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其中,除了刘封与诸葛亮几乎是不共戴天之外,态度最为重要的,便是江东孙权,刘封知道,孙权有着极大的野心,与诸葛亮结盟,必然也是无奈之举,一旦诸葛亮失势,孙权定会在其背后狠狠的捅上一刀,但诸葛亮如果势大,孙权是绝不会如此做的,他此时尚且年少,并不急于一时。

    正因如此,汝南之战,若是当真被曹丕将那失地收复了,刘封便大可不动,静待诸葛亮如何处理此事,但一旦张飞击退了曹丕,使得曹丕第二次铩羽而归,刘封早已决定,如此一来,那上庸之地,便不能长久的把控在诸葛亮的手中了,而兵不血刃取上庸的计策,刘封也是已然与徐庶商议得颇具雏形,只待一旦当真事已至此,便可开始行动。

    有时,越是不愿听到的结果,便会越是快的传到自己的耳中,这句话在数日之后应在了刘封身上,同样,也应在了远在邺城的曹操身上。

    相持了一个月后,曹丕战败于平舆城外,被张飞与诸葛亮夜袭火攻破营,折损大军三万余,狼狈退至南阳的消息,几乎是同时送到了曹操与刘封的手中。

    “子桓竟又是败了,但败在诸葛亮手中,也算不亏,其领兵到了南阳,想来除了惧怕诸葛亮顺势将南阳再夺回去,将他这仅剩的一点战功抢走,便是惧怕归来后我的责罚,以及群臣在立储之事上的选择了。”

    正与夫人卞氏在堂前叙话的曹操看罢前线送来的消息,当下并未有甚怒容,而是将手中的信件递给坐在其对面的卞氏,颇有些无奈的言道。

    卞氏看罢,也是长长叹了口气,这等战事,对于早年经历如此多大战的他们来说,并无甚担忧之处,但卞夫人此时心中所想,乃是另一要事,于是开口问道:“不知日后将魏国交由子桓还是子建,阿瞒心中可有定数?”

    “群臣皆称唯有子桓性情与我最为相像,但依我看来,最为相像未必便是魏国最为合适之主,子桓,子建与子文三人,皆是夫人所生,不知此事夫人以为当如何定夺?”显然,曹操的心中,依旧是没有定数,或是有了定数,并不想说

第272章 亲身犯险() 
“自古祸起萧墙之事便十分之多,我对这立储之事,并不想参与其中,我心中所想,不过是三个孩儿皆能安度此生而已”

    此时的卞夫人,心中显然是十分的无奈,她所生的三个儿子皆是何种性情,她又怎能不知,而曹丕与曹植因何落到现在的地步,她也是略知一二,故而此时她不敢表露出任何的想法,唯恐一旦自己言多有失,影响了自己儿子的命运,那才是追悔莫及之事。

    “若是想要三人尽皆安度此生,乃是十分困难之事,子桓与子建二人,我已观察了数日,子桓确有我当年风采,但其性情,也与我十分相像,若是当真如此,怕是其登上高位之事,子建性命早晚堪忧”

    曹操面对自己的夫人,曹丕与曹植的生母,终于是将其心中已然思虑了数载之言说出了口,这等言论,曹操自然是不能在其麾下之人面前说出,但憋在心中也是颇为难受,故而在自己年过六旬之际,终于决定不再憋在心中。

    “若当真如此,该当如何,便不使子桓当了这一国之君,只要能保三人平安,又有何不可,子建想来宅心仁厚,加之又是聪明伶俐,将这魏国交给子建,岂不是皆大欢喜之事?”

    卞夫人见曹操印证了自己多年来的猜测,深知若是当真使得曹丕当了魏国之主,曹植性命定然堪忧,于是也顾不得自己才刚刚说出的不参与道此事之中的言论,急忙出言道。

    “夫人只知我魏国国内之事,却不知天下事,若是子建当真成了魏国之主,子桓确是并无性命之忧,我魏国在子建手中却有灭国之险,一旦魏国被破,兄弟三人,多半尽皆灰飞烟灭”

    曹操目视西方,将案头上的一杯酒水一饮而尽,而后双目直直的看向卞夫人,面色凝重的言道。

    “我魏国如今声势如日中天,又如何能有灭国之险?”卞夫人听到灭国二字的时候,面上显然是十分惊异,当今诸侯,若是连曹操也说出了这灭国之言的话,那其他的诸侯多半尽皆无地自容,故而卞夫人对曹操此言十分不能理解。

    “益州刘封,襄阳诸葛亮,江东孙权,皆是不好相与之辈,且这数人皆是与子桓,子建辈分相同之人,那刘封如今已然是初露锋芒,坐拥大军二十余万,声威如日中天,诸葛亮虽是并无地利,却能在此种情形之下攻取我三郡之地,如今子桓率军前去征讨,却也是被诸葛亮战败,兵将折损大半,子建虽纸上谈兵尚可,但若是当真领兵出战,多半不及子桓”

    显然,中原之地的各个诸侯已然被曹操分析得十分透彻,只不过此时的曹操,只能在屋中分析一番,却不能如同当年一样,率军亲自东征西讨一番,在他心中,虽魏国有雄兵百万,猛将数百,但依旧是有被吞并之险。

    这一日,曹操与卞夫人皆是并未再出言,二人只是静静的对坐了片刻,便各自散去了,雄霸一方的曹操,终于在此时迎来了自己人生之中最大的难题。

    如果说曹操接到的是一个让他的抉择更加艰难的难题,那么刘封此时接到的消息除了带给他一个难题之外,还带给了他一个机遇。

    “正如主公之前所预料的那般,诸葛亮并未坐视张飞被曹丕大军压境,在双方鏖战一月有余,曹丕有些放松警惕,张飞正欲行险一击之时亲率一万大军自上庸绕路到了汝南境内,并且与张飞里应外合,以张飞为诱饵,将曹丕主力在夜间吸引后自后方在曹丕营帐之中纵火,两下夹攻加之大火,曹军死伤过半,曹丕只得仓皇率军奔逃至南阳郡中,曹操若是再想图谋那汝南之地,怕是难了”

    徐庶此时正刚刚看罢传来的消息,向刘封分析道。

    “诸葛亮这厮,当真是有些胆色,竟又一次在曹操大军之中虎口拔牙,如此一来,我等倒是不可让诸葛亮如此便坐得安稳了,不然日后坐大,他第一个不能轻饶的便是我等。”

    显然,刘封对于诸葛亮十分忌讳,他的计策便是,不能给诸葛亮任何喘息之机,之前因为准备攻取益州之事,未曾给诸葛亮制造麻烦,诸葛亮竟能一面骚扰江陵,一面取了南阳与汝南之地,刘封当真不知道若是给足了诸葛亮兵力和时间诸葛亮又会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惊喜,所以此时给他制造麻烦,已然是刻不容缓。

    “依照主公之言,若是诸葛亮下一步行动符合我等预想,那有一一石二鸟之计倒是可以一试”

    显然,徐庶想到了之前二人定下的那数个计策,根据此时诸葛亮的动向,其中有一刘封极为推崇的一石二鸟之计,显然是可以一试的。

    “此事确是可以一试,但成功与否,却是并无把握,但一旦成功,对诸葛亮之打击便不下于丢了襄阳与夏口其一,故而依我之见,此事值得一试。”

    当下,二人又是针对此事探讨了一番,因为这一计策所知之人越少越好,故而一直以来便只有二人知晓此事,就连魏延与马超也是对于此事一无所知。

    很快,徐庶与刘封便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分歧,争辩了一番之后,双方竟全无让步之想。

    “主公此时乃是万金之躯,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主公的动向,怎可像在江东之时,轻易便去犯险?一旦此事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

    显然,二人在这一计策的执行者上产生了不小的分歧,在徐庶看来,此事由他出马便已然是足够,但刘封却是想要亲自前往,这是徐庶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便有了此言。

    “但此事若是元直前往,不过二三成把握罢了,但若是我亲自前往,至少可有六成把握,反差如此之大,路途又不遥远,怎知不能一试?”

    刘封如此说来,徐庶却依旧是并不松口,刘封心知徐庶乃是为了其安危着想,一时间也是颇为无奈。

第273章 一石二鸟() 
原来,二人之前所想的计策之中,有一计正是刘封已然思虑的良久之事,那便是尝试劝降赵云。

    赵云忠肝义胆,刘封自然是心知肚明,如今与诸葛亮一同率军攻下了上庸,就在益州门户之处,刘封便想到若是诸葛亮最后将赵云留守在上庸以求能够抵御刘封,则刘封便可以尝试劝降赵云。

    而刘封有此想法的原因,除了自己之前与赵云之间良好的关系之外,便是笃定以赵云的性情,绝不会与诸葛亮相处太过融洽,而之前赵云所效忠的乃是刘备,若论及关系,诸葛亮只不过是刘备的一个军师,而刘封却是刘备义子,虽如今诸葛亮打着的是刘禅的旗号,但刘封清楚,二十年内,刘禅想要亲自掌权,那都是不可能的。

    刘禅只能在诸葛亮的指挥之下,做一个提线木偶般的人物,而这样的结局,刘封相信赵云也都是看得到,想得到的,这些都会让赵云的心中无比的犹豫,犹豫该不该一直这样辅佐诸葛亮,而刘封此时想要做的,就是依靠自己与赵云的关系和自己的真心,让赵云不再犹豫。

    而此时,刘封与徐庶在此事之上足足争执了半个时辰,却依旧是没能达成一致,刘封无奈之下,只得向徐庶言道:“此番前往上庸,我意已决,子龙为人,我心中自是十分熟知,而前往之前,亦是会将城中情形尽皆了解一番,不会贸然前去,前番我将子龙将军自江陵放回了襄阳城中,此番子龙将军便定然不会为难于我,若当真事有万一,我携魏延将军与数名飞羽卫,也是足够脱身,到时再商议发兵上庸之事,自是不迟。”

    刘封此言一出,不但表明了自己心意已决的态度,更是将自己会采取的防范措施尽皆说出,身为上位者的威严此时尽皆显露了出来,徐庶还想在说些什么,但看着刘封那坚定的目光,只是张了张嘴,没有再行说出,刘封的性情,徐庶自然是了解,他之前的那番争论,不过是在尽身为臣子的责任而已,刘封若是心态坚定,那自然不是他所能够阻拦的。

    “那不知主公准备何时出发,这番消息传到我等之处,想来距离那汝南战事已然是过了数日之久,不知诸葛亮会否此时便返回上庸”

    徐庶略略将此事思虑了一番,抛开刘封与赵云之间相见的危险性不谈,他所能想到的隐患,便是一旦诸葛亮回了上庸,刘封到时便如同是瓮中之鳖,一旦被诸葛亮发觉,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信中已然有言,曹丕并未率军返回邺城,而是屯兵于南阳,想来此番遭了诸葛亮偷袭而战败,曹丕心中多有不忿之请,又正值其与曹植二人争夺曹操继承之位到了关键时期,曹丕多半想要修养些时日再次谋取汝南一番,毕竟他在南阳可以补充兵力,而诸葛亮麾下人手却是有限,故而诸葛亮必不会匆匆离开汝南,而是会在汝南再停留一些时日以威慑在南阳的曹丕,而这段时间,正是我行此事的良机,故而准备三日,三日后,我便趁着潜入上庸,与子龙将军会面一番!”

    刘封做事向来雷厉风行,顷刻间便将此事定了下来,徐庶无奈之下,也只能是当下便召来数名精锐细作,使其连夜赶往上庸打探消息去了,毕竟刘封此番是想要乔装前往,虽说赵云确是不会将刘封擒住,加之上庸与汉中相隔十分之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