,向蒙当初也花了好几百两的银子。

    要知道,这些租界,很多都是从一片荒地中开发的,当初向大清政府租界的时候,根本没花多少钱。

    有的地方本来是平民的,各国基本一户人家十两银子就打发了,这些平民亦是欢天喜地的搬走。

    只是几十年的时间,这片土地在各国的建造下,就变成了中国最为繁华的地方,土地价值成倍增长。

    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上海了。

    在鸦片战争时期,上海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后面鸦片战争大清失败,上海被迫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中的一个。

    从此,上海的命运就变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县城变成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大都市。

    “这就是租界?”林安松看着租界里的一切,已经很有现代气息。

    “是啊,洋人的技术就是比我们好,像这样的小洋楼,你以前想过没有?比住在四合院里舒服多了。”向蒙道。

    其实这些洋楼大多还是中国的百姓建造的,只不过有洋人的建筑师指导。

    电线如何装?水管怎样安?这些在这之前,中国的建筑工人可不知道。

    “林老板,这一栋就是我的房子了,要不要上去坐坐?”向蒙指着路边一栋三层楼的洋房说。

    林安松摇了摇头,说:“以后吧,现在就想着去见那个爱德华。”

    “哈哈,也好,以后有事情可以来这里找我。”向蒙道。

    “爱德华的家离我这里也不远,就在前面。”

    ……

    “砰砰……!”

    “谁啊。”

    “爱德华先生,是我,向蒙。”

    “向先生?你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小阳台探出一个很是帅气的老外的脑袋。

    “给你介绍生意来了。”向蒙抬头道。

    其实来中国的洋人,基本都是在他们自己国家混的不怎样的。

    如果在自己的国家混得很好,没有多少人愿意来中国这边,毕竟中国这边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起他们的国家要差很多很多。

    爱德华,也是如此,在英国,他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甚至找不到工作。

    但来了中国之后,他却有无数挣钱的机会,几乎让他有种人上人的感觉。

    毕竟这个时代,即使爱德华在英国是最底层的,但是在观念上,在知识上,都远远超过如今的中国百姓。

第48章 心中所想() 
“林宇,这个价格很不错了,比我以前买的都低了两成。”向蒙悄悄对林安松道。

    让林安松不要在砍价了,免得得罪了洋人,最后黄了生意。

    如今的社会,有的人对洋人不耻,觉得他们是蛮夷,但这些要么是无脑的官僚,要么就是底层的百姓。

    即使鸦片战争失败,他们也不认为洋人比大清朝厉害。

    之所以失败,只不过是因为领兵的将领不行,要是换一个将领去,如果让林则徐去,肯定把洋人打得满地找牙。还活在大清是天朝上国的梦中。

    当然,也有人看清了现实,官员中无疑李鸿章是第一人,办洋务,开始学习洋人的一切。

    另外一群人就是和洋人打交道的商人了,只有和洋人打过交到,才会真的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强大。

    向蒙就是这一类人,从一开始,他也是瞧不上的洋人的,但他如今自问,他有现在的成就,其实和洋人分不开,从洋人身上学到了许多。

    工厂的管理,财政方面,他都是学的洋人,不然他这个大老板也不会如此轻松。

    其他纺织厂的老板,可是有很多每天都是待在厂里面的,哪里像他,一个月才去两三次。

    对于洋人这里,向蒙的感受已经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

    以前,他还可以仗着这里是中国,是大清的天下,而不将洋人放在眼里,现在他面对任何一个洋人都是客客气气,半点不敢得罪。

    这种情形不仅出现在向蒙身上,大清的其他百姓也在不断转变,特别是各国的租界不断扩大,中国的百姓对他们越加了解,这种变化也就越大。

    大清的官吏又是如此不作为,洋人和华人冲突,他们连句话都不敢说,全都交给了租界的各国法庭,更是增加了洋人的威风。

    林安松是从后世来的,对洋人自然不会有这种感受,即使心中明白这个时候的洋人确实强,却也不会因此而低声下气。

    洋人也是人,有好也有坏,不会因为你低声下气就对你好,当然,如果对他趾高气扬,对方肯定也是看你不爽的。

    面对洋人最好的就是该怎样就怎样,把对方当作普通人就行了。

    林安松不知道这些设备在英国的具体价格是多少。

    向蒙觉得可以了,但他感觉还可以继续谈,眼前的爱德华并没有失去耐心。

    爱德华虽然是英国人,但也是一个商人,本来就是追逐利益。只要觉得利益可行,就不会因为林安松的讨价而将林安松赶走。

    最后,林安松又将价格压了一成,这才和爱德华谈妥,签了合同,并且付下订金。

    正常情况下,和洋人做生意,华人都是先付清全款的。

    像当初,向蒙就是先付了全款。爱德华这才从英国那边购买设备,然后运送过来。

    爱德华本来是要是让林安松付清全款三千两银子的。

    但林安松自然不会就这样交出去,即使爱德华是向蒙介绍的,有些信誉。

    但从英国运往中国这路途可是有近万公里,路上会不会出差错?

    这个时候可也是海盗盛兴的时候,即使英国的商船有英国皇家海军护航,也不是绝对不会出问题,路上在遇到什么海啸风暴,林安松这几千两银子可就算打水漂了。

    爱德华肯定不会愿意把这损失算成他的,只会告诉林安松,设备没了,钱是绝对不会退给林安松的。

    林安松自然不愿意,甚至猜想,这些英国商人是不是故意坑他们中国商人。

    或许根本就没买,只是过两三个月,知会他们一声,说船触礁沉没了,或者被海盗打劫了,直接将钱扔到自己的口袋。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要知道来来大清的洋人,素质比起身在祖国的,普遍会低一些。

    很多来华的洋人,可能就是做这样的事情起家。

    随便他们怎么说,林安松向蒙这样的商人是几乎不可能找到证据,最后之能有苦说不出,自认倒霉。

    和洋人做生意的,有像向蒙这样陈功的,但也有失败的,赔得倾家荡产。

    林安松最后是交了三百两的订金。

    从爱德华家中出来时,向蒙看向林安松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之前,他只是觉得林安松这个小辈挺不错,爱国心挺强的,自己这个老人帮他一把就算了。

    但现在,他已经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