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典前来领教!”说着话,刀锋已至,李典刚一出手,刘封便知李典武力绝非之前那不知名的将领所能比拟,一把钢刀舞的虎虎生风,刘封招架了数个回合,偷眼回头看向樊城城墙一眼,便急忙调转马头,往城门方向跑了去。

    李典见状,只当刘封不能抵挡自己,便驱马直追过去,跟随刘封那五十骑此时却也齐齐调转马头,往樊城撤了去。

    “传令,紧随曼成,如若曼成胜了刘封,便就此攻入樊城!”曹仁眼见有机可乘,急下军令,自己更是一马当先,便往樊城去了。

    刘封且战且退,将李典诱至近了城门,曹仁此时也已过了他之前所立的一箭之地。见此情形,刘封又招架下李典一刀,登时便转守为攻,双刀暴雨梨花一般杀向李典,李典应对不及,右臂立即便中一刀,鲜血直流。

    “到了这,还想往哪里走?”刘封此时仰面朝天大叫一声,李典终于意识到中了刘封诱敌深入之计,回头一看,曹仁已率军到了近前,心中叫苦不迭,忙前后退去,刘封哪里肯轻易放他,双刀攻势不减,李典堪堪只余招架之功。

    刘封喊声未落,樊城城墙之上忽地亮起无数火把,数百支箭从天而降,曹仁所率士卒躲闪不及,登时死伤过百,乱作一团,一波箭雨刚过,第二波又强势袭来,仅数个呼吸间,曹仁便损失数百之众。

    曹仁在乱军之众抬头一看,隐约可见樊城城后树林之中星星点点好似亮起无数火光,再想起数天钱屡次遭受刘备奇袭,哪里还剩一点拿下樊城的心思?

    正在曹仁心中暗叫不好之时,李典拼死从刘封手中逃脱,口中高喊:“子孝将军,速速撤军!”李典身后,乃是穷追不舍的刘封,刘封身后,一身银甲的赵云已经隐约可辨。

    事已至此,曹仁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慌忙上前将李典接应回来,便下令撤了军。

第3章 父子相见() 
赵云和刘封率数百骑紧追曹仁十数里,方才作罢,得了曹仁慌乱中丢弃的一干攻城器械辎重,便回樊城去了。

    “小将军真乃将才!今日遇袭若非小将军出此良策,子龙恐已辜负了皇叔重托,小将军受子龙一拜!”

    二人率军一到樊城,赵云还未及卸下铠甲,便下马欲拜刘封,好在刘封早有准备,连忙扶住了赵云,并谦逊道:“若非子龙将军有心安排斥候,如何得知曹仁夜袭之事?此次得以吓退曹仁,皆因天时地利人和之故,非封一人之功,将军莫要再提。”

    见刘封有此一说,赵云便不再多言,但今日刘封的计策和阵前表现,却是惊艳到了赵云,曹仁李典之流,单论武艺,赵云自然不惧,但要说用兵之道,赵云却并无优势,唯有拼死守城以待援军而已,刘封虽不说,但今日兵不血刃之功,大半还是要算在刘封身上。

    但赵云转念一想,却有诸多不明之处,于是将刘封引入帅堂,正色问道:“小将军如何得知曹仁会中这障眼之法,一旦被其阵前识破,小将军危矣!”

    刘封早知赵云会有此一问,早在提出此计之时,赵云便有所顾忌,刘封以性命担保,并仅携五十骑出城,赵云才勉强同意,此时大功告成,赵云自然急于得知刘封因何判断曹仁定会中计。

    “新野樊城,曹仁数次中计,早已沦为惊弓之鸟,封猜测此次夜袭樊城乃其为逃避曹操之惩戒不得已之举,故只需略布疑阵,便可乱其心性,封率五十骑直面其万余大军,能面不改色斩其军中将领,再诱李典深入后反戈一击,足以摄其心神,此时再出后方火把,其必当真,而后将军亲率轻骑夺门而出,曹仁岂有不逃之理?”

    赵云听闻此言连声称赞,之前他只觉刘封乃是意气用事,侥幸让曹仁中了计策,但刘封对曹仁内心的把握丝丝入扣,一步步将其吓退,如此危机之时竟利用城中仅有的千人想出如此计策,让赵云从内心接纳了刘备这个义子。

    将守城事宜安排妥当后,刘封这才和赵云解下铠甲回到各自屋内休息。此番和曹仁交战,刘封先后与那不知名的将领和李典正面交锋,对三国时期武将的战力,他心中也大概有了自己的判断。

    之前被他两合便斩杀的将领,从服饰上判断乃是一个无名的低阶将领,当时多半听闻刘封乃是刘备义子,立功心切,却不想遇到了刘封这尊杀神。

    之后的李典,却是战力不俗,刘封自问若非前期蓄力防守,引得李典有些轻慢,想要将其砍伤绝非易事。由此刘封判断,似赵云关羽这样顶级的将领,现在的自己一旦面对几乎毫无胜算,恐唯有堪堪招架之力。

    这第一步,刘封算是借着曹仁给他的时机迈了出去,然而这些却远远不够让他在刘备集团脱颖而出,更不能和关张并驾齐驱。

    但在接下来的十数年中,还有无数挑战与危机等着他,态度不甚明朗的关张二人,以及数月后便要走出茅庐的诸葛孔明,对他这个义子有的多半只是提防之心,恐将其视为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禅继位的绊脚石,而非能率蜀汉一统中原的一代明君,若要亲自裂地封疆,这些硕大的麻烦,非但不能躲避,反而要主动抓住时机,将其慢慢击破。

    “只能且行且珍惜,站稳了脚跟,有了嫡系势力,再慢慢谋划不迟!”脑中胡思乱想着自己这些时日的遭遇,刘封便慢慢进入了梦乡。

    次日清晨,刘封尚在睡梦之中,便觉有人呼喊,睁眼一看,果然是昨夜出城五十骑中一人,正站在床榻一侧,呼喊这刘封姓名。

    “何事?”刘封早已料定樊城此番不会再次遭袭,这军士此时却如此唤醒自己,心中自然不乐,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刘皇叔率单福,张飞弛援樊城,现已到了城内,正与子龙将军叙话,子龙将军命我等唤醒小将军,待穿戴整齐到子龙将军处见刘皇叔即可。”

    一听此言,刘封顿时从梦中清醒,屏退了那名军士,便飞速梳洗了一番,穿戴整齐直奔赵云处去了。

    刘封已料到,此时赵云定会向刘备报备昨夜遇袭之事,而以赵云的品格,自不会抢夺刘封功劳,只会据实告知刘备昨夜之事。

    如今他初到刘备账下便立此功,虽不能立即赢得刘备欢心,却也能在刘备军中崭露头角。刘封相信再多经历几次战役,自己在蜀军中的地位绝不会向之前自己所知的刘封那样备受打压,而组建些嫡系部众也绝非痴人说梦。

    到了赵云门外,刘封果然听得赵云正提及自己姓名,他却并未停留,推门便进了厅内,只见刘备正端坐在主位之上,其下分别坐着赵云,张飞以及那化名单福的徐庶。

    “封拜见父亲,三叔父,因贪睡来迟,请父亲降罪!”刘封进门冲刘备便拜,只说贪睡来迟,对昨晚之事却是只字未提。

    刘备见状,竟亲自站起身来,将刘封一把扶起,口中笑称:“你我已是父子,不比如此谨慎,子龙已将昨日曹仁夜袭樊城之事报与我,此次退敌你居功至伟,休息片刻亦是应该,何罪之有?”

    眼见刘备这个态度,刘封心中便稍有安慰,知道昨夜自己的表现果然在这位义父心中加了分,便随刘备到左手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口中说道:“若非先有子龙将军高瞻远瞩,封总有计策亦无所用。”

    听了此言,赵云面带微笑摆了摆手,以示推辞,刘备面上笑意更甚,显然,对刘封有此才华,之前他并无期待。

    “恭喜使君得此麒麟之子,如此退敌之策,竟不损一兵一卒,纵单福在此,亦甘拜下风。”此时一直未出言的单福也在刘备面前夸赞了刘封一番,刘备听言,面上喜色更甚。

    “自你我父子相称,尚未赏赐有用之物,今立此大功,当论功行赏,军中官阶物品,你尽可提出,凡有要求,无不满足!”

    刘封如此出众,刘备自然欣喜难当,说到底乃是他眼光如炬,才发现刘封之才,收为义子,心意所致,便要赏赐刘封。

    “封唯有一事相求,请父亲成全!”

第4章 赐字() 
“何事,但说无妨!”

    眼见刘封面色严峻,刘备只当他心中忐忑,便上前轻拍其肩,以示鼓励,刘封能立此功,他心中已准备对其进行一番封赏,让刘封提出,只是场面罢了。

    “封并无加官进爵之心,只愿常伴父亲左右,然仍有不情之请,那便是封有名无字,请父亲赐字!”刘封双手抱拳,单膝跪于刘备身前,此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刘备并没有料到,刘封竟对加官进爵领兵毫不在意,所提之封赏仅为赐字之事,不由心头一震,刘封此时尚未年满二十,按常理不该对赐字如此急切,却不想为赐字之事便要将自己所立之功尽皆揭过。

    “既有此意,为父自当好生相赐,此次一己之力退了曹仁,并斩其大将,重伤李典,吾儿当得上威猛二字,不若取字子威,如何?”

    刘备也算饱读诗书,对于此事自然信手拈来,略一思索,便得了子威二字,刘封对此二字还是相当满意,提出此事之时尚且担心被刘备取个蹩脚的字敷衍了事,此时见刘备不负所望,连忙高声拜谢道:“封,谢父亲赐字之恩!”

    见此情景,赵云与单福俱是对刘封恭贺一番,唯有张飞,似此事与他无关一般,刘封冷眼观之,却并未作声,还礼与赵云单福二人,便在刘备下首坐定。

    刘备此次本为来解樊城之围,率兵马八千,见樊城无虞,便于单福商定樊城布防之事后,再留五千兵马于樊城,依然留赵云守城,却命刘封随其返回新野。

    对于刘备有此决定,刘封心中还是甚为满意的,之前主动请命协助赵云守卫樊城,乃是初来乍到心乱如麻,此时已经历守城一役,刘封心神已经安定。

    他心中已有定计,此时只有跟随刘备左右,逐渐展露才华,才可在猛将林立的刘备军中占得一席之地,若是长期远离权利中心,则日后之路定会举步维艰。今日不要封赏只要赐字,便会要拜托历史上刘封因不受重视而终生无字的尴尬境地。

    随刘备回了新野,刘封便获得了与关张,单福,孙乾等人一同商讨刘备集团发展大计的机会,但刘封深知不可锋芒太露,几乎只是侧耳倾听几人的计策,并不插话,关张之流,自然也乐见于此。

    新野数日,刘封便已摸清刘备军中之将对自己这个义子的态度,关羽张飞自不必说,二人本就是眼高于顶的人物,加之刘备初遇刘封之时关羽便以螟蛉做比,故这些时日并未与刘封有任何亲近之意,反而不甚友好。

    至于孙乾,糜芳之流,随面色恭敬,却与刘封保持相当距离,显然并未真心相待。

    倒是单福,常于刘封谈论用兵之事,详询了刘封退曹仁之细节,并对刘封胆识手段颇为赏识。

    对于单福,刘封心中十分矛盾,他心中明了,单福乃是颍川徐庶化名而来,待曹仁归了曹营,便会将其告知曹操,而徐庶在新野的日子,便也到了尽头。

    思忖再三,刘封决心不点破徐庶,似徐庶这样的人才,若是被刘备得知其有意隐瞒,则必定心生嫌隙,倒不如等待时机成熟时他亲自说出其中缘由。

    唯一与自己交好的徐庶即将离去,让刘封心中烦闷,只得每天恶补自己的骑术来发泄心中苦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