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大地主-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想开工厂就开工厂,想开武馆,就开武馆,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

    拉上一帮农民起义都没问题,而且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可这些不是他想做的,去做了,他不会快乐。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每个人的梦想不同。

    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穿越到清末,他很有可能揭竿而起,但林安松却不想这样做。

第142章 买船() 
纺织厂经过改造,现在已经成为天津城内最大的工厂,占地面积超过三十亩。

    每隔十几天,就会有一批机器设备,从英国运送到中国。

    不用林安松说,爱德华自己就将价格又压低了一成。

    他也看出来了,林安松潜力巨大,现在和林安松搞好关系,以后在中国遇到困难,他就可以让林安松帮忙。

    林安松这边也愿意和爱德华打好关系,他也很需要爱德华的帮助,从英国那边购买各种机器设备。

    但这终究不是长途,自己国家还需要有能力,制造这些东西,但现在的中国,根本没有人懂得这些技术。

    这个时期,日本已经开始送他们的人去欧洲学习,有的更是已经学有所成,回到日本,帮助他们的祖国建设各种工厂,向工业化转变,中国人已经落后了许多。

    工厂规模扩大,员工的数量也是翻了十几倍,现在,整个厂子里,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一千人,而且还在不断招聘,每天都有新人加入。

    山东那边,王紫欣陈林也是传回来消息,刚到那边的时候,确实有几个不开眼的,但是被陈林教训后,都变得老实了,现在一切都很顺利,棉花厂要不了多久,也能开工了。

    虽然纺织厂棉花厂都在不断发展,但林安松现在基本都不怎么管厂里的事情。

    张丽现在完全可以独挡一面,在天津她也是成了一个传奇,是许多女人羡慕的对象。

    纺织厂,也等于是在她手中不断扩大的,张丽现在对整个工厂的情形了如指掌。

    如果刚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么大的一家工厂交给她,张丽肯定是掌握不好的,但现在,工厂在扩大的同时,张丽自己也在不断进步。

    林安松还会给她讲后世工厂的模式,人员搭配,行政部门,分工明确,每个员工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整个工厂就能运转自如。

    纺织厂虽然规模扩大了十几倍,但一切都有条不絮。

    另一边,服装厂也已经开始准备。

    比起李鸿章的当初,林安松现在要好做很多。

    只要有钱,有资本,他把钱撒出去,什么事情都能做。

    这一日,林安松待在家中,向蒙过来拜访,邀请林安松晚上去他家吃饭。

    两家就是隔壁,不过林安松却是有段时间没有见过向蒙了。

    “向大哥,你这么段时间,去了哪里,好久没见了。”

    “去了躺广州,刚回来。”向蒙道。

    “林宇,我可真没想到,你现在已经是全国名人了,我在广州,都能听到你的名字,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重名的,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广州那边传的林宇,就是你。”

    “就那样了。”林安松笑道,对于这个情况,他自己也是有些了解,在这背后,他自己也是出了点力,花了点钱,印了点报纸。

    “向大哥这次去广州做什么?”在这天津城内,除了王一等自己人外,林安松最好的朋友,就是向蒙了,当初多亏向蒙的帮助,不然林安松现在的工厂肯定不能这么顺利,向蒙给他铺平了道路。

    “过去找个英国人,不瞒老弟,我打算买条船。”向蒙道。

    “买船?”

    “对,我想直接将货物贩卖到英国去。”向蒙道。

    本来,这些年,他已经没有什么拼搏的心,打算就守着自己的纺织厂过一生。

    但遇见林安松后,他沉寂的心,又被点燃,想趁着还能动的时候,在做点什么。

    原本他这次去广州,也只是考察一下,还没有下决心,但在广州听到林安松的传说,心中就下了决心,要在做一番事业。

    其实纺织业,特别是工厂,现在的利润并不大。

    林安松之前五亩的工厂,一个月的纯利润也就百多两银子,这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月就足够他们十几年的收入,但对于林安松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而现在,纺织厂扩大的十几倍,一个月的利润也就一千两左右。

    到现在为之,纺织厂虽然每个月都在盈利,可连林安松投进去的十分之一都没挣回来。

    工厂的扩张,地皮、各种机器设备、厂房建设,已经花掉林安松好几万两银子了。

    也就林安松,不然一般的商人,哪里会一下子投这么多钱进去。

    纺织厂的利润不算大,小的商人没有拿不出这么多的资金,大的财阀没有这个兴趣。

    “我这次找你,也是希望老弟能帮我一把。”向蒙道。

    向蒙没有隐瞒,将自己的的计划全都说了出来,他想先购买一支船,然后从中国贩卖茶叶等洋人没有的东西,到欧洲各国。

    接着在从欧洲各国收一些货物回到中国。

    说到底,和传统的行商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传统的行商是把北货卖到南方,在将南方的货物卖到北方,挣取中间的差价。

    不一样的是,传统的行商南北之间还是在自己的国家中,而向蒙现在是要远渡重洋,将货物卖到欧洲。

    这一直都是洋人在做的,中国人极少有参与的,

    一般的人中国人根本参与不了,不是没有中国的商人眼红,但这条航路比起国内,可是凶险万倍,比起陆路丝绸之路,也要凶险千百倍。

    没有征服大海的时候,东西方的货物,基本靠丝绸之路,这一条可以让人暴富的财路,却凶险无比,安全走过一次,就可以一生衣食无忧。但随时都有可能被路途中的匪徒杀死。

    现在海船的发展,东西方航线的探索,现今东西方的货物基本都已经转为海运,丝绸之路已经衰败。

    但海运比起走丝绸之路更危险,茫茫大海,很容易让人迷失,而且海盗猖獗。一艘普通商人用的商船,想要穿过印度洋,到欧洲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洋人的商船之所以可以,那是因为他们国家的海军实力强大,有战舰护卫。即使如此,也不是每次都安全,被海盗劫杀的还是数不胜数。

    但是,利益巨大,还是有许多商人,拼着脑袋将西方的商品卖到中国,将中国的茶叶丝织品陶瓷等卖到西方。

第143章 合伙() 
商人追逐利益。

    可林安松没有想到,已经四十多岁的向蒙,竟然还有这样的心思。

    鸿运纺织厂,已经足够向蒙一生锦衣玉食,生活无忧。

    林安松不知道向蒙为什么突然想到,要买船,要走海路。

    “老弟,你没去过广州,你不知道,这次去广州,我也是大开眼界。”

    “你知道一斤茶叶在英国的价钱吗?”

    “不知道。”林安松虽然知道这一斤茶叶在英国肯定很贵。

    茶叶,在中国,就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是能自己喝上一壶粗茶的。

    但在英国,茶叶,就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只有贵族才能喝得起,普通的英国人,根本闻都闻不到。

    “我原来也不知道,这次去了广州,我才知道,上等的茶叶,在英国是和黄金挂钩的,一两茶叶等于一两黄金。”向蒙道:“即使最差的粗杂,运到英国,一两茶叶,也需要五六两银子。”

    林安松很是吃惊,他知道这中间的利润肯定惊人,但向蒙说出来的数字,还是让他很是吃惊。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听到这个数字,都会动心。

    想想,运一船的茶叶到英国,回来的时候,就变成一船的黄金,谁不心动?难怪即使知道路上危险重重,还是有那么多的人要走这一条路。

    “不会是假的吧?”林安松怀疑向蒙打听到的,是假信息。

    “不会,就算有所偏差,也不会大,不仅仅是茶叶,其他东西的利润也非常巨大。”

    洋人和中国人通商,刚开始的时候,洋人的工艺品还不是很发达,基本都是中国往洋人的国家输送茶叶丝织品等,挣洋人的钱。

    后面,洋人见不是办法,才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挣取中国人的钱。

    现在,经过禁烟,洋人的工艺品发展迅猛,洋人的工艺品,在中国也是有了巨大的销售空间。

    “但是一条船,至少要五千两的银子,林宇,你能借我一点钱吗?”向蒙道。

    林安松皱眉,他到不是舍不得这五千两银子,向蒙的鸿运纺织厂,在他之前,也是天津第一大的纺织厂,每个月的利润也有几百两银子,经过这几年的运营,要说五千两银子都拿不出来,林安松是不信的。

    见林安松皱眉,向蒙还以为林安松不肯,又道:“你放心,只要这次成功了,我一定加倍还你。”

    “向大哥,五千两银子虽然不是小数目,但我还是能拿得出来的,但向大哥你肯定也行的。”

    “五千两银子,我当然有,但除了船,还需要雇佣人手,船上还要安装火炮,这火炮可比船更贵。”向蒙还是有做很多的准备。

    “只是这海上危险无比,万一遇到海盗,可是命都会没掉。”林安松可不想自己的这个贵人不明不白的死在海上,喂了鲨鱼。

    “所以要在船上安装火炮,这样就可以抵御那些海盗了。”向蒙道。

    “林宇,你要是放心不下,我可以将我的纺织厂抵押给你。你只要借给我一万两银子就可以了。”

    向蒙的鸿运纺织厂总价值肯定是超过一万两银子的。而且营运良好,就是两万两,也有很多人愿意接手。

    “向大哥,我对这个也很有兴趣,要不我们两一起做?”林安松道。

    听了向蒙的那一串数字,对于这进出口的利润,林安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以前只知道利润大,却没想到如此大。

    他现在也有些动心,想要在这行插上一脚。

    当然,以他现在的财力,完全可以自己一个人做,不过既然向蒙也要做,他倒是愿意和向蒙合作,算是帮向蒙分摊一些诶风险,不然以向蒙的财力,真的按照他的想的去做,林安松可以遇见,向蒙要么家破,要么人亡。

    虽然向蒙在广州已经探听了很多,但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到的,对于这里面的危险程度,远没有林安松看的清楚。

    以向蒙现在的财力,如果拉起一支船队前往英国,绝对是最弱的那支船队,除非他的运气非常好,在路上没有遇到海盗,也没有遇到什么风浪,不然是不可能走到英国。

    “林宇,你要和我合伙?”向蒙大喜:“太好了。”

    在找林安松之前,向蒙也是拉过人的,有的人接受了,但更多的是拒绝,向蒙认识的商人,基本和他的年纪差不多,不想在去拼,守着这一份家业就可以了,因此,他虽然认识的人多,但却没有拉到多少资金。

    接下来,林安松就和向蒙商讨合资的事情,两人各出多少钱,各占多少股份。

    就算谈好了这些,也不是马上就可以开始的,林安松还要自己去广州考察一下。

    向蒙想要自己的购买船只,但林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